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籍畫家潘朝森的作品,不論在國內或國際向來有很高的評價。潘朝森在最近的「愛與美70回顧展」裡,將50年的創作生涯裡,不同時期近百幅的作品陳列在一起,而他最受眾人矚目的作品,就是閉眼、沒有嘴巴的裸女畫,彷彿向世人訴說著無言的故事。而獨具風格的畫風,讓他曾經多次得到國內外美術展的大獎。現在就跟著記者張慧如、彭晉祿,去認識這個畫作像謎又像詩的潘朝森。[潘朝森]
看我的圖喔,要看畫得有趣味嗎?有文學性嗎?還有為什麼要這樣表現呢?怎麼一隻腳是白的,其他又不是白的呢?我故意提出我的觀念,讓你在你的思維裡頭,有一個擴張、有一個伸縮。

[民眾
張學舜]
如果心浮氣躁的時候,一看到潘朝森老師的畫,心情就會安定、沉靜下來,這種感覺是一種在內心世界非常有感覺、非常有感觸的畫。

走進二樓的展示廳,一幅幅閉著眼睛、沒有嘴巴的裸女畫作,立刻吸引大家的目光。這是上個月初,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展出,名為「愛與美-潘朝森70回顧展」。

[民眾
黃淑敏]
我就很想去了解,到底這裡面有孕含了什麼樣的故事性,對那同時我是覺得它是有一個,不是只有一個平面的圖案而已,我覺得它是有一個故事、有一個立體的故事,甚至它可能有一些淵源性的東西,或者是一個文學性的陳述在這個裡頭,讓我會覺得說吸引我會想要去看它,或者想要去探討它。

今年70歲的潘朝森,展出各個時期、總共84幅的油畫創作,藉著作品、向世人表達他眼中的愛與美。而畫作裡的人物,閉著眼睛、雙手抱胸的姿態,讓觀賞的民眾,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想像的空間裡。

<先把白色這樣,輕壓上去以後,等一下用刮刀刮,它就會有一種肌膚的美感。>

潘朝森輕輕的將白色顏料,反覆塗抹在畫作上,這是為了呈現出人體肌膚的美感,也是他獨特的技法之一。

[潘朝森]
要等它乾,這是油,油畫上去全部油油的,色彩要再加上去,加不上去,得不到我想要的效果,所以這樣做一下就要停下來,第二天第三天畫已經半乾了,我再繼續畫,這樣的動作大概要7遍,7、8遍,一張圖要完成,要7、8遍的時間,所以說有時候要畫一個月,有時候要一星期,所以這是很難說的啦。

潘朝森畫筆下的人物,肌膚圓潤細膩,但臉部卻有極大反差,沒有立體感,眼睛也大多是閉著的。那是因為小時候他曾患了不知名的眼疾,有兩年的時間,看東西都是模糊不清。潘朝森的母親相當憂心,每天餵他吃中藥,還特別隔離照顧。童年這段黑暗時光,對他的繪畫產生長遠的影響。

[潘朝森]
我就是很珍惜眼睛,就不敢張開眼,張開眼就會被光線傷害,所以我就會畫眼睛閉著。眼睛閉著的意思,還有一個意義,可以說是冥想,就是在想事情。

即使眼疾終於治好,潘朝森與世界的距離感,卻仍無法消除,他變得害怕與人接觸,也就在那個時候,他迷上了八色蠟筆,開啟了對畫畫的興趣。潘朝森在初中時,遇到了美術界的名師、蕭如松,在蕭如松的眼中,潘朝森是個純真、熱愛美術、肯努力上進的青年,對他相當照顧,在藝術上也補強了潘朝森的羞怯性格。

[潘朝森]
我的老師喔,是我藝術的長城,是我的依靠,因為我那個時候眼睛有毛病,還有我心情內向軟弱喔,我撐不起來,所以我覺得有這樣的一個非常強悍,在藝術性格上非常強悍的一個老師,我就很容易靠在他的身上

蕭如松的指導及鼓勵,讓潘朝森對繪畫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初二時參加全省學生美展,還獲得第一名,頓時成了學校的美術明星。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潘朝森決定要畫一輩子。直到現在,他仍深深感謝,恩師的提攜之情。

[潘朝森]
(蕭如松老師)他對我特別照顧我,我覺得為什麼會一生一世這樣感謝他、感激他喔,是因為他給我非常正確的方向,所以我常覺得一個偉大的老師,就是給學生一個方向,讓他努力。

立定志向的潘朝森,初中畢業後,考上台北師範藝術科,更是不分日夜、全心投入創作的世界。1972年,33歲的潘朝森就以台灣最年輕的畫家身份,在國立歷史博物館開畫展。他的作品,還曾代表台灣參加法國坎城國際展,榮獲國家榮譽獎。但得到的獎項譽越多,潘朝森的遺憾也越深,因為畫畫對他母親來說,只是兒子的叛逆。

[潘朝森]
她不知道這是一個光榮的事情,她不會感覺到這是了不起的事情,她會說你又畫圖了,你的眼睛又不要了是不是,你又要失明了嗎,她會這樣子替我勞心勞力的話,我覺得這樣非常不孝,我一生的強項就是美術,可是我不能跟媽媽分享,是我一輩子的痛。

