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二崙鄉位處臺灣最長的河流-濁水溪的南岸,地勢平坦,田野肥沃,鄉親大多以務農為主,是個典型的傳統農村社會。客家腔調中屬於少數中的少數「詔安」,有一群就居住在此,而且發展出具規模的一級產業,例如葉菜類、稻米、西瓜、洋香瓜等等。而二崙鄉過去在西瓜產業最盛時期,幾乎全鄉家家戶戶都投入栽種,每年的二崙西瓜節,依然都吸引大批民眾造訪當地。跟著我們的鏡頭一起去體驗位在濁水溪南岸的雲林縣二崙鄉。


 

 

 

沐浴在陽光下的葉菜,一整片更顯得翠綠,每一株都挺直腰桿、很有朝氣。只不過最近幾年天氣多變,有時豔陽高照,有時又暴雨,老天爺變臉速度這麼快,引發的極端氣候讓很多農民都快受不了。

雲林二崙農民 廖營餘(左)

像這幾年天氣越來越熱,尤其我們在夏天的時候,我們會遇到一個問題「熱障礙」,你看像這個,它就是成長到一半的時候,它這邊它的葉子會慢慢這樣黃掉,然後它會長得像裡面你看這個已經都不正常。

 

連續飆高溫,葉菜類生長不易,眼前這些蚵白菜被毒辣的陽光晒得變黃,農民只能忍痛丟棄。為了替嬌貴的葉菜遮陽,有農民為作物搭設了遮蔭設施,有了頭上這一整片暗綠色的網,幾乎能降溫3至5度。

雲林二崙農民 廖營餘(左)

我們常在說「有種有希望,沒種沒希望」,因為你唯一沒有辦法預測的是你的氣候。

 

雲林縣的蔬菜種植面積,在全臺排行中遙遙領先,種植將近4萬公頃,尤其是二崙鄉更是居全縣之冠,面對大自然接連派來考驗,農民的壓力不能說不大,但仍秉持著正面態度,積極面對。

雲林縣二崙鄉長 鍾東榮(左)

二崙可以說有70%都在從事農耕作業,現在的西螺大市場,雖然說是全臺最大的拍賣市場,但是其會員最大的供應者,就是二崙鄉。

雲林二崙農民 廖營餘(左)

我們主要是要讓人家,讓更多人去認同農業這一塊東西,所以我會在我們的社群或是粉絲團,然後來用農業在寫日記,甚至我們的西瓜也是一樣,就是說西瓜雖然它差不多從整地到採收,大概要半年,那我們就,好像就用這半年在講故事,講給我們的朋友看、講給我們的朋友聽。

 

農民廖營餘把自己從農的日常點滴寫成日記,他在菜園裡、在瓜園中拍照、拍影音,用真實的影像記錄日常,在二崙這樣傳統的農業鄉鎮中,他務農的方式很特別、很趣味,無形中也拉近更多人一同關注。

 

我們今天來當婦產科醫生,它一胎制的喔,不能有多生喔,不能多生喔。

 

在廣袤靜謐的瓜田裡,只聽到廖營餘一人拿著手機正喃喃自語,他說自己就像「婦產科醫師巡房」,此刻他正在為他的「主角」細心看診。

雲林二崙農民 廖營餘(左)

多的我們就要把它拔掉,為什麼要把它拔掉,這樣這一顆才會,我們把它拔掉是為了要讓這顆大,長得好、長得大,我們要把所有的養分都給這一顆。

 

從小跟西瓜一起長大的廖營餘,自有一套與西瓜產業的真摯感情,多年來他在社群上,有一群固定的「瓜粉」,就愛聽他說故事,遠距離相互陪伴,時時刻刻關注著西瓜成長。

畫面來源 廖營餘社群網站

0336-0351

聽這個聲音清脆響亮、像鼓聲,沒有水傷。

雲林二崙農民 廖營餘(左)

所以我用這個影片來記載,是類似想要讓他們一直陪伴著這個瓜的成長,從一顆苗,然後到一顆西瓜的故事這樣,想要種出自己的味道,屬於自己的味道,那什麼味道咧,就是你獨一無二的人情味。

