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計畫」讓老師帶領學生踏入社區中,試著為地方帶來新的改變。接下來我們要帶大家來了解宜蘭當地大學如何跟中山休閒農業區合作以及與當地農民交流互動,目前又有哪些成果?與在地互動過程中能為地方帶來什麼樣的新火花?學生是不是能藉此學習到更豐富經驗?繼續跟記者吳怡君和李明燈的鏡頭,一起去看看。


 

 

 

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甜派皮,派皮有分甜的跟鹹的派皮,那我們這個是所謂的甜派皮,那我們先給它拌勻。

 

蔬食系老師帶著學生們製作茶香甜點,用宜蘭當地茶粉結合西式甜點,可以發展出什麼樣的新滋味?而這天老師也特別邀請在地茶農到學校與學生分享茶的特色與風味。

 

那稍微跟大家介紹一下,因為其實茶葉有很多特性,例如說可能茶葉有所謂的茶香跟茶韻型的,那今天用的是綠茶。

 

除了分享茶的風味,茶農也將茶粉的使用特性和學生說明。

 

然後另外其實茶粉,它還有一個特性是我們發現的,老師你在用有,沒有發現茶粉加比較多會吸水,對,它吸水性比較強。

佛光大學蔬食系副教授 吳仕文(右)

 

但我們利用宜蘭在地的好茶在裡面,它是可以跟它連結在一起,因為做烘焙的話,假如我們用蛋奶的部分,在裡面應用的話,它常常會給這個茶的這個主要的韻味,給它拉掉這樣子,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就是全素的烘焙,去讓這個茶在這個產品裡面,更突顯這個茶的風味。

宜蘭茶農 游正福(右)

 

 

進來跟學生做互動也是因為,其實我們對我們自己的物產最了解,所以我們可以把一些我們,在一個地方它產生可能樣的狀態跟風味,或者是可能樣的一個變因分享給學生,那透過仕文老師的專業技術,或者是這邊所有老師加工的專業技術,由他們的專業技術,來跟這些變因來產生一些結合,提出一些可能性的結合的工藝跟工法。

 

它這個茶粉吸水性的問題,會比較強,所以當你加茶粉進去的時候,你要發現我們這個麵皮的部分,它的粉量要減少。

 

課程讓學生們實際操作,這天要製作三種不同類型的茶點,不同品項要注意的細節也不同。

佛光大學蔬食系副教授 吳仕文(右)

 

那我們,主要今天使用的三種茶粉,那我們紅茶,主要是搭配這個餅皮去做一個,太妃糖的一個堅果塔,那我們給這個茶粉融入在我們的這個餅皮裡面,讓它吃,在咀嚼的過程中,有這個茶的這個香氣,紅茶的風味,那可以去解除一些,我們堅果,它裡面油脂的這個油膩的感覺。

佛光大學蔬食系學生 黃芯婭(右)

 

綠茶它的顏色,本身就很漂亮,所以可以讓我們的點心,做更多在顏色上面的變化,對然後,也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就是說,讓我們了解到茶,因為其實茶這方面,它在食材方面的開發,其實還是算比較少,所以就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更多,可以怎麼樣把茶融入到食品當中。

相片提供 高宜淓

0252-0305

影片提供 高宜淓

0305-0309

相片提供 高宜淓

0309-0314

除了茶農分享經驗,老師也安排學生到茶園巡禮,經過茶農與學生不斷互動與交流,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創意新火花呢?又有什麼樣的效益呢?

佛光大學蔬食系副教授 吳仕文(右)

相片提供 高宜淓

0322-0334

我們直接透過討論的過程中,我們再去討論這個就是在加工的製程,可能它有一些限制,那我們也可以反饋到給小農,所以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它可以就是這個東西它的保存,還有未來它的銷售狀況可以更好。

宜蘭茶農 游正福(右)

 

因為他已經吸收進去,轉換出來的一個概念,所以這個其實讓學生,不管是進到我們來這邊分享,或進到產地,這對他們來講,都很重要,因為他們會產生一個對在地的鏈結,對在地的一個印象,然後,最後產生一個,最後的一個新的教育創生。

 

這些開發的產品不僅能成為未來當地的特色伴手禮外,這樣的交流連結,也讓許多學校外籍生有不一樣的想法,或許臺灣茶也能透過教學,無形中推廣到各地甚至是其他國家。

佛光大學蔬食系學生 李偉銓(右)

