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客家人比福佬人,晚渡海來台開墾,地形平坦 水利方便的地方,大多已經被福佬人開發,所以客家人居住的地方,都是一些比較貧瘠的丘陵或山地,在丘陵地上,客家先民開鑿水圳 埤塘,發展出驚人的水利工程,客家新聞雜誌從本週起,將連續推出客家引水奇蹟系列報導,帶鄉親走訪桃竹苗、花東縱谷、高屏地區及宜蘭,從水圳的建設
看看祖先的智慧與開墾的遺跡,今天記者詹淑雲 彭晉祿先帶您到桃竹苗,看看先民如何克服各種地理條件,引水灌溉,讓丘陵變良田。<像種田三不五時就要用到水,沒有水就很難生活。>
<以前拿來灌溉用的,大家要靠農田生活呀,沒水大家就沒飯吃,因此埤塘非常重要,對八張犁、對桃園來說。>
<有水圳才有文明呀,有水圳才能灌溉良田。>
靜靜橫跨在溪流上方,隱蔽在青蔥山林之間的石拱橋,造型優美,看起來就像是一輪剛要升起的明月。
<記者STAND>
我現在走的這座橋,其實當初它不是做給人走的,是做給水走的,不過現在已經荒廢三 四十年了。
沒想到吧!先民費了這麼大的力氣、蓋石拱橋,居然是給水走的。住在橋旁的黃國章說,這座石拱橋其實就是人家說的過水橋,是上員山圳的一部分,過去主要用在引水灌溉農田。
[竹東鎮三重埔
居民 黃國章]
溪裡有水,先民就利用這個,在外面鑿進來,打窿,做一條橋,水從這邊流到上員山去。灌溉農田呀。
隨著農田廢耕,荒廢多年的石拱橋,早已雜草叢生。熱心的黃國章,拿起鐮刀除草,讓我們看清楚石拱橋的面貌。
<就用石板擋起來,做一個溝給它走你看>
<這不能讓它長,長了以後會(把橋)撐壞>
看到古樸的石拱橋,吳慶杰忍不住按下快門。從事文史工作十多年的吳慶杰說,從水圳的建造,可以看出先民的智慧。在過去沒有抽水馬達的年代,開鑿水圳得先克服各種地理條件。遇到溪谷,就必須做一座供水通行的專用橋。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做這個很辛苦,過程來說打這個大小個,打這個石頭要從很遠運來,在溪裡,硬搬過來,做石拱橋,大部分是給人走的,給水走的,很少呀。費這麼大的精神用石拱橋很難得。
位於下員山圳上的口琴橋,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過水橋。在水泥圳道上方,加上一條一條的橫樑,可以加強過水橋的結構。因為看起來很像口琴的孔,所以被叫作口琴橋。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水量大的時候,會撐壞掉,會撐壞掉,當然一段一段有格子拉著它,橋就比較穩。不然水量太大,怕力量太大會撐壞掉。
<那邊開鑿過來,這邊開鑿過去,還接得到,接得到外,水還能流出來,現在儀器太厲害了,以前沒有呀,五 六十年前,六 七十年前,有辦法打這個窿,真的很厲害。
這個只能容許一個人通過的山窿,也是給水走的。當水圳受到山的阻擋時,不是順著山勢修築圳道外,就是必須開鑿山窿。
[竹東鎮三重埔
居民 黃國章]
這窿是以前要灌溉的時候,用人力拿鋤頭挖出來、抬出來的,這是灌溉水走的窿。
除了過水橋,在水圳的運作裡,水圓環也是個充滿智慧的建設。這個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小水池,其實是一個負責分配水量的分水工,大多設在水源頭,有人稱它為水圓環。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這是水圓環,最重要這旁邊有兩條圳,一條是舊港圳,一條是東興圳,水圓環的功能,基本上是地形上的關係,它要分兩條水圳。