 

他用熱血灌溉,為西瓜注入溫度,廖營餘偶爾也會把疲倦辛苦的一面攤在陽光下,時而苦中作樂,用最真實的模樣,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找到這邊,這一顆那個,底紋那個比較開,然後第二個就先聽聲音,是那個,有鼓的聲音,就是大概就差不多有八分熟了,像這種瓜就可以採了。

 

濁水溪的溪床上,一顆一顆的綠寶石,低調閃耀,輕輕拍,聽聽孕育了4個多月的西瓜,夠脆、夠熟,能採收了嗎。

雲林二崙農民 廖宏峻(右)

一般臺灣農民,還是消費者,他就是有一個…怎麼說,那種理念,我以前吃的西瓜都是白皮的,還是那個黃肉的小玉西瓜,看到這種他覺得不好吃,這個是我經過這4、5年來,一直給它種,覺得說是一個很好的品種。

 

農民廖宏峻熟悉地「聽聲辨瓜」,邊拍邊巡,還熱情分享著這種綠皮黑紋的品種,生性堅強,還能對抗烈日。

雲林二崙農民 廖宏峻(右)

所以說這個西瓜是比較特別啦,跟以前他們的意識形象不一樣就是說,以前農民看到這種皮就覺得說,這種瓜皮是不耐日晒的,一晒的話就白掉了,會日燒,你看現在太陽這麼大它還是沒有日燒。

 

二崙鄉的西瓜品種豐富,不論紅、黃肉,香氣、口味各有千秋,盛產期間,濁水溪床上的採收景象,是二崙鄉美麗的篇章,當要採收時,大夥兒都要一起來幫忙。

二崙鄉三和村長 李宏隆(右)

種西瓜或是種瓜類,人手要很多,像採收瓜、搬運瓜、搬上車,這些都需要大家來幫忙,否則5、6人,光是3、4分地,一天都夠忙不過來了,必須要5、6人,如果現在家家戶戶,如果年輕人沒有留下來,缺乏人力幫忙,需要大量人力來幫忙,想要請人也難請。

記者 許儷齡(左)

4、5月間是西瓜盛產期,雲林縣在全臺灣種植面積大約1千公頃,占全臺16%,其中二崙被稱為”西瓜的故鄉”,大約種植6百公頃。

雲林縣二崙鄉長 鍾東榮(左)

我們二崙本身有其天然條件,就是吃濁水溪的水,所以我們這裡的土質全都是黑土,其有機質跟一般土壤所產生的農產品,包含這些瓜類都很優質。

雲林二崙農民 廖學聰(左)

近海吃魚、近山吃(山),所以我們這裡近河川地,當時在這種沙質地種植西瓜很好,很好吃,因此利用河川地來種植西瓜。

 

西瓜栽培面積居雲林縣之冠的二崙,因位於濁水溪畔,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栽培出的西瓜飽滿大顆,香氣濃郁、清脆多汁。

二崙鄉三和村長 李宏隆(右)

楊賢村過去在40多年前,種西瓜種得非常遼闊,我們三和村大概在50年代時,在新虎尾溪的溪畔整片,家家戶戶都種植西瓜,最多的時候我們二崙鄉累計起來,大約有種植3千甲以上。

 

雲林縣西螺、崙背和二崙,是詔安客的大本營,大批的客家鄉親居住在二崙,代代相傳,也共同寫下了西瓜產業精采的一頁。

二崙瓜農 廖學聰(左)

(當時)有跟企業公司配合、外銷香港,所以種得很多,所以當時開始種,我們這裡種植大概上千甲,約2千左右,整條濁水溪都是西瓜,當時幾乎沒有其他作物,都是西瓜,整條溪都是西瓜,當時不多人種,僅我們這村,聽說只有我父親在種,因為他本身對農業很有興趣。

 

14度。

 

5月進入西瓜採收的高峰期,農民觀察今年因氣候平穩、雨水相對較少,甜度更勝以往,但一路走來,老天爺給的考驗也沒少過。

雲林二崙農民 廖宏峻(右)

