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泰安有一座老宅,最近被在地青年打造成了一間餐廳並結合成複合式展演空間。而團隊成員因為來自各地、不同領域,因此也結合了在地青農還有藝術家等等,希望未來讓老宅周邊更有活力、創意力、藝術力,讓老屋展現多元面貌同時,凝聚年輕人的向心力,也為在地風情帶來更多可能性。一起看他們的故事,吳怡君和李明燈的報導。


 

一大清早,熱鬧的苗栗大湖市場人來人往,從小在這長大的黃文詣也穿梭其中,他正要採買自家餐廳要用的食材。

可以喔,4把100元,水晶餃。

挑選一些季節性蔬菜以及適合搭配火鍋的菜餚,道地客家特色食材等,這些是傳統市場裡才買得到的。

現在菜有比較便宜,便宜多了,便宜多了,對。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這也是年輕人回來才開的菜攤,所以我就想說,還是來跟他買一些青菜啦,做火鍋可以用,他最重要的,就是說他有賣一些水晶餃,就是我們大湖的水晶餃還有湯圓,所以就是到他的(店),大部分就買得到。

除了蔬菜還會挑選水果,以及採買甜點用的客家粄食。大湖傳統市場是文詣從小的回憶,因此長大自己開了餐廳,還是不忘記和年輕菜農和水果攤大哥購買食材。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這還有很多覆菜,我們客家醃漬的覆菜,還有他有我們的九層粄這些,有時候我會出一些甜點,今天可以出一些九層粄,這樣我也可以在這邊也買得到。

創業路上一直受到不少人相助,因此文詣總記得要提攜後輩,像是開了餐廳,團隊的合作夥伴有來自外縣市的青年以及二度就業的媽媽。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以前大家也很支持我,我也想說我可以向下支持,變成我的後輩,就是這些年輕人年輕人,像是韋麟,我想說他跟著我,幫助我這麼久了,我想那不然就找他一起變我們自己的股東,還有店長,店長也一樣嫁來大湖之後就沒有工作,我覺得很可惜,一個人才,一個好好的人才,我們其實可以,可以給他有一個工作機會,讓他有一個好的發揮。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妙蓉]
我的身分,這樣子是算是二度就業的婦女,其實很多的地點,他們對二度就業婦女,沒有到說非常的友善,我們來幫忙,你有你有需求,你可以事先先講,那我們就會來支援你這樣子對,所以說,就是很有很彈性的一個地方。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陳韋麟]
剛好有一次機緣,在一個民宿上遇到他,他就想說在這個館區內居然會有我不認識的青年,然後就找我一起來做協會的事情。

他希望透過餐廳聚集更多青年力量,讓他們發揮更多長才,一起為地方創生帶來新的希望。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所以我就想說,我們可以接受這些年輕人,在這邊的話,他們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很好的發揮,可以給他們發光發熱,這是我後面很想要看到的東西,也是這個地方的一個精神。

那個應該下禮拜,下禮拜,你要出一點菜給我,高麗菜什麼的,好。

由於餐廳主打火鍋料理,因此會使用到大量的蔬菜,除了到傳統市場採買,文詣也找到泰安鄉當地的青農合作。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我要什麼我就跟你說,你有辦法就幫我送到我店裡面給我用,我覺得這樣很方便,也一樣照顧到這邊的年輕人,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使命。


還有這種,你有沒有看過這種,什麼,這種菜筍,那種原住民的才有的菜筍,這個好喔。

返鄉青年劉國華多年前因為父親離開,捨不得母親一個人在山上照顧農園,因此放棄原本即將升職的工作,返鄉陪伴母親。

[泰安鄉青農 劉國華]
我是11年前,因為爸爸過世之後,媽媽一個人在管理,後來就想說媽媽年紀越來越大了,一個人可能沒辦法,然後我就跟公司提辭呈就回來做啦。

但起初回鄉對農業都不了解,全靠母親指導,後來參與培訓課程,慢慢學習種植訣竅,也結交不少青農好友。母親更是開心兒子回來和自己作伴。

[泰安鄉青農 劉國華]
因為剛開始回來做的時候,其實這邊的山上工作,其實都很多都不懂,也是有問媽媽問一些有在做農業的一些前輩啊,就在網路上,一直看一些農業的知識跟技術,就慢慢邊學邊做這樣子。

[劉國華母親 薛月嬌]
他回來就是說有人做伴,比較可以有人可以說話,我腳退化,他就比較重的工作,他就會幫忙用。

山上種植各式蔬菜水果,因此文詣有空也會到山上找尋新的合作菜色,看看國華的種植方式,互相交流。

[泰安鄉青農 劉國華]
種下去就是一樣,都會放肥料,盡量都是比較少走化學的肥料,然後我們草都是用手拔,我們比較不會像人家用噴一些化學的除草劑。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國華他會用除草機,他的園子裡面沒有噴除草劑,所以我也希望說,我這個菜可以給我店裡面的客人,吃得安心,比較安全。

國華也很謝謝文詣,讓他在從農這條路上更順遂。

[泰安鄉青農 劉國華]
像很多人會幫助我,但是相對的,我也覺得那如果我也可以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所以就是覺得,就是你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樣子。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我就想說我們好的地方,我們好的農產品一定要有管道,可以將它行銷出去,所以我那個地方它就定義是,泰安大湖卓蘭獅潭的一個農民的行銷場域,這是用一種,大家一起來打這樣行銷戰一個模式,我也來試試看。

