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是個以阿美族為主的村落,長住人口只有100多人,也是台東最小的村落,民國50年代香茅產業鼎盛時期,吸引許多西部客家人移居在此,其中尚德村內與延平鄉交界的「銅礦」地區,更曾有近九成居民是客家人。70年代末期工業發展,居民紛紛搬離,銅礦這個客家庄也跟著消失,如今僅剩零星的客家人住在尚德村,不過有人就利用這天然、無人為破壞的好環境,推動有機無毒產業,要吸引更多人注意尚德。
穿越崎嶇蜿蜒的道路,三人一組的職能治療所成員,一一拜訪山區的老人家,詢問他們的日常生活、數字、地址等問題,並記錄初判他們智能退化情形。

[台東縣臨床 心理師
朱芳嫻]
山上的老人家,常常都是(病情)很嚴重的時候,鄰居、小孩才會發現說,這麼嚴重了,才會帶下山來看醫生,所以我現在上去就是怎麼樣呢,我先看,有些比較嚴重的,我趕快跟小孩說,這可以讓醫生看。

台東縣東河鄉的泰源、北源、尚德等三村,位在東海岸山脈不靠海的泰源盆地內,又被稱為洞內三村。由於地處偏遠,產業又僅有農業,青年人口大量外移,目前洞內三村以老年人口居多,北源或尚德甚至超過一半都是65歲以上老人。

[台東縣東河鄉北源村 村長
李重民]
那個年輕族群很少,你沒有看到有那個新婚在這裡說要去生,待產的這樣子,沒有看到過。

而洞內三村裡,又以尚德村人口最少,在籍人口雖有300多人,長住人口卻僅有百來人。散村的尚德又分為前寮、五塊厝、後寮、七塊厝、烏心石、十塊厝、銅礦等聚落,而七塊厝及銅礦早期是尚德村客家人最密集的聚落。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前村長
張發仁]
那個香茅價格很好,跑來這(七塊厝)開墾,不用錢,開墾的地就給我們自己這樣,就開始種香茅。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村民
李清亮]
(友人)回到故鄉(苗栗)的時候,就跟這些鄰居說,說這邊(銅礦)很容易謀生,就跟他,跟著鄰居一起過來,那時候就是53、52年,過來到現在這樣,那就陸陸續續的,我們苗栗的那些客家人就,那時候就來到這。

位在東河鄉及延平鄉交界的銅礦,因日治時期曾大量開採銅礦而得名,民國48年八七水災後,西部耕地受損,在同鄉的邀集下,許多苗栗客家人落腳在銅礦,也因為50年代香茅產業的興盛,銅礦人口也達到最高峰,曾有70、80戶客家人,當時甚至在此設立了,尚德國小銅礦分校,最多曾有上百位學生。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村民
李清亮]
像這個分校就有上百位學生這樣,到了75、76年時就廢掉了,75、76年時還剩下10多位學生,還有1個老師來教,教了之後,慢慢就剩下2、3個,就廢校了。

13歲跟著父親從苗栗到海拔400多公尺的銅礦山區開墾的李清亮,是台東知名的有機農場主人,每日他都會到銅礦土地公廟「靈福祠」上香,這座土地公廟是銅礦最重要的信仰中心,牆壁上在55年建廟時留下的捐款名錄,超過九成都是客家人。

像李金球,這個溫炳妹、這個,這個黃錦來這些,這大部分都是客家人,像這有好幾十個名字,就有4、5個是我們這裡的河洛人而已。

好景不常,香茅產業並沒有維持多久,爾後雖然柑橘、梅子等也都曾風光一時,但隨著西部工業發達亟需人力,民國70年代末期銅礦的住戶,就像早年呼朋引伴到此開墾那樣,又紛紛搬回西部,如今銅礦地區僅剩李清亮一戶客家人。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村民
李清亮]
回去(西部)以後說一個月賺有2、3千元,那時候錢比較大,那時候70多年的時候,就回到(銅礦)這裡一直說,一直跟這些大家講,說哪裡就,工業那時候起步,就這樣互相邀,邀了就全部去 他回去以後又再回來,(剩下的)這些又問說好不好,好,就這樣一直搬回去,2、3年而已就搬光了。

不僅僅是客家人,尚德村其他聚落,無論是河洛或阿美族,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紛紛搬到西部都會區,不只銅礦分校、七塊厝分校陸續廢校,連尚德國小也在13年前廢校,而尚德村也成為台東最小的村落。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旅外村民
陳明照]
像我們尚德還有國小,那時候人還不少吔,但是,跟我(26歲)那時候,或更早一點,就很多人搬出去了。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村民
張美菊]
大部分都是為了經濟啊,小孩子都往外面跑,(那你的小孩子都不在嗎),對啊,都是去外面,(所以大部分都老人家兩個人留在這),對,就夫妻這樣,還有阿公、阿嬤就只有這樣子啊。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村民
李清亮]
像我對面的客家人,他搬回苗栗,每次我下去工作看到他的房子,都好好的,下去心情都會很辛酸這樣。

