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發達,臉書社團「後龍大小事」,成立至今,來自各行各業的成員,已經超過兩萬人,希望把愛後龍的力量再擴大,大家走出虛擬世界,交流、討論,後來決定用辦市集的方式串連大家,也藉此吸引人潮,讓年輕人在家鄉更有發展的機會。去年他們還在同興老街找了間老房子,成立後龍灣客棧。最近就有成員運用自己的專業、自費辦了氣球展,開啟了藝術駐村計畫,許多志工都來幫忙、能量又再度匯集,希望後龍變得更好的初衷,一直沒變。
因為在這邊,大家都一直很,就是怕付出得比人家少,不是賺得比人家少。

本來人家還在觀望說,你們是來做什麼的,炒得起來嗎,我說,同興老街不能再睡了,要趕快活絡起來。

當你發現,你一點點的努力,而能夠,影響了更多的人,願意跟我們一起做同樣的事情,這樣子的感動的力道,確實是讓我覺得震撼不已。

不管圓的、長的,氣球在王贊富、徐秀瑩兩夫妻手上,就變成各種可愛的動物。

[後龍灣工作坊 組長
王贊富]
目前我做的就貓熊,然後龍環顧大地,看著我們在做事,真的再不做環保的話,那,未來就只有書本裡面才看得到了,然後還有做一些猴子啊,企鵝啊

[後龍灣工作坊 志工
徐秀瑩]
你可能要到台北、高雄、不然就百貨公司,這些地方,你才看得到這種氣球裝置,這種藝術品,你才看得到,那我們這比較鄉下的地方呢,比較沒有辦法去到都市的人呢,他們要去哪裡看,我們就想說,啊,兒童節要到了,就做給小孩開心。

專職婚禮、活動場地布置的兩人,是後龍灣工作坊的成員,用氣球在老房子裡布展,可是第一次。

[後龍灣工作坊 組長
王贊富]
老街、氣球,以前都是百貨公司、氣球,要不然就是展覽,那就是發想看看,玩玩看。

[後龍灣工作坊 志工
徐秀瑩]
古典跟現代的衝突吧。對,就是你想不到,老屋就老東西啊,老東西裡怎麼會有氣球,氣球還可以做成這樣,就是一種衝突感,那是,衝突有時候是一種美感。

這裡是後龍灣客棧,已經整理好一年多,他們是第一個在這裡策展的。

[後龍灣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彥云]
客棧就是可以,任何人經過,任何人想要駐足,都可以進來裡面,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願意返鄉,然後駐足在這裡,然後用這樣的在地的力量,然後引導更多的人願意出來為故鄉做一點事情。

網路社群發達,陳彥云在臉書成立後龍大小事社團,隨著成員越來越多,也想著,這力量或許可以再擴大。

[後龍灣工作坊 組長
王贊富]
原本都是在那個FB裡面交流而已,然後後面就漸漸的,大家就拉出來聊天,所以漸漸的,聊著聊著,那我們就成立一個市集,喔,好,一開始是好玩,然後漸漸就有一些想法。

[後龍灣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彥云]
那我們因為已經有這麼多的在地的好朋友,他們願意進來這邊,就是做這麼多捲起袖子、付出的事情,然後後來我們去年大概就開始其實有這樣的想法,希望能夠更深入的投入在這個區域,所以我們就是租下了這樣子的一個地方。

走出虛擬世界,辦市集、成立據點,讓大家有個「家」。

[後龍灣工作坊 組長
王贊富]
一開始我們因為都到處去做市集,所以沒有一個根的地方,沒辦法聚集人潮,那有可能我在這邊聚集這一批的人,那下一次會不會來,不知道,那我未來要找這個的攤商,那怎麼辦,等待,所以就一直在想那怎麼辦,所以我們就一直在找點。

有了據點,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了,只是成員這麼多,還是得有人帶頭,於是王贊富跳出來當領頭羊,也開始了這個藝術駐村計畫。