我對這個流動,滿有滿有,我感覺是流動,是流動啊,對吧,你應該有你的主題吧,我只看看那很像是花,花的葉子,那河的葉子,每個人想的不一樣,其實我這是畫一條龍。

文詣和從高雄搬到苗栗的青年藝術家一同討論畫作以及創作故事,他不只協助青農也與其他領域青年合作。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水彩畫油畫什麼都聽過,但是我沒有聽過什麼叫銅鏽蝕的畫,所以我就對他很有興趣,我就去了解,原來銅鏽蝕是一種很不簡單,利用化學原理將銅讓它變色。

因此他將餐廳部分空間提供出來,讓這位藝術家創作。

相片提供 黃文詣
0745-0748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想說我們年輕人,是不是大家可以集合一起,大家來互相,來為我們的大湖,我們泰安做一個,一個文化的鋪陳傳承這樣,所以想說,我就邀請吳極,在地上寫書法。

相片提供 吳極
0748-0805

藝術家吳極的創作媒材很獨特,他使用鮮少人用的銅板,透過不同媒材加上化學藥劑變化進行創作。獨特的創作手法,是在一次國外旅途時帶給他的啟發。

相片提供 吳極
0805-0812

[青年藝術家 吳極]
有一天,我在街上逛街,然後就颳起一個風,就是那個樹葉這樣飄下來,然後我心裡就產生一個念頭,就告訴我一句話就是說,那為什麼你不能替自己的文化做什麼,然後因為這個點,就是這種落差,讓我真的回國之後,就是開始開始真正的說,怎麼發展自己的藝術,所以才會有鏽蝕藝術。

相片提供 吳極
0837-0843

回國後,在一次偶然機會下,開啟他與眾不同的創作之路。

影片提供 吳極
0847-0902

[青年藝術家 吳極]
那因為因緣際會的時候有去,在臺中一個老師那邊工作,就是他是做雕塑的,我在那裡認識這樣的媒材,這個媒材它原先是雕塑的一個上色技法,那那我就是,把它轉換到平面,變成一種氧化的繪畫這樣子。

我現在示範一下,就是我怎麼操作銅鏽蝕藝術,我已經有前置作業,我現在它需要用火,然後來操作,然後我用那個煙火 來示範這樣子。

拿起點燃的煙火在銅板上進行創作,銅板上的化學變化讓人為之驚艷。

[青年藝術家 吳極]
銅繡蝕就是它的底材,就是銅板,就像媒材,就是那個油畫,是畫布跟油畫這樣子,那它銅繡蝕是銅板,然後它必須透過那個化學藥劑,然後它需要透過溫度控制,產生筆觸或是定型效果,所以我會我會把它定義,就是說氧化繪畫,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

原本是高雄人的藝術家吳極,近年搬到苗栗大湖發展,漸漸愛上苗栗這片土地和環境,偶然機會下認識黃文詣,開啟他們的合作之路。

[青年藝術家 吳極]
就是我在創作不太會被打擾,然後然後就是喜歡這樣的環境,那因為這裡人口老化,然後年輕人外移,然後有幸機會就是說,這裡還有一些青年就是,喜歡在地創生,然後所以有些事情,也不能說馬上就可以實現啦,就是說慢慢大家就會討論,說我們要怎麼,各自的專長怎麼去發揮,然後使這裡共好。

兩位年輕人彼此間都有相同理念,都希望為苗栗帶來新的契機。

[青年藝術家 吳極]
就是說讓,也是讓大湖或是客家文化,我們就是強調在地認同,就是客家認同,所以如果有需要我,就是發揮美學的部分,在地所長,然後延伸的話,我們當然希望共好,所以所以有需要我的話,也是都可以來找我,這樣子。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我覺得他一種精神,讓我很感動是,他會用不一樣的東西來創作,會用不一樣的東西來創作這個作品,比如說他會用很多化學的藥劑,可能他會用很酸的,很鹼的東西,他就會幫它變顏色,原來這是屬於他心裡的一部分,就是他內心世界,他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展現出來。

而吳極將來的願望目標,是希望做出50層樓高的大型創作,也希望藉由作品傳遞愛的觀念,也讓更多人看見藝術無極限,而文詣未來也會將經營空間提供給更多青年朋友做展演,希望一同滋養苗栗的文藝氣息。

[青年藝術家 吳極]
我有許個願,就是說要做50層樓的銅鏽蝕藝術,它的發因是說,我希望因為現在世界動亂越來越多,然後希望以愛為出發點,然後大家,會更加互相包容,然後不要分別,用放下解脫的一個概念,希望 希望透過透過這個,我在操作的過程,然後讓更多人有這種覺醒的心態這樣子,然後互利互愛,共享共好這樣子。

[餐廳青年團隊成員 黃文詣]
我也想要邀請他來我這邊,看看能不能有一些藝術展示,藝術展演嗎,來一起來,將我們這個環境給更多人,來認識我們的在地藝術,無極限的藝術,比如說我們地方上的年輕人,你想要參與,不管是音樂,不管是作畫,我歡迎你來這邊這個空間,我也很歡迎在地,像我們泰雅文化,它也是一個我們藝術傳承的一部分。

藉由人與老房子串聯起各地新的火花,不僅打造多元空間新樣貌,青年返鄉創業在同樣理念夥伴們的相互扶持下,讓苗栗未來的發展更加閃耀光彩。

採訪/撰述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李明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