這幾年就是因為氣候變遷,譬如說極寒,像南部在種植的時候,遇到極寒,西瓜怕冷,然後沒有辦法收成,還是暴雨,颱風那是沒辦法,就這樣子,還有再來就是說,以前沒有的病害現在都發生了。

 

今天在接的是西瓜,我們現在看到的,他們是在做那個西瓜的嫁接,我們用的是金瓜的砧木,再來就是西瓜的接穗,西瓜我們目前接的是那個華寶西瓜。

 

實在是因為氣候變化難以預測,農民得要有良好技術和運氣,才更能提升作物種植成功比率,看到工作人員忙著在南瓜砧木上接上西瓜苗,這樣一來作物更能存活、減少耗損。

種苗場負責人 廖士弦(右)

氣候每年每年的變化比較劇烈,它最主要是抗病性,再來就是它的適應氣候,再來連作障礙,因為我們西瓜田都是每年一直重覆在種。

記者 許儷齡(右)

這裡一大片綠油油的就是「嫁接苗」,農民以此種植後,農作物會生長得比較順利,因為這些嫁接苗較能對抗病蟲害,同時也能兼顧對抗不斷變化的天氣。

種苗場負責人 廖士弦(右)

因為我們以西瓜嫁接苗這一塊來講,從南的屏東、高雄、臺南、嘉義、雲林,雲林是嫁接苗的最北邊,它最主要的再往北的話,我們的西瓜苗可以輸出到宜蘭、花蓮,南的話也可以到屏東,因為它的氣候比較適中,所以它的瓜苗可以適應到全臺的各個鄉鎮。

 

以用心種下的瓜,打響地方產業名聲,二崙鄉另一項具有代表性的作物是洋香瓜。

 

我們要看瓜好,就要看這個紋路,如果紋路呈現立體,像這顆還沒立體還未成熟,這顆有5、6分,稍微變黃,這顆瓜就差不多可以了,很甜了。

 

農民自種下洋香瓜幼苗後,打造隧道式棚架悉心照顧,當產季一到,欠身撥開葉縫就能遇見碩大的果實。

雲林縣二崙鄉長 鍾東榮(左)

特殊的地質、特殊的氣候條件,以及農民的技術,如今已有別以往,現在栽種洋香瓜的農民非常專業,所以說我們的洋香瓜,才能在市場上獨樹一格。

 

以農業為發展重心的二崙鄉,很多地方都看得見產業更迭的痕跡,早期來惠村曾經是臺灣的養豬重鎮,雖然近年養豬戶減少,但來惠社區仍被稱為「小豬的故鄉」,巷弄間還保留著許多舊貌。

記者 許儷齡(右)

雲林的二崙鄉過去是養豬重鎮,不過自從1997年臺灣爆發口蹄疫後,地方上養豬戶大減,很多豬舍就因此閒置,不過這些年地方上有心人士,將豬舍維護整理,加以整修乾淨,讓過氣的設施成為過路人的休憩點。

二崙鄉來惠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賴十全(左)

二崙鄉的聚落過去我們來惠村,養母豬生小豬,賣小豬最多的一個村莊,大概過去家戶大概都有養2、3隻母豬,生小豬去賣獲得生活費,當時的年代養母豬生小豬後賣掉,是一項很不錯的農村副業。

 

擁有大量詔安客家文化特色的來惠社區,見證了二崙的今昔變化,由於早期養豬產業興盛,還被稱為「小豬的故鄉」,來惠社區多年來推動社區營造,保存了許多當地的文化特色,走進這個小村莊,似乎有種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的感覺。

二崙鄉來惠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賴十全(左)

創意創新的裝置,加以布置一些過去我們這兒養豬的歷史,點點滴滴把它活化起來,來到我們村莊、社區參觀的人,都可以看到過去「回頭屋(來惠村)」過去養豬的風貌。

採訪/撰述 許儷齡

攝影/剪輯 左燕輝

或許在全國名氣上,二崙不如鄰近的西螺、崙背,很多人更只是因為農作物才認識二崙。但這個百年來以農為傲的傳統農村,發揚農業的同時,也會扛起特別的詔安客家文化重任,永續傳承。

arrow
arrow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