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聽到墓園、納骨塔這些殯葬設施,多數並不歡迎,但其實這又是人生必需品。因此各地方政府想方設法,要讓殯葬設施與民眾共生共好。像新竹市蓋了一座清水模的時尚納骨塔,奪得國際獎項成為臺灣之光。臺北市一殯即將開拆併入二殯,周遭生活機能、房價、商業模式,勢必改頭換面。但也有專家點出,臺灣從北到南,不少殯葬設施蓋在丘陵地,雖遠離人群,但是不是又潛藏地質環境遭破壞的隱憂呢?能利用的土地越來越少,先人的長眠地和後代子孫的生存地,究竟該如何平衡?記者黃貞茹跟李明燈的報導。 


 

 

 

層層疊疊宛如綻放的蓮花,搭配清水模設計更添時尚感。空曠的場域簡約而明亮,天井灑落自然光,感受風的吹拂,聽著風的呢喃。

照片提供 新竹市政府

00:37-00:42

 

五樓平台望去,新竹西海岸盡收眼底,堪稱海景第一排。這裡叫做永恆之丘、也是新竹市政府新建的納骨塔,美到奪下德國紅點設計獎,躍上國際版面。

建築師 林彥穎

想要翻轉那個,大家對於公共建築的印象,特別是這種喪葬空間,大家都會覺得很恐怖或者是很鄰避,那所以我們想像的事情是把那個很陰暗的事情變得很光明,或者是把很喧鬧的事情變得很安靜。

 

加上光影和聲音,成了光電藝術家姚仲涵揮灑的舞台,納骨塔看藝術表演,吸引不少民眾來嘗鮮。誰說這裡只能放骨骸?設計操刀的建築師–客家子弟林彥穎,顛覆這個觀念。

建築師 林彥穎

我自己本身是客家人,也是,老家其實也在新竹地區啦,我們在設計這個納骨塔的時候,希望不同信仰的人,他們其實可以都在一起,然後一樣的方位,或者說不會因為方位,不會因為宗教,不會因為這些差異性產生衝突,它可以扮演一個融合大家的角色,轉換成為一個,就是它好像是一個兩邊的界線一樣然後大家可以在這邊互相這個 我們不要說慰藉好了,就說互相去思考。

畫面提供 大聲光電

01:05-01:23

 

為了營造通透感,捨棄可以擺放更多塔位的空間;不放佛像,讓不同信仰能融合共存。傳統文化和現代建築歷經多次磨合,最後找到共識。

民眾 李小姐

有一些設計就是太古板了,就年輕人就不會想要跟著來,就是年輕人會比較喜歡一些新鮮的東西,我會比較尊重,而且我會覺得這是一種藝術的感覺,那種給人就是很陰森的感覺。

民眾 徐先生

這個地方本來就是放塔位的啦,那如果,可能後面如果有新住戶進去的話,可能也會滿開心,畢竟這滿創新的。

建築師 林彥穎

一般傳統的這個殯葬空間會很封閉,味道或是一些感受性的事情 在這個空間裡面都沒有,所以我認為這個跟公部門合作,是一個還不錯正面的經驗啦,就是我們確實可以反轉這個事情 擺脫那個傳統喪葬空間的包袱。

照片提供: 新竹市政府

02:08-02:41

 

永恆之丘優化先人長眠環境,解決塔位不足的問題,還成為臺灣之光。扭轉民眾對殯葬設施的刻板印象,地方政府的規畫和政策,必須走在前面。

 

臺北市的民權東路二段、建國北路,車水馬龍商辦林立。儘管位處市區,但緊鄰占地4580坪的第一殯儀館,房價就是矮人一截==CG==和其他中山區的十年中古屋比,公寓、大樓基本有4-5%的價差,華廈量少差比較多,整體均價落在11.7%。如今臺北市府通過六千萬預算,一殯即將開拆。

