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竹北六家地區的舊地名叫「六張犁」,是臺灣少數保存完整的客家聚落,不久前陽明交通大學六家校區和電子公司,原本預計啟動產學合作,要在六家校區的客家人文學院旁空地,興建一棟新大樓,沒想到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客院師生的大聲反彈,認為校方沒有盡溝通,沒有注重當地歷史聚落群的完整性,甚至因此發起連署陳情。後來沒過多久,校方和電子公司宣布此案喊卡,事件暫時告一段落。也因為這起事件,有更多人開始想了解、甚麼是聚落的價值和意義?也開啟了對文化未來的無限想像。記者許儷齡、左燕輝的報導。


 

 

 

同學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這一個園區的架構,校地在哪裡?我們的校地在哪裡?

 

在一片綠意盎然下,學生們圍繞著校園走讀,腳下所踩的每一步,都是生活的痕跡。

 

陽明交大人社系教授 連瑞枝(右)

在這個現場你必須要想像很多,每一棟建築物在什麼時候,它被蓋出來的,老百姓不是為了蓋古蹟,不是為了後人,蓋這個古蹟給你們看,老百姓蓋的所有的建築,都在自力救濟。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人文學院,被六張犁老屋聚落包圍,很多學生雖然每天就在這個範圍內上課,但對周邊環境卻不一定都了解。

 

陽明交大人社系學生 蔡辰昊(右)

其實我以前不是很知道說,那邊竟然還有一條路,然後裡面也有很多的老房子。

 

當然這個水圳有時候會是枯水沒有錯,那但是這個水圳這個紋理,我們保留下來,我們現在還可以,同學心情不好,下雨的時候走一走,還是會獲得很多療癒。

隨著校園走讀,重新認識客家人文學院周邊「六張犁聚落」的環境,靜靜感受著這裡的一樹一木、一磚一瓦,以及從旁流過的圳水。

 

陽明交大客家學院大學生 彭同學(左)

我念到大四了,然後其實我一直對客院覺得這是個很美麗的地方,其實我一直沒有好好去認識這塊土地,藉由剛才連老師這樣講之後,才意識到說,這其實不是只有一塊空地。

 

陽明交大人社系教授 連瑞枝(右)

水圳不會講話,可是它可以任你欺負,但是實際上我們很清楚它很重要,所以包括這個水圳對我們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會提醒大家這裡原來都是農地,每一個人都曾經在農村裡面回到都市來工作。

 

初夏的陽明交大,由客院學生自主發起的走讀行動,邀請人文社會學系的教授一起走讀、講授聚落歷史,希望喚起每個人沉澱思考六張犁聚落的存在意義。

 

記者 許儷齡(左)

位於竹北,陽明交通大學客家人文學院,周邊高樓林立,自從校方開會決定要在學院的一處空地新建一棟大樓後,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師生眾人的討論。

 

陽明交大客家學院博士班學生 邱星崴(右)

大樓要興建的地方,如今看起來是停車場沒錯,不過其實這個部分仍是整個校園的土地的一部分,師生、校方,我們學院如果想使用的話,可以辦市集也好、辦活動也好,仍可利用,但如果真的興建大樓,那什麼就都不用講了。

 

時間回到4月下旬,事件從客家學院師生發起的連署說起,當時師生爆出校方在上個月的校務會議中,決議以產學合作的名義,通過讓「群聯電子」在客家學院竹北六家校區的停車場空間,興建上千坪的辦公大樓。

 

聲音來源

陽明交大副校長兼客家學院代理院長 周倩(2024.05.02)

我們需要有更多的空間,容納更多的師資、學生,然後我們需要客家文物館,我們需要圖書館的擴張,我們需要收藏更多的客家文物,所以它當然是蓋在客家學院的旁邊,然後它變成一個研究的聚落。

 

而師生們認為校方在這件案子上,缺乏公開說明,擔憂一旦興建建築物,六張犁聚落景觀恐遭破壞,爭取校方公開承諾停止推動此案。

 

守護六張犁,六張犁加油加油。

 