這座位在新竹縣芎林鄉五座屋的水圓環,將頭前溪水,引入圓形分水汴,再從這裡將水分配到通往竹北市的舊港圳和通往六家庄的東興圳灌溉農田。
<放水給它轉動,要碾穀>
當然,先民的智慧還不只這些。打開水閘門、為輪軸套上皮帶,80歲的鄭書鑫跟我們說,過去沒有電力的時代,他們就是這樣利用水圳的水,帶動水礱礱穀。
[竹北市東海窟
居民 鄭書鑫]
放水,水車就會轉,帶動裡面的機器礱穀。礱穀還有碾米是嗎?是,皮帶套上去,機器就會運轉。
不要小看這台老態龍鍾的水礱喔,一旦將水閘門打開,水礱一小時可礱1500公斤的糙米喔。早期農業是台灣社會的經濟命脈,而水圳是維繫這個經濟命脈的重要關鍵。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這隆恩堰,攔水壩,像現在水很多就有辦法流出去,要是沒有水的時候,全部的水%全都進到導水渠,流到隆恩圳。
河岸邊白鷺鷥悠閒的覓食,這裡是位在竹東鎮員山里麻園肚地區的隆恩堰,這個為了取頭前溪水而築的攔河堰,多年來,擔負著新竹市農業、工業與民生用水的重責大任。
<就那前面呀,水轉彎的地方,有一個凹下去的地方,它有一個溝潮嘛,像那樣一天進水五十萬噸,進到隆恩圳、進到第二進水廠。>
將近三百年歷史的隆恩圳,不但灌溉了新竹地區一、二千甲的農田,也造就新竹文明的發展。在台灣開發史上,土地開墾和水利開發密不可分,灌溉系統建立了,土地開墾才算完成。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當然隆恩圳它是新竹市最老的水圳,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大地主)王世傑他開鑿的水圳。幾百年來它的功能就是農業灌溉而已,前十年這個地方完全改變,現在水大部分是用在民生用水跟工業用水。
不只是新竹的開發,苗栗的開發也和水圳的開鑿密不可分。而客家先民黃祈英是苗栗開發史上非常關鍵的人物,過去他曾在苗栗頭份鎮斗煥坪這個平台上,和原住民進行交易。
[
苗栗頭份斗煥里
里長 曾玉焜]
這裡為什麼叫做斗煥坪,就因為和原住民交換東西,原住民東西拿到這個平台上,平地人也拿到這裡交換,譬如說我們拿鹽啦,或是食物,就和他換山產等,這裡是一個交換所,就叫做斗煥坪。
[苗栗三灣內灣村
村長 邱昭本]
上一輩的人說埤頭(攔河堰)啦,去年葛洛莉颱風沖壞的,沖壞目前我們沒有恢復回去,現在用水用深水馬達抽。
190年前,黃祈英引中港溪水,開鑿了一條三公里長的內灣圳,灌溉了八十七公頃的土地,帶動苗栗三灣內灣村發展,造就今日內灣村成為苗栗三灣的穀倉。
[苗栗三灣內灣村
村長 邱昭本]
這就是我們三灣的穀倉,一甲地可以收割一萬多斤穀子。
<以前老一輩的人就說,嫁要嫁到我內灣,娶就不要娶我內灣人,要做喔,做得很辛苦。為什麼嫁要嫁到這裡?有得吃呀。以前老一輩的就說有田就表示,一輩子的生活,就有得吃呀。>
耕種需要充足的水源,沒有水就沒辦法耕作。苗栗三灣內灣村村長笑著說,內灣生產的米佔了整個三灣鄉的70%,內灣圳功不可沒。
[苗栗三灣內灣村
村長 邱昭本]
水從上面來,一直灌溉從這裡來,我內灣這裡總共有六十多甲呀,六十多甲,跟著山形走,以前不只通過我內灣村喔,還到頭份鎮的河背上興里,打窿,現在窿還在。
[苗栗水利會頭份工作站
站長 劉學銘]
這一次科羅莎颱風,把入水口埋掉了,要用怪手挖開來,挖出一條溝,讓水從這邊過來。堰堤做好把水擋著,水就不會流走,水就會從這邊進來。
