許多老樹因為開發而被迫砍伐,近來也不時有人跳出來呼籲保護珍貴的自然資產,不過為了拯救老樹幾乎傾家蕩產,就令人難以想像了。愛樹成痴的謝粉玉,近三十年來保護老樹不遺餘力,還購地收容老樹,成立中途之家,讓老樹不再顛沛流離。也由於謝粉玉不賣樹,所以即使賣掉工廠和家產,也難以支應龐大的開銷,還曾舉債五千萬,她卻不曾放棄,還打算成立老樹公園,召集更多人一同認養、保護老樹。


就像孤兒院的園長,用心呵護每位孩子一樣,阿粉姐每次來到樹園,都會這看看那摸摸。看看樹的生長狀況,摸摸樹幹的嫩芽,對她來說,園區裡的每棵樹,都像心肝寶貝一樣。




說阿粉姐像孤兒院的園長,其實很貼切。因為園區裡的每棵樹,都是流浪老樹,有了阿粉姐這位媽媽,老樹才得以延續生命。



就是因為這裡的樹,都是移植過來的,所以難免會有受傷的地方。



可以包紮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最讓阿粉姐難過的,就是為了搶救老樹,無法配合時節,老樹在她的園區裡死去。



用「過世」來形容老樹死掉,可見得阿粉姐有多麼愛樹。算一算時間,阿粉姐收容老樹,已經將近30個年頭。

[老樹媽媽
謝粉玉]
那時候我們台灣正在開發(的時候,(在開路時)可能看到了大棵的樹一直砍掉,這樣捨不得啦

早年阿粉姐因為經營木材工廠,經常往山上跑,看到老樹堅強的生命力,對老樹產生感情,再也不忍心砍樹作木材,決定關掉工廠,買地收容流浪老樹。

[老樹媽媽
謝粉玉]
這百年的樹,千年的樹,它經過多少的地震、水災,(火災)沒有燒掉的,旱災沒有死掉的,它才可以活到一百歲、兩百歲,人有辦法嗎 沒辦法啊。

阿粉姐認為,老樹代表的不只是生命力,更是許多人共同的記憶。

[老樹媽媽
謝粉玉]
這是社會資源啦,也是一個村庄的歷史,也是你家的歷史,也是這條大馬路的歷史,經過年代的進步,就會消失掉很多東西

因為要收容老樹,阿粉姐在苗栗山區四處買地,最多曾有六甲之大,讓被遺棄的老樹有棲身之所。當初一個只會做生意的老闆娘,除了請工人幫忙移植外,照顧老樹的工作,得從頭學起。

[老樹媽媽
謝粉玉]
學費繳多了就會顧啊,學費繳很多了,書裡頭沒辦法給你啦,請教別人也沒有一定正確,自己多研究啊,一邊研究一邊種,怎麼樣才會移植後可以活。

也由於阿粉姐專門收容流浪老樹,曾經被很多人質疑,豈不是做無本生意,但阿粉姐說,這麼多年來,她沒賣過一棵樹。

[老樹媽媽
謝粉玉]
很多人講我拿來賣啊,其實啊,他們的想法也是對啦,就是說社會上做園藝的人,就希望一棵樹漂漂亮亮,可以賣幾十萬,但是我想法就不一樣,才會負債累累啊。

因為要搶救與安置的老樹太多,阿粉姐散盡家財還不夠,幾年前甚至舉債到五千萬,龐大的壓力,讓她幾乎喘不過氣。



阿粉姐舉債救老樹的故事,感動人心,在各界善心人士的幫助下,人生最低潮的時期已經過去。也開始覺得光靠她一個人,力量其實有限,於是奔走多處,推廣理念。

[老樹媽媽
謝粉玉]
我就出來推廣,推廣愛護老樹,再者為老樹找家,就是說為樹找最好的家,去跟人家交流,希望我為你種,這個家庭你就親戚朋友又介紹,你下一次,就有很多人來收容大樹。

如果愛樹,即使沒有地方可種,也可以認養老樹,阿粉姐正朝老樹公園的目標努力。

[老樹媽媽
謝粉玉]
比如說你住大樓的人,你沒有地可以種啊,還有不同的人,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有地方可以種啊。如果我是老樹公園,你比如說你家,你爸爸以前認養一棵,到他兒子又認養一棵,他孫子認養一棵,有一種連接啊,再者你去老樹公園,不是財團,也不政府做的,是大家老百姓,你一棵他一棵,很有感情的一個樹公園

把老樹看做是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資產,超過2萬棵老樹,因為阿粉姐而幸運地生存下來。也因為推廣愛護老樹的理念,不少人加入她的行列。阿粉姐不僅是老樹媽媽,更是環保行動家。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黃訓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