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於義大利的慢食運動,是這40年來全球最重要的飲食文化社會運動之一,所謂慢食,反對速食的統一性之外,也不認同速食排擠掉了許多地方食材與飲食的多樣性。雖然和歐洲相比,臺灣對慢食的覺醒比較晚,或許找回傳統的腳步,又可能會比歐洲更快,而目前臺灣慢食運動成效如何?碰到哪些發展上的瓶頸?未來又有什麼需要警惕的呢?來看記者宋宇娥、蔡裕昌的系列報導。


 

 

生態廚師 張文騰(右)

藉由這樣子的機會來把我們一般的飲食習慣,來做一些創作跟改變,讓我們的「魚廢」這一件事情,可以更加的活躍跟運用,

 

苗栗苑裡這場推廣慢魚理念的海洋永續餐桌活動,希望不浪費海洋資源,讓撈上岸的魚都能好好運用,主廚發揮創意,把魚內臟熬成粥品高湯,想方設法讓它變好吃。

民眾 巫小姐(右)

 

剛剛吃到魚鰾覺得滿特別的,今天它看起來像是燉煮的方式,把它煮出來的,那覺得那個質感有點像軟軟的魷魚那種感覺,然後鮮味非常足夠,

 

透過一系列工作坊,生態廚師從在地耆老口中,探尋在地傳統運用「魚廢」的方式,加上創意研發出新菜色,除了打破一般民眾對海產的刻板印象外,這場餐桌菜餚設計,擺盤不華麗浮誇,烹調手法難度不高,就是想讓「魚廢利用」可長可久。

生態廚師 張文騰(右)

我們或許也要把它延續下去,而不是說餐桌做完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就是去設計出,我做得出來以後,當地這裡的餐廳,它可以延續用下去,甚至於它可以變成是一個商品化,對,那才有辦法去把魚廢這件事情有效的,再更加的利用,

 

配合苗栗縣政府推動慢魚運動的苑裡在地協會領袖,正好就是餐廳經營者,陳薈茗樂見這些「魚廢」新菜色,都能夠成為菜單上的販售商品。

苑裡海線一家親環保協會理事長 陳薈茗(左)

我們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坊跟餐桌,那未來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麼近海的魚,我現在以往我傳統只會買固定的一些魚種,可是現在未來有廢魚的話,我就知道如何去把它使用,在我們的餐桌上,然後未來我們餐廳也吃得到

 

從苑裡的案例來看,慢食系統中的慢魚運動似乎在苗栗發展得不錯,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地方政府就在苗栗海線4鄉鎮倡議慢魚精神,但要跟地方產生強烈緊密串連,並沒有想像中容易。

苗栗慢魚海岸計畫主持人 李秀玲(左)

那整個苗栗四鄉鎮,從竹南、後龍、通霄、苑裡有將近50公里的海岸線,那我們的漁產又不是很豐富,所以我們在推廣慢魚的時候,其實很多人不太懂,到底你們的慢魚運動的內涵到底是什麼東西,因為我們的漁獲量真的非常的少,大概全臺的百分之0.2,千分之二的漁獲量,對,所以我們用這麼少的漁獲量,去跟人家講,你要怎麼吃魚,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今年前2個禮拜插秧,插秧插下去之後,就比較沒有時間去管它,所以你看它中間有些空掉,福壽螺吃掉的。

 

純民間自發組織的小團體「客庄慢食組織」,3月剛成為國際慢食組織的一員,不過沒有公部門經費的挹注,靠使命與熱情支撐,要滾動出屬於客庄慢食的獨特,恐怕還得要費上好一段時日。

客庄慢食組織發起人 傅偉珊(左)

 

在目前可能在資源比較不足的一個情況下面,我們可能還是會先從一個比較小小的行動先開始去慢慢做,然後去慢慢的滾動,也像我們去年從發起小聚的概念一樣,然後去慢慢讓更多人去知道跟響應

 

另外,相較於原住民飲食文化獨特鮮明,客庄傳統飲食的特色亮點,還需要細細爬梳盤點,

國際慢食組織臺灣聯絡人 許宮璉(右)

 

 