跟著苗栗水利會頭份工作站的站長劉學銘,我們來到了南龍圳的堰堤。據說1820年,黃祈英深入中港溪上游,築了第二條水圳,二公里長的南龍圳,這就是南庄客家庄發展的起源。
[苗栗水利會頭份工作站
站長 劉學銘]
現在這條南龍圳,這個函管出來這條水,下去灌溉大約三十公頃。這截上去以前是窿,以前全都是人工打的窿,像這個山坡上,用人工硬是挖出來的窿。
[苗栗水利會灌溉管理組
組長 謝金佑]
當時黃祈英先生開發的南龍圳,它是在中港溪,以簡單石頭堆疊的方式,開了一條土溝,這樣來灌溉。
沿著山坡開鑿的南龍圳,開鑿過程可以說是非常艱辛,過去完全人工開挖,不像現在有機械幫忙,像是這段在山坡下,讓水通過的五百公尺山窿,少說也要花一年才能開鑿完成。
[苗栗水利會頭份工作站
站長 劉學銘]
像這個山坡裡,全都打窿,一直從水頭到這裡都是,以前都用人力挖的。這窿又不是挖很大,剛好人可以進而已,半蹲 半蹲,人可以進而已,小小個而已,就這麼大個而已呀。
除了引溪水開鑿水圳,過去先民也開挖埤塘儲水灌溉農田,桃園縣是全台埤塘密度最高的地方,有「千塘之鄉」的美稱。
<記者STAND>
這裡是桃園縣最有名的埤塘,龍潭大池,最早是用來灌溉農田的,不過石門水庫蓋好,就沒有灌溉功能了,現在用來發展觀光。
過去桃園台地最多曾有一萬多口的埤塘,總面積高達八千公頃,儲存的水量相當於一座石門水庫的儲水量,隨著石門水庫、桃園大圳等水利建設興建完成,埤塘的功能、數量就大大遞減,現在還剩下三千三百多口埤塘。
[桃園縣環境景觀
總顧問 陳其澎]
埤塘本身就是一個蓄水的功能,假如就近有河道,他就引水過來,沒有河道的地方,他就想辦法看有沒有地下的湧泉啦,有湧泉就利用,然後再沒辦法就挖一個,看天吃飯,就下雨的時候慢慢蓄水、慢慢蓄水,蓄到滿這樣子,利用這個水來灌溉旁邊的農地。
位於龍潭的龍潭大池和八德的霄裡池是桃園縣現存二個最古老的埤塘。超過二百五十年歷史的霄裡池,是客家人到桃園八德開墾的最佳見證。
[桃園縣環境景觀
總顧問 陳其澎]
在早期因為水非常豐沛,所以也造就他們的田地非常肥沃,所以有一句古諺語,他們叫做吃不完霄裡米,用不盡霄裡水,砍不完霄裡竹,這個是代表我們這個客家先民,移居到桃園,開墾桃園,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痕跡啦。
原來用於灌溉的埤塘裡長滿了黃色小花,這是只有台灣才看得到的台灣萍蓬草,隨著社會變遷,埤塘數量遞減,台灣萍蓬草的生存遇到危機。
[龍潭鄉民
吳長科]
因為是丘陵地,以前到處都是埤塘,因為這麼多年社會變遷之後,很多埤塘就被填掉了,做別種用途,像我這個埤塘,這麼老的埤塘,可以說一百多年了,一直沒有變建,是一口老埤塘了。
看著萍逢草隨著老埤塘消失而面臨絶種的命運,住在桃園龍潭的吳長科覺得很可惜,他留下家裡的老埤塘要讓萍蓬草在這裡安心生長。
[龍潭鄉民
吳長科]
小時候看到水蓮花就當做廢物,很討人厭的草,常常要把它拔掉,因為埤塘裡要養魚,常常會影響養魚,我和哥哥常常會跑到埤塘把它拔光,但是拔掉又長,拔掉又長,所以到現在還沒死光,還在,現在變成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水生植物。
埤塘、水圳,不但見證先民的開發歷史,也孕育著豐富的生態。
隨著時代的變遷,工商業發達、農業沒落,埤糖、水圳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但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埤塘、密密麻麻的水圳,仍然靜靜的訴說著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採訪/撰稿 詹淑雲
