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人力不足、高齡化、土地利用不夠完善,加上貿易開放的潮流,面臨內憂外患,為了要創造台灣農業價值並且找回人才,政府透過各種方案吸引、輔導青年從農,這些方案大多是教年輕人如何耕種,不過高雄市農業局去年提出「型農培訓班」計畫,不教生產教生財,也就是教行銷策略,如何將農產品創造出新的價值,更透過六級產業整合,提升這群年輕農民的競爭力,接下來就帶大家來看這群型農如何被打造,如何跳脫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一位位型男美女笑得燦爛,與自家農產品一同入鏡,這些二、三十歲的年輕農民,脫下平時耕種的工作服,搖身一變成為高雄農業刊物的模特兒,讓人眼睛為之一亮==ns==

七月豔陽天,在網室裡忙著採收木瓜的是二十七歲的楊傑輝,推著採收車,一顆顆仔細挑選檢查,採下品質最佳的果實,就算是汗如雨下,傑輝卻不覺得辛苦,靦腆的笑容加上認真的態度,讓他成為封面男主角。

[高雄型農成員
楊傑輝]
回來做農到現在,也沒有想到說,自己會上雜誌做男主角這樣,那我們自己要更打拚,把這個產業推廣出去,給大家可以認識我們,我們去認識到大家這樣==ns==

為了接下父親的木瓜園,楊傑輝退伍後先在六龜區農會工作,從更高的視角了解農業,也了解到一定要有所改變,除了果園的管理要合乎安全標準,更要拓展通路,今年他便參與了,高雄市農業局舉辦的型農培訓班,開始利用網路平台發展宅配通路。

[高雄型農成員
楊傑輝]
年輕人回來這邊發展,我們要多聽取一些意見,到改良場上課,或是像市政府辦理的型農的課程,要怎麼行銷這樣,我們就照著那樣的方式去走這樣,當然,我們自己種出來的東西,我的品質,還有用藥的方式安全,我們的品質比別人更好,這樣就很有信心,到可以做外銷,可以在市場(上),拍賣的價錢比別人更好,這就是我們回來做會覺得很驕傲這樣==ns==

為了號召青年從農,過去農委會和許多縣市政府都曾提出相關輔導計畫,著重生產技術指導與硬體補助。避免資源重複,高雄市農業局則是將重點放在後端,去年開始針對農二代,成立「型農培訓班」,提升小農的行銷能力。

[高雄市農業局農民組織科 科長
梁銘憲]
我們做的是軟實力,軟實力這個方面的培訓,其實我們就是,不教生產,我們教生財,那為了要培養,小農的一個行銷,跟一個,跟消費者接觸的能力,我們針對他們的口語表達,甚至他們的美感,他們的顧客資料庫管理,文案發想,還有一些,品牌包裝的設計,決策分析,定價技巧,這些都是我們型農培訓班,它的一些培訓的重點==ns==

同樣看見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三十一歲的蕭旦倫也參與型農培訓班,希望讓產業升級轉型,蕭旦倫的父親,在二十三年前接觸神秘果產業,90年代時,可是全台最大的神秘果樹苗和鮮果供應商,但隨著熱潮退燒,神秘果價格直直落,原本念機械科的蕭旦倫退伍後,決定要將父親,辛辛苦苦栽培起來的神秘果產業,重新扭轉。

[蕭旦倫父親
蕭和雲]
現在的年輕人就是玩電腦很厲害,他也就聯想出很多,很多的這種產品出來,經營,去農村整合,我說這個可以做,可以帶(動),農村也不會去荒廢掉==ns==

看見未來市場需要多元性的開發,蕭旦倫投入生技產業,推出鮮果以外的加工產品,像是果醋、果乾等,更時常參與國外展覽,因為農業的對手已經不在台灣。

[高雄型農成員
蕭旦倫]
因為台灣目前的環境當下,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全世界的資訊化這樣爆發之後,我們的資訊很迅速,資訊很迅速,非常快這樣,我們要怎麼去取得那個先機點,其實已經不是一個人的市場,也不是,一個人要獨大的這個市場,你一定要用團結的方式,因為你目前,你遇到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中國。

認清必須團結才有未來,因此就算培訓班課程已經結束,蕭旦倫與其他型農們仍保持聯絡,更成立讀書會,甚至是一起研發新產品,將來也希望將在地故事加入產品中,讓更多人了解每一位農民生產背後的故事。

[高雄型農成員
蕭旦倫]
包裝很簡單,但是,這個包裝裡面有我們的,每一個人的人文特色嗎,還有這個在地的特色嗎,這個就很重要,所以,我們就會去思考說,我們除了產品要好,還要知道去看市場的方式,也要知道怎麼賣,所聽到的代表這個產品的內涵度,有哪些,這就是我們大家要一起去思考的問題==ns==

