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茶葉的種植量,曾在民國七十年代左右進入高峰,一直到民國九十年加入WTO之後,被東南亞低價茶葉取代,許多老茶區紛紛轉型,有的轉做休閒農業,茶園荒蕪不復返,有的茶園則不只做休閒農業,還轉進搶攻有機或高價茶品市場。宜蘭縣大同鄉有一個客庄老茶區、玉蘭社區,這裡有三分之二是客家人,因為山腰一帶有很多完整、而且平緩的土地,又經常起輕霧、適合茶樹生長,他們從傳統的茶區一再轉型,希望留住茶產業與文化的根,來看看玉蘭茶區的故事。<這個好,這個好,加油喔,每個人廿下。>

一個個輪流來,用力搗粢粑!

<來 大力一點,不要客氣,大力一點,它不會痛啦。>

他們是到玉蘭社區參訪的團體遊客,做好粢粑以後,蘸上花生粉,再放進溫熱的巧克力鍋裡,變成了巧克力粢粑,大家都吃得很高興。

[玉蘭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林承偉]
那主要我們是用糯米,糯米的話是我們客家人用的,但是我們用那種棒(子)、那種搥的方式,那一個是屬於原住民的,我們把它改良的一個融合,那再加上我們自己的有機綠茶粉,去做成出來的綠茶粢粑,那吃粢粑很平常嘛,所以我們又把,我們年輕人常在吃的巧克力脆皮的部分,就把它融進去,那不一樣的吃法。

會用這麼客家又很原住民的融合方式,來做在地的粢粑==cg in==是因為玉蘭社區,位在宜蘭大同鄉,緊鄰著蘭陽溪,大同鄉是一個原住民鄉鎮,主要是泰雅族部落,全鄉有三分之二人口是原住民,但是在玉蘭社區,卻有三分之二是客家人==cg out==大都是從台灣西部遷徙過來的二次移民。

[玉蘭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林承偉]
玉蘭社區它是屬於一個客家社區,那早期呢,它是桃竹苗的客家人,就是像我外公、外婆那一代,進來這邊做開墾,那這邊早期是可能種果樹,或是番薯等等之類的,那後來有種一些茶葉。

[大同鄉長
陳成功]
玉蘭社區就從,就來自我們坪林、苗栗等等我們客家族群的,來到這裡,或許是因為這地理環境可以適合種茶吧,那我們也知道泰雅族是不會種茶的。

現在是夏茶,甚至是六月白,也就是第二次夏茶的採收季節,三面高山環繞的玉蘭村,一直是宜蘭主要的茶葉產區,客家人是在民國五十年代,來到玉蘭茶區落地生根,當時大同鄉公所推動公共造產,鼓勵種茶,在民國七十年代達到高峰,產量最多時,種茶面積有三百公頃左右,不過當時也正是台灣茶葉的極盛時期。

[玉蘭茶農
林明熧]
(當時)我們這邊茶葉雖然有兩、三百公頃,可是在全省來算是,算比較少的,所以說,我們都大概變成,各大茶區的OEM(代工)工廠,就是他們來買我們的茶葉,就變成他們的茶。

[玉蘭茶農
吳家慶]
玉蘭茶很多的時候是在差不多民國,差不多(民國)六十五年以後,當時蔣經國他做行政院長,他就推廣說,我們台灣人要多喝茶,茶對我們的身體最好,當時茶葉算是蓬勃發展,當時玉蘭種的人就愈來愈多。

吳家慶是玉蘭茶區的第二代,民國五十年時,他才三歲,就跟著父母,從新竹芎林來到大同鄉玉蘭社區。吳家在芎林本來是種柑橘的,聽同鄉說,玉蘭地區地勢平坦又肥沃,於是他的父親先來看過以後,決定舉家搬到玉蘭種柑橘。

[玉蘭茶農
吳家慶]
來的之前,民國差不多四十七、八的時候,當時桶柑價錢很好,爸爸有聽到住在新竹的芎林的親戚、鄰居,他們有人先來這裡,玉蘭這裡,就看到這裡,這個山上的地很平又很肥沃。