攝影/剪輯 彭晉祿
看看祖先的智慧與開墾的遺跡,今天記者詹淑雲 彭晉祿先帶您到桃竹苗,看看先民如何克服各種地理條件,引水灌溉,讓丘陵變良田。<像種田三不五時就要用到水,沒有水就很難生活。>
<以前拿來灌溉用的,大家要靠農田生活呀,沒水大家就沒飯吃,因此埤塘非常重要,對八張犁、對桃園來說。>
<有水圳才有文明呀,有水圳才能灌溉良田。>
靜靜橫跨在溪流上方,隱蔽在青蔥山林之間的石拱橋,造型優美,看起來就像是一輪剛要升起的明月。
<記者STAND>
我現在走的這座橋,其實當初它不是做給人走的,是做給水走的,不過現在已經荒廢三 四十年了。
沒想到吧!先民費了這麼大的力氣、蓋石拱橋,居然是給水走的。住在橋旁的黃國章說,這座石拱橋其實就是人家說的過水橋,是上員山圳的一部分,過去主要用在引水灌溉農田。
[竹東鎮三重埔
居民 黃國章]
溪裡有水,先民就利用這個,在外面鑿進來,打窿,做一條橋,水從這邊流到上員山去。灌溉農田呀。
隨著農田廢耕,荒廢多年的石拱橋,早已雜草叢生。熱心的黃國章,拿起鐮刀除草,讓我們看清楚石拱橋的面貌。
<就用石板擋起來,做一個溝給它走你看>
<這不能讓它長,長了以後會(把橋)撐壞>
看到古樸的石拱橋,吳慶杰忍不住按下快門。從事文史工作十多年的吳慶杰說,從水圳的建造,可以看出先民的智慧。在過去沒有抽水馬達的年代,開鑿水圳得先克服各種地理條件。遇到溪谷,就必須做一座供水通行的專用橋。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做這個很辛苦,過程來說打這個大小個,打這個石頭要從很遠運來,在溪裡,硬搬過來,做石拱橋,大部分是給人走的,給水走的,很少呀。費這麼大的精神用石拱橋很難得。
位於下員山圳上的口琴橋,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過水橋。在水泥圳道上方,加上一條一條的橫樑,可以加強過水橋的結構。因為看起來很像口琴的孔,所以被叫作口琴橋。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水量大的時候,會撐壞掉,會撐壞掉,當然一段一段有格子拉著它,橋就比較穩。不然水量太大,怕力量太大會撐壞掉。
<那邊開鑿過來,這邊開鑿過去,還接得到,接得到外,水還能流出來,現在儀器太厲害了,以前沒有呀,五 六十年前,六 七十年前,有辦法打這個窿,真的很厲害。
這個只能容許一個人通過的山窿,也是給水走的。當水圳受到山的阻擋時,不是順著山勢修築圳道外,就是必須開鑿山窿。
[竹東鎮三重埔
居民 黃國章]
這窿是以前要灌溉的時候,用人力拿鋤頭挖出來、抬出來的,這是灌溉水走的窿。
除了過水橋,在水圳的運作裡,水圓環也是個充滿智慧的建設。這個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小水池,其實是一個負責分配水量的分水工,大多設在水源頭,有人稱它為水圓環。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這是水圓環,最重要這旁邊有兩條圳,一條是舊港圳,一條是東興圳,水圓環的功能,基本上是地形上的關係,它要分兩條水圳。
這座位在新竹縣芎林鄉五座屋的水圓環,將頭前溪水,引入圓形分水汴,再從這裡將水分配到通往竹北市的舊港圳和通往六家庄的東興圳灌溉農田。