居民 林小姐

一殯遷走的話,這邊的房租應該多少會有一些波動,如果它是要做那種公園綠地的規畫,或是那個可能這邊的房價會提高 應該會比較好。

居民 鄭先生

一開始來這邊開車行,就是有些家人有些比較忌諱的也是會說,房價可能會有差啦,住的啦,對,但是我覺得店面的話可能就是這樣子了

房仲業者 陳定中

短期間之內,這些,當一殯關掉這些殯葬業者又沒辦法馬上遷移到二殯那邊去的話,可能還是會有一段時間,那邊還是會有所謂的殯葬產業鏈,但是慢慢遷走以後呢,因為那個區塊 一殯那個區塊,本身它離所謂的松江這種金融商圈還滿近的,所以未來你可能可以期待說,看會不會有一些這種金融類型的,或是一些這種,那個便利商店等等的這一種,這個零售型的業種往那個店面去做補位。

 

市容改變房市受惠,相較一殯周遭即將改頭換面的新氣象,未來承接業務的二殯,因擴建工程延宕正加緊趕工。然而一二殯合併,附近文山區居民不是不支持,而是這個老問題,是他們始終擺脫不了的夢靨。

臺北市文山區興昌里長 吳融昊

因為整個二館當初在設計的時候,這個交通的問題一直沒有去解決,所以我們擔心是一館、二館合併的時候,業務量大增的時候,二館本身來講它的交通的問題沒解決之前,那會造成整個文山區交通進出的,很嚴重的一個問題。

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副祕書長 歐陽克言

有些都市它是需要一些殯葬用地,來蓋一些殯葬設施,殯儀館,有一些殯葬用地的話,我們的公部門機關在核許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去評估它的合理性還有它的必要性,另外還有可能它的不可取代性。

 

二殯出口鄰近的辛亥隧道,是文山區居民往返市中心,三條主要路線之一。不只每天的交通尖峰,尤其碰上好日子,回家的路就變得好曲折。臺北市政府另闢聯外道路、增加停車格,希望能幫居民解套。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副處長 蔡明娟

溝通的部分是占最大的困難,然後另外就是找地也是,因為如果說是我們自己的殯葬用地的話,基本上找地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但我們也要顧及附近民意啦,就是我們也不能太靠近住宅區,也不能太靠近教學的地方,這些都有相關法規的規定,所以這些都要考量。

臺北市文山區興昌里長 吳融昊

這件事情講了很多年,那新市府來講,它願意邁出這一步處理這樣子的事情,其實我們是樂觀其成的,因為你現在是解決了也許一館附近周邊的里民 也許周邊的里民給你放鞭炮 可是造成了文山區的一些困擾嘛。

臺北大學不動產城鄉環境系教授 何彥陞

其實跟其他縣市相較起來的話,(臺北市)它在殯葬設施的相關規範,確實有比較少一些,那所以在法制的一個規範上,或者是以後的產業的引導上,很多臺北市應該還要再去做一些思考跟處理的部分。

 

光華光華最團結光華光華最團結,垃圾垃圾滾出去垃圾垃圾滾出去。

抗議垃圾場民眾

政府的長官腦袋在想什麼啊,光華已經這麼多的嫌惡設施了,你就黃牛,光華五街的垃圾場,你先跟我講怎麼解決,要不要遷走。

 

不只殯葬設施,垃圾掩埋場、焚化爐等,都不是受歡迎的存在,民眾希望離我家越遠越好。不想居住環境、品質、房價被犧牲,淪為次等公民。

臺北大學不動產城鄉環境系教授 何彥陞

有些縣市它有做得不錯,那有些縣市呢,一直都沒有做到這樣子的設施的一些調整或改善,所以這時候就會出現所謂的,不只是城鄉之間的差距,還有其他的嫌惡的設施,其實都是生活當中必須要去面對之惡,那這種必須之惡的話,有沒有辦法讓他,做所謂的共生或者是一個共好的方式,其實都應該再往下做延伸。

 

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想辦法減少反對,再方面必須持之以恆,整頓過去因規範不足導致的雜亂無章。

記者 黃貞茹

這是臺北市文山森林公園,有森林步道,觀景平台,還有號稱全臺北最長的溜滑梯。

 