當時群聯電子也發布聲明,強調這樁與校方的產學合作案,是要在停車場的空間新建大樓,不會破壞到周邊的古蹟群,或是影響到古蹟群的維護和保存。

 

聲音來源

陽明交大副校長兼客家學院代理院長 周倩(2024.05.02)

這張紙絕對不是一個計畫書,或者什麼文件,它只是我們要談話的重點而已,所以昨天其實是一個滿良好,溝通愉快的狀況下。

 

事實上,在超過4公頃的「六張犁聚落」範圍內,其中的2.5公頃是客家文化學院用地,其餘的是民俗公園用地,預定地坐落在校方的土地上,取用上沒有問題。師生們希望的是尊重他們與當地居民的聲音,保護六張犁聚落的文化遺產。

 

陽明交大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羅烈師(左)

2.5公頃原則上是國有財產,而交通大學是管理者,這是一部分,再來第二部分是1.8公頃是公園,所以新竹縣政府,實際的單位是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來管理這件事情,這是第二個單位,不過這個聚落,260、70年前這個聚落,是林家的發跡地,所以當然它也是文化的主體。

 

在很快的時間內,客院學生組成「守護六張犁聚落」組織,發動連署反對案,希望表達客院的聲音,和校方展開對話。

 

陽明交大學生會交通分會會長 麻筱祺(右)

所謂4.3公頃的地方上,2.5公頃是學校管理的,但是其它的地方就是,所謂新竹縣府,然後或者是國家來管理這件事情,所以其實在這片土地上,就是我們有看到很多的群體,對 包含校方,包含縣府,然後包含林家,所以其實這塊地照理來說,在校內其實院跟校之間,就應該是一個共思、共治的一個狀況。

 

不只師生、或是週邊居民,不少人知道消息後紛紛表態,在學生發動的連署布條上,有人寫下水圳、聚落是珍寶,還有人認為這裡不僅只是空地而已。

 

陽明交大客家學院研究生 彭雲亭(左)

這個地方有其故事與其文化,不過我認為學校要拿這片土地蓋商辦大樓,我覺得、我覺得這樣並不好,沒有跟我們這裡的在地人,以及客院學生對話。

 

興建案浮上檯面後,討論開始發酵,學生也自主發起連署和走讀,過了兩週後校方表示,這件案子之前都在討論階段,沒想到引起這麼多議論,希望各界共同思考客院的未來、想清楚學院的需求,也希望跟客院師生建立起溝通管道。

 

陽明交大人社系學生 林于婷(左)

因為對客家學院的學生而言,我們都覺得說這個校地,它其實是一個整體性的,所以我們認為關於這個後續的規畫,校方也要建立在這整個六張犁聚落的文化下面,去做規畫跟討論。

 

很快地案子喊卡,5月2日校方發布聲明,說明整起案子「仍在構想階段,尚未形成執行方案,在達成最大共識前,不會繼續推進行政作業。」,群聯電子公司5月7日也發布聲明回應,說這些日子接到多方的建議和關心,決定中止捐建案的後續作業。

 

聲音來源

陽明交大副校長兼客家學院代理院長 周倩(2024.05.17)

5月7號的時候,群聯電子發布了聲明,中止捐建位於陽明交大六家校區大樓的後續作業,關於這個事情校方的立場是,當然是有一點遺憾,我相信在未來,還是可以在良好的基礎上繼續往前行。

 

隨著宣布中止,這件案子暫告一段落,因為這件案子,這些日子以來,開始有更多人關注自己所身處的這個六張犁聚落。

 

直接往上走,直接走上去,不要沿著那個水溝走,上去。

 

記者 許儷齡(右)

現在看到學生們在這個地方穿梭,是因為這堂課大家要上課的地方,是在竹林中,老師想要讓學生了解,過去這塊土地上,大家的生活樣貌。

 

陽明交大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羅烈師(左)