原本只想種好柑橘,沒想到台灣柑橘這時量多價跌,正好當年大同鄉公所推廣種茶,因此吳家改種茶葉,種到現在,也超過五十年,他也親身經歷了玉蘭茶區由盛而衰的發展史,看著茶園面積愈來愈少、愈來愈荒蕪。

[玉蘭茶農
吳家慶]
(民國)九十年我們台灣有加入WTO,因為WTO以後市場開放,開放過後,難免就會遇到它進口茶的問題,進口茶愈來愈多,變成我們這邊的茶,變成它的競爭力就漸漸地下降,還要面對高山茶的競爭。

[玉蘭茶農
林明熧]
以前,我們這邊,玉蘭茶區,一眼望去都是茶,那要多少工人?工人不夠啊,大家搶啊,搶喔,要先訂金,採完後要謝禮,這個就是很困難,(搶)工人是很困難,因為我們家裡的成員並不多嘛。

[玉蘭茶農
古政文]
以前做茶,實在我們剛開始做的那幾年做不完,很多茶販,好比說,我明天要採茶,茶販就先來到這裡了,他就來這邊等了,我茶還沒有做好他就先訂下來了,當年生意、景氣很好,很好做,做得我們都忙不完。

[玉蘭茶農
古政文]
現在,我們做的茶喔,現在只做春茶和冬茶而已,沒做夏茶、六月白、秋茶,怎麼說呢,現在的茶,那時比較熱,氣候的問題,我們沒做,這個價格也比較便宜。

古政文也是移入玉蘭社區的第二代,老家是在新竹內灣!事實上現在玉蘭社區的客家人,幾乎都是在民國五十年前後,跟著父母親遷徙過來的。

[玉蘭茶農
古政文]
我記得我很小時六歲那時,我爸四、五個兄弟,我爸自己就帶我們過來,兩兄妹過來啦,當時過來這邊發展的時候,這裡沒房子、沒電、沒水,什麼都沒有,那就從哪邊呢?坐火車過來三星這邊,(從)三星走路,我六歲,跟著(父母)他們走路來這裡,在這裡住,當時也沒房子(住)。

[玉蘭茶農
古政文]
像這種的就是有人採過了,人採這做什麼呢,現在我們轉型過來大家做茶餐,茶餐,茶餐裡面有一個炸金萱,是用這種茶來做,(是別人來幫你採的)?是 幫我採,現在我自己沒做了。

玉蘭社區第一次轉型是在民國九十年,當年產茶面積已不到五十公頃,由於玉蘭地區正好在省道旁,是通往太平山、棲蘭和明池,甚至是梨山的要道,當時政府正在推動休閒農業區,玉蘭社區就順勢成立了一個休閒農業區,開始經營民宿、餐廳等等,吸引遊客進來。

[玉蘭茶農
吳家慶]
(民國)九十年以後,我們玉蘭這邊成立一個叫做,玉蘭休閒農業區,因為你面對這些競爭的時候,你要漸漸要改變你的經營方式,因為,因為你要生存下去,你一定要改變,要不然你會被市場淘汰掉。

[玉蘭茶農
古政文]
其實我們這,我在這裡十一、二年前的那時候,看到我們的時局,農業很不好,我才來做民宿,慢慢發展做民宿,民宿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們做起來覺得不錯,前三、四年時很好做,到後來農會啦、政府才來補助,才來幫我們(玉蘭)要如何發展做民宿。

[大同鄉長
陳成功]
玉蘭社區呢,從製作茶葉開始,慢慢地轉移到一個,休閒觀光產業的這個方向來,那現在呢,我想只要提到玉蘭,大同鄉的玉蘭社區,不外乎就是茶莊、民宿,那我想整個宜蘭縣這個民宿,最知名的,應該還是在我們這個大同鄉的玉蘭社區。

[玉蘭茶農
林立偉]
那個台茶28號跟金萱有一點類似喔,都差不多的味道,都差不多喔,那可以聞啊,可以聞一下空杯,這五種,哪一種你認為最好,28號的,28號是我們家賣得最好的。

