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代表客家族群的圖騰符號,不少人或許會直接聯想到油桐花,透過油桐花布的大量運用,更是讓它深植台灣人心,其實傳統花布經歷時代轉變、文創加值,其圖樣已由印象中的大紅牡丹花布、艷麗的油桐花布,轉譯成客庄生活經驗中的圖騰,桃園市客家事務局就找了文創印花設計師合作,透過文創花布傳達專屬在地的客家文化故事,讓客家文化走入生活,一起從花布印記來看客式美學的變化。


 

 

走進展場,牡丹花遍布的大紅花布,印入眼簾,這是早期台灣人最熟悉不過的常民花布樣式。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 副局長
戴興達]
我們這花布一般就是客家人給人最明顯的印象,像我們從小母親揹小孩的揹巾,我們睡覺的床單、大被單,還有枕頭布,我們吃飯的桌布上面,全部都看得到,這種大紅花、牡丹花的那樣的樣式。
 
桃園客家文化館目前正舉辦「客家花布印記展」,從1960年代的牡丹花布,到2006年客委會與民間廠商開發的油桐花花布,2013年客家意象文創花布,在在展現客家文化美學的轉變。

你這個燙的,也是這個寬度跟這裡的寬度不一樣,你就是要拉緊來,才不會這樣。

一輩子從事成衣生產與縫紉工作,甚至長期投入客家花布創意製作的曾林美惠,對於客家花布的轉變,如數家珍。

[苗栗縣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主任
曾林美惠]
因為我是客家媳婦,我也一輩子都在做衣服,所以我對客家人的穿著的服飾都很注意在看,那我發現他們在花布的運用很廣。因為早期都是牡丹系列的,後來客委會成立了以後,有增加了一些桐花系列的,但是桐花系列的越做越多了,顏色樣式也越多。

油桐花花布大量運用於工藝品、包包及服飾上,深受地方社團鄉親喜愛,後期甚至有些過度氾濫,直到2013年,客委會又繼續開發代表客家生活態度的花布,擺脫艷麗花色,改走素雅低調風格,油紙傘、客家植物全成了花布上的印記圖樣,而苗栗縣手工業生產合作社也取得其中兩款布的專利授權,目前因應武漢肺炎疫情所需,正傾全力製作延長醫療口罩壽命的口罩套。

[苗栗縣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主任
曾林美惠]
後來客委會這幾年又再有碎花一點、小的花樣,穗花藍、蝴蝶蘭、蝴蝶花這一些的,還有油紙傘的,有出來五、六樣這個的花布,正好這一次這個疫情,我們也把這個布,拿來做成口罩套,更吸引人,因為這個口罩套,我們口罩不夠用,口罩套拿來做防疫,更有價值,所以客委會這些布料,可以發揮得更淋漓。

去年,桃園客家事務局為了翻轉傳統客家文化商品印象,並帶動客家文創產業發展,與文創印花設計師合作,將桃園的文化故事與圖像揉合,打造屬於桃園的客家印花花布,一舉打破傳統花布的視覺框架。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 副局長
戴興達]
這幾年跟著時代在轉變,慢慢我們就看得到前一陣子較流行的就是我們的油桐花,所以油桐花也慢慢地變成客家花布之一,當然時代在轉變,現在的年輕人就不一定有辦法去接受我們這些比較傳統的東西,所以,客家局、桃園市客家局就特別找一些文創的設計者,來設計比較新款的花布。

[文創印花設計師
宋智皓(客籍)]
它叫「頂頂笠帽花」,我就是以龍潭的乳姑山為主,那龍潭乳姑山它就是很有名的、在地就是茶產業,所以說我就把像比如說採茶女很多會戴帽子,那它之所以會叫「頂頂笠帽花」就是很多帽子啊、花帽在山裡面的話,就很像一朵一朵會移動的小花,所以我就把像梯田啊、這是魯冰花,就是把它符號化,然後設計在這組印花裡面。

「送聖蹟、惜字紙」這款印花花布,也以圖像設計,重新轉譯了客家人惜字敬紙的美德。

[文創印花設計師
宋智皓(客籍)]
那目前全台保存最完整的聖蹟亭就在龍潭,所以說我就把龍潭聖蹟亭的一些符號,譬如說這是聖蹟亭,那還有說他們在它整個儀式過程的時候、它的儀式隊伍,比如說會抬燒過的紙灰,會一些人走過去,最後把它放入河裡面,讓這個紙灰升到天空去,所以把它整個儀式的隊伍用符號式的方式設計在這組印花布裡面。

打造出蘊含桃園在地客家文化意涵的印花布,還不夠,這些花布還被拿來做成各類日常用品、文具組等。

[文創印花設計師
李珮書(客籍)]
當然我們希望這些印花,是可以實際上,讓民眾在生活中時常看到、然後記得自己當地桃園客家文化的,所以我們就有幫他們開發生活中會常用的筆記本、紙膠帶,對,那我們另外也有幫他設計托特袋、水壺提袋,甚至是小手巾,所以我們希望就是讓這些物件在生活中,大家可以普遍的使用,看到那個印花所傳達的意義,都可以更深刻了解自己的文化。

或許是擺脫了大紅大紫的豔麗花色,清新感十足的圖樣設計花布,深受年輕人青睞。

[民 眾
陳先生]
我覺得像這樣的創新不錯,就像你剛才講的這個東西有一點偏文青一點的東西,現代的人即使是真文青、假文青,但至少就是要有一種小假掰的感覺,會比較能符合到像我們年輕人,至少這個東西我既有傳統的元素,然後又有新的元素在裡面,我比較能接受,那同時又會弄得好像說我有在乎一些傳統的東西。

[民 眾
謝小姐]
客家花布真的太傳統了,不喜歡,花色太花、太紅,不過現在看到這個新的客家花布,你看有布馬還有聖蹟亭,真的很可愛,還有我自己真的很想要這個抱枕,我想要買回家自己用,我認為現在客家花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拿來送朋友也可以,很實用啦,我覺得生活當中可以用的地方很多。

[文創印花設計師
宋智皓(客籍)]
我們過去有做一些跟客家有關係的印花布,那也是希望說大家可以看到更多屬於台灣客家文化的一些故事以及內容,所以說最主要還是因為圖像,這些花布它其實對我們眼睛是最直接的,那它上面的一些圖案和故事也可以透過商品或者說一些包裝,讓更多人認識桃園在地的一些文化以及它的產業。

從艷麗不已的牡丹花布,延伸到塑造客家圖騰的油桐花花布,再到典雅耐看的客家意象文創花布,甚至是揉合地方文化故事符號的客家印花花布,近半世紀花布印記的變化,越發精采豐富,也讓人看見客式美學的遞嬗。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