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水果,當然要挑甜的,以前我們在路邊看到不少攤子會寫「不甜砍頭」,現在這種看板越來越少了,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台灣水果越來越甜了。鳳梨、棗子糖度可達16度,葡萄21度,釋迦更可以到22度!但近來也有人開始思考,一味地追求高糖度,除了對健康可能造成負擔,水果原本的風味是不是也被掩蓋了呢?有鑑於此,農試所透過育種、栽培管理技術輔導農民,希望讓台灣水果更展現其特殊風味,如此一來也才會更有競爭力。
不是要用出來,這個有比較甜的,對啊,這都很新鮮的貨,就比較甜,比較美,好好好,比較漂亮,你要黃色的,這個就比較黃,很漂亮,對啊。

市場裡,一年四季有各種水果,種類豐富,任君挑選。民眾挑選水果時最重視哪一點?

[民眾]
甜的啊,酸的有誰要吃啊。

[民眾]
因為酸的很多男生不吃,我們家的男生會罵,嗯,那我喜歡吃半甜半酸,可是也不要太酸。

[民眾]
對呀,不要太酸啦,如果說季節到了就,就比較甜,產季了啊,盛產,酸是還好,不要很,不要酸到太酸這樣。

[木瓜農
張享郎]
像消費者比較,比較喜歡甜度啦,它水果每一樣都一樣,都是比較那個甜度,甜度一定要到啊,你不到,像這個木瓜你甜度,那個甜度不夠的話,有些吃起來會,人家說有那個苦味,就是不好吃。

水果當然要挑甜的啊,從小長輩就是這麼教的,因此台灣的水果越來越甜==CG IN==番荔枝,也就是釋迦,糖度可以到23度,紅肉紅龍果可達22度,葡萄21度,原本應該酸酸甜甜的鳳梨,還有棗子,現在最高糖度也達16度,木瓜最高15度==CG OUT==為了促銷,農政單位舉辦的水果評鑑,也多以糖度做為評鑑標準,「甜」,成為農民追求的一大迷思。

[芭樂農
邱民棟]
很多農民就為了說,我生產的東西可以賣比較好的錢,我就想辦法把這個水果做甜一點,可以賣到好價錢,但是,你的甜度跟健康,兩個的取捨之間, 你要較健康的東西,還是要甜的東西,而且,現在台灣的水果已經甜到,會對我們的血糖造成壓力和負擔。

[木瓜農
邱瑞斌]
我認為,我們土壤,土壤是健康的,我們植株健康的,它自然而然,它原本帶來天然果實的風味,就是它最原始的,最原始的風味就是,我們吃的木瓜它還可以口齒留香,你還可以吃下一顆,你太甜反而,你反而會膩,那個不是我們要的啦,反正我每一顆就是它應該要有的東西,我保留給它,不要,沒必要負荷的,我就把它收起來。

吃太多糖度高的水果,也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營養師
黃苡菱]
一人建議量,整天的建議量是說,那水果削一削,切一切,你放在碗裡,差不多兩碗就好,一天兩碗,這是一般,一般人我們建議的一個份量,還有些人會用這水果去打果汁,常常就是說,這果汁,果汁,這種的,一杯就是好幾個,很多顆去打才有打一杯的一個份量,這樣吃也會吃太多,這樣也是要注意說,不要這樣吃,還有我們說這種的水果,果子,它裡面的糖分可能是果糖,或是葡萄糖,所以這個果糖有時候,吃太多的時候,我們的肝臟,需要把果糖轉變成葡萄糖才能利用,所以你果糖吃太多的時候,就是說,也是增加肝臟的一個負擔啦。

現在的水果越來越甜,是怎麼做到的呢?