它的困難是你要怎麼知道你的日常,其實對別人來講不是理所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重點,就像很多時候,他會回家問他媽媽說,媽媽這個蘿蔔糕很酷,這哪有酷,就在來米碾一碾加蘿蔔,不就這樣嗎「不就這樣」其實就是保存的困難性,因為大家覺得「不就這樣」,其實都會讓大家思考說,這個作物對我或是對我們家,它的重要性是什麼

花蓮原住民慢食組織國際組長 高志遠(左)

 

我想每一個族群都有很值得珍惜的飲食文化,換句話說是客家絕對有它,有優勢的飲食文化,值得被保留,值得朝國際慢食去發展,

CG
慢食運動
*保存本土食物傳統
*重視生物多樣性
*教育傳遞飲食知識及傳統
*倡議影響公私部門決策

慢食運動除了保存本土食物傳統外,還重視生物多樣性,透過教育傳遞飲食知識及傳統給未來世代,甚至是以倡議行動來影響公私部門的決策。但不少人認為在臺灣西部推慢食議題,吃力不討好,

國際慢食組織臺灣聯絡人 許宮璉(右)

 

像現在西半部其實很少做慢食,第一個是很多人會覺得做慢食感覺就推觀光,所以花東很適合做,尤其對西部人來講,做這個,我一天要出1萬斤的耶,我的工廠一開就是這樣的產線,我怎麼可以做慢食,未來可以期待就是說,把慢食這件事情怎麼拓展到西部,然後西部會怎麼樣做,會產生不一樣的火花,它可能會長出跟東部不一樣的方式,可能會更商業化,也許,那可能也會是一群原本是在做食農教育的,然後他來用這樣的詞彙,我覺得這是非常開放性的發展。

 

這個是紅梗的荖葉,紅梗,釀酒的時候,一定會用紅梗的荖葉,紅梗的荖葉也是稍微辣一點。

CG帶透
-野菜知識系統化-野菜學校
-原住民慢食廚師聯盟
-慢食博覽會
-亞太原住民慢食中心

人稱「野菜教母」的吳雪月,蒐羅阿美族野菜知識29年,近年她和慢食團體、花蓮縣政府攜手合作,結合慢食運動推展原住民飲食文化,從建構野菜採集文化知識、打造野菜學校、成立原住民慢食廚師聯盟、辦理慢食博覽會,一步步醞釀,期望花蓮未來可以成為亞太地區的原住民慢食中心。

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顧問 吳雪月(左)

臺灣原住民族群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化,我一直強調這個,16個族群是國家認證的,他們(國際慢食總會)知道我們想要爭取,亞太地區原住民慢食博覽會,希望能夠在臺灣,這個是我們下一個非常想要做的事情,

東華大學族文系教授 葉秀燕(左)

 

那我們鼓勵廚師回到自己的文化的脈絡上面,甚至你的日常生活裡面去思考,我如何用所謂的傳統的或在地的食材,然後甚至結合創意,然後發展出一個,變成我們在餐桌上,能夠有更多人能夠接受的可以讓更多的人去理解認識,然後甚至於更能夠懂得原住民文化後面的深層的意涵。

花蓮原住民慢食組織國際組長 高志遠(左)

 

回到自己族群文化本身的話,也許不要太在意主流(飲食消費系統),應該回到自己本身的一些文化和核心的精神,那未來要發展產業或者是從慢食發展出觀光,或者是教育系統,那個就是後面很自然而然就會達成的。

 

運用傳統智慧在山區採集、耕種、保種,花蓮原住民善用這些在地風土的食材,烹調出鮮明而強烈的風味餐,原住民慢食特色令人印象深刻,不過,另一方面也有人擔心會不會有排他性的問題。

國際慢食組織臺灣聯絡人 許宮璉(右)

他們是希望越來越小的小朋友有族群認同,所以他一定要排他,你不排他,他沒有辦法把這個族群認同這件事建立好,我們先學會所謂的獨立性,跟我們先學會傳統性,再來做創新,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一定要把這個群組建立好,建立一個網絡,我們都可以做交流。

 

