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開始有地方組織,以手作步道的方式守護環境,他們憑藉著老經驗,因地制宜並運用技法,在山林間修復古道,新竹縣關西鎮鄉土文化協會,就號召在地鄉親,加入修築步道行列,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表示,手作步道不只是工法技術,也是對水泥工程步道的反思,希望在友善環境,珍惜運用在地智慧,及傳承文化等面向上,向大地致敬。


 

搬起來要那個,要清前面那一段。

走進山林,聽見陣陣敲打聲,原來這群人正在「為後人鋪路」。

昔日尖石通往馬武督的這條路,在地方生活、產業、交通上,扮演重要角色,荒廢多年後,新竹關西又有鄉親開始著手修復。
 
這個比較大的向外嗎,大的向裡面,這邊。

修整古道,每個步驟都是學問,尤其石頭怎麼擺放,更是要看功夫。


塞不下啦,塞不下那這樣,修啊,你把它修啊,不是啦,不好踩啊,不是啊,修一下啊,這時候就是老師傅的功力。

[關西鄉土文化協會 理事長
繆美琴]
以前是用石頭疊的比較自然,後來是他們,(因為)農事所需的產業道路,做好這麼多年來,行經此處的人,走起來太滑,走,無法行走,後來我們社規師來到這,就寫了一個提案,去向營建署(申請)補助,希望做這條古道復原,讓他們上來好走,不會那麼滑,會跌倒。

只見師傅搬著石頭,細細打量放入的角度,轉一轉 選好角度後一丟,如果擺放的方向不對,步道面不夠平整,行走的人就容易踢到凸起處而跌倒。

[師傅
邱垂福]
一般來說,現在就是說灌水泥漿,追求原始,最理想就是要像下方那邊,用一些碎石子補進去這樣也可以,以後行走的人,就不會搖晃這樣。

因地制宜、善用技法,考驗著步道修護者的智慧,也仰賴經驗。

[關西鄉土文化協會 理事長
繆美琴]
挖開來的時候,發現這個水泥很硬,很難敲碎,再加上要移出去,又很費工,大家各有想法,最後建築師建議,他說,這裡有這麼多材料,你要叫車子來載出去,又浪費資材,因此建議我們用這些,敲碎的石板做回去,欸,做的時候就發現,它比石頭更好疊,而且止滑的效果也比石頭更好。

[千里步道協會 副執行長
徐銘謙]
其實如果讓政府來做的話,通常都會用發包,工程發包的方式,工程發包方式如果用那種,設計圖,然後,那你知道做工程的話,就會可能做很多的設施或材料,整個做起來,它就會失去古道的意義。

[影片提供 千里步道協會]
[榮譽步道師
呂來謀]
你看 這個不是這樣吶,你看 這個不是,要這樣。

層層疊疊,他們在山林間修復一條又一條的路,手作步道運用老祖先的智慧及工法,重新對水泥工程步道提出反思,希望更友善環境。

[客委會 副主委
楊長鎮]
(喜好)登山的人,對客家有感情的人,在地我們的鄉親,大家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樟之細路」的愛護者協會,官民合作,政府來幫忙出資、這個成本,大家來做「奉工」(無酬勞替公家做事),這種「奉工」修整道路,本來就是我們客家人,昔日鄉下一種,非常美好的一個傳統,大家認為來修繕道路,(是)非常光榮、非常樂意的事情。
 
結果不利行走,坡度已經有所改變的時候,是不是還要照著這樣做。

近年來千里步道協會,也積極培養步道師,希望找回早期古道修復的工法、精神與價值,並將它傳遞出去。

[步道師培訓工作坊 學員
李業興]
他會找旁邊的材料來做,再來看什麼地形要怎樣來處理,千里步道的人他有去,他有去學過,去美國學過,有去美國學過,將比較有學問化的,步道如何整理的方式,有學回來,再慢慢用在現在台灣的古道,這樣(是)比較好的方式啦,不然現在的古道不是古道,以前的古道,現在的政府去做過後,根本就不像了,古道根本就不像,那個氛圍就不對了。

[步道師培訓工作坊 學員
徐新浩]
以前我們在說的,我們在做的時候,有些地方就是簡單處理而已,但是現在的博士老師教我們說,應該要怎麼做,才不會變成二次傷害,又拆東牆補西牆,這樣反而還更糟,所以我們要好好正確去處理,以後有機會我們的古道會變成一般民眾也很喜愛來遊憩的地方。

[千里步道協會 副執行長
徐銘謙]
因為其實我們看到過去二、三十年的工程的建設,已經讓一般民眾會覺得說,哇,步道一定要長得那樣光鮮亮麗,然後那樣才叫做步道,那我們慢慢要反轉這個觀念,其實這是這個教育訓練主要,就是找到關鍵人物,讓他們去改變觀念,然後去擴散這樣的觀念,會讓大家一起去想像說,我們這個「樟之細路」呢,過去是怎麼樣,我們未來下一個一百年,我們想要讓它用什麼面貌,留給我們的後一代。

古道每段路,都得來不易,更需要有人持續維護,定期除草、整理,當人們願意認真看待「樟之細路」的過往,仔細思考未來它該以何種面貌存續,這條路才會真正成為重要的文史生態指標。

彙整/宋宇娥
剪輯/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