李清亮沒有選擇跟著時代的腳步離開,一一接手了離開銅礦的鄰居們所遺留的墾地及老房子,逐步發展自己夢想中的農場,甚至在42歲那年一場大病後,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谷中,發展有機農業,如今膝下6位子女,也跟著他在山林裡打拚,初估有機農業年收入就高達數百萬。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村民
李清亮]
像現在宅配很方便,你如果努力一點來種,也是很好,就像這些有的比較小的農戶,比較小,家庭式的,種得也是(很好),像我的朋友,就離這外面一點,我邀他做有機,他也是做得很賺錢。

看準這個人煙稀少,卻自然無害的環境,出生在尚德,卻成長在台中的陳人鼎,8年前不顧長輩的反對,全家搬回到尚德,開始租地以無化肥、無農藥的方式種植薄荷、香蜂草等香草作物,並與國內知名精油業者契作打下產業基礎,如今為了擴大利潤,也嘗試將4公頃的農田轉以花草為主,並自行研發茶包、保養品等更多元的產品。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人鼎]
我們現在配合的,當然有芳療業者、有花蜜廠商、還有食品加工業者,現在光香草茶一項,以前我們要種3甲地才能養一個工班,不小心颱風來就虧錢,可是正常我們現在經驗估,我們只要1甲地,就是就可以養一個工班。

原本沒有務農經驗的陳人鼎,6年前決定以農為業,便與社區媽媽們合作,成立了農務工班,每日點工下田工作,6年來也成為尚德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一些需要返鄉照顧父母的村民,也有了暫時的經濟收入。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村民
宋憲文]
看我在家裡沒事,(就叫你來工作),對呀。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 村民
張美菊]
都大部分都是種水田這樣子,像我自己來這邊做(香草),這2年我就沒有種稻啦,就專門做這邊,(就固定做這裡),對,收入比較穩定),對,比較穩定。

清晨,山林間的露水滋潤著樹蔭下的檸檬草、薄荷葉,工班成員或蹲著或俯身,剪著香草作物的嫩葉、拔除雜草,他們工作的地方不是廣陌良田,而是閒置已久的尚德國小。去年陳人鼎以社區的名義,向台東縣政府提出認養計畫,把操場變成香草園,教室變成香草實驗室,雖然縣府規定不能營利,卻成了外界認識尚德及香草的窗口,未來還要開放讓有意移居尚德的新移民進駐,作為正式定居前的「前哨站」。

[台東縣東河鄉尚德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人鼎]
可能對香草有興趣的年輕人,他會想到就先來這裡,那你在這塊土地的產業,再創造其他可能性你會更大,你讓年輕人或是讓人回流,要兼顧一個最大的問題是他的那個,那個,應該是說他經濟來源。

陳人鼎希望以無毒產業來吸引新移民,舉辦以體驗尚德為主題的工作假期等活動,這份努力,也吸引專業人士的注意。2016年,來自嘉義的余尚儒醫生,來到沒有醫療院所的洞內三村,擔任台東聖母醫院的駐點醫生,提供日常診療外,更時常開著車在山區服務行動不便的村民,即便2年後,因故搬離洞內三村,每週仍花費一小時以上的車程,在洞內舉辦巡迴醫療,並順路到病人家中噓寒問暖,提供居家醫療服務,甚至擴大服務團隊,邀了藥師、護理師及心理治療、復健等專業人員一同參與。

[台東縣都蘭診所 醫生
余尚儒]
其實就是要直接,讓所有做巡迴醫療的醫療人員,賦予他這個資源,賦予他這個權利跟義務,能夠把服務送到家裡面去,那這樣才對,尤其是我們,在我們的(巡迴)路線上明明就會經過,就是有就醫不便的人,那就順便去看他嘛,那這樣的話其實就可以節省很多,額外的交通時間。

[台東縣藥師公會 常務理事
陳昭宏]
不管是1個月1次,或是說1季1次,甚至說半年或是1年1次,那第一個他可以接觸到的民眾並不是那麼地全面,如果可以常態性的,像巡迴醫療這樣固定的每個禮拜幾,那至少在這個無醫村,然後可以讓鄉親能夠有一個,他如果真的身體上有一些不方便,有些需求,那他可以就近就看醫生。

[台東縣臨床 心理師
朱芳嫻]
(老人家)有沒有記憶力退化,到失智的程度,要做很多,很多項檢查,我為何要這樣到山上去,我先去看,有的話我先做紀錄,拿給醫生看,醫生就比較快瞭解。

然而,無論社區藥局支援巡迴醫療或心理醫師、職能治療師協助居家訪談等,卻幾乎是半義務,目前健保制度只能給付部分,或根本不提供給付。

[台東縣藥師公會 常務理事
陳昭宏]
沒有多的給付,跟在藥局上班一樣,那,等於說我用報備支援的方式,支援這個門診。

[台東縣都蘭診所 醫生
余尚儒]
這一些專業的人員他們願意走進社區,其實,我覺得在健保制度的設計上應該去考量,假如說在都市裡面,大家容易接近到這些人員,那,沒有這些社區跟居家的支持,是還說得過去,但是在偏遠地區的時候,那專業人員願意出來的時候,其實我覺得,應該要給予適度的資源。

曾是2千多人的村子,如今只剩百來人,沒了人煙,卻多了綠意。留下來的人,看到了人少的優勢,想用天然無毒的環境,建構健康的環境。當產業、醫療資源足夠,就擁有好生活的基本條件,那麼村子或許就不會消失。

文字採訪 陳君明
攝影剪接 陳君明
空拍攝影 洪春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