累積至今已經舉辦19場次的「臺東慢食節」,儼然成為臺東慢經濟的經典品牌,讓人看見部落傳統飲食的新可能之外,店家以自然食器盛裝食物的視覺美學,兼具環保與美感,更是蔚為風潮。

臺東慢食店家
Ibu(右)

 

很多攤商就覺得用葉子做食器的這件事情是很漂亮的,然後又很自然,那就會變成是只要到慢食節,好像自然食器這件事情就是被畫上等號,然後最後幾乎到每個店家,幾乎都會想要用綠色的植物的素材做成自然食器,這個是滿大的一個改變,

東華大學族文系教授,
葉秀燕(左)

 

其實慢食現在已經跟在地的,或者是我們花蓮或臺東的觀光,都有很深的連結,因為它本身就是可以做成一個很重要,很吸引,不只是吸引,而且是飽足了我們各種感官的享受

 

臺東慢食節舉辦多年,部分餐食越走越精緻,所以也有人批評越來越商業化、貴族化,背離了慢食初衷。

臺東慢食節執行團隊執行長 郭麗津(左)

 

有些人會覺得在慢食節的食物沒有那麼便宜,那我認為店家也可以得到合理的報償,因為可能你每一個手上拿到的食物,都不會輸給餐廳的一道正式的料理,所花費上的功夫,所以如果你有聽到任何那種比較貴族化,或者是可能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比較貴一點,或者是可能太美了等等的這種精雕細琢,但事實上我們從來都沒有去標榜,或鼓勵往那個方向走,因為那並不是慢食運動的核心精神

 

飲食是一門好生意,把慢食精神推廣出去,不可諱言,商業是其中一種手段,但族群飲食研究學者提醒,千萬不能忘了主體性。

東華大學族文系教授葉秀燕(左)

 

如何能夠讓在這樣子的一個很歡愉,又很美學,有具有美學效果的,有吸睛的,有打卡點,我們如何深化臺灣一般民眾,對於原住民飲食,或者是其它族群飲食的認知,那進一步到對文化的認識跟尊重,多元文化的肯認等等這些,那我相信這些都其實是慢食可以帶給我們去思考的一些方向,那個主體性是一定要有的,那這不管你是原住民主體,或者是農夫在地的食物的生產者,這件事情,這些都是要回到最原始,是他們才是我們要真正關心的,然後我們要能夠肯認的一個主體

源自於義大利的慢食運動,成為近40年來全球最重要的飲食文化社會運動之一,反對速食的一致性,排擠掉了許多地方食材與飲食的多樣性,進而讓傳統食材及菜餚消失。雖然臺灣對慢食的覺醒較晚,但回歸傳統的腳步,肯定會比歐洲還要快。

苗栗慢魚海岸計畫主持人,李秀玲(左)

我覺得(慢食)那個價值,放諸世界皆準耶,因為它在講的就是Good,Clean,and,Fair,我們在講食物的本質,而且它強調的是,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權利去得到這樣子的一個對待,所以你其實講的是食物,但背後講的是人權,我們不能因為速食主義,而去犧牲掉比如說傳統的這些漁獲工作者,或者是因為生活的便利,而犧牲掉了一些某種傳統的美好,這個世界不是都是朝快的這件事情,快速去轉的,還有很多很美好的價值,其實它很值得被保存,但如果你不去保存它,你不去重視它,不去倡議它,它就會慢慢的不見,

東華大學族文系教授葉秀燕(左)

 

我覺得臺灣如果連結成應該我們這種推慢食力,這種慢食的經濟,這個是我們臺灣不管在觀光或者在飲食,或者是文化產業上面,其實是我們可以,或者是城市的力量這件事情,我覺得都是各個城鎮可以思考的,

國際慢食組織臺灣聯絡人 許宮璉(右)

不管是對自己的族群飲食文化認同,或對於自己地方的多樣性的網絡的認同,,甚至是說有一個橋梁可以把我們對於我們上一代,所有在保存的東西,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我們的方法先去學習後再轉譯,

採訪/撰述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認同自身族群的飲食文化,並且感到驕傲,進而保存、繼續發展,讓舌尖不忘記在地傳統的風土滋味,或許這就是臺灣慢食力能否永續並落實的關鍵。

arrow
arrow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