<放水給它轉動,要碾穀>
當然,先民的智慧還不只這些。打開水閘門、為輪軸套上皮帶,80歲的鄭書鑫跟我們說,過去沒有電力的時代,他們就是這樣利用水圳的水,帶動水礱礱穀。
[竹北市東海窟
居民 鄭書鑫]
放水,水車就會轉,帶動裡面的機器礱穀。礱穀還有碾米是嗎?是,皮帶套上去,機器就會運轉。
不要小看這台老態龍鍾的水礱喔,一旦將水閘門打開,水礱一小時可礱1500公斤的糙米喔。早期農業是台灣社會的經濟命脈,而水圳是維繫這個經濟命脈的重要關鍵。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這隆恩堰,攔水壩,像現在水很多就有辦法流出去,要是沒有水的時候,全部的水%全都進到導水渠,流到隆恩圳。
河岸邊白鷺鷥悠閒的覓食,這裡是位在竹東鎮員山里麻園肚地區的隆恩堰,這個為了取頭前溪水而築的攔河堰,多年來,擔負著新竹市農業、工業與民生用水的重責大任。
<就那前面呀,水轉彎的地方,有一個凹下去的地方,它有一個溝潮嘛,像那樣一天進水五十萬噸,進到隆恩圳、進到第二進水廠。>
將近三百年歷史的隆恩圳,不但灌溉了新竹地區一、二千甲的農田,也造就新竹文明的發展。在台灣開發史上,土地開墾和水利開發密不可分,灌溉系統建立了,土地開墾才算完成。
[文史工作者
吳慶杰]
當然隆恩圳它是新竹市最老的水圳,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大地主)王世傑他開鑿的水圳。幾百年來它的功能就是農業灌溉而已,前十年這個地方完全改變,現在水大部分是用在民生用水跟工業用水。
不只是新竹的開發,苗栗的開發也和水圳的開鑿密不可分。而客家先民黃祈英是苗栗開發史上非常關鍵的人物,過去他曾在苗栗頭份鎮斗煥坪這個平台上,和原住民進行交易。
[
苗栗頭份斗煥里
里長 曾玉焜]
這裡為什麼叫做斗煥坪,就因為和原住民交換東西,原住民東西拿到這個平台上,平地人也拿到這裡交換,譬如說我們拿鹽啦,或是食物,就和他換山產等,這裡是一個交換所,就叫做斗煥坪。
[苗栗三灣內灣村
村長 邱昭本]
上一輩的人說埤頭(攔河堰)啦,去年葛洛莉颱風沖壞的,沖壞目前我們沒有恢復回去,現在用水用深水馬達抽。
190年前,黃祈英引中港溪水,開鑿了一條三公里長的內灣圳,灌溉了八十七公頃的土地,帶動苗栗三灣內灣村發展,造就今日內灣村成為苗栗三灣的穀倉。
[苗栗三灣內灣村
村長 邱昭本]
這就是我們三灣的穀倉,一甲地可以收割一萬多斤穀子。
<以前老一輩的人就說,嫁要嫁到我內灣,娶就不要娶我內灣人,要做喔,做得很辛苦。為什麼嫁要嫁到這裡?有得吃呀。以前老一輩的就說有田就表示,一輩子的生活,就有得吃呀。>
耕種需要充足的水源,沒有水就沒辦法耕作。苗栗三灣內灣村村長笑著說,內灣生產的米佔了整個三灣鄉的70%,內灣圳功不可沒。
[苗栗三灣內灣村
村長 邱昭本]
水從上面來,一直灌溉從這裡來,我內灣這裡總共有六十多甲呀,六十多甲,跟著山形走,以前不只通過我內灣村喔,還到頭份鎮的河背上興里,打窿,現在窿還在。
[苗栗水利會頭份工作站
站長 劉學銘]
這一次科羅莎颱風,把入水口埋掉了,要用怪手挖開來,挖出一條溝,讓水從這邊過來。堰堤做好把水擋著,水就不會流走,水就會從這邊進來。
跟著苗栗水利會頭份工作站的站長劉學銘,我們來到了南龍圳的堰堤。據說1820年,黃祈英深入中港溪上游,築了第二條水圳,二公里長的南龍圳,這就是南庄客家庄發展的起源。
[苗栗水利會頭份工作站
站長 劉學銘]
現在這條南龍圳,這個函管出來這條水,下去灌溉大約三十公頃。這截上去以前是窿,以前全都是人工打的窿,像這個山坡上,用人工硬是挖出來的窿。
