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三線,又被稱為「內山公路」,全長436公里,在北部丘陵地區經過16個客家庄,近年來被打造為浪漫台三線,連續兩年的「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更將台三線設為其中一個賽段,然而也因為台三線道路寬、S彎道多,對重機騎士來說極具挑戰,車友間稱台三線為「重機天堂」,但這樣的形容詞,聽在當地居民耳裡卻很惱怒,尤其部分重機改排氣尾管,所帶來的噪音,被形容為魔音穿腦,浪漫台三線,變成了轟轟台三線。
重機騎士快速通過,在山谷間與風競速,與在一般道路騎相比還涼,舊稱「內山公路」的台三線,進入苗栗縣三灣鄉路段後,彎道一個接一個,雙向加起來共四線道,路幅寬,對騎士來說,簡直就像天然賽車場。
[騎士
COLA]
這邊台三線很漂亮,騎起來很舒服,所以會想要來這個地方騎車,對,因為它的路也比較寬,所以騎起來相對也比較安全。
[騎士]
是剛好路過啦,因為目標是要往埔里,所以走台三線比較順。
全長436公里的台三線,不只沿途風景宜人,也是台灣西部南北通行要道,對重機族群來說,在未開放重機上國道情況下,若要往來中部,台三線是最好的選擇!近年來提倡深度旅遊,機車小旅行正夯,輕裝備上車,隨時就可出發,然後車子多了,噪音就來了。
[三灣鄉居民
林鎮桓]
吵到受不了,要搬家了,我們這裡台三線的,台三線的房子,恐怕都沒人買了,許多朋友說,(原打算)要在這裡買,聽到這樣的情形,看到這樣的情形,全都跑光光。
[三灣鄉居民
林萬明]
整群嬉鬧著,就呼嘯而過,根本無法算人。
[三灣鄉居民
林國翔]
下面沒那麼大聲,裡面很大聲,吵到那個老人家在睡覺,有時候呢,在假日的時候,甚至幾十台到幾百台的時候,在這邊群聚的這樣飆來飆去,玩來玩去,就是很吵。
家住台三線三灣段沿線的居民,有苦說不出,因為地點位處山谷間,聲音迴盪其中,無論是車輛引擎聲,甚至任何聲響所產生的共鳴,都讓居民傷透腦筋。
[三灣鄉居民
林鎮桓]
就是很煩躁,天天在你耳朵裡面,一百多分貝吵,每個小時都有,都這樣環繞著,那你想是什麼滋味,我們房子給它改裝,氣密窗裝起來,那是一點效果都沒有的,因為他們的音爆實在太大了,加上他們把這裡當賽車場,這樣玩來玩去,玩來玩去的,因為台三線不是說,整路段都是可以飆車的,只有某些路段啦,譬如說我們這邊彎道比較多,他們就騎過來 騎回去,騎過來 騎回去,尤其是禮拜六 禮拜天,放假日,那簡直是,無寧日。
[三灣鄉大河村 村長
李運光]
太近有沒有,聲音很大,主要解決之道就是說,(要)抓改裝的機車,正常的(機車)聲音不會這麼大。
有些汽車或機車,為了追求加速性能,改裝排氣尾管,甚至拆除消音器,導致車輛行進中,一催油門,尖銳狂響便直竄入耳,居民說,尤其是半夜寧靜時分的破空聲響,更是魔音傳腦。
[保修業者
小寶]
現在他們就,廠商就研發一種,跟超跑一樣的東西,稱為閥門這種東西,用遙控器去控制,這個東西安裝後,它可以讓它有聲音,回家的時候變成沒聲音,就跟我們的(一些)原廠車一樣,新車一樣沒有聲音,開回家就不會吵到人。
車友間,近年來流傳「聲控閥門」裝置,改裝的車輛,利用開關控制聲響,實際一按。
針對居民面臨車輛噪音困擾,應該如何解決?苗栗縣目前從加強執法層面著手。
現在還沒九點,從七點至九點之間,暑假期間七至九月,地方上加強大執法,會在台三線上像這樣,設點攔查,針對大型重機,會檢驗監測分貝數,一般來說,如果大重機分貝數,超過九十四分貝,就會對騎士開罰一千八到三千六。
警政聯合監理及環保單位,每月的周末假日在台三線上,針對改裝車輛及車輛噪音,加強稽查取締,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一到六月共十二場次中,取締大型重機車違規達十六件,其中改裝排氣管占六件。
[苗栗縣警察局交通大隊 副隊長
潘春林]
大重機的問題,是在於是它的噪音,而非違規,因為它的違規數,跟重機以及汽車比,它是比較少的,可是它一旦進入了,我們,就是村落,有人聚集的地方,然後,而且三灣跟獅潭那個的地形,是屬於山谷地形,它一台可能不會超過它的標準,可是兩台以上,又在山谷的地方,它會產生了共乘的效應,所以它聲音就會變得很大。
[苗栗縣議會 議長
鍾東錦]
我建議說是不是,我們苗栗縣政府,這個警察局交通隊,的交通科,另外我們來訂一條,地方的法規,是否部分路段,我們就禁止於三更半夜時,來這裡這樣成群結隊騎摩托車。
那你這台車的話,那這樣測出來大概是88到89(分貝)左右,那目前是不會超過標準的,好。
為了維護生活安寧,苗栗縣警察局也在暑假期間,鎖定週末深夜時段,在台三線上加強巡邏。對於多年來,被地方居民視為噪音源頭的重機族群,他們也有話要說。
[騎士]
