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左右,是梅子成熟的季節,而台東縣的青梅產量更是占全台第二,尤其以東河鄉的面積最大,早期梅子產業興盛的時候,海岸山脈從銅鑛、七塊厝、一直到北源等地,綿延二、三十公里,都是梅園,是許多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不過,十幾年前,受到中國梅子的低價競爭,現在台東梅園面積大幅減少一半以上,有的梅農不得已將梅樹砍掉領取造林補助、有的任其荒廢,但也有梅農想辦法轉型,自產自銷,希望海岸山脈上的梅子故事,能繼續寫下去。<我苗栗來到都蘭山,來到此地真艱難,栽種酸梅十幾年。>

渾厚、扣人心弦的歌聲,在海岸山脈的山谷裡迴盪,一曲即興編詞的「滿山趖」,唱出了西部客家人,遠赴台東開墾荒地蓽路藍縷的艱辛過程。

<今日收成笑呵呵>
<梅子(樹)是有長刺的東西,就要用打的,如果是要上去採,大部分的人就不太敢上去採。>

[台東梅農
黎傳明]
我們是在(苗栗)深山裡面耕作的人,被八七水災沖毀,上方的田地被大水沖刷到下方,都沖壞掉了,都沖壞掉,你要千辛萬苦花了很大的心力修復,第二年又水災又,啊 我說,這沒找一個地方(怎麼行) 這種地方怎麼住人

於是黎傳明和鄰居,兩人相約就跑到台東來,未來渺渺茫茫,還好遇到同鄉幫忙,從此在台東落地生根。

[台東梅農
黎傳明]
(你剛來台東是做什麼工作的),我就做工啊,就香茅工作,因為這裡說,香茅油價錢很好,我就想說靠生產香茅,我們就來這裡就很適合我們的工作,大膽就來。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這裡就是海岸山岸,民國48年八七水災,就很多苗栗那邊的鄉親過來,他們在那邊(苗栗)的本業大多就是種香茅,他來到這裡也種香茅,因為香茅適合種在山坡地排水良好的地方,這又是新開發的地方所以那些客家人來,全都是在山上,反正有山溝、有水的地方就有村落。

不過香茅,只有十年的好光景,後來大家不是離開,就是轉種其它作物,梅子就是其中之一。

[文史工作者
黃學堂]
民國60年後,香茅的行情就沒那麼好了,他們就改種其它的作物大部分就種薑,到現在來講,就是梅子、果樹這些為主

<根部那邊要塗預防螞蟻的藥,如果沒有喔,這一打下去螞蟻就爬來爬去沒人敢來打。>

[台東梅農
黎傳明]
種過桃子、柑橘,它們這些東西,很難培養,馬上就荒掉了,荒掉後就種(梅子),人家說種這種(梅子)比較種得活,(所以是香茅沒種之後),(你們才開始種梅子是嗎),對。

[生態文史專家
呂縉宇]
這邊的土地大概,因為漢人是比較慢進來,但是很大量進來,那後期的漢人大概就是種水果這一類的,梅子是比較不用強力照顧的,所以很多人就開始種梅子。那原住民因為他們比較早,所以這邊的平地大部分都是種水田,都是原住民他們的土地。

台東縣是全台青梅第二大產地,主要產區為延平、池上、關山、鹿野、東河等鄉鎮,其中以東河鄉面積最大。

[生態文史專家
呂縉宇]
我們小時候大概,只要大概一月份開始,梅樹開花的時候,大概二十幾公里,大概從銅鑛、一直到七塊厝後寮、前寮、南溪,然後泰山、果子山,然後泰源街上,一直到美蘭、北源農場那邊,全部都是梅園,那個梅子的數量多然後壯觀

<頭在哪裡在這啦,這個啦,這個就是了啦,對啦,這個就是。>

台灣梅子主要外銷日本,當時梅子價格相當好,一公斤大概都有三、四十元上下,也是許多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不過受到中國梅的低價競爭,十幾年來,價格一直低落,現在只剩十元左右

<打下來免不了枝條、葉子會一起打下來,一起打下來的(枝條、葉子)如果說要用拿的,不可能用拿的啦,就用篩子來篩>

[台東梅農
黎萬和]
這一袋這樣滿滿的,這差不多就六十公斤左右,六十公斤扣掉一公斤差不多剩十元,我們請工人打就要五元,我們還有搬運這些扣一扣就,差不多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工錢而已,所以說,這一、二十年來講,梅子不是一個很好的經濟作物了。

