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崙工作站,位於海拔2000公尺的深山,曾經聚集有500多人在此生活,過去搭乘索道、運材軌道,大約1天的時間,就能抵達哈崙工作站,然而,停伐了30年後,索道早已停用、軌道也變形坍塌,調查團隊得披荊斬棘、翻山越嶺、徒步上山,每次來回一趟就要10幾天,把山上的影像帶下來,要讓更多人可以認識自己腳下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東華大學研究團隊 領隊
張嘉榮]
好,那個我們現在終於看得到大檜山了,這個就是我們三天後預計會越過的一個地方,下到哈崙工作站,然後展開我們這次最主要的一個調查。

哈崙工作站在日治時期,就一直是山區裡的行政中心,其中哈崙這兩個字,最早是出現在《臺灣日日新報》中,內容提到森林作業計畫調查員,完成「木瓜山」頂,到「ハロン(Haron)」山頂的調查,並在靠近「ハロン」山處,發現白晝猶見黑夜的扁柏大森林。

[東華大學研究調查隊 計畫主持人
王鴻濬]
檜木你把它樹皮剝下來之後,它很容易著火,因為它在它的樹皮裡面,富含油脂,所以哈崙,哈崙這樣的一個音,在原住民語言的意思就是說,富含有油脂的樹木。

在歷經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與花蓮縣政府共24年的林木生產後,哈崙的檜木森林,依舊有著豐富的蓄積量和高品質,在林務局其他直營伐木產量,已不敷臺灣建設需求的那個年代,哈崙肩負起接下來的生產重任。

[前哈崙林場 機關車駕駛
陳武雄]
木材要放在臺車的中心,轉彎它也會轉彎這樣,要慢慢開、慢慢看這樣,也會跛車(出軌)啊,歪掉它就會跛車,有時候臺車壞掉也會跛車,有時候那個輪子,也會斷掉啊,不一定啦。

[照片提供 白迺義]
哈崙工作站,位在大檜山北稜,海拔約2000公尺的地方,過去只要搭乘流籠、運材軌道(車),約一天的時間,就能抵達哈崙工作站,當年在林務局木瓜林區管理處接手後的哈崙,擴大人事規模與編組,採購歐美製造的生產設備,讓鏈鋸取代手鋸,帶領林場進入生產高峰,適逢政府積極換取外匯充實國庫,以農林業培養工商業的政策下,哈崙生產目標達到32500立方公尺,此時,山下的池南轉運站、南華貯木場、田浦貯木池,充滿山上運下來的木頭,蓬勃的木業經濟在花蓮展開。

[花蓮林管處池南森林遊樂區 技術士
吳恩瑞]
火車頭它的前身是拖木頭,那木頭的話是拖到平和火車站去,它早期是要跟台鐵銜接的道路,那它就是每節從土場拖出來,然後一直到平和車站,然後再,再空車再把,把台車再拖回我們的土場,到我們林業結束之後,我們才把它改成蹦蹦車讓遊客乘載。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副處長
李政賢]
我們這裡是田浦生態園區,以前就是放木頭的地方,是水中貯木的貯木場,那山上的木頭在那個哈崙山上,利用流籠、利用山上的鐵道,載著下來,到池南,到池南那邊有平地,平地的火車,有以前的東部線,東部線那是762mm的軌距的小火車,把那木頭載到這邊來,載到花蓮市,載到花蓮市在這邊,我們剛才看過去那邊,那邊就是以前的舊鐵道,從那邊彎進來。

位於現今花蓮林區管理處辦公廳舍對面的田浦生態池,就是以前的田浦貯木池,早期木瓜林區砍伐的原木,會經由鐵路運送到這裡存放。

[照片提供 白迺義]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副處長
李政賢
鶴嘴鍬,一個像鶴嘴一樣翹翹的,長長的這樣,那可以省力,(木頭)在火車上,用撬的,透過這個棧板,這個下木材,下木材的這個木棧道,在這裡這樣,順順的把它放下去,它下去的時候,那時候水呢,差不多到白色的石頭那邊,整池都是水,(木頭)在那上面就會載浮載沉,人家講的載浮載沉,一根連著一根。

