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可歸的街友,即使在進步城市,也是難以避免的社會現象。街友的產生,具體而微呈現出社會個人、家庭,甚至整個社福、就業體系的漏洞,如何減少遊民的產生和降低遊民生活的風險,台灣似乎需要好好重新思考。在外國有人發起街友平安報、搭帳蓬給街友棲身,台灣據統計也有一萬多名街友,台灣又是怎麼處理街友問題呢?人安基金會創辦人曹慶,打造了一座苗栗農場,讓原本在街頭流落的街友到農場養鹅、種菜,自給自足,帶您來看看,他們怎麼做的。 人聲鼎沸的菜市場,人潮、車子來來往往,之間不時傳來叫賣聲,背心只要三十元,一瓶飲料只要十元,比外頭便宜一半,只看這個媽媽馬上整箱搬回家,在這個什麼都漲價的年代裡,這裡似乎成了婆婆媽媽撿便宜的好地方。

[顧客]
看有需要什麼東西就買什麼。

[顧客]
我常來,是喔 為什麼會常來這邊買東西,東西算是很多樣,又便宜。今天大部分(買的)都是玩具,還有一個皮包。

這個看似和一般的雜貨五金行沒什麼兩樣的店家,其實是個愛心交流的地方,不管是小玩偶、包包、衣服、還有家電用品,全都是愛心人士捐的,由街友和義工分類整理過後,拿出來放到人安基金會桃園街友平安站的二手物義賣中心來賣,所得全部用來照顧街友。

[桃園縣社會局
街友訪視員 陳佳慧]
有些客人來會覺得說,外面菜市場,我們可能跟一般的雜貨店、百貨行沒什麼兩樣,我會跟他們說,我們這邊是幫助街友的部分,(義賣)資助一些街友。資助他們三餐或者就醫、禦寒衣物等。

到了中午吃飯時間,約莫二十多位桃園市的街友準時出現,排隊打飯菜、祭五臟廟,這是街友平安站的重點工作之一,每天讓街友輪流自炊,供應午、晚兩餐。

[街友
黃先生]
我也有排,排煮飯,煮菜我都會。就是輪流煮飯,每個禮拜六、禮拜天我都負責煮飯,

[街友
余小姐]
大家吃的飯,今天比方說,輪流值班,我值班,你值班,我們三個值班,一個煮飯、一個洗菜、一個清潔,三個配合的很好。這個地方就乾乾淨淨的。如果說光吃不做行嗎,我們在這吃飯,我做這些事是理所應當。

[街友
古先生]
我沒有飯吃,我在文昌公園睡一年多,沒東西吃,我聽人家說基金會有供餐,才過來。一對我們幫助很大啦,本來我沒有飯可以吃,現在有飯吃,很滿足了。

有飯吃就很滿足了,填飽肚子是他們最微弱的基本需求,會成為街友,幾乎每個人背後都有個不得不的理由,背負著心酸不為人知的故事。

[街友
黃先生]
我也是中度殘障啊,又被家裡人趕出來,就只好在外面啊。

[街友
余小姐]
因為我這個腳有被打過,受傷的情形,這邊打到少了筋。住了醫院開了刀,做了手術好了,一天一天好了,現在不能工作,我現在六十多歲了,人家也不會要我,要吃飯怎麼辦,在台灣我什麼親戚也沒有。

[街友
古先生]
我是去應徵工作去五十間,沒人要用我,都嫌我太老了。沒人要用,沒辦法喔,台灣的社會變成這樣。我到處去要幫人洗碗,沒人要用我,幫人洗碗人家都不要,我高中畢業,讀書都沒用,我中壢高中畢業的,白讀了啦。

像他們這樣生活困難、居無定所,又求助無門的社會邊緣人,根據人安基金會統計,國內目前約有一萬多名街友,平均年齡約五十五歲,其中五成以上是「老殘」,七成因為學歷、無一技之長和轉業不易等因素,成為社會中的弱勢族群。

[人安基金會基隆平安站
站長 林錦宏]
目前(街友)人數增加蠻快的,因為現在工作尋找不易,可能有些人他沒有辦法有穩定的工作,又是家裡面蠻重的負擔,也負荷不了,所以有很多人流落街頭,街友數除了有增多,還有年輕化的趨勢。

[人安基金會桃園平安站
站長 陳宗仁]
他們在目前現在的社會福利制度底下,是被忽略的一群,他們既不是少年兒童,也不是年紀大的老人或是身心障礙的朋友,那他們通常是所謂在政府的界定下還有工作能力的一群人,當這群人出現了無法再工作,經濟無法繼續下去的情況下,通常他們就被社會所淘汰,這樣長期以來都是一個問題。