我覺得應該是少數人吧,就像開車也會有飆車的,也有酒駕的,對啊,那像我自己本身,我什麼都沒有改啊,我的排氣管是原廠的,這個聲音是很小的,所以我覺得是少數人在作亂。
[騎士]
外在原因很多啊,又不是只有摩托車有聲音,汽車也有聲音,還有山裡面也有迴盪的聲音,對不對。
台三線一路蜿蜒,不僅對騎士,對一般駕駛,甚至對所有用路人而言,他們要過彎前視線不佳,沒有紅綠燈 沒有號誌,因此很可能像這樣,過彎後不到十公尺,就是住宅,如果這時候有居民走出來,恐怕就會造成安全上的疑慮。
[照片提供 火花羅]
[騎士
火花羅]
對於如果是不熟的遊客,或是重機騎士,或是任何其他的用路人來說,這邊對於彼此,當地居民跟駕駛,都是一個很大的風險的地方,我覺得目前以台灣的那個,台灣的公路設計規範裡面,其實並沒有可以解決這個的問題,但是在全世界,包含那個像歐洲或是美國,他們就可能會使用圓環,那或者是說,折線型的這種減速標線,然後或者是其他的減速丘這一類的設備,然後去讓駕駛人他進入社區之前,他就已經做好了比較完整的減速。
[照片提供 火花羅]
重機騎士火花羅,車齡十五年,這些年來他騎過十八個國家,足跡遍布歐、美、東南亞各國,騎乘距離達兩萬公里,最遠曾從美國阿拉斯加,一路往南騎到加州,他觀察,台三線上郊區與市區緊鄰,噪音與安全問題,必然同時存在,但如果能從道路設計上,區別市區與郊區路段,或許問題比較有機會解決。
[騎士
火花羅]
在德國的時候,這個是讓我覺得最驚訝的,就是他們要讓一個駕駛人,從速限一百的兩線車道的鄉間道路,進入到速限五十的一個市區的時候,他們用的就不是用測速照相,對,他們就是在進入市區之前,進入城鎮之前,他們首先告訴你前面是一個城鎮的範圍了,他們會有一個標誌,很明確的定義出,郊區跟城鎮的一個範圍,然後呢,在這個地方,他同時會設置一個分隔島的形式,那有些地方會搭配分隔島加上圓環。
攤開交通違規取締案件數據,108年1至7月15日,台三線上的各類交通違規,共計1萬7011件,其中1685件為大型重機車,超速違規最多,有1641件,號牌不依位置懸掛6件,改裝排氣管8件,無照駕駛1件,越級駕駛9件,闖紅燈20件。
[苗栗縣警察局交通大隊 副隊長
潘春林]
目前苗栗縣,總共有測速桿總共有七十三支,然後分布台三線,總共有十六支,那這十六支都是以,易肇事路段,就是曾經發生車禍數多的話,我們就裝設。
[騎士
火花羅]
這邊光整個台三線,從那個三灣到大湖,那這短短的幾十公里,大概就有十六支測速照相,對,這個密度其時是非常非常高的,可是這測速照相,設置了這麼多,今天關於噪音,或者是超速的問題解決掉。
近年來農村休閒觀光業逐漸發展起來,三灣地區也有不少業者鎖定機車族群,開設休憩據點,對於噪音問題,身為居民的業者,也感同身受,希望能夠兼顧生活安寧與活絡地方經濟,從中取得平衡。
[三灣鄉餐飲業 業者
詹孟錡]
重機族群是有分早上跟晚上,或是凌晨,那基本上白天出沒的,大部分都是以休閒為主,或旅遊為主的,那可是結果,它這樣子抓下來,那休閒、旅遊的少了,連汽車族群也中了一堆測速,那等於說,你去懲罰了一群,帶來效益,然後比較不是帶來困擾的族群。
[三灣鄉 鄉長
溫志強]
台三線,大家也了解,很多重機的客人,來到我們三灣,也希望到三灣來,能夠重視三灣的機車安全,不要影響我們居民的一個安寧生活。
台三線沿線有十六個客庄,政府為了落實浪漫台三線政見、促進客庄發展,大力宣傳,連續兩年「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更將浪漫台三線,設為其中一個賽段,連帶地,沿線居民生活品質,多少也受影響。
[三灣鄉餐飲業 業者
詹孟錡]
你現在談苗栗縣這樣子一直罰,那我覺得與其去用,這樣子,週六週日都固定班底,去罰,那還不如用晚上、半夜去偶爾抽,抽檢一次,突襲一次,可能會比較有效。
[苗栗縣議會 議長
鍾東錦]
所謂「木匠拉大鋸,有來有去」,能夠除了在這裡遊玩以外,也帶給當地民宿業,還有這邊開餐廳的,賣小吃的,或是雜貨店,有些生意可做,大家就會和平相處,也非常歡迎這些優秀的車友,來我們這裡台三線遊覽。
[客委會主委
李永得]
我們是認為地方的居民,並不是反對,或者是嚴格禁止重機進入,但是呢,在很多的時段,那麼很多的地方呢,它造成一個非常非常嚴重的,對生活品質跟安全上的威脅,所以我們會對這個問題,來做一個,提出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如何妥善解決台三線重機問題,不只困擾著地方政府,連中央部會客委會都不得不出面說話,希望這條浪漫台三線,在車來車往、快速流動之中,繼續保有百年客庄、漫遊走廊的風情。
採訪/撰稿 許儷齡
攝影/剪輯 戴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