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七十才開始」,在苗栗頭份田寮社區就有一群老人家,過著很不一樣的老年生活。這群老人家的平均年齡超過七十歲,但個個仍老當益壯,他們不但清掃街道、認真做回收,甚至把垃圾變成了黃金,拿去幫助社區裡的低收入戶、安養中心、弱勢團體。頭份田寮社區的這群老人義工,不但讓街道變乾淨了,也讓社區變溫暖了冷颼颼的清晨,穿著黃色背心、拿著竹掃把,77歲的溫鳳達和一群社區老人,正在忙著打掃街道。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義工 溫鳳達]
早上五點半啦,五點半就開始,這些義工就集合,做到大概六點半,一個小時的時間。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義工 江玉英]
冷是會冷,不過事情做下去%就不會冷,有做事就不知道冷了,就不會冷。
無論天氣溫暖還是寒冷,每個星期日,苗栗縣頭份鎮田寮社區、這群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老人,都會準時出來打掃環境。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義工 曾阿郎]
剛開始沒有這麼多人,一直約、大家都有這樣的興趣,就一直加入,現在有五、六十個義工,都是六、七十歲以上的人
不只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家,就連今年已經80歲的曾黃閏妹,也沒在家閒著、跑出來跟大家一起打掃環境,問她會不會累,她笑著說,當做運動,不知道累啦。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義工 曾黃閏妹]
希望大家來到這裡,就看到這裡很乾淨?對,大家要是經過這裡,還是來社區做什麼,就看到這個社區好棒喔,這個社區掃得很乾淨。
這群老人義工歡喜的付出,感動了社區其他人,大家看到他們,這麼認真為大家清掃環境,都捨不得讓他們這麼辛苦,所以只要有人看到垃圾、就會趕緊清掉。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傅福雄]
有的人會想說,讓你們這些七十歲的人掃地,真不好意思啦,看到髒了,自己也會掃啦。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義工 曾阿郎]
看到我們做,他們也會自動,家裡忙沒空出來的,門前也會掃得比較乾淨啦。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傅福雄]
我們頭份鎮清潔隊說的,頭份鎮看過去沒有一條街,鄉村的街道,像你田寮社區這麼乾淨的,這是他說的,不是我說的喔。
放下掃把,這群老人義工還砌花圃喔,7年來,大大小小他們總共做了十一個小花圃,美化環境。您能想像眼前這個漂亮的花圃,原來是垃圾堆嗎?有了花圃之後,田寮社區更乾淨了。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傅福雄]
這裡本來是垃圾堆,我社區的義工在這裡清了十台車的垃圾,清了十台車拜託鎮公所載,載到一直叫呀,花開的時候很漂亮呀,以前是垃圾堆喔,大家都不敢過來啦,現在變得這麼漂亮了。
有了這群老人義工的付出,田寮社區變得越來越乾淨,街道上幾乎看不到任何垃圾,六年前,他們甚至進一步做資源回收,希望減少垃圾量。轉場畫面-快動作-把資源回收垃圾搬上車
坐在資源回收車上,曾阿朗和同伴挨家挨戶回收可再利用的廢棄物。
[苗栗頭份田寮社區
居民 徐福吉]
有他們幫忙你們回收,你們在家裡會更認真做分類嗎?會呀,他們都這麼熱心,我們不認真點怎麼行。
[苗栗頭份田寮社區
居民 曾張滿妹]
早上七早、八早,一家一家去收呀,大家這麼熱心,這麼熱心就留給他們,丟掉也可惜,就留給他們一起收呀。
好不容易,老人義工們總算把整個社區的資源回收垃圾、都載回社區資源回收站暫存,但是您可別以為這樣資源回收的工作就算完成。戴上口罩和手套,老人義工們開始做起資源分類。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傅福雄]
我這裡有呀,塑膠類、鐵器類、電池還有紙器,細部分類啦,現在載回來的不可能細啦,細人家不要幫你分喔,要簡單呀,懶的話就全部丟在一起,丟在一起可以呀,反正可以賣的,我就收回來。
田寮里長陳盛彬正在拆開壞掉的電扇,他說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完好的零件被再利用,另一方面將不同零件拆開分類放好,變賣價格也比較好。
