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星期開始我們將陸續推出,「似客,是客」的系列報導,為大家介紹非一般所認知的客家聚落裡,客家人的身影及他們所蘊藏的文化。這星期記者陳君明及洪炎山帶我們,先來到嘉義縣太保市的魚寮,這是嘉南平原非常偏僻的一個小聚落,僅有十幾戶人家,十幾年前因為市公所要在這邊興建納骨塔,引起居民群起反彈,長期的抗爭運動,讓外界認識到這個小村落,也讓外界開始注意到,這個區域的地底下蘊藏數千年前的史前遺址,也認識先民在嘉南平原生活的面貌,了解這些歷史才能建構出台灣的文化脈絡。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員 劉益昌]
我們做DNA才知道,我們不是只是客家人,搞不好我們身上也有原住民的血統,有南島系民族的血統,那我們祖先在這裡,在地裡面。

冷冽的寒風呼呼吹過,一望無際的甘蔗隨風飄搖,大型的耕耘機加足它的馬力,在田間來回穿梭,初春的嘉南平原正是農民忙碌的時節。

<沒綁它會倒下來,番茄長出來顏色醜,會暗黃的,陽光照不到,陽光照得到才會漂亮,會黑金會好吃,就是太陽照到的比較好吃。>

75歲的尤子歲阿伯手拿著禾稈,正細心的將番茄藤一一固定在竹架上,三十多年來,尤阿伯便依靠種番茄來生活。

<以前全村都種,所以說管事厝的番茄非常好吃,是全省有名的,家家戶戶種番茄。>

[太保市港尾里
居民 尤子歲]
第一點就是地質,第二點就是水,以前用(嘉義)市內道將圳來的水,比較沒有那些雜菌,比較沒有土蟲,(番茄)比較好栽培。

肥沃的土地要能種出甜美的果實,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水源,太保市港尾里的管事厝及魚寮這兩大聚落的水利系統,據說早在清朝時期,便有客籍詹姓先祖在此開埤做圳,以供應兩大庄頭的灌溉用水。

[太保市港尾里
居民 尤子歲]
曰南祖師開基,做埤麻腳埤,做好以後,這個溝也是曰南公開埤順便做過來的,做過來我們管事厝灌溉,灌溉到魚寮那邊,魚寮那邊就是水尾。

當地民眾為了感念他,稱之曰南祖師,為他雕塑神像,並與當地的重要信仰三山國王一起供奉。

僅僅四、五坪大的小廟裡,人人手拿清香,誠心的祈求三山國王的庇祐,這裡是港尾里魚寮地區的保安宮,據村民形容,雖然這座廟不大,卻是港尾里三山國王信仰的中心。

[太保市港尾里
居民 陳登財]
依照老一輩的說法,是隨著鄭成功來的,那時來的時候,魚寮這邊有七個部落,都共同供奉這個三山國王廟。

據聞此地的三山國王,是先民從廣東潮州饒平來台開墾時奉請至此,雖然現在當地居民大部分口操福佬語,但當地卻一直流傳著與客家的淵源。

[太保市港尾里
居民 陳登財]
照老一輩的說法,以前(三山國王)是客家人供奉的,到後來客家人和福佬人都同化了,就沒有分誰是客家人,誰是福佬人了。

暗紅色的屋瓦罩在灰白的牆壁上,綠色的刺竹間隔其中支撐著,典型的平原式老屋內供奉著三山國王,蘇家便是早期來台開墾,仍留在魚寮居住的客籍人士。

[太保市港尾里
居民 蘇清三]
也是不知道,也是聽他們老一輩的說傳下來(是客底),(曾經聽人說過)曾經聽人說過,(不過本身有發現是客底嗎),沒有。

魚寮聚落原先有七大聚落,爾後卻因盜匪的肆虐而散庄,而造成此地褪去客家身影的主因。

[太保市港尾里
居民 陳登財]
草茅放火燒,牛被牽走,可以吃或可以用的都搶光了,七個庄頭的人都跑光了,只有魚寮有回來建設家園。

[嘉義道將圳文化協會
理事長 楊清樑]
從魚寮這些住民去研究的話,你會發覺說應該三、四百年前,客家人就在這裡落腳,然後慢慢的往上移上去。

散庄後,整個聚落大部分的田地便被日本糖廠所徵收,而留下來或遷入魚寮的人,大部分就依靠白鴿厝農場的糖業維生。

[太保市港尾里
居民 陳登財]
以前農業時代沒有耕田機,都是用人力,十幾個村落和魚寮本庄也一樣,都是靠白鴿厝農場做工生活。

<記者STAND>
:魚寮這個聚落有90%以上都是台糖的地,這些地種了非常多的甘蔗,也呈現出很特殊的產業風貌,不過你所不知道的,這些土地下面,其實藏著很多二千到四千年前,先人所遺留的生活點滴。

