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夏涼的天候,蔚藍如洗的晴空,加上嫵媚海灣 典雅房屋,甚至浪漫的電纜車,使得美國舊金山,當選舉世公認 最美麗的城市之一。而根據媒體 所做的最新調查顯示,大多數的居民都對自己居住在舊金山感到非常的滿意,這其中包括了來自全球各地,不同種族的移民,就因為舊金山實在太美,天然環境又好,吃苦耐勞的民族在這裡,特別容易發揮所長。除了印象中 有百年移民史的華人移民,事實上美國最多元化的城市舊金山,亞裔人口占了三分之一,舊金山是一個很漂亮的都市,像鏡頭看過去這個噹噹車,一百多年來很多人被她著迷,也因為這麼漂亮的地方,現在很多客家人,也開始在這裡生活。在全美國最多元的城市裡,從台灣來的客家人,當然也充分展現才華,尤其在延續文化傳承的 社團活動中,以高級知識份子為主的 新移民更是熱衷,像2007年七月中,在灣區聖荷西舉辦,兩年一次的泛美客家懇親會,來自自世界各地數百位鄉親,即使離開台灣多年,還是不遠千里而來,透過難得機會在這裡噓寒問暖 關心彼此。

就因為客家鄉親 在美國成就非凡,美國當地人也不敢忽視的一股力量,只要客家社會一有活動,許多重要官員都會出席參加,希望和鄉親維持好關係,不過這些熱鬧場面,以及聯絡各地鄉親的繁忙工作,對於在異鄉獨自打拚,平常就很忙的組織幹部來說,卻是再辛苦也值得。



難得把各地鄉親聚在一起,懇親會主辦單位絞盡腦汁,特地邀請在台灣客家音樂,非常具有地位的歌手陳永淘,在舊金山灣區的美國土地上,數百位海外鄉親面前,唱出有故鄉味道的客語歌曲,不同於以往客家聚會,這一次的泛美懇親會,除了出現新客家音樂演唱,選在這家堪稱當地最豪華的五星級飯店開會和聚餐,超高的花費成本,也讓籌備單位大傷腦筋,不過策劃了幾個月的林恆生說,傳統客家人有時候有必要改變作風,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為了想讓客家鄉親,能夠在海外打出一片天,來到美國已經快二十年,平常專職牙醫工作的,泛美客家會副會長林恆生,在繁忙工作之餘,希望透過社團凝聚力,讓客家不論在哪裡,都更有發言權。而發揮客家精神的海外鄉親,當然不會只有林醫生一人,這位1986年移民到舊金山,出生於屏東長治鄉的鍾振昇博士,目前在舊金山州立大學擔任教授,雖然是一個道地台灣客家人,但是在非常自傲的美國校園裡,他卻專長於教育當地學生,該如何演講和如何 與人溝通的傳播心理學,可以說是非常 有成就的海外學者。尤其鍾教授雖然人在美國,但他總會用潛移默化方式,自然而然讓外國人認識客家認識台灣。



因為堅持客家精神,鍾博士用實力在美國學術界 打出自己一席之地,而他的另一半何美惠,也許是感染到客家特殊韌性,即使在強大的舊金山 商業競爭環境下,也發展出一番事業,成為當地知名會計師。



除了在專業上表現傑出,鍾振昇和何美惠夫妻倆,更積極參與客家社團,延續海外客家文化,類似懇親會就是他們工作之餘的生活重心,不但鍾博士本身如此,來自台中福佬人的太太何美惠,也都非常喜歡客家聚會,因為除了能 和台灣鄉親聯絡感情,也藉此學習更多客家話。



懇親會結束了以後,大家還不肯散,還是三個人五個人 六個人聚在一堆,這實在是非常難得的事情。就是因為有鍾博士夫妻,這種濃厚鄉情,客家傳統文化 即使在舊金山,還是一樣保存延續。

在泛美客家懇親會過後三天,鍾太太一大早就來到市場,因為和老公邀請的幾位鄉親,晚上要到家裡聚餐,她決定準備一桌客家菜 享受家鄉味道。



在美國舊金山,華人實在太多,想要做些客家菜,只要記得需要哪些材料,也不是很困難的事,除了一般 青菜 蔥蒜 佐料,就連某些台灣菜 必備的東西,這裡都找得到。



就像當年在台灣 上菜市場買菜,為了做出道地客家菜,招待同樣住在美國的鄉親,鍾太太精挑細選毎一樣菜,回到廚房後毎一個動作,也完全不馬虎。

鍾太太熟練的動作,看得出來來美國二十年,還沒有忘記故鄉味道,不論是筍乾控肉,白斬鷄 鹹菜炆排骨 快炒粄條 香煎豆腐,全部都有專家架式。

忙碌了一個下午,香噴噴的好菜即將登場,一旁的鍾博士沒閒著,開始帶著小孩一起準備餐具,迎接這美國版的客家大餐,同時也等待鄉親到來。



不說出來還以為這是台灣,來美國將近四十年,擔任台灣工程師協會 創會會長的余金榜博士,還特地帶來自己種的桃子 和太太做的油飯,共同享受這頓客家晚宴,而晚飯一開始 果然客家味十足。



就這樣 一頓隔著太平洋,距離台灣萬里之遠的客家晚餐 真實而溫馨上演,雖然餐桌上擺滿的是西式餐具,但歡笑聲中,不論毎一個人 來美國的時間多久,不管每個人成就已經多高,在盡情享受鍾博士一家人 用心準備的一道道客家菜同時,其實心裡對家鄉的懷念和情感 也正在品嚐 細細回味,至於對台灣的客家 也將永遠難以忘懷了。

採訪/撰稿 謝佳凌
攝影/剪輯 吳湘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