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每天都會走過的路,是不是就只有這樣了呢?或許稍微調整一下步伐,你會發現,原來還有許多從來沒有注意過的角落和有趣事物!花蓮鳳林一位攝影師,就帶著民眾用走路的方式來認識鳳林,還用相機、手機,拍下一張張的相片,一起發現鳳林不一樣的美好。跟著林秋伶跟江長銘的鏡頭一起去體驗。


 

 

秋收後田地只剩一片乾枯稻稈,水圳裡的水,還是不停流動,來到慢城鳳林,心情和步調,也自然慢了下來。

十點左右,大概就是那個雲就開始一直積,你早上來的時候,其實要看這個完整的山,很容易。

這天天氣不冷也不熱,在慢城裡漫步,很是享受,一群人一早就來報到,準備參加鳳林外拍小旅行。

你們有時候想要來跟我聊天幹嘛,都可以,那原則上沒有限制大家的行動,基本上大家都是散開的,那因為我會看你們拍攝的方式,看到你們的問題,我就會馬上講。

帶隊的是攝影藝術家鍾順龍,他是鳳林在地人。

那還有很多人可能就是這樣背,這樣其實也是錯的,你的相機如果鏡頭這麼長,你這樣走,你會撞到東西,所以這個相機其實如果你要背著的時候,它要這樣背,它要向內背,對,鏡頭是這樣夾在你身體的後面,你是這樣子走的,你才不會去撞到。

[攝影家 鍾順龍]
一般帶這個外拍就是,通常對於有一些初學者,他可能在拍攝的節奏感,或是感受事情的方式上,可能有時候太快,我基本上就是帶他們散步的方式,慢慢的走,慢慢的看,那最主要是了解說我們拍攝上,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方式,最主要是抓到一個節奏感。

這天大家用走的,活動的範圍就是鍾順龍的生活環境,這些再平凡不過的風景,其實每每經過,還是會有意外的發現。

[攝影家 鍾順龍]
因為其實有一段時間我沒有走這一邊啦,那大概我的節奏上來講,我還是看到很多吸引我的東西,即便有一些人是,都是熟悉的人,今天他的狀態也不一樣,我也拍了一些,(老樹也不見了),對,折掉了或者這次颱風,有一些變動。

重點就在於,要放慢腳步,細細觀察,才能在一樣的場景中,捕捉到每一處的微小變化,眼前的世界也變得特別。

[攝影家 鍾順龍]
我試著把大家的節奏,再放慢一點點,因為那個,就是那個,那是看東西的習慣,正常來講我應該走最快,因為我很熟悉,那我應該走得很快,可是我還是在裡面,看到不一樣的東西,5548

好吧,那就回去吧,我們再這樣子走過去,這樣再繞,好啊,還有時間。

[參與活動者 葉冠林]
我自己修的科系,就是有攝影的課,可是我們平常做作業的時候,就會為了要趕快交作業,然後就步調很快,就想說可以,有這個活動,可以讓自己慢下心來,仔細去看看這個周邊的環境。

鍾順龍分享觀察事物的方式,但也不做過度干預,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關心、和看事物的角度。

[攝影家 鍾順龍]
畢竟你有你的方式,我覺得我也不希望,帶出來的都是跟你一個模子。

拍的那個十字,然後這邊有一個方塊,有一個方塊,又是有圓的,有方的,那那種造型就會讓你堆疊,讓你覺得,它是一種看起來協調,但是如果它在中間就很呆喔,所以這就是你的取捨。

這裡面有一些幾何是存在的,像我們看的話就會看到,這邊有一個三角形,這邊其實也是一個三角形,這邊這樣看也是一個三角形,當這個空間一直出現很多重覆的東西的時候,你看起來就協調,你有感覺嗎,你這樣看的話,這邊也是一個三角形,這邊也有一個三角形,這個是隱藏在後面的視覺符號。

把眼前景象,透過鏡頭用不同的視角記錄下來,走過同樣的空間,但大家注意到的地方都不一樣。

[參與活動者 葉冠林]
我都從頭到尾就跟老師走,我們走滿久,可是拍出來的東西真的是完全不一樣,因為我覺得就是心境的差異,因為老師的心態是,慢慢的,然後我就是一直走,一直走,一直急著想要去拍出什麼東西來,拍出的東西就是,就是很破碎。

[參與活動者 Rion J ]
它可能只是一朵花,甚至一個小東西,對,所以這種慢下來的東西,我覺得剛好在鳳林,它是一個慢城嘛,對,其實還滿適合的。

[參與活動者 大觀]
我覺得老師在前面說那個就是預見,就是練習去預知可能後面會發生的事情,這件事是一個還滿有趣的一個練習,對,然後就是這可能也可以,就是讓我調整一些做事的方式吧。

走了一圈,大家鏡頭下的鳳林,又是如何呈現的呢。

照片提供 大觀
0603-0310

[參與活動者 大觀]
其實我還滿喜歡電線桿的線條,跟還有線那個,就是比較雜亂的狀態,稍微有調整的話應該滿好看的,然後剛好其實重點是這隻鳥,就是飛過去,然後停在上面,然後底下有人,然後紅燈,因為我也喜歡拍那個紅綠燈的燈。

照片提供 Rion J
0611-0614
0623-0628    

[參與活動者 Rion J]
是因為,它其實後面都是割掉的稻穗,可是其實大概在最角落,大概有三到四株,其實是活得好好的,對,那我覺得滿有趣的是,其實身為一個稻米,它沒被割掉,從人類角度是很可惜,浪費了一些,可是從它的角度,它沒被割到反而是好事,它還可以一直活在這裡,所以我自己覺得滿喜歡的一個對比。

照片提供 葉冠林
0635-0640

[參與活動者 葉冠林]
預見說,你要先去預測到說,等一下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所以我看到兩隻狗碰在一起的時候,我就趕快把相機拿起來,趕快調好數值,趕快去捕捉那個畫面。

關於攝影,技術是一回事,如何拍出感情和溫度,並且透過畫面來講述故事,又是另一件事。掌鏡人只要用心調整步伐、打開感官,或許就會發現,熟悉的角落其實藏著意想不到的驚喜。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