像這樣的竹林,其實過去,尤其對小孩來說,玩捉迷藏,不然就是要做什麼事情不想被人家知道,這是有趣、好玩的地方啦,鑽竹林,對鄉下生活的人來說,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鑽小徑、坐在樹下聽課,或是席地而坐現場互動,師生一起置身在老屋群範圍內,翻閱聚落的「前世今生」。

 

或者說你站在批判的角度想這件事,這塊2.5公頃的土地,以當時2002年的市價,大概是3.8億,或者再多一點。

 

竹北六家舊名叫做「六張犁」,在這個區域內有大夫第、問禮堂、林家祠等6間老屋,這個聚落在如今發展快速的都市地景中,更顯珍貴。

 

前新竹縣長 林光華(右)

這裡是新竹縣,有超過260年的古蹟群,最後面的善慶堂,乾隆35年建的,前面的是嘉慶年間,林家來臺祖三代封大夫,全臺灣就僅這個地方有的古蹟群,全臺找不到,難道不知道要保存嗎?如果是你的家鄉,你做何感想。

陽明交大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羅烈師(左)

「六張犁」是整個六家地區,過去相當重要的村莊,所以保存這個村莊就等於保存了竹北長期的歷史。

 

清代竹塹的六家地區,因為林姓族人的經營及家族力量的凝聚,發展為一個林姓聚落,每年林家族人都會在這共同祭祀。

林姓宗親會理事長 林振華(右)

因為我們林家在這有六大房,各房的祖先各自拜,所以我們每年過年過節的時候,一定林家的子孫,一定都會回來敬祖。

客委會諮詢委員 鄧毅中(左)

這6間老屋全部都是文化資產,所以它完全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裡的「聚落建築群」,所以希望說這塊土地整個可以登錄為「聚落建築群」,這樣一來,未來的建築的方式、建築的型態,全都必須依文資法做一個開發許可的審查。

 

陽明交大的竹北六家校區,坐落於六家老屋群範圍內,跟附近的新瓦屋群落、貫穿高鐵特區的東興圳保護區,和頭前溪兩岸的六張犁與金山面,連帶形成一個傳統珍貴的饒平客家聚落。不少師生都為能在少有、而且坐擁文化資產聚落的校區裡生活,感到自豪。

陽明交大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盧正恒(左)

就是土樓裡面這邊都是我們的辦公室,圓樓這邊都是我們的辦公室,然後我的辦公室就在這邊,這邊是竹北,整個竹北發展最快速的地方、地價最高的地方,但我們其實都非常驕傲我們可以在一個,整個古蹟環繞的地方,在這邊上班,在這邊工作,在這邊做研究。

 

一件興建案從開始到暫時落幕,不到兩週的時間,過程中促使更多人在發展快速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回顧這片土地的歷史意義,也準備啟動空間利用的無限想像。

陽明交大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盧正恒(左)

一個城市它可以被,它要被抹除是很簡單的,但是它要留下存在的痕跡,其實是很難的。

陽明交大客家學院研究生 黃懿芳(右)

我在東平村六張犁出生,所以我對這裡有深厚的感情,所以我希望說因為我們的客家學院的成立,對這個地方極具重要的教育、文化保存的意義。

陽明交大客家學院博士班學生 邱星崴(右)

這次的開發的想法,也是一個很大的提醒,所以現在我們學生們也在想說,以後真的可以多辦活動、多多利用,接連到水圳、連到新瓦屋那邊,整個帶狀空間,其實是很值得好好使用。

 

你們一定要記得一件事,所有的歷史遺址都在告訴你是一個社會行動,他們都在追尋自己的價值,你一定要把那個東西找出來,才會知道那古蹟代表什麼意思。

 

事件過後,連署發起團隊說,希望延續這股能量,繼續找出六張犁聚落的共管機制,校方也期望各界共同合作,對這片土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更多理解與想像,往前的腳步不會停。

 

我不知道,我們都在等年輕人提計畫好不好,所以你們有興趣看一看,這塊地有多少的空間你們可以用,好,請往前走。

採訪/撰述 許儷齡

攝影/剪輯 左燕輝

 

arrow
arrow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