處在不被外界認同的弱勢邊緣,他們是長期被漠視、被孤立的族群,就在我們的生活週遭,他們以公園、地下道、空屋為家,三餐不繼、生活困頓,在幽暗、寂靜的角落流落。

穿過苗栗明德水庫旁的幽暗山洞,陽光灑落在這一大片山坡地和農莊田園上,幾個身影在菜園、養鵝場之間忙碌穿梭,儼然一副農村樂的景象,而這個世外桃源其實是為街友們所打造的。

<這隻怎麼不吃飯?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有病啦,光是擔心這些鵝我都操煩到瘦了。一隻兩隻(死掉)都埋在旁邊了。>

<好啦,好啦,不要抗議了啦。>

這群養鵝新手,顯然對於養鵝一點經驗都沒有,不過,照顧起鵝來,可也是呵護備至。

[苗栗農場街友
林先生]
要按時給牠吃,不然牠會抗議。你都跟牠說什麼,說不要鬧啊,趕快吃飯。你有養多少隻鵝?現在喔,差不多五十隻,會不會不好照顧,不會,因為天氣冷的時候有些鵝會怕冷,會不會要抱起來保溫,一隻一隻抱。

抱著小鵝給牠溫暖,就怕天氣一冷小鵝會因為失溫而無法存活。養鵝的這群新手,其實原本都是在街頭流浪的街友,來到這裡以後重新展開生活。四年前,人安基金會創辦人曹慶買下這塊八公頃的山坡地,從無到有,一手打造這個社會福利基地—苗栗農場,無條件提供街友養鵝、種菜,讓他們自給自足。

[人安基金會創辦人
曹慶]
一部分給魚,免費的安置他的生活,吃住這些生活部分,叫做「給他魚」,然後要「給他竿」,給他釣竿,就是讓他去生產,每一個人就給他五千塊錢買肥料、買種子、買農藥,五千塊讓他去種菜,種完採收的菜賣了後,錢歸他。

[人安基金會基隆平安站
站長 林錦宏]
現在目前有六位街友在這邊,每天都是從事養鵝還有農作,他們在這邊自炊,輪流自炊,那我們各九個平安站的站長會輪流到這邊來,幫他們做生活上的協助。

養鵝計畫才剛起步,加上原本在都市街頭流浪的街友們幾乎都沒有養鵝的經驗,不少鵝隻因此死亡,於是曹慶還找來養鵝專家和獸醫,傳授秘訣。

<蘿蔔太冷,鵝吃了會拉肚子,大白菜啦,也不可以,牧草啦,牧草比較好啦。綠色的比較好啦,白色的(菜類)鵝會受不了。>

除了養鵝,現在苗栗農場有八間種植萵苣等各種青菜的溫室,由六位街友分區照顧,來了近半年的街友何先生已經種出心得。

[苗栗農場街友
何先生]
小的時候比較不好照顧,等它大一點就好顧了,一天有時候水澆一次就夠了。在溫室,水澆一下下去,它就慢慢長起來了。但是肥料也不能太多,會鹹死。你肥料控制好,就不會鹹死,我種這個肥料都灑一點點,剛剛好適當就好。

六個街友在農場裡朝夕相處,像家人一樣彼此扶持,也重新找到生活重心。

[苗栗農場街友
何先生]
這邊生活有比較好嗎?很安定啦。作息比較正常是不是,作息很正常,

[苗栗農場街友
林先生]
有吃有住,不用在外面流浪。你過來這邊多久?快一個月,還適應嗎?可以啊。

不過長期在都市生活的街友,來到農場過農村生活,雖然可以自給自足,免去流浪的生活,但未必所有街友都可以適應,長期待下去。

[人安基金會創辦人
曹慶]
他們都市習慣久了後,鄉下待久了待不下去,這個地方沒有半年的,三、兩天就走掉了,三、兩天就來一個。最難做的是心理諮商,他們菜賣過後有一點錢,他們最喜歡愛的是酒,我們這個地方是禁酒禁菸,他們還是偷偷的到外面去喝酒。這是(要做)心理諮商,要激勵他向上爬,要費很長的時間,要費很多的口舌,才能教導他才能帶他上來。

要這些失業很久,對自己未來沒什麼規劃的街友們,真正自立、回歸社會,是一項漫長的希望工程,他們需要長期的輔導和提供就業機會,無法立竿見影,更不是單靠民間機構就能夠完成,如何建立一套更有效、完備的處理機制,台灣顯然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