迎著風享受陽光,大朋友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公園的存在讓一旁的住宅,多了幾分生活的質感。但僅僅一個隧道之差,卻是另一幅景象。原來公園的前身,是福興公墓。

民眾 簡先生

公墓可以改成這樣子我覺得OK啊,就公墓就公墓啊,公園改成公園就公園啊,其實現代人不太會去在乎這個吧,就算是公墓改成公園做好一點的話,其實也是造福有小孩的家庭啊,起碼有多的地方可以去啊,不然公墓放在那邊,也是要有人去管理啊

民眾 郭小姐

因為它已經改造啦 所以他們都把墓移走了吧 裡面的東西都移走了吧 對啊 所以沒什麼好避諱的

 

臺北市55區公墓,這只是完成遷墓33區的其中一區,從公告遷葬、起掘整地到移撥相關單位,不是大工程,卻花了將近十年。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副處長 蔡明娟

在公墓用地有限的情況之下,希望盡量的不要去影響到附近住民的,一些居住的品質,以及未來整個都市的規畫,這些都整地弄乾淨之後,其實它就是回歸大地原來的樣子,它沒有需要滋養的問題 並沒有破壞大地 那頂多就是可能如果山坡地 就是做一些水土保持這樣子。

臺北大學不動產城鄉環境系教授 何彥陞

其實臺灣很多公園化的殯葬設施,但是就是怎麼讓它不會讓人民有一些排斥的感覺,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長遠的教育的溝通過程中,其實更重要的就是說,必須還是要跟當地取得一個共識,那共識有時候其實有些回饋的一些制度,或是有些回饋的機制,其實可以讓民眾其實會比較多的一點點的一些接受的程度。

 

殯葬設施大都座落在山坡丘陵地,主要因為平地寸土寸金,市區邊陲遠離人群,土地取得成本低。背山面海視野開闊,被視為風水寶地。

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副祕書長 歐陽克言

不論在北中南,只要說我們能夠在比較靠近殯儀館的地方,能夠把這個土地使用分區變更成為殯葬用地的話,而且經過我們公部門是允許說你可以去興建殯儀館的話,其實,其實這個商業價值是滿大的。

 

多年前苗栗福祿壽殯葬園區開發,遭民眾強烈反對,不僅破壞石虎棲息地,園區內有多處五級坡地,地理環境上潛藏隱憂。

臺大土木工程系教授

游景雲

其他要考量的包括邊坡破壞或是泥沙,或者是水流匯集的一些問題,相對平地其實它的風險因子真的會比較偏多啦,很難去直接說你蓋得大就是不好 可是很直接的就是蓋得越大 對環境啊對開發對周邊 都會有一定的衝擊啦 那如果真的有這個需求的話 在後面的部分就變成要更小心或仔細的不管透過管理 或是硬體軟體的手段去處理。

民眾

用倒的把骨灰倒出來 請爺爺安息。

 

除了盡可能做到不與民爭地,地方政府大推節省空間,又能永續土地的環保葬。但有專家質疑,環保葬真的環保嗎?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副處長 蔡明娟

早期呢,骨灰下去的確有這樣的問題,怕它沒有辦法分解,那後來近期呢,那我們就會在,就是骨灰下去之後,我們會再加一些溶磷菌,就促進它分解,大概,這個時間大概兩到三年的時間是可以分解的。

臺大土木工程系教授 游景雲

對於環保葬來講,我們當然是因為它量體少對整個環境的衝擊影響變少,那當然這是一個正面的一個方向,那可是如果是說我們期望說 這個方式還是可以改善環境 那個變成就是有點模糊地帶啦。

採訪/撰述 黃貞茹

攝影/剪輯 李明燈

旁白 謝宗蕙

我們與這片土地緊密依存。隨著死亡人口結構老化,土地可用面積越來越小。當生命走到盡頭,揮一揮衣袖,要留下什麼?不光地方政府,也是後代子孫的我們,未完待續的課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