[屏科大農園生產系 教授
顏昌瑞]
其實我們真的要讓這個水果比較甜有很多種方法,那照我們一般正常的方法就是用品種,就種比較甜的品種,那另外一個就是栽培管理的方法。

[木瓜農
劉美利]
甜分其實是可以控制的,因為我們有,本身有在用那個測量的,測量甜度的東西,當然是,消費者,一般的消費者他希望什麼樣的甜度,我們就可以控制什麼樣的那個,那是跟肥料有關係,其實跟季節也有關係啦,大部分甜度,是跟肥料有關係。

包甜的,一定會甜,對,非常甜。

耕種技術不斷精進,水果要多甜有多甜,但是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太甜的水果,難免啟人疑竇。

[水果攤老闆]
對,所以那個大陸(觀光客)說,我們台灣的水果是超甜的,要改酸一點,改原味,對 因為,(要改原味),對,改原味,就說太甜了。

[民眾]
會擔心,有時候也會擔心,(怕)農藥會用太多啊,對不對,對啊,不然這麼奇怪,東西越來越甜,甜度有的是超甜的,有的東西真的好甜喔。

[水果行 老闆娘
黃正良]
和客人說時會說,要酸甜酸甜的很好,如果吃到比較甜的就怕有用到退酸劑的話,對身體會比較不好
對,就會這樣跟他們(顧客)講,那如果他們接受就會買,如果不接受的話,就換買別樣水果。

水果太甜,有時反而遮蓋了原本的風味。農試所便針對台灣常見的水果,提出建議糖度標準==CG IN==釋迦可大幅降到15度,紅肉紅龍果降到17度,葡萄、鳳梨15度,棗子、木瓜可降到13度,讓風味更凸顯=cgout=

[農試所鳳山分所熱帶果樹系 主任
李文立]
水果不是說越甜越好,它要有酸甜,它的比例要對,你這樣吃起來,你的感覺才會好,你要認真說起來,對很多人來講,你只有甜的話,他吃起來,他會膩,他不會吃多,另外就是說,因為我們台灣的水果,世界有名,我們是希望說,台灣水果的風味,(可以)再多一點點,再豐富一點,這樣會,會創造一個,台灣特有風味的水果。

為了國人健康著想,並培育出台灣特有的水果風味,農試所從育種做起。

對木瓜來說,你第一個,像它的花,木瓜的花,分好幾種,像這種是正常的花,我們一般在做的時候,還沒開花(前),要將這個花粉拿掉,你看這個,它這裡面,這有花粉,你正常來說這花粉要拿掉,我們會在還沒開花前,就做這件事情。

培育新品種要從授粉開始,再將其標註後觀察親本,之後會進行選種,最後再看結果後的果實是否符合培育目標,時間約要花一年到五年不等。

[農試所鳳山分所熱帶果樹系 主任
李文立]
開花結果以後,再來選,選,不是選一次,第一次在這麼多棵裡面選出來以後,我們還會將它,將它接到另外一個,再,再接,要接到另外一個樹上去觀察,觀察再選一次,選到好的,我們還會拿去給農民試種,因為他們的管理方式,因為,畢竟我們在研究所裡面做的事情,有一些管理方面跟農民會不一樣,我們要將這個東西拿給農民去做,做試種,用他們的管理方式。

育種出來後的水果,還得透過精準的儀器,測出糖度、酸度等成分。

[農試所鳳山分所熱帶果樹系 主任
李文立]
一般我們會用,會用機器去測啦,就像我們剛在測量一樣,先測過以後,我們會,會去追蹤它的甜度,譬如說甜有很多種,它是甘蔗的甜,或是葡萄的甜,對我們來說,它有一些不一樣,你用,你用吃的時候,你去吃,你會覺得到它是不一樣的東西,酸度也一樣,酒石酸、檸檬酸,或是草酸,這些的酸度,對我們來說,它那種,你嘴巴吃起來是不一樣的,像草酸一般人比較不喜歡,我們水果裡面有這樣的(就)盡量會將它減少。

像農試所近期,就在積極研究新的棗子品種,育種過程可不簡單。

[農試所鳳山分所熱帶果樹系 助理研究員
李文豪]
我會選,選這個比較大顆,比較甜、比較好吃的,很多水分的來做母本,(挑出)母本以後,我們就洗它的種子來敲,敲開來一般來說,那個種子沒有敲的話,那個殼太硬了,有一個物理阻礙,所以它要發芽就比較難,所以我們會敲開來,來加速它的一個發芽過程,那發芽育苗以後,我們就會到田間去,就是實生,實生苗栽培這樣,然後從裡面去選拔就是,那個官能品評,吃起來比較好吃的。

