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東勢一位從韓國嫁到台灣來的客家媳婦金賢淑,在客家庄生活40幾年。12年前,因為幫助兒子創業,運用進口的食材,還有比例調配得當的醃料,製作正統的韓國泡菜。由於口感與風味獨特,同時講究健康不加任何防腐劑,很符合國人的胃口,現在已經成為網路上很受歡迎的商品。十幾台果汁機,不停地絞打醃料,雖然顏色紅紅的,看起來有點嚇人,不過這卻是決定泡菜是否好吃的最大關鍵。
剛剛送到的大白菜,沒有停留多少時間,就得被送去清洗、壓乾,最後再和醃料混合。
這間泡菜工廠生產的產品,在網路上很受歡迎。所以每天所需要的人力,至少十人以上。一個在東勢郊區的工廠,蘊含著生產力,也有社區網絡的人情味。
[金賢淑]
訂單蠻多的,製造就業機會,大家來,我們社區媽媽們來幫忙大家來做,所以我們家可以說,全家人在做這個工作,我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一個媳婦都在做這個工作。
她是這個泡菜工廠的主人,金賢淑,大家都叫她金媽媽。12年前,為了幫助家中經濟,她決定用家鄉的好滋味試看看。
[金賢淑]
我大兒子失業,就想說不然就,但是當時我不會做泡菜,問我媽媽看看怎麼做,照她韓國式的泡菜,台灣沒有辦法接受,那要放魚露,我們台灣太熱,放魚露腥味就會很重沒辦法,所以說一次失敗 ,一而再再而三,我差不多四年沒有賺錢。
那四年不斷送親朋好友試吃,終於在一次的美食展獲得肯定,再加上網路宅配的方式行銷,工廠儼然成形。而好味道的祕訣,除了醃料配方比例得當,最主要還是對原料的堅持。
[金賢淑]
台灣(氣候)太熱,(菜)太多農藥,做起來不好吃,所以說以前沒有從韓國進口就用澳洲的,澳洲它現在澳幣漲價進口划不來,所以從韓國進口用韓國的。
仔細看看67歲的金媽媽,除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輕之外,五官不太像台灣人,其實金媽媽是道道地地的韓國人。
[金賢淑]
以前我爸爸工作過來(台灣),我們就在這邊,我爸爸本來要離開,第二次世界大戰要等船,所以住台北就過去基隆,船跑走了,要再等的時候我爸爸生病往生了,我媽媽再帶五個小孩,在基隆港口等船,左等右等就好幾十年了。
21歲那年,金媽媽嫁到東勢,當起了客家媳婦,也開始生活在鄉村大家庭。雖然從小就在台灣生長,但文化上的差異,讓她一開始還是很難適應。
[金賢淑]
(鄰居)都說我韓國婆,所以說當時很年輕,不知道田庄的生活是大家庭,我嫁過來時是23個人吃飯,五個妯娌。不會想說辛苦啦,只是說語言上不通,覺得人家在講話就以為在罵我,有時候(吃飯)配菜方面,客家人的菜跟我們完全不一樣,以前我們這邊一個鍋子,煮飯、炒菜、燒熱水、煮開水,我就不敢吃了,說實在的,我想為什麼這邊的,這邊怎麼那麼髒,其實(鍋子)都有洗乾淨。
早已融入客家庄的生活,金媽媽有時還是會做幾道家鄉味,重溫一下屬於自己的文化。而一向開朗的金媽媽,總是給人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感覺,只是過去45年,那種人前光鮮亮麗不為人知的辛酸,在我們採訪時,忍不住傾洩。
[金賢淑]
說實在的,我先生是教書的來說,我先生處在大家庭裡,大家庭,以前他們(公婆家)有錢,不知道來疼惜老婆,真的不會,不會啦,我先生不會,真的不會,所以我家至今也沒有全家照,我長那麼大,還不曾跟小孩子拿過半毛錢,母親節(禮物)都不曾,至今都不曾,環境所造成,我曾買蛋糕 小的,我先生罵我那麼奢侈,那麼敗家,以後就不買了。
想起過去,五味雜陳,外人恐怕也很難體會。金媽媽說,現在沒有太多時間和心思,再去碰觸那些傷心的過往。只要還做得動,她希望能繼續用這個好味道,溫暖台灣人的胃。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黃訓湧
- Dec 17 Thu 2009 11:10
155集-客家媳婦的韓國泡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