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廟會活動的陣頭,頗為流行的就是電音童子。結合傳統的神將和台客舞步,以及電子音樂,常常吸引眾人目光。在南投縣中寮鄉當地的宮廟,所自組的電音童子團,特別的是他們的團員除了有跳神將的年輕人,還有社區媽媽也一起加入演出。也就是把原本的土風舞班,變成跳台客舞的方式呈現。如此一來,不僅社區媽媽可以運動,也讓社區活動更為活潑有趣。結合傳統神將 台客舞步,跟電子音樂,這是這幾年廟會活動,最流行的陣頭。

一 二 三 四,二 二 三 四,換個隊形,再來一次。

電音童子的舞步,還可以搭配流行音樂。

這是南投中寮電音童子團,精采的表演。滑稽誇張的動作,贏得滿堂彩。有時候還可以和民眾同樂玩猜拳,就好像活潑好動的三太子下凡來。因為民間信仰裡,太子爺最喜歡和小朋友玩遊戲。

中寮電音童子團的成員,不僅只有跳神將的年輕人,還有她們。

社區媽媽們跟小朋友,一起跳著結合流行歌曲,和電音童子的舞步,這就是這個團體最大的特色。也因為如此,他們常常受邀到各地,為廟會活動鬥熱鬧。

鞭炮鑼鼓聲中,神明出巡,電音童子負責開路,也把現場氣氛炒熱到最高點。

中寮電音童子團就是這樣,經常出現在大大小小的廟會活動。團員也是全體動員,整齊的制服,有紀律地完成每次的演出。特別的是,廟會空檔時,他們還會來個舞步教學。

一二十人一起跳電音童子舞,畫面非常有趣。而這就是他們每每外出表演時,都會有的餘興節目。回到團裡辦公室,成員們要做的就是保養神將。

<把它轉緊,要不然會鬆掉,像我這樣子,把這個紅布條綁起來。>

神將的髮帶,常常因為劇烈活動容易鬆托,背後旌旗上的鈴鐺,也會在表演過程中掉落。因此為了維持美觀跟整體性,這些動作不可少,甚至神將裡的小細節也要注意。

[中寮鄉電音童子團
主委 廖文成]
出團多少都會撞到,或是怎樣瑕疵的,回來看哪裡瑕疵就下去保養。戰甲裡面穿進去,裡面有籐,我們人常常穿進去,那個籐還有一些釘子要注意,如果保養沒有注意到這點,人去舞釘子跑出來,或是鐵線跑出來,人會受傷。

除了保養,有一個禁忌是大家都要遵守的。

[中寮鄉電音童子團
主委 廖文成]
(神將)神明有祭過,有受過香火,年輕人(男性)沒關係,女孩子有那種的(月事),就不可以穿,也不可以摸到。

會那麼重視這些細節,主要是對神將的尊敬,以及演出人員的安全。而一個星期兩個時段的練習,年輕的團員,常常把重心放在隊形的精進。

<轉過去,我們童子的方向轉對,轉對之後,我跟中間的先衝出去,衝出去之後我跪下來。先照你們的跳看看,這樣好不好。>

[中寮鄉電音童子團
團員 廖浚志]
因為我們舞步,都是故意跟人家不一樣,都是自己創新。因為如果跟人家一樣的話,就變成每個人都會覺得,那是模仿的,感覺沒什麼。

廖浚志是這個團的教練,常常不斷研究新的舞步,而他也會負責教導社區媽媽們,如何把動作做得確實。

<是捲進來的,然後從左邊開始,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然後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六七八。>

因為這個團的團員,還有社區媽媽跟小朋友。最近他們最新的表演是這個。

[中寮鄉電音童子團
團長 廖義安]
我們神將團組成之後,這個社區的媽媽,大家都很有興趣,社區的學童也很有興趣,所以我們就號召,這些媽媽和這些學童,大家都一起來,把社區整個活絡起來,把這個神童的舞步,當作一個健康的休閒活動。

[中寮鄉龍眼社區媽媽
古潤季]
(之前)我是來學念經的,就是他們神童有跳神童戰鬥舞,之前就是小朋友要跳比較好看,臨時沒有人,叫我們媽媽下去跳,我們媽媽就跟這些年輕人學,學了之後跳得不錯啊。