目前市面上的棗子,糖度可達16度,農試所建議是13度,因此未來預計要推出酸甜適中的新品種。

[農試所鳳山分所熱帶果樹系 助理研究員
李文豪]
一般來說,大家都覺得甜很好吃這樣,不過像我們台農九號,雖然平均到16度這樣,這麼甜,不過一般人來說,吃到一顆,它又太甜了,就吃不了第二顆,這樣我們的銷售就不會好,我們下一次的育種目標就希望說,育出來的品種,就會酸酸又甜甜這樣,吃了以後,會想,喔 再吃第二顆,這麼好(吃)這樣。

栽培出來後的新品種,農試所也會親自推廣到各個農戶,指導種植方法。

因為我們最新的叫做水蜜,水蜜,對 12號,它的就跟中葉很像,不過它現在,像現在中葉的吃起來,那口感,量就不多嗎,你說量喔,產量嗎,不會啊,不會啊,不過這種,它這種形狀就像現在中葉這樣的,長一些些,比較長一點,比較長一點,對,比較好入口,你那種,以前中葉的口感比較,比較嫩,比較硬一點,比較硬一點,最近就是雪蜜品種的那種口感嘛,我們的,你看起來像中葉的那種形,口感已經是雪蜜的那種口感,像梨子那種汁很多、很脆的那種。

[棗子農
楊傑輝]
我自己覺得說,現在,現在的市場,消費者他都覺得,一樣要吃甜為原則,那就這樣希望是說,我們要保留棗子本身的風味,我們的甜度盡量不要做到十分甜,不要讓人家吃下去會有一種,有膩,一種的膩感啦,對,這樣大家會吃的意願會增加,保有棗子原來的那種的風味這樣。

[木瓜農
劉美利]
這種口感的東西,我覺得,應該就是要配合農試所,它研究一些新的品種,然後來跟我們農民配(合),讓我們農民去,去栽種啊,然後試出來的結果,看怎麼樣,然後再去生產,然後再看市場上,是不是可以接受這種,因為,因為我們這種像傳統的那種口感已經固定了,你要再去改變那個消費者的那種習慣,可以說習慣,其實也是需要一段時間==ns==

此外台灣農產要打進外銷市場,雖然能透過育種及栽培技術做到符合國外口味的產品,但農試所認為,不一定要完全客製化,未來更應該教導外國人習慣吃台灣口味,才能讓台灣水果更有競爭力。

[屏科大農園生產系 教授
顏昌瑞]
各國它都有它的民族性,它有它的喜好,我們基本上我們東方人是比較喜歡甜的啦,那西方人的話,像歐美,他就要稍微有點酸味,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我們現在橘子剛上市嘛,你只要稍微有點酸味,大家都會說不好,對不對,可是在國外的話,他會希望說,這個橘子有點酸味,吃起來的話,就是滋味、風味比較好一點,所以有時候我會覺得說,我們假如說針對國外的市場,其實要了解這個各地的一個需求。

[農試所鳳山分所熱帶果樹系 主任
李文立]
這有兩種可以想,一種是說,我種你要吃的,另外一種是說,我教你怎麼吃台灣的水果,事實上對我們來講,我們去很多國家看,台灣的水果,確實比其他的國家好很多,那為什麼我們不去教他來吃台灣的水果呢,當然你說要做外銷,那是另外一個想法啦,因為我們對我來說,我認為台灣水果的品質確實做得好,我們可以慢慢地去教外國人說,欸,台灣的水果,它的品質、它的風味、它的味道真的很好,這樣他們就習慣,要來買台灣的水果吃這樣。

在東南亞國家泰國、越南,甚至是中國大陸,這些與台灣氣候相近的地方,也都有種植熱帶水果,但是台灣單位面積小、成本高,要更有競爭力,就必須有自己的特色。當然甜,也可以是台灣水果的特色,但除了甜以外,或許也能提供更自然的風味、更多元的選擇。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戴志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