潘朝森的母親擔心他的眼睛再度受傷,也煩惱畫畫無法維持生計,他只好瞞著母親作畫,一直到母親過世,還是沒辦法得到母親對他在繪畫上的肯定。懷抱著對母親的愛與思念,潘朝森就透過畫筆呈現出來。

<腿很粗啊,或者是很壯啊,那就是戀母情結吧,我媽媽就是這樣的一號人物啊,接小時候看見的媽媽,腿就大大的,屁股大大的,然後非常能夠操勞,不是弱不禁風的女孩子啊。>

腿粗粗的,屁股大大的裸女,也是潘朝森最著名的創作。潘朝森認為女性的形體、是上帝最美的傑作,而他利用畫筆、表現這種純潔的美感。不過隨著年齡與心境的轉換,潘朝森的畫作風格也有所不同。

到馬祖當兵、是潘朝森在創作上的重要轉捩點,當時的他、每天到海邊看海,看到漁夫下海捕魚的辛苦,漁民們對生活的無奈,這個時期的創作,總是充滿藍色的憂鬱,也是在這個時期,潘朝森找到自己的風格特色。

[潘朝森]
這張圖是1970年,我從馬祖當兵回來畫的,那時候我畫圖有一個特色是,非常的憂鬱,接那時候還很年輕啦,就像人家說的心裡就有非常憂鬱的情懷啦,所以那時候畫的圖,就沒有愁也強說愁,這樣的一種看法、一種想法吧。

不過在創作過程裡,潘朝森也曾遇到瓶頸,有一陣子甚至對色彩完全沒感覺,不知道該用什麼色彩畫畫。於是他隻身前往維也納,在19天的旅程中,接受西方藝術的洗禮,回國之後,開始運用豐富的色調作畫。同時也加入一些象徵性的符號,像這幅「蘋果的契約」,就是他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潘朝森]
後來我的圖慢慢就有像文學的表現以外,有一些用隱喻的手法來表現,比如說這蘋果我就象徵愛情,那蘋果都吊在半空中,表示愛情還沒有著落,這種少女情懷的一種象徵啦。

運用粉紅色與藍色營造出、少女對愛情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情懷,利用半空中的蘋果、易碎的貝殼等符號,象徵愛情中的各種狀態。擁有敏銳觀察力與想像力的潘朝森,用他的方式、在畫作裡說故事。

<我最喜歡畫姐姐啊、弟弟啊,那種濃郁的感情,對生活的一種凝聚力,是我最喜歡表現的方式啦。>

在畫裡看到故事性,是潘朝森的特色之一;豐富的色彩、也讓觀賞的人能夠有平靜的心去欣賞,畫作的獨特美感。潘朝森成功建立出強烈的個人風格,也讓他在美術界,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潘朝森的朋友
邱萬興]
我們看一個藝術家他的作品,他不必簽名就知道這是潘朝森的畫,他有他的獨特性,你看在他的作品裡,就是說無言美女系列,大家看到他的畫就有他很專注的代表性,就是說這是潘朝森的作品。

[畫家
吳炫三]
很真心的話都很小聲的,所以潘老師的作品裡面你可以看到他甚至嘴巴都沒有畫,其實他講得很多,沒有講講得更多,就是很有禪境,接所以他的作品就是說,能夠讓很多人,各種不同階層的、不同年齡的欣賞都有不同的空間,所以這個是他最,我覺得是最值得去肯定的地方就是這樣。

能夠得到眾多藝術家的肯定,甚至揚名國際畫壇,都是因為潘朝森的執著。將畫畫視為人生事業的潘朝森,還因為太沉迷於創作,被朋友們笑說、他簡直是個繪畫公務員。

[潘朝森的朋友
邱萬興]
其實你看他現在那麼多歲了,差不多70歲了,他每天一早,自己一早6點多,他就開車去,開車去畫室,去淡水的畫室,他認真畫圖,畫到下午4、5點,他才自己收工回家。

[潘朝森]
我開始畫畫,一下投入喔,有點像那個什麼,像那個乩童啊,聽得懂嗎?像乩童一樣,一投入以後,就很不容易醒過來

就是因為這樣的執著,潘朝森將近50年的創作生涯,有近萬幅的作品。不過除了畫畫以外,寫作也是他的興趣。

<寫作喔,說實在話我不是很內行喔,我只是會覺得我的筆對著我的嘴,對著我的心靈。>

和畫畫一樣,只要一動筆、靈感一來,他也曾寫到天明、還不自覺。

[潘朝森]
寫作喔,我常常會為了一個字喔,想了一個晚上,頭都發白了(笑),一個作家的思維,一個作家的一種敏感度,是非常驚人、非常可怕的。

當初潘朝森曾經有機會,成為一個作家,但他知道自己從小喜歡的是畫畫,一直所學的也是畫畫,便放棄當作家的想法。潘朝森拾回畫筆,專心一致地,朝他的繪畫之路前進。

[潘朝森]
一個藝術家只要他有生命的一天,他就會不斷地詮釋他的藝術品。

這次「愛與美70回顧」的畫展,是展現潘朝森在50年來的創作過程,從畫作中就能看出他的蛻變。即使已是古稀之年,潘朝森說,只要還能夠畫,手中的畫筆、就一定不會放下。

採訪/撰稿 張慧如
攝影/剪輯 彭晉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