<有時候有人去抓老鼠,都有去看一下,看看是不是去挖遺址的或是什麼。>

頭戴同樣式的帽子,手上拿著警棍或是手電筒,魚寮的居民三三兩兩走在馬路上,他們是魚寮遺址巡守隊,只要有空他們都會到有史前文物的台糖土地上巡邏。

[太保市港尾里
居民 吳宗興]
因為我們都是自動自發排班,兩個人就兩小時一班就輪流,(為什麼要巡邏),就是以防有些不知情的人,來破壞我們的遺址,因為這是兩千多年、四千多年的遺址,是這裡的國寶,我們就是要保護起來。

魚寮的居民原先也不知道,這片甘蔗園底下埋藏著這麼重要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甚至曾埋怨這些陶片或石器。

[太保市港尾里
居民 楊徐貴子]
就會覺得怎麼這麼多東西,都會把我的犁鐵弄壞,做一個早上又賠了,又賠了一個犁鐵。

<畫面提供:魚寮遺址文化協會>
<各位鄉親,今天我們的立場就是,反對在魚寮遺址建納骨塔,對不對,對。>

一直到九零年代左右,因為高鐵的聯外道路及納骨塔事件,居民在抗爭過程中才發現這個訊息。

[魚寮遺址文化協會
理事長 馬瑞西]
因為五十米道路來這邊勘查,發現這邊資料這麼豐富,這麼豐富先人留下來的東西。

<骨塔做成害全市,不是只害港尾里,無能爭取好代誌,偏偏爭取他鄉屍>

[魚寮遺址文化協會
總幹事 呂政哲]
這事實上是我們魚寮的文化寶物,所以我們才阻擋(納骨塔),才連署把這些東西當文物把它保存。

<這種實在真幼稚,親像三歲的孩兒,骨塔若要很順利,各里抽籤最合宜>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員 劉益昌]
它周圍五公頃到十公頃的範圍內,其實是一個兩千年前或是四千年前,兩個不一樣時代的大部落,在這邊居住。3644人類留下大量他們吃過、用過的東西,還有蓋的房屋的遺留,我們馬上可以復原當時人生活的場景。

<畫面提供:魚寮遺址文化協會>
魚寮居民歷經近十年的抗爭行動,總算讓公部門願意正視遺址的問題,並委託學者進行考古試挖,認定此地有2000年前左右,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魚寮文化,及4000年前左右,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繩紋紅陶文化,兩個上下文化層,縣政府也總算於2007年將其評定為縣定古蹟,但魚寮遺址並未因此,而得到更好的保護與探討,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員 劉益昌]
魚寮這個遺址你看指定了,但是滿地荒煙漫草沒有規劃,或者就算是有規劃,動作也很慢,它裸露會不會破壞,當然會破壞,考古遺址少掉一平方公尺,就少掉一平方公尺,死掉一個遺址就死掉一個遺址,十三行遺址這麼重要的遺址,只剩下百分之五,這個遺址難道要步1990年代,十三行遺址的後塵嗎。

不想等待政府的被動態度,最近居民在三山國王廟旁,一座不起眼的小倉庫內,成立了魚寮遺址文物願景館,希望從這小小的空間出發,將當地的遺址文化介紹給外界認識。

[魚寮遺址文化協會
理事長 馬瑞西]
為了我們的遺址館,大家更團結,所以我們就從社區的工作開始做,要讓政府來重視。

<那這個就要用下去喔,來給你>

不論是父子、是祖孫或是村裡的歐巴桑,每個人都很專心的捏著手中的陶土,一個又一個陶甕,就在他們手中慢慢成形,魚寮社區居民只要空閒之時,就會聚集在陶藝教室中,學習捏陶。

[太保市港尾里
居民 鐘柏州]
其實我們做這個陶藝,和發現魚寮遺址一樣的神奇,在我們魚寮部落裡面,大家認為說他們挖出來的這些先民的遺址,所做的陶器都很漂亮,就有人提議說是不是可以把它,就是說仿造出來,來體驗他們的精神和他的智慧。

[嘉義道將圳文化協會
理事長 楊清樑]
公部門答應說我們會把它定為古蹟,往這方面去走,但社區可以空等嗎,如果這股力量讓社區慢慢去學習的話,或許它是一個正面的,所以社區就開始學陶甕,學習以前的人怎麼做。

學習前人做過的東西,魚寮居民用行動來揣摩先人的生活,他們開始思考要如何對待先人遺留的文化。

「魚寮」,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聚落,三、四百年前,客籍先祖在地面上,留下了三山國王信仰,也留下了水圳設施,遷徙開墾的痕跡,而更早的兩千年或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先人,在同一個土地上農耕、打獵,也留下了陶器、生活工具等文物。累積數千年來的歷史,刻畫在這片土地中,也孕育出屬於這片土地的特有文化,但如果讓地上和地下的文化都消失了,我們又還剩下什麼呢。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