相片提供 高宜淓

0426-0447

首先在馬來西亞很少見,用茶入菜,然後來到臺灣短短三個月,就接觸了好幾次,然後也那天去了茶園,也是了解了,那個茶的製作過程什麼的,也發現原來茶有很多用途,可以提取它的顏色,入菜的話,可能可以沙拉,可以醬汁,都很多種用法,就才發現到,原來茶葉有這麼多種用法。

佛光大學蔬食系學生 黃芯婭(右)

 

我目前是打算,就是往食品這方面去走,那之後可能也會,因為其實茶點,如果是要做一些菜的話,可能會需要一些更多的一些創新,那目前就是,在點心烘焙這方面會,比較好融入進去,所以我也會覺得可以把茶融入到點心裡面去。

佛光大學蔬食系學生 呂宇宸(右)

老師給了我們很多思想,很多創意,那我們就可以從這裡慢慢延伸出不同的產物,然後導致我們未來會是一個,有目標有方向的,一個前進空間這樣子。

 

這次計畫協助的地區為中山休閒農業區==cgin==就位於冬山河上游,面積為806公頃,目前居民約80多戶,主要種植茶及文旦柚==cgout==因此計畫就以宜蘭在地文化和創生做發想連結。

佛光大學副校長 傅昭銘(右)

 

我們學校很重視,所謂宜蘭在地,就是宜蘭的文化,創生,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學校本身的一個特色,佛教還有身心靈健康,就是我們 強調的一個特色,另外我們還有一個就是很特殊的,我們學校有蔬食健康產業學系,這也是我們在強調,那當然現在也很強調所謂數位人文,我們會用這幾個面向,去培育我們學校的這些老師團隊,做這樣計畫。

 

這次茶產業計畫以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為核心==cgin==發展四項計畫,包含培育跨領域π型人才、休閒農業區產業六級化、茶文化經濟創新以及茶生活美學創新==cgout==

佛光大學校長 何卓飛(右)

 

這個計畫,就是因為這種多元的效益和多元的這個產品,所以讓我們在這個計畫裡面,開創了這個所謂茶產業,它更廣的路,而能夠有更多不同多元的人才,包括行銷人才,包括茶產品的製作人才,包括怎樣去永續發展的這些人才等等,我們都看到在這些計畫裡面,得到它相應的效益。

 

 

先從茶入手,對先從茶葉講現在的這個狀況,然後完了之後,而且我聽說這個廠長他的背景很特別,客家人,你不是也是客家人,一點點,要不要或者前面,要不要來一段客家歌謠清唱一段,然後唱完這個客家歌謠之後,然後你們再喝這個茶,然後再把廠長帶出來。

影片提供 宋銘

0741-0807

歡迎收看茶嘗,帶你探索在的茶廠。

 

這次計畫中,為了能透過現代流行的新媒體方式做社區及地方產業推廣,學校傳播系,特別嘗試拍攝影片及錄製數位媒體音檔作為成果展現。

佛光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宋銘(右)

影片提供 宋銘

0808-0821

影像電視的部分,我們可以變成YouTuber,就是用YouTube的方式,那也可以在串聯平台當中,而且你隨時隨地都可以看,不像電視當中我們有時段之分,那廣播一樣,它必須是要存在在頻道當中,可是呢,如果我們把它變成了Podcast的播客,那它就可以不用一定要在頻道裡面聽,對於很多年輕朋友來講的話,他可以利用這樣子的一種傳輸的方式,能夠對於這個宜蘭的這個茶葉,以及這個產業會有更清楚的了解。

 

但跳脫傳統電視及廣播形式做節目推廣,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呢?

佛光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宋銘(右)

 

我們不敢說這個觸及率,一定會贏過比較傳統媒體,因為畢竟我們過去課程,是用傳統媒體來做鋪陳,但是我覺得這算是一個,很全新的一個嘗試,像我認為覺得教育部在,在希望我們來去做處理這個USR,也能夠開創一些,不同的一些新的生機,所以我們這次我們大膽地去做了一些,比較跟過去不同方式的一種嘗試方法。

宜蘭茶農 游正福(右)

以前人的方式,就是可能報紙或是媒體傳播,那現在新一代,可能就像剛才宋老師跟學生講的一樣,我們可能是用YouTuberPodcast,甚至很多線上,現在年輕人容易接觸到的,媒體平台而去做曝光,那這樣方式,也可以把宜蘭茶的另外一種文化,重新再透過這樣方式去做傳遞。