不過,可不是每一種木頭,都可以放在水中貯存。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 副處長
李政賢]
(放水裡)材質會比較均勻,比較不會裂,比較不會被蟲蛀,不過它木頭不可以太重,太重的話會沉下去,也不可以放水裡,那種的像紅檜、扁柏,油脂比較多的,比較不怕水的,就可以放在這。
活絡的生產線,曾聚集有500多人在山上工作與生活,哈崙工作站就像是一個村莊,40多棟建築物,包括辦公廳、製材廠、消防倉庫、宿舍,和各種與生活相關的建築應運而生。
其中,信仰中心晉安宮,則是在地勢最高的地方,保佑著哈崙。

[東華大學研究調查隊 計畫主持人
王鴻濬]
那個年代在山裡面工作的人,其實面臨到很多的未知,跟很多的無奈,那他心靈必須要有一個寄託,所以有一個特徵就是,這個廟的建築,都特別的堅固,其他的可以,就因為木材,住的地方、工寮倒了就倒了,可是廟,我們看兩個地方(哈崙和嵐山)都非常的好。

林木生產,讓哈崙成為1960年到1980年,促成臺灣經濟奇蹟的一份子,但高危險的生產過程,卻也使哈崙意外事故不斷。

[前哈崙林場 伐木工
張清水]
被木材壓到這樣,很多人死掉,現在,像我的年齡的伐木工全部都沒有了,全部死掉了,危險是危險,不過工錢比較大一點。

[前哈崙林場 集材監工
陳阿興]
集材工受傷的很多,不管任何時候,下霜、下雪、我們在那,去樹上工作,也是爬上去,那個雨一來濕濕的,馬上結成冰珠,一顆一顆的,手都凍僵了也是這樣做,沒讀書,青瞑牛(文盲),為了生活就是要上山工作啊,不然怎麼辦,在山下找不到工作,就只能上山工作,就是這樣。

1966年4月,因為超載,一號索道剎車機械突然斷裂,失速下衝,造成17人死亡2人重傷,是臺灣林業史上,最嚴重的工安事故。

[前木瓜林區管理處 處長
白迺義]
這林區這種不幸啊,索道出問題,也不少了,也不少,大家認命,那是一個很不幸的,沒錯,所以我離開木瓜林區,對,這樣。

山林,曾因為臺灣經濟付出了許多生命,而我們人類也因為取用山林,必須面對更多風險,承擔更多未知的代價,所幸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就在哈崙的生產作業,再往山裡延伸到四號索道、五號索道附近的林班之後,1975年,行政院通過「臺灣林業經營三原則」,宣示不以開發森林作為財源,接著執行「臺灣林業改革方案」,以多目標利用的原則,來經營臺灣森林資源。哈崙工作站,就在1987年6月1日,停止伐木,並在1989年,木瓜林區管理處和玉里林區管理處,合併為花蓮林區管理處的同時,正式裁撤,併入山下的南華工作站,存在山林中的哈崙工作站,就此走入歷史。

當年山下的池南轉運站,已經掛牌改名為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並在之後成立有池南自然教育中心,推行生態保育,傳遞環境教育,是現在林務局的重要使命。

[前哈崙林場 機關車駕駛
陳武雄]
蹦蹦車森林小火車,它都是走這個鐵路的,引擎是汽油引擎。

[花蓮林管處池南森林遊樂區 技術士
吳恩瑞]
這棟房子的話,它是我們早期的員工搭蓋的,那所謂的工寮啦,那工寮的話,因為工人他早期在山上工作,其實工人賺的錢不多,那這棟房子目前會保留下來的原因是,它外面是用樹皮去搭建的,因為樹皮的話,早期在我們伐木來講的話,山上下來的樹皮我們是不要的,把樹皮當作我們的外牆砌在外面,下雨被水潑到的時候,它很容易把水分排走掉。

臺灣伐木、集材、運材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不過有一件事,還沒有停止,那就是造林,到今天,哈崙工作站的造林面積,已達2545公頃。

[前哈崙林場 製材、出納
江道源]
因為這個造林,只有說上面有木材多少,砍多少,沒有說上面造林有幾公頃,其實到上面去,他們就知道了,反正伐木以後,一定會造林。

哈崙,幾乎就是臺灣林業發展的縮影,敬佩林業前輩們的辛勞、感恩山林對臺灣發展的貢獻同時,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正以保育、教育、尊重生命、不大量砍伐樹木的方式,創造嶄新的林業時代,但這就是最好的作法嗎,其實我們還在學習,也還在反覆思索、反省。

採訪/彙整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無盡藏。哈崙時代》紀錄片提供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道綺全球傳播有限公司

arrow
arrow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