於是黎家把三甲種了四十年,超過七百棵的梅樹砍掉,改種其它樹種,領取造林補助。

[台東梅農
黎傳明]
當然是很捨不得,不過,情勢所逼啊,如果沒有砍掉,第一是年紀大了,第二,梅子的市場也不好啊,沒前途,一直看就是沒有前途。

[台東梅農
黎萬和]
(山上)十成的梅子剩兩成而已,比較有耐心的就留著,等看看價格會不會比較好,但是等二十多年了價錢沒好過就是了

滿山遍野開滿梅花、結滿梅子的景象,漸漸消失,梅農雖然不捨,卻也無可奈何。尤其今年受到氣候太冷的影響,產量更是減少了一半到三分之二以上,梅農叫苦連天。

[台東梅農
黎傳明]
這個北風一來就會擋到北風的那些地方,那些地方,全部沒有,全部都沒有結梅子,(不是說梅花越冷越開花嗎),奇怪,冷和寒風不一樣。

<打囉>

[台東梅農
李清亮]
豐收的話,像這樣約有六、七萬斤,今年採完可能一萬八千斤左右。

李清亮也是苗栗人,13歲跟隨父親來到台東,但一年後,父親回苗栗,李清亮卻跟父親說,他要留在台東,就這樣,一個才14歲的小夥子,獨自一人在異鄉打拚。

[台東梅農
李清亮]
(當時剛來的時候會怕怕的嗎),(來到這麼遠的地方),(不知道有沒有辦法生活),沒什麼感覺耶,沒什麼感覺,當時還年輕小孩子不太會想這些事情

<我們這裡是穿山甲保護區啊,昨天就有人來,那穿山甲在哪裡,他都知道,(在研究嗎),對 研究,他們有追蹤器。>

李清亮的梅子採有機種植,所以園子生態豐富,不過他是民國83年才來到山上開墾,當大家都離開的時候,他卻反其道而行跑到山裡,接收這些園子,現在他光是梅園就有十甲以上。

<我如果來打兩、三百斤,做起來(加工後)就好幾萬,就是不要懶惰啦,沒有上來也不行,上來喔,敲個幾百斤也好這樣子。我現在是想說沒採也沒關係,以後就是做什麼,做梅子醬。>

原本李清亮的梅子也是外銷日本,價格低落後,他開始想辦法轉型做加工,買設備、建廠房,只希望台東梅子能走出一條活路

<這個胭脂梅,品種不一樣,所以很漂亮,(紅紅的嘛),有一點腮紅的感覺>

夜幕低垂,還是得挑燈夜戰,一刻也不得閒,得趕緊把山上採回來的梅子做初步加工

[台東梅農
李清亮]
沒有馬上做,這個像比較成熟的,你做起來的品質,有些會爛爛,第一關鹽巴把它醃起來就不會再,它的肉不會再一直成熟

經過一夜,綠色的梅子變成黃色,洗去鹽分,再日曬一天,做出來的梅子,味道就更香

[台東梅農
黃幼鑾]
曬太陽,把水分曬乾,如果天氣很熱的話,我們就要勤勞一點,要翻面,不然的話,梅子會曬壞掉

<我們現在就要做翻桶的動作,那一般做蜜餞的話比較費工夫的就是,需要做翻桶這樣子>

[台東梅農
李奇軍]
清明之前的梅子會偏比較小顆,脆度比較夠,所以我們就會做脆梅,然後現在目前我們在做的就是Q梅的部分。

窮則變、變則通,轉型讓他們看見新的商機,但萬事起頭難,改變同時是挑戰。

[台東梅農
李奇軍]
我們本身是生產、做農的,對行銷的部分比較不懂,(現在)一般都是網路比較多,不然的話就是像農會啊,或者是縣政府、客委會,他們有輔導的話我們就是去外面做展售,推廣這樣

能像他們這樣自產自銷的,畢竟只是極少數,大部分的梅農不得已只能放棄。當初因為開墾荒地、開礦糖廠設置等等原因,海岸山脈裡銅鑛、七塊厝、泰源等地,形成許多聚落,現在雖然漸趨沒落,但仍是有人堅守著這片山林。

[台東梅農
黎萬和]
年輕一輩還會留在這裡就是說,老人家幾十年前就在這裡打拚,還留在這裡就一直幫忙他,幫忙到現在,我們也沒想說一下就要完全放棄,就繼續說,如果可以,這樣的產業繼續做,也是餓不死人啦,做也有工錢,吃飯這些是沒問題,可以做的時候,就繼續一直做下去就對了

<太陽出來一點金。>

幽幽山谷,歌聲繼續迴盪,冬天梅花依舊綻放,春天梅樹依舊結果,「冬天來了 春天就不遠了」,只是台東梅農等了十幾年,梅子產業的春天卻仍然還沒盼到。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