 

哈囉,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我們今天的節目,我是你們的主持人阿白。

 

不論是數位影片還是音檔,節目編排及內容都是不斷進行調整,同時老師也要求同學要走出攝影棚及錄音室,多看多問多蒐集資料。

佛光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宋銘(右)

相片提供 宋銘

1006-1021

我覺得我們在教育,在做這方面來講,一直不斷的有推陳出新,我說不行,你要加外景的東西,你要加一些現場實地的採訪,然後再把棚內的做得東西,再一起做一些混合,現場做一些拍攝,還有一些宜蘭廟宇的一些巡禮,我說可以這些都可以放在節目後面,由主持人,再把這個宜蘭的一些其他的文化活動,把它放進去,我說你這個節目是可以越做越新穎。

佛光大學傳播系學生 陳冠宇(右)

 

因為做這個節目我也去查了茶的歷史,它是怎麼從東方發跡,然後怎麼順著這個貿易的流動去來到西方,然後在西方大展光彩之後呢,又往回,回溯到東方開始普遍出來,這算是一個,果然就是人生很多時候都是有學習機會,那這次就讓我學習到了,一些我本來不太會去掌握到的知識。

 

但嘗試製作新媒體作品,這些經驗對於未來學生就業能帶來多少幫助呢?

佛光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宋銘(右)

 

 

我就跟學生講,你不管怎麼樣,你就先去做,然後做出來你有你的作品,可能也許未來,你在求職上面,這個也可以變成,你在求職上面,第一個幫助你,我們不敢講說學生一定能夠拿到某一個工作,但是能夠讓面試官他們認同你,過去其實曾經做過這些東西。

 

那我想問一下,假設以後這個餐車,我不知道,這是發想,因為這當然是可以折下來,那這旁邊,這個可以收嗎,這應該就是固定的,還是可以收,就是固定的。

 

計畫中,也特別要求學生要以業者需求做產品打造與設計,包含設計攤車及清潔用品等,來來回回不斷討論修正後,才有如今成品的展現,更可以發現到設計或包裝上有不少學生的小巧思。

佛光大學產媒系學生 董軒岑(右)

 

他的需要可能是,希望放在百貨公司可以更好的方便移動,和方便收納,所以我這整個設計它的外觀,首先是採取宜蘭漢人,閩南建築的那些意象,然後轉化成現代寮車的概念,然後它下面,可以看到它有茶區的,等高線地圖,這就是為了表現出,宜蘭冬山的茶區地理文化。

宜蘭茶農 游正福(左)

所以其實,我們把一些重要概念給他們之後,他們可以轉譯成這樣,其實我覺得還滿驚豔滿厲害的,所以對我來講,其實覺得說,學生現在的創造能力非常強,那也透過他們這一次,我們自己也看到一些不同角度。

佛光大學產媒系副教授 高宜淓(左)

 

因為我們這個地方環境的,水土然後永續的部分做得很好,這個鳥類才會來,所以我們就是透過這樣子的一個想法,我們就是把這樣子的一個朱儷鳥,可以在在地做一個代表說,這個地方是永續環境,那我們就透過這樣一個,也是我們去做一個在地的田野調查之後,然後聽茶農說的,然後我們就把它開發,然後運用這樣一個,一個故事然後運用在包裝上面。

 

USR計畫將學校理論與業界實務經驗結合後,對學生們將來的職涯發展能發揮什麼作用呢?

佛光大學校長 何卓飛(右)

 

所以他即使是在地的學生,他未來希望是不是在這裡,用這個模式,來進行他自己創業,或者是加入這裡我們在地產業的團隊,去做這方面的這個職涯發展,或者是說,他即使是外地的學生,他到了他的家鄉,他就會應用這一種模式,把所謂家鄉特有的特殊性的產業,他怎樣去把它建構起來,由他自己來創業,那這一種的發展,我覺得對學生而言,是非常大的助益。

相片提供 高宜淓

1419-1432

面對全球化快速發展,加上如今少子化、高齡化社會,大學辦學也面臨轉型與考驗,因此突破傳統教學,踏出校園走入在地,連結業界累積經驗,將是未來各學校都勢必著重的發展趨勢。

採訪/撰述 吳怡君

攝影/剪輯   李明燈

 

arrow
arrow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