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多汁的水蜜桃除了吃之外,還能拿來做肥皂!台東縣海端鄉果農在手工皂達人彭玉琴的指導下,將落果、碰傷不能賣錢的水蜜桃製成手工皂,開發新商機。將農產品和手工皂結合的創意,來自彭玉琴對農民的不捨,身為池上人的她,也將碾製池上有機米剩下的米糠,拿來製成天然米糠皂,大受好評。原住民媽媽拿起水蜜桃削去果皮,仔細剝下果肉,水蜜桃的香氣撲鼻而來。這些過熟或是碰傷不能販售的水蜜桃,就要拿來製成香皂。

將果肉放進果汁機,加入豆漿打成泥,就是水蜜桃豆漿手工皂的原料了。



海端鄉是台東縣主要的高山水蜜桃產區之一,全鄉水蜜桃種植面積約六十公頃,嬌貴的水蜜桃,因為落果、碰傷或是過熟等,無法販售的就占了五分之一,以往都是拿來做為果園堆肥或是餵豬,但現在找來手工皂老師彭玉琴,協助果農將不能賣錢的果實,開發製成天然的水蜜桃手工香皂。

[海端鄉果農
王素真]
(碰傷的水蜜桃)都是自己吃或是給山豬吃,或是送人家吃啊,就這樣而已,那現在有請到彭玉琴老師敎我們做這個東西,我們就覺得說,以後這些東西可以做一些,我們另外一個發展,對我們社區應該,(對)種水蜜桃的人應該比較不會浪費。

[手工皂達人
彭玉琴]
我過來(海端鄉)崁頂村,看到水蜜桃,他們拿去餵豬、做堆肥我就覺得怎麼那麼可惜,水蜜桃是很珍貴的水果,我就跟他們說,我幫你開發一點水蜜桃的肥皂,他們就很樂意啊,把水蜜桃拿給我試做試做。



在彭玉琴的指導下,原住民媽媽慢慢地,將基底油配方和豆漿、水蜜桃攪拌均勻,這已經是第二次製作了,原住民媽媽也比較駕輕就熟,但第一次動手做肥皂時可是手忙腳亂。

[海端鄉果農
胡玉蘭]
第一次做的時候感覺到好像有一點頭腦昏昏,到底要做什麼,後來做的時候才知道要慢慢做,心情要好,不能說你很忙,今天做這個又過去(忙別的),等一下就做不成了。

[海端鄉果農
王素真]
剛開始,像我們,因為我們一天到晚都是做(務農),很少做這種東西,好像很難,但是做了之後原來不會這麼難,只是你要抓住那個劑量而已,老師說重要的是抓住劑量你才會做得好。

碰傷的水蜜桃能夠「廢物利用」,提升附加價值,開闢新財源與商機,果農人人笑呵呵,甚至希望開發其他在地生產過剩的農產品,打造各式天然農產手工皂。

[海端鄉果農
胡玉蘭]
所以我們感謝我們的老師讓我們學這種(技藝),以後我們慢慢(發展),像南瓜啦,我們這邊種南瓜啦,什麼的這樣以後慢慢做,我們這邊也有種甜柿,還有沒有,還有什麼,像是李子、紅肉李,還有梅子也可以做,以後我們慢慢(發展)。

利用天然農產當原料製皂,彭玉琴很有經驗,幾年前,他就利用家鄉池上好米碾製過程中,剩下的米糠,做成天然米糠皂。

[手工皂達人
彭玉琴]
他有機農夫種有機白米很辛苦,他白米碾製的過程裡面也有有機的米糠粉,我就把米糠粉拿來做肥皂,米糠粉本來就是含有維他命A跟E嘛。

有機米糠皂打出名號,彭玉琴將農產品和手工皂結合的創意,迴響不小,附近鄉鎮的農家,紛紛將生意頭腦動到肥皂上,請他協助開發新產品。彭玉琴正在切塊的,就是以瑞穗舞鶴咖啡當原料試驗製造的咖啡皂。

[手工皂達人
彭玉琴]
瑞穗、舞鶴他們有種有機咖啡豆,他也叫我幫他們開發,鹿野綠茶、蜜香紅茶也叫我開發。

彭玉琴的手工皂強調天然、環保、健康,他一心希望使用的人都能安心使用,因此對於原物料的來源,農產的用藥與否都十分講究。





小小一塊肥皂,隨著原料的不同而千變萬化,這是彭玉琴做手工皂的最大樂趣和驚喜,在製皂的過程中,彭玉琴堅持用最天然的原料、最好的基底油,只因為他覺得這是在做「一件對的事」。

[手工皂達人
彭玉琴]
我鼓勵大家去種好東西讓我做(肥皂),我就有成就感,他也有成就感,消費者他拿到的時候,他會感覺,你的東西真的很好,那相對的,我們所有人都做對的事,我就覺得說,這件事情比價錢還要划算。

每一塊獨一無二的手工皂,都是彭玉琴的心血結晶,也是她愛地球、愛土地、愛人的實踐方式。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