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在長照服務下,也能兼顧客家地區的差異性,讓客庄長者能獲得政府因地制宜的照顧服務,然而,從2017年開始執行伯公照護站計畫以來,卻也發現許多問題,第一線人力不足是最大的問題,另外還有老幼不易共學、非客庄地區客語推廣不如預期等等,伯公照護站立意良善,但將來要怎麼做,才能繼續推動下去呢,繼續來看我們的報導。


 

 

 

慢慢的,沒關係,不要緊張,慢慢的。

 

每天一早,湖口鄉波羅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劉美玲,就開著車去附近村子接老人家到集會所參加課程。

 

說很開心,每天來到又有不一樣的老師,每個說有可以玩、有可以吃、有可以休閒,好好喔,很愛來,他們會找人欸,會找很多人來,越來越多啦。

 

伯母早安,今天打醮,我看到幾條神豬,妳有看到神豬喔,對,有一輛,有殺大豬,有啊有啊,規模這麼大喔,有看到三條,有一條可能是特等的,花很漂亮、很漂亮,刻很漂亮,有兩條先走。

 

不僅自己的村子,連附近村子的長輩也一起照顧,只要他們願意走出家門,劉美玲就盡力協助。

 

伯公照護站長輩 吳順妹(左)

總幹事叫我們來的啊,她都每天去載,才有辦法,不然他沒辦法走路,(很有心),沒辦法走,對,她很好心。

 

湖口鄉波羅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劉美玲(左)

鳳凰村、鳳山村,因為他們住南邊一點那邊,很想要來,因為那都是自己一個人住的,我們就想說,可以服務他,我們就加減帶他出來,我常常跟他們說,我說,我們服務一個老人家,就救一個家庭。

 

目前政府所推動的社區照護措施,除了衛福部的長照2.0、客委會的伯公照護站之外,還包括有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的綠色照顧計畫、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文化健康站、以及南投縣政府的老人大學等等。

 

無非是希望為長者提供健康照顧、營養餐飲、居家關懷等服務,也希望能有活化社區、減緩社區人口外移、銀髮族在地安養等功能。

 

衛福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護理師 湯欣儒(左)

那來這邊剛剛好,他可以跟其他的長輩做一些社交,然後做一些,參加一些活動,讓他們延緩他們的一些失能,退化。

 

然而伯公照護站依附在C級巷弄長照站推動,有學者就點出了問題所在。

 

明新科大樂齡服務產業管理系副教授 簡鴻儒(右)

C級巷弄長照站對他們申請者來講,它的主業先做C級巷弄長照站,然後才會做到伯公照護站,如果今天我們的人員,沒有具備文化照顧的敏感性,那基本上來講的話,就會產生所謂的,沒有達到我們伯公照護站,基本上來講,原來要的一個東西。

 

牽豬哥,就兩條索,釣蛤蟆,就揞嘴角。

 

全臺471個伯公照護站,數字看起來好看,如果都達不到實際效果,就會形同浪費,像重點之一的「老幼同樂」,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推行得順利。

 

掌聲鼓勵,掌聲不斷。

 

社區長輩跟幼兒園小朋友,一起舞動客家獅,屏東縣長治鄉潭頭伯公照護站,這天特別安排了老幼同樂課程。

 

香潭幼兒園小朋友 徐加恩(左)

我跟阿公、阿婆舞客家獅,客家獅的眼睛這麼大,鼻子這麼大顆,嘴巴這麼大、這麼寬。

 

香潭幼兒園小朋友 溫上宇(左)

我回去有說給阿公、阿婆、爸爸、媽媽聽,他們都說很好聽喔。

 

長治鄉潭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邱炬峰(左)

結合我們客家文化,以及老幼共樂的課程,能夠將我們老幼共樂村,能夠早一日的實現。

 

客委會副主委 周江杰(右)

推動的老幼同樂的相關的活動計畫,這也希望說我們的鄉親長輩,可以作為一個傳承客家文化,傳承客家語言的老師,可以給我們小孩有機會可以接觸到,我們的客家文化和語言,也希望說未來C級巷弄站作為一個傳承我們客家文化最重要的地方。

 

不過要推動老幼同樂,其實並不容易。

 

萬巒鄉泗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林明盛(左)

現在的孩子,客家話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們老人家教他們客家話,和小朋友互動,讓老幼同樂。

 

湖口鄉波羅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劉美玲(左)

老幼同樂更麻煩,因為學生沒辦法來到社區,小孩下課都去補習班,所以我會和明新科技大學,和它聯合,它有一個社會大學,所以我和它聯合起來,帶那些小孩出去。

 

明新科大樂齡服務產業管理系副教授 簡鴻儒(右)

我們都知道小朋友和長者的需求都不一樣,小朋友喜歡怎麼樣,動嘛。除了這個老幼共學不容易產生以外,還有一種現象就是,父母親基本上來講的話,原則上也不大贊成就是去進行我們所講的老幼共學這一塊,父母親本身也是一個阻擋。

 

另外,全臺灣有多達471個伯公照護站,師資數量足夠嗎,目前一般社區大多靠口耳相傳來找講師,同時具有護理師和講師身分的湯欣儒就建議,如果能有個平台來做整合,供需之間就有機會做最好的媒合。

 

衛福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護理師 湯欣儒(左)

把長照的資料庫,跟我們客家伯公照護站的資料庫,去做一個整合的話,也許未來在社區,因為社區現在目前都已經在布建了,都已經有布建了,400多個伯公照護站,那還有更多的C據點,那可以讓他們知道說,以後未來尋找這些講師的時候,有這樣子的平台可以去做使用。

 

老人照護刻不容緩,在地安老更是臺灣高齡友善社會推動的重點,伯公照護站希望能建立具有客家特色的照顧模式,讓客家庄長輩能在熟悉的環境中,享受老年生活,如何透過更多的資源共享和整合,為客庄長輩提供更好的照護,將是未來的重點。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arrow
arrow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