[苗栗頭份田寮里
里長 陳盛彬]
那些殼就是塑膠,塑膠就很便宜啦,我們剝出來裡面有銅、有鐵,一斤幾百塊,剝開來價格好,我們社區的收入比較多。
回收回來的腳踏車,能修就修。只要可以再利用的東西,社區義工們一定想辦法修好,然後再免費送給社區裡需要的人使用。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義工 溫喜郎]
把這個修好,有些家裡經濟比較沒那麼好的小孩,要讀書的,修好要的人就可以來牽。
手裡摸著這些人家不要的資源垃圾,老人義工們卻一點也不嫌髒,在社區當了六年義工的林陳瑞枝認為做資源回收不但是為環保盡一份心力,還能幫助別人,她覺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義工 林陳瑞枝]
做得很快樂,變賣的錢又可以拿來做基金,救助人家,低收入戶,可以幫助他們,我們就很快樂,是嗎。
像這些被人丟掉的東西,並不是真的一點價值都沒有,分類過後,田寮社區的老人義工們,確實做到把垃圾變黃金喔。去年他們總共回收三萬六千四百公斤左右的資源垃圾,變賣所得超過15萬元。
拿到做資源回收賺來的錢,這群老人義工並沒有放入自己的口袋,他們成立樟桂愛心會,用這筆錢回饋社區,幫助社區裡的低收入戶、安養中心、弱勢團體,也提撥部分經費當做學生的獎助學金。
來到安養院,送來遠紅外線燈,田寮社區發展協會的成員希望、安養院的老人家冬天洗澡也能很溫暖。他們說這個遠紅外線燈,就是做資源回收變賣的錢買來的。
[苗栗佑光護理之家
院長 徐春烘]
平常他看到需要什麼,他就將田寮社區做環保的基金,就將環保基金的經費買這樣的設備來送給我們。
不但幫助安養院,每年過年前,田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傅福雄,都會像這樣帶著協會幹部,前來關心社區裡的低收入戶,並致贈紅包,希望大家都能過個好年。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傅福雄]
他們的生活本來就不好了,苦了,他們拿到五千塊(低收入戶補助),他們就計畫喔,錢算得剛剛好,剛剛好,這期間,糟了,如果小孩生病,臨時要用到錢,有什麼意外的時候,又要在這五千塊裡面撥錢出去,這下他那個月呀,糟了,就會透支了。
看到做資源回收賺得錢,可以幫助這麼多需要幫助的人,田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和義工們都覺得很欣慰,更覺得應該要繼續做下去。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傅福雄]
雖然只有幾千元,少少錢幫他忙,有的手牽著就一直抖,一直說謝謝,我們就感受到,他們很需要這些錢,我們賣到的錢給需要的人,雪中送炭。
這些年,這群早就可以在家享清福的老人家,除了清掃街道、做資源回收之外,二年前,又拾回老本行、開始做田事,認養了一塊二甲大的果園,免費種水果給社區的人吃。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傅福雄]
這裡是柚子園,再過去就是香蕉園、綠竹園,這是社區的果園,我們社區認養的啦,有低收入戶的,像安養院,我年年都送,安養院的老人家,看我們載柚子去,很開心喔。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義工 林金枝]
伯母脫衣服,會熱喔,會熱呀,會熱就要脫衣服呀,做事做到熱起來了,脫衣服,有流汗嗎?有呀,背部濕濕喔。
雖然做到汗流浹背,但是活到這把年紀,還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所有義工都做得很開心。
[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秘書 陳吉男]
有多少時間就做多少事,有多少力量就來做多少事情,手指伸出去都有長短,工作量也有大小啦,但是我們用歡喜心來做。
清掃街道、認真做回收,田寮社區的老人義工不但做環保,也做愛心。在他們眼裡,垃圾不只是垃圾,只要多用一點心,垃圾不但能變黃金,還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用歡喜心做義工,田寮社區的老人活得踏實、也活得精采。
採訪/撰稿 詹淑雲
攝影/剪輯 陳志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