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客家俗諺「開埤鑿圳 人人有份」,意思是鑿圳引水需要眾人團結合作,因為早期先民在墾拓開庄的過程中,必須先有灌溉水源,才能開始開墾,很多客家庄到今天仍然保留著綿密的水圳系統。最近有大學生組成了田野調查團,前進臺中東勢客家庄,近距離觀察圳水如何跟人們的生活構成緊密關聯,不只如此,有越來越多導覽團,就專門以水圳旅行為主題,帶大家走讀,跟水學習,記者許儷齡跟左燕輝的報導。
潺潺流水流過一片綠蔭,潔淨的水源、純樸的風情,一向被稱讚是臺中東勢「天生麗質」的自然風景,清澈的流水也承載了居民許多珍貴的回憶。
臺中市政府民政顧問 陳和樑(右)
開庄時就有了,這條圳,過去未有自來水,未有自來水時僅能靠這個,靠老圳水來飲用,所以婦女很辛苦,3、4點就要起床取乾淨的水,從這裡取水拿回家。
大茅埔調查團榮譽顧問 張圭熒(右)
長大一點,讀國民小學都會來這裡玩水,這是小孩子游泳的訓練場,年紀再小一點,母親來洗衣物時,被母親帶來,母親不要小孩玩水,就叫你安靜坐在那邊的石頭上,等母親洗好再一起回家。
依山傍水的大茅埔,位於臺中東勢的最南端,主要地形是丘陵,在地人多以農業為生,生活跟水緊緊相依。
大茅埔調查團榮譽顧問 張圭熒(右)
對上城、下城人而言非常重要,像以前整年何時要「打埤」,農人一定要特別探清楚,何時要放水、何時要播種,一定要對這條水圳,何時要修整、整圳、清埤,樣樣都要非常關心。
農水署東勢工作站站長 羅慶州(右)
自大甲溪取水的有4條水圳,位於西邊的就是東勢本圳,再過去又有老圳,老圳再上去一點,有一條大茅埔圳,在埤頭這兒石岡壩還有一條水圳,稱為埤頭三圳。
大茅埔圳奔流不息的圳水,滋養著這片土地,周遭幾乎人人都仰賴著圳水而生,在地特殊的人文景觀吸引了田野調查團造訪,這群師生「泡」在大茅埔超過一個禮拜,觀察、挖掘水的各種可能性。
記者 許儷齡(右)
為了調查人與水的關係,這個調查團很特別,走出教室、直接前往水圳,而且他們還拿著輪胎內胎,要「漂出去」做調查。
逢甲大學學生 謝彤華(右)
有這樣玩過田調嗎?沒有,第一次,會不會很害怕,有一點點但還滿好玩的,不過我好像歪了。
百年水圳「變身玩水道」,學生趴在泳圈上享受沁涼流水、觀察生態,漂著漂著,真實感受水流的速度有快有慢。
逢甲大學學生 謝彤華(右)
過去在課堂裡面學到的東西,其實很多都是書齋裡的學問,它會告訴我們很多很多理論的東西,實際上是沒有實感的,這次就跟著老師一起出來進行田調的訪學,我覺得是能夠真正走到了鄉間小路上面,然後去跟民眾進行一些,一對一的、非常深入的交流。
逢甲大學創能學院助理教授 葉守禮(右)
我們田野調查的過程當中,我們就帶著同學一起下水去玩水,然後來就是,來重建我們跟水的關係。
隨著圳水順流而下,學生們沿著彎彎曲曲的水路,找尋當地人的生活脈絡,不時還會看到民眾在圳邊用水、洗衣服。
東勢居民 林女士(左)
我嫁來後婆婆她們都在大圳洗,我婆婆說大圳水水流較大,可以洗得比較乾淨,婆婆她們都教我們要拿來大圳洗,妳洗了多少年了,40年。
東勢居民 巫女士(右)
乾不乾淨看到水流就知道水很乾淨,以前還會取水飲用,來這裡大家可以聊天,彼此熟識邊洗邊聊。
開庄超過200年的大茅埔聚落,隨著時間不斷推移,村落風貌沒有太大的改變,多年後水圳聚落成了校外教學的第一線。