與蕭旦倫一樣,對台灣農業相當有抱負的是今年才27歲的邱明耀,他三年前決定離開相對不自由的職業軍人生活,回家接下花卉生產事業,剛開始家人與親戚也沒把握,這不確定性高又辛苦的工作,他做得來嗎。

[高雄型農成員
邱明耀]
我一開始回來,我媽媽都,家裡的人都問我這個問題,都問我說,有興趣嗎,怕我,意思就是說怕我會受不了,那我就跟他們說一句話,沒有工作是不辛苦的,想說,這樣做,我,當然自己的工作,我比較可以安排時間,比較好安排,我要做什麼我就可以比較好安排時間,不會說,像上班,或是到外面工作這樣,被綁得死死的,我就跟他們說,我有決心要回來了,我就不會再想要出去外面工作了==ns==

下定決心要做,還要與父親不一樣,同為型農成員的邱明耀和太太,決定先從上班族著手,培育小型的火鶴花,並搭配小巧可愛的盆栽DIY組合,要開拓更多市場,朝精緻化發展,如今顧客的反應也相當好。

[高雄型農成員
邱明耀]
還沒有參加型農之前,我就種這個火鶴,就是賣到拍賣市場,價格就不是很穩定,起起落落,中間又被別人賺一手,那我就想說,參加那個就感覺說,欸 我可以,我在型農課程中我就學到說,產品要怎麼去包裝,要怎麼賣。

[邱明耀父親
邱顯榮]
主要是說,給我們生產出來的東西,到消費者的手上,不會有太多層的這個什麼,這樣貿易商也好,這個市場這些做生意人的層層的剝削,無形當中提高我們的利潤,消費者買起來,欸 也覺得很便宜,他會有這樣的意願去和我們,會對我們的火鶴花會更有興趣去買==ns==

[影片提供 高雄市農業局]
要行銷,就要跟上時代,想辦法與眾不同,高雄市農業局,每一季會針對型農拍攝行銷刊物、宣傳短片,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也提供多樣的宣傳擺攤機會增加曝光度,讓型農培訓班的課程精神能延續,遠比單純經費補助的方式更有效。

[高雄市農業局農民組織科 科長
梁銘憲]
其實我們市政府,比較不談補助這個區塊,我們會在未來,每年都會辦,菁英班的一個回訓的一個動作,所以也就是說,去年辦第一屆,那我們今年,就辦了第一屆的菁英班的一個回訓,那我們除了希望能夠讓這些型農,能夠更跟得上時代之外,然後我們也很,除此之外,我們真的很認真的去做六產整合這個區塊,我們是學自,一級、二級、三級,去把它整合,就像是最近很夯的一個玉荷包啤酒,玉荷包香腸,還有各式各樣的果乾。
六級產業的概念最早源自日本,意思是將,第一級生產、第二級加工、第三級服務的產業演進,發揮相乘綜效,創造更高的價值。

[屏科大農企業管理系 兼任副教授
林豐瑞]
嚴格講起來,六級產業在我的概念裡頭,它就是在講價值鏈,那價值鏈在講什麼,價值鏈就把剛剛的產業鏈跟供應鏈,這兩個結合,再加上,我們這中間所延伸出來的一些價值,因為我們看的一個產品,產品中,這個產品再跑出其他東西,包括加工品,它是一個,另外一個價值鏈出來,對不對,那通路鏈,它可能又是一個通路價值,顧客,消費者,不同的顧客、消費者,它又會有不同的價值鏈出來。

學者表示,在創造價值之後,更要鼓勵年輕一輩的農民,將產品做到市場差異化,勇於創新改變。

[屏科大農企業管理系 兼任副教授
林豐瑞]
這個背後裡頭,我比較主張,年輕一輩要有一個思考,真的,你如何做差異化,你的東西不要都一樣的,因為這個議題就扯到,跟現在流行的所謂六級產業的,六級產業的議題是一樣的概念,你那要做差異化,不然的話你就要做一件事情,你就要提出你的新的主張,其實第一個觀念來自於你的改良,第一個觀念絕對是改良,改良之後,市場差不多飽和了,你會做組合動作,組合就不一定只有自己,組合包括包裝,包括品牌的建立,包括跟別人的合作,包括和其他產品的合作==ns==

面對重要卻弱勢的農業,這些型農以自信揮灑的青春活力,扭轉慘澹悲情的印象。透過縣市政府提供的平台做跳板,年輕農民不局限於「農」,更要發展「業」,畢竟農業唯有真正令人嚮往,才可能有更多青年踏上返鄉從農之路。

採訪/撰稿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