[中寮鄉龍眼社區媽媽
劉秀玉]
來這邊算說學念經 佛經,看到他們在跳,他們小孩子在跳,我們想說很有趣,大家就想說我們來運動,不然整晚坐著,我們也來運動看看,才開始來運動。

從原本只是興趣,到現在跳得有模有樣,這些社區媽媽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想運動。

[中寮鄉龍眼社區媽媽
劉雪娥]
因為我們以前跳土風舞,也是都跳一些恰恰啦,跟一些山地舞啦,跟跳一些像吉魯巴,現在跳這個也都也感覺新陳代謝,也是都不錯。

<對啊,我是一二 三 四啊。一 二 三 四,一 二 三 四。先右邊再左邊。>

[中寮鄉電音童子團
團員 廖浚志]
一直糾正她們的動作,她們一開始跳起來的動作,是跟土風舞蠻像的,到後來跳久了之後,就比較好了。

隊伍中,還可以看到小孩子也一起跳。不過當初要跳出那第一步,還真的有些尷尬。

[中寮鄉龍眼社區小朋友
廖婉蓉]
當初就在跳的時候,就整個人跟學校學的舞,都不一樣,就不會跳。那個時候要站在最後面,會的時候才要站在最前面。

[中寮鄉電音童子團
團長 廖義安]
我們這一團老老少少都有,從八歲的小朋友,到六十幾歲的老阿嬤都有,我們就是覺得我們這一團,跟人家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我們覺得比較自豪的地方就是,我們能夠把這些人聚在一起,然後把這個變成是,一個健康的活動。

成功地把廟會陣頭,結合社區活動,是這個團最大的特色。不過回想一年多前組團時,受到神將團多半是,負面形象的社會觀感影響,所以他們先從自己做起。

[中寮鄉電音童子團
團長 廖義安]
我們剛開始組團時,其實我們這些家長都一樣,他們都會認為說這個團,小孩子還參加這個團可能會學壞,因為我們是社區的宮廟,我們必須要先做給人家看,所以我們就先將廟的幹部的小孩,先拉進來,來這邊練習,來這邊做給人家看,做給別人看之後,漸漸媽媽她們接受之後,她自己來參加不要緊,她還會帶她的小孩,來參加這個神童團,她知道這個神童團,跟別的不一樣。

[中寮鄉電音童子團
團員 葉佳翰]
他們(父母)也沒說什麼,他們就想說這邊,都有阿公阿婆看著,比較不會學壞。

[中寮鄉龍眼社區媽媽
劉秀玉]
這個團這些小孩子在念高中,都很乖,這些小孩子每個都很乖,不是壞孩子下去學的,就是看到這些小孩那麼乖在學,我們也跟他們去學就對了啦。

得到當地民眾的認同與肯定,這個團漸漸壯大。

[中寮鄉電音童子團
團員 曾俊凱]
練這個可以學到很多好處,例如增強體力,然後讓自己變得更充實,讓生活變得更充實。也一方面是可能覺得學這個很帥。

<八個八拍為一個輪迴,然後現在開始做,跟著我一起做。二 二 三 四,轉,五 六 七 八,再點。>

不過穿著三十台斤的神將跳舞,對這些國高中生而言,還是一個負擔,甚至常常會有受傷的情況發生。

<(你常常跳到流血嗎),常常啊,(有什麼保護措施嗎),有啊 戴護膝啊,(你為什麼不戴),因為戴著不習慣,(跳起來不順),對。>

[中寮鄉電音童子團
團員 曾俊凱]
膝蓋 肩膀還有手臂,都會酸痛。受傷是難免一定會有的,但是還是慢慢去調適,就比較不會去想到這些。

所有的傷痛,在穿起神將演出時,都已忘得一乾二淨,只因他們熱愛這項活動。

社區媽媽的支持與參與,讓這個團體更增添了多元性。廟會陣頭結合社區活動,不但豐富了表演,也活絡人與人之間更親密的關係。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范群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