[後龍灣工作坊 組長
王贊富]
我們要回饋後龍,因為以前都在這邊結交朋友,我們創業幾乎都從這邊開始,大家朋友硬挺挺上來的,才有我們成立到現在。

[後龍灣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彥云]
我們希望就是,透過這樣的氣球展,讓更多的在地的人能夠再吸引回來,然後給在地的人能夠感受得到,其實在地的力量,就可以讓它發揚光大,慢,我們不怕,我們怕沒有開始。

沒有揉過的會像這樣,我也要,來,來 誰要幫我擠白膠,我,我也要,我也要,兩個就可以了,兩個就可以,輪流,輪流,好不好。

後龍灣客棧在同光國小隔壁,這天學生也一起來幫忙,參與家鄉事務。

[後龍同光國小 老師
黃尚譽]
藉由讓小朋友出來外面體驗他們家鄉的文化,譬如說,動手實作氣球,那未來他們也許,會成為這個地區的主人翁,那他們是不是可以把這些文化傳承下去,或者介紹給他們的朋友。

[後龍灣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彥云]
他們有認為自己是個小主人翁,然後把這裡當成是自己就是很重要的地方,所以他們,不管就是請他們幫忙做些什麼,他們都還滿樂意的,而且樂在其中。

好,OK。可以了,可以了。

[後龍灣工作坊 志工
徐秀瑩]
自己做心情也會很好,氣球小孩子又很喜歡,其實大人也很愛,看到他們做得很開心,就覺得心情很好這樣。

所以你有看過長頸鹿嗎,沒有,有,地點是在,動物園,在動物園,對,所以你們要知道,愛護動物,友善環境,你們未來,才能真正還是看得到這些動物存在對不對。

[後龍同光國小 校長
張傳源]
這麼多年輕人願意把這裡打造起來,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場所,還有這裡面放了很多,不管是文化的,還是說兒童可以來學習的內容在這裡面。

寓教於樂,藉由展覽、生態影片,讓小朋友更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

因為我們用氣球,展現了叢林,展現了叢林裡面有動物,可是呢,我們當然不是只是想這樣做而已,我們想告訴大家的是什麼,如果你們不友善土地,會有發生什麼事情,氣球爆炸,就沒有森林。

[後龍同光國小 校長
張傳源]
讓我們學生從社區中就可以學到很多(和)課堂上不同的東西,再來就是對學生來講的話,未來他會對這個社區更加的認同,和對這個社區,更有感情,以後才有可能說,留在這裡,把這裡發展得更好。

如果六張牌,加進一張,七,七,七張牌,我們再考慮一下,是七嗎,是七嗎,對,確定,我覺得應該是九張了,一、二、三、四,五張牌,五張牌。

這天客棧很熱鬧,隔了一年,再度辦了市集,有魔術表演、古早童玩、和DIY工作坊。

每個地方都是很均勻,才不會,哇,沒有塗到。

小朋友專注的上色,畫出獨一無二的作品,也有另一群小朋友,要把彩繪完的娃娃送給客棧。

[後龍灣惜福市集 志工
鄭惠娟]
把他們的作品留在客棧,然後種下一顆種子,然後他們就會,就是種子會慢慢萌芽,他們有空會回來,想回來看看他們的作品,然後他們就會帶朋友進來,然後我們後龍灣就會慢慢慢慢被大家看見了。

[家長
劉秀珍]
看到像後龍這樣的地方,就很少有這樣的活動,有這樣的平台,就感到,走出去,也不知道帶小朋友去哪裡,覺得是滿不錯的一個地方,然後小朋友也玩得很開心。

人進來了,而舉辦市集的成員們,也有個聚首的機會。

[後龍灣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彥云]
他們藉由這樣的平台,能夠做這樣子的行銷的動作,還有互相鼓勵,互相一起提升,然後未來他們真的是在創業這條路上,除了有伴以外,他們也可以互相學習模仿成長。

[後龍返鄉創業青年
陳品媗]
讓我們的產品曝光率增強之外、增大之外呢,然後也希望能夠多認識一些人脈,對,增廣人脈,然後還有就是,因為後龍在地呢,也有生產花生,我們希望說未來能夠在這裡,也能夠使用到後龍的花生,照顧到後龍的農民。