[苗栗水利會灌溉管理組
組長 謝金佑]
當時黃祈英先生開發的南龍圳,它是在中港溪,以簡單石頭堆疊的方式,開了一條土溝,這樣來灌溉。
沿著山坡開鑿的南龍圳,開鑿過程可以說是非常艱辛,過去完全人工開挖,不像現在有機械幫忙,像是這段在山坡下,讓水通過的五百公尺山窿,少說也要花一年才能開鑿完成。
[苗栗水利會頭份工作站
站長 劉學銘]
像這個山坡裡,全都打窿,一直從水頭到這裡都是,以前都用人力挖的。這窿又不是挖很大,剛好人可以進而已,半蹲 半蹲,人可以進而已,小小個而已,就這麼大個而已呀。
除了引溪水開鑿水圳,過去先民也開挖埤塘儲水灌溉農田,桃園縣是全台埤塘密度最高的地方,有「千塘之鄉」的美稱。
<記者STAND>
這裡是桃園縣最有名的埤塘,龍潭大池,最早是用來灌溉農田的,不過石門水庫蓋好,就沒有灌溉功能了,現在用來發展觀光。
過去桃園台地最多曾有一萬多口的埤塘,總面積高達八千公頃,儲存的水量相當於一座石門水庫的儲水量,隨著石門水庫、桃園大圳等水利建設興建完成,埤塘的功能、數量就大大遞減,現在還剩下三千三百多口埤塘。
[桃園縣環境景觀
總顧問 陳其澎]
埤塘本身就是一個蓄水的功能,假如就近有河道,他就引水過來,沒有河道的地方,他就想辦法看有沒有地下的湧泉啦,有湧泉就利用,然後再沒辦法就挖一個,看天吃飯,就下雨的時候慢慢蓄水、慢慢蓄水,蓄到滿這樣子,利用這個水來灌溉旁邊的農地。
位於龍潭的龍潭大池和八德的霄裡池是桃園縣現存二個最古老的埤塘。超過二百五十年歷史的霄裡池,是客家人到桃園八德開墾的最佳見證。
[桃園縣環境景觀
總顧問 陳其澎]
在早期因為水非常豐沛,所以也造就他們的田地非常肥沃,所以有一句古諺語,他們叫做吃不完霄裡米,用不盡霄裡水,砍不完霄裡竹,這個是代表我們這個客家先民,移居到桃園,開墾桃園,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痕跡啦。
原來用於灌溉的埤塘裡長滿了黃色小花,這是只有台灣才看得到的台灣萍蓬草,隨著社會變遷,埤塘數量遞減,台灣萍蓬草的生存遇到危機。
[龍潭鄉民
吳長科]
因為是丘陵地,以前到處都是埤塘,因為這麼多年社會變遷之後,很多埤塘就被填掉了,做別種用途,像我這個埤塘,這麼老的埤塘,可以說一百多年了,一直沒有變建,是一口老埤塘了。
看著萍逢草隨著老埤塘消失而面臨絶種的命運,住在桃園龍潭的吳長科覺得很可惜,他留下家裡的老埤塘要讓萍蓬草在這裡安心生長。
[龍潭鄉民
吳長科]
小時候看到水蓮花就當做廢物,很討人厭的草,常常要把它拔掉,因為埤塘裡要養魚,常常會影響養魚,我和哥哥常常會跑到埤塘把它拔光,但是拔掉又長,拔掉又長,所以到現在還沒死光,還在,現在變成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水生植物。
埤塘、水圳,不但見證先民的開發歷史,也孕育著豐富的生態。
隨著時代的變遷,工商業發達、農業沒落,埤糖、水圳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但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埤塘、密密麻麻的水圳,仍然靜靜的訴說著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採訪/撰稿 詹淑雲
攝影/剪輯 彭晉祿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