傳統上這個一定是我們生活必須的,以前的聚落的設定,它一定要尋找水源,不然每天吃飯喝水都會很辛苦。
逢甲大學學生 李孟淳(右)
我們一開始進入這個地方做田調,知道說會去水邊洗衣服,我一開始的想像是去河邊,然後其實來這邊我很驚訝的是,其實已經有相對來說,比較現代化的設施,就水泥,那去做一些洗衣服的工作。
洗衫坑是居民的親水空間,不僅能在這裡浣衣洗滌,還有休憩交際的功能。
逢甲大學學生 李孟淳(右)
就像老師講的,在這個地方,它就是一個女性公共交流,跟交換資訊的一個地方,那除了家庭之外,她可以去打聽或了解一下,這個地方隔壁在做什麼,我認為洗衣服或者說做家務,在這個地方它就是一個小小的家庭空間的延伸。
調查營的學生們針對不同主題,觀察水圳的各種永續價值,過程中還跟著水利工作站的站長,拿著工具學習檢測水質。
農水署東勢工作站站長 羅慶州(右)
現在我們就來測老圳的水質,看老圳的水質是否有符合灌溉用水的基準。
水圳中富含豐富生物,是觀測水質及生態的直接證明。
農水署東勢工作站站長 羅慶州(右)
今天剛才測的水質,pH值約是8以下,8左右,電導度EC約是500μS左右,因此這兩項數值,都符合灌溉用水的基準,所以農民到此取水灌溉是沒問題的。
逢甲大學學生 謝家閎(右)
現在要用雷達槍去測這條水圳的流速,然後它會反射,測完這些就可以了解說我們這條水圳的寬度跟深度之後,加上這條,水槍它測完它的流速,可以知道說我們對應到的微型水力發電機是什麼。
逢甲大學創能學院助理教授 葉守禮(右)
我們這個逢甲大學9天的田野調查營,首先是帶我們的大學生來認識,我們客家庄的文化跟歷史,然後也讓這些年輕人去,去跟我們在地的居民一起去研究說,一些例如像微型水力發電這樣的,一個科技的方案,它怎麼樣跟在地做結合,然後去達到永續發展最大的目的。
陂埤用以引水,是耕作所需,學生們跟著「引路人」在山城間穿梭,了解在地的耕作模式,短短時間內還跟在地農民變朋友。
香蕉、柿子、筊白筍,基本上混種,還有蘆筍耶,他還有種蘆筍耶,這家照顧得很好,對啊 這一家,因為其實水源都很方便。
東勢農民 劉志永(右)
水源在上面,都是用大圳水灌溉、噴灌,此處地方好,不只我而已,整個東勢地區進來,基本上水都無受汙染,因為水來自青山、山洞下來的水,基本上沒什麼汙染。
在地農民透過彼此間緊密互動,交織成綿密的地方人情交換網絡,調查團負責帶隊的老師葉守禮,提醒學生要細膩觀察山城農村特殊的「微觀社會生活」。
逢甲大學創能學院助理教授 葉守禮(右)
我覺得傳統上,客家人對生態跟大自然,都有一種敬畏,跟一種跟它共存的一種態度,我覺得現代人特別值得去學習,我們現在強調永續發展的價值,其實這些傳統的智慧,其實都應該重新學習跟發揚光大。
他們發現很珍貴的是,從開庄2百多年來,當地的水利設施並沒有受到過多的破壞,這除了是聚落跟水圳的關係相當密切以外,還有一道深厚的人文信仰連結。
逢甲大學創能學院助理教授 葉守禮(右)
利用像伯公廟去提醒大家,我們的水利設施它有哪些重要的地區,大家要經常去維護、去愛護,所以無形之中它其實,透過這種信仰的力量,去提醒大家不斷的要,要珍惜我們的聚落、這個村莊。
沿著水圳走讀,腳下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學習;換個場景到了新竹竹東,這個導覽小旅行團,正在學習並認識竹東圳的「前世今生」。