每一種茶都有不一樣的香氣和口感,玉蘭茶農帶著遊客,從遊戲中認識不同的茶葉,現在的玉蘭社區,在轉型中找出路,教導遊客如何從遊戲中認識茶葉與品茶,就是其中之一。

[玉蘭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林承偉]
「茶葉對對碰」是我們推廣茶葉的一個方式,我們利用了十,就是一張桌子裡面有十杯茶,它利用三公克(茶葉)、150CC的水,那浸泡五分鐘,它是一個國際比賽茶的一個沖泡方式。那先讓你認識金萱茶、烏龍茶、翠玉茶、綠茶、新品種28號。

[玉蘭茶農
林立偉]
從我們第一代開始,我爸他們做茶是比較屬於批發為主,然後他們就是比較,就是說他們只,我爸他們以前比較不會看茶做茶,他們就只做包種茶,天氣好也做包種茶,天氣不好也做包種茶,到我們這邊(一代),我們就是稍微有改一下,因為我覺得,現在全球喝茶最多的,還是以綠茶跟紅茶為主。

玉蘭茶區不只是做包種茶,現在更懂得迎合大眾口味,由於台灣人工成本高,要賣低價茶,愈來愈難生存,他們紛紛放棄了慣行農法改種有機茶。

[玉蘭茶農
林明熧]
慣行茶園,就是有噴農藥的茶園,可能到後來,會慢慢地式微,因為從,你看越南、印尼、泰國、大陸進來的茶,我們以前的茶是一半都銷往外國,現在是進口量是比我們自己產的還要多,所以說,如果沒有走有機這一塊,可能(沒落),因為有機的門檻高啦。

[玉蘭茶農
林立偉]
高山茶,從來沒有滯銷的問題,因為高山茶,會買得起高山茶的人都是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我們現在做這個有機,也是要讓喜歡喝有機茶的人來消費這樣,就是,最後有機才是最後的一條路。

穿上無塵衣、戴上口罩,走進無塵室包裝茶葉!今年卅六歲的林立偉,去年得到農糧署安全評鑑特優,他也是宜蘭縣唯一得到四星認證獎項的茶農,今年為了拚五星認證,還特別興建了一個無塵包裝室。

[玉蘭茶農
林立偉]
(去年)沒有得到五星,其實我也滿失望的啦,可是 在經過他們長官的教導以後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末端做得不夠好,就是在我們最後一個焙茶,精緻焙茶完畢後,我們在包裝的時候,包裝人員他的身上的毛屑,還有那個頭髮的皮屑,還有我們手的乾淨度,其實都會影響到這一個(衛生),因為茶算是,也算食品啦。

玉蘭茶區把曾經荒蕪的空茶園,一塊田一塊地,慢慢地種回去了,但是茶區規模不大,人力也還是不足,地方希望更多的年輕一代,看見他們的努力一起回鄉打拚。

[玉蘭茶農
林立偉]
如果像跟我同年齡,如果他們也可以(回來),大家家裡都有地嘛,大家如果都可以回來種茶,然後我們朝著有機的方向去做,就是我們本身就是有一些通路了,我可以收,幫你們代收你們茶菁,價格好一點地收鄰居的茶菁,然後我們訂單也接得到,像現在訂單來,我還是接不到,因為我的量還是太少了。

[玉蘭茶農
吳家慶]
你還是要生存下去,這個茶的本業,一定還要維持,因為你做休閒,但是你本身的產業,那絕對不能丟棄,這個是你的根。

[玉蘭茶農
古政文]
我們台灣,其實桃竹苗,桃園、新竹這邊很多客家人會來這邊,他來這邊看到我們講客語,很親切,我們這裡的文化不要讓它斷掉。

老茶區要復甦重生,不只是要做休閒農業,除了保留茶葉的根,還要留住在地的文化,從休閒農業再轉型到有機農耕,玉蘭茶區看見了未來的遠景。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