[後龍灣惜福市集 志工
鄭惠娟]
就是大家都傻傻的一直在付出,那這種感覺是會傳染的,就覺得大家都會一直很想說,我有什麼東西可以拿出來,我有什麼東西可以,可以讓大家看見、跟大家分享這樣子。

[後龍灣工作坊 組長
王贊富]
就大家回來一定有事做,起碼你吃得飽,再往外發展,對,所以漸漸的我們就在這邊落腳生根,那把它當成自己家的感覺。

[後龍灣惜福市集 志工
陳晴珈]
每一個人就是有自己的特色,那全部加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變成,很多的星星一起發亮,所以我覺得在這裡的話,就是有一個交流的地方,然後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從前面這根柱子開始算,總共五支,這樣間隔呢,就50公尺,總共呢,有150公尺。

客棧所在地的同興老街不長,但從這些商號建築,仍可窺見其歷史風華。

[後龍灣發展協會 總幹事
趙惟妗]
光復後,三十四、五、六年,那時候是最興盛的,紅燈綠酒,然後賣什麼,有什麼,不過都是委託行,都是大陸進口,然後就在這邊寄賣、販賣這樣子。

那窗戶,為什麼是乾壹、乾貳、乾參、乾肆,到乾玖,這邊呢,坤壹、坤貳、坤參、坤肆到坤玖,為什麼,一個男生、一個女生,也差不多了,好像天、地,在易經裡面,乾坤,乾代表是天,坤代表是地,乾坤有天地,有男生,就有女生,有右邊,就有左邊,一百分。

逛市集外,更要認識這條後龍最早的街道。

[後龍灣發展協會 總幹事
趙惟妗]
公司寮漁港,所以進進出出,那就是淤沙太嚴重了,慢慢的就沒落了,沒落之後呢,這邊呢,就沒辦法生活啦,所以你看這邊剩下九戶人家。

聽著導覽才發現,原來這裡曾經那麼精彩。

[後龍灣發展協會 總幹事
趙惟妗]
我們一定要田野調查,我們調查的話,就是在google呢,沒辦法google的東西,一定是私房故事,那個私房故事就是,私房的,人家呢,你要來問、來採訪,才可以得到這個寶。

帶動人來來往往這樣,有啦,在這裡是比較熱鬧啦,變好很多啊,現在有在辦這個有熱鬧多了,每天都有人來,這群人每個人都很用心,來這裡,把我們這裡弄得比較熱鬧這樣。

一股力量正在集結、發展,為了秉持初衷,他們不向任何單位申請經費,全靠自己。

[後龍灣工作坊 組長
王贊富]
我覺得,只要有錢進入,或者是有人進入,以後一些不必要的想法、做法,都有可能要以他為主,那我就,就喪失我一開始要的感覺。

[後龍灣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彥云]
志工的力量,才是我們最想要的東西,甚至又再感動了其他的新的志工加入,我們要的就是這樣的力量,那也就沒有所謂的經費的問題了,就是多少經費我們不在乎,我們在乎的是要不要動起來這件事。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局長
林彥甫]
由基層,然後扎根,然後慢慢地把這個社區營造做出來的,而且他們更難能可貴的,他們不怎麼想要靠政府,年輕人返鄉參與社區營造、協力、故鄉再造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看到這個傳統,我們的老農村呢,它能夠再發展的一線契機。

一路走來,也曾遇到許多困難、遭受質疑,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在一次次的參與過程中,更加認同自己的家鄉,而後龍,也確實因為有了他們,正在改變。

[後龍灣發展協會 理事長
陳彥云]
兩年多的時間以來,我們從網路平台到現在兩萬多人,然後甚至到其實,全國其實有些朋友都已經開始在關注我們這裡,那我覺得說,其實不用管自己能夠做多少,就是想辦法去做,然後就是互相幫忙,共生、共好、共榮,那總是會讓家鄉有不一樣的改變。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