現在來看軟橋很重要的地點,這已有百餘年歷史,這是「水頭伯公」,過去僅有這條圳路,這條圳名為「電燈圳」。
竹東軟橋當地耆老口中的「水頭伯公」,對水圳開鑿有深遠的影響。
文史工作者 黎許傳(右)
主流沒有經過這裡,對農田沒有傷害,相反地帶來了山上的泥糜沙,泥糜沙,使得農田就像獲得天然肥料,所以這座「水頭伯公」大家非常信,幫忙我們軟橋風調雨順,颱風來襲、下大雨時,不會侵襲農田。
1926年興建的竹東圳,全長約21公里,灌溉著竹東約800公頃的農地,「水頭伯公」就這樣年年月月靜靜地,守護著水圳頭。
文史工作者 黎許傳(右)
這座「水頭伯公」主要是位於軟橋上游的地方,軟橋這個村莊過去是上坪溪,源於大霸尖山水源發源地直接流下來,流經上坪,經過軟橋這個地方,成為沖積平原。
竹東圳汲取上坪溪水為水源,穿過軟橋里,到了分水場,一部分流入圳道供農業使用,另一部分則引入專管,送到寶二水庫,供竹科使用。
這個地方大家看有6條水路,源自那邊、流到這邊,分散到這裡後流速變慢,變慢砂粒就會往下沉,所以第一步從這裡過濾砂粒的地方,是謂沉砂池。
軟橋機組原為軟橋水力發電所,當時為了軟橋水力發電所,開闢渠道、築沉砂池。
像今天下雨這樣還算小雨,如果真的下大雨,我們說上頂下大雨,比較混濁、帶有砂粒,入水口那邊的水門就會關起來,不讓進到寶二水庫,寶二的水圳以及第一水庫的水圳,不讓流入。
參與者 林小姐(右)
我家就在竹東圳旁,三重埔的竹東圳旁,常常看到這邊水很乾淨,看到水就想到我小時候,我童年,從小也是這樣跳下去玩水。
在文史工作者的帶領下,導覽團循著水路漫步,了解竹東圳不只供應灌溉用水,也提供民生及工業用水,成員們也對水環境的樣貌,多了一分認識。
參與者 鄒先生(左)
本身是從外地過來的,因為對這邊的文化還有過去發展歷史不是那麼了解,那所以想就是藉由這堂課,了解灌溉水的來源,還有當地的一些歷史背景。
竹東圳共有13處隧道,其中第一號隧道入水口,至今還保有昔日的原貌,這個以紅磚堆疊成拱型的隧道口,藏著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參與者 葉先生(右)
這條水流到二重埔,二重埔昔日逢枯水時期,沒水的時候,水圳沒水或水流較小時,以前圳面比較寬闊,我們小時候就在這玩水、游泳,沒水的時候還會下去捉魚。
文史工作者 黎許傳(左)
那個比較深的是馬達,它將汙水的水門擋下來,擋下後汙水就不會進來,汙水進不來 然後呢,那裡有一個比較外側的,較外側、淺色的馬達就把正門拉起,汙水就不會進入水圳。
水圳見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轉變,眼前的青山綠水,提醒著人們「食水愛念水源頭,食果子愛拜樹頭。」。
文史工作者 黎許傳(左)
水對人類極其重要,我們像早期來講,只要到新的地方去定居、去開墾,首先一定要尋找用水,然而如今使用上越來越方便,自來水會牽管線至家中,重要性,但是使用上易取得,對人類、產業、生活,其必要性仍是相同的。
悠悠圳水其實跟人很近,透過走讀踏查,認識水、創造人與水的回憶,灌溉美好的生活。
採訪/撰述 許儷齡
攝影/剪輯 左燕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