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新屋的永安漁港是全台灣唯一的客庄海洋文化聚落,今年這裡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冬令營,讓國小的孩子們體驗當地的生活樣貌。像是進到漁市場認識漁貨、牽罟體驗還有浮球彩繪DIY,帶領年輕一代用輕鬆的方式來認識家鄉之外,更希望透過營隊、來培育未來在地的文化生力軍。來看記者涂至伶羅應展的報導。


 

 

 

來到桃園新屋的永安漁港,可以看到一艘艘漁船,有的停靠在港邊,有的來來回回忙碌著。港口旁的孩子們穿上救生衣,在老師的協助下一個一個上到漁船,準備展開他們的漁船初體驗。

 

好,過去,踩上去。

 

掰掰,我們出國嘍,掰掰,不要太想我。

 

因為我們不是漁民,所以不可以出船出海去,我們要安排小朋友來搭船,在漁港內繞一圈,是為了(讓他們體驗)出船的辛苦這樣子。

海洋客家休閒農發協會導覽隊長 楊詠清(左)

 

現在我們坐這個漁船,有沒有感覺是很平順的,那是因為我們在港區裡面,所以一般漁船他們很辛苦,出到外海的時候,級風超過7級風、8級風,浪都很大,是這樣跳躍式的,所以一般人坐了船出了外海,很容易就嘔吐,所以我們現在坐這邊是很風平浪靜的。

 

儘管因為沒有漁民證,船長沒辦法為大家還原出海捕魚的場景,不過對於這樣的體驗活動,小朋友們還是感到既興奮又新奇。

營隊小朋友 陳繪雯(左)

就是很開心,因為第一次坐到漁船,之前我跟爸爸媽媽跟一些家人都有去晚上,去澎湖釣小管,跟那個漁船不太一樣。

營隊小朋友 張瀚中

 

很開心,因為第一次搭到漁船,我也是第一次搭漁船。

營隊小朋友 王文彥

很好玩,最後面好像有點暈暈的。

 

搭船的過程中,老師也抓緊時間和同學們分享漁船的相關知識,也因為實際走訪、親眼看到,記憶就更為深刻。

 

他們要出船是要看洋流,漲潮的時候,他們的船才開得出去,因為這個港區裡面呢,它呢普通時間因為凸堤的效應,這邊的港都會有淤沙,所以他們不定期會來這邊清淤沙。

營隊小朋友 張瀚中(左)

船的編號代表很多意義,像是某些代號就代表它的重量有多深,或是海域有多廣。

營隊小朋友 張瀚中

因為在課本裡面可能有一些圖片,印得沒有很好看不出來,然後又不能親眼看到,(所以你們覺得這樣的方式學更快對不對?),對。

 

今年地方團體和在地活動公司合作,舉辦了第一屆以海洋教育為核心的冬令營,要讓孩子去到現場看、親手摸、動手做,認識特有的海洋客家文化。

工作人員 林俊瑋(右)

 

一日遊你只能是片面片面片面的,體驗到說我們這邊的一些特色,可是像冬令營的話我們就把它結合是說,我們這邊以前濱海居民的平日生活的話,整個完完整整,結合成奏成三天兩夜的課程,那大家能夠更完完整整的了解說,我們這邊永安地區,海洋客家文化的話整個生活樣貌到底是怎樣子的。

海洋客家休閒農發協會理事長

黃裕聖(左)

 

本地這邊很多的年輕人,他不了解在地的文化,所以我想辦這樣的活動,讓這裡我們地的年輕人來參與,也讓外面我們在都市生活的年輕人,來到這邊,來認識我們這裡在地的海洋客家的文化。

 

烏魚子,耶我找到了,好來有人找到了,趕快要拍照的。

 

白帶魚在哪裡,這個這裡,不是這裡,那個那個,對在那裡,這個是銀帶不是白帶,白帶在那邊,那個,對。

 

換個場景,孩子們來到漁貨市場,裡頭各式各樣剛打撈上來的新鮮漁貨及乾貨,讓這些平時只有在餐桌上吃到卻沒看過原貌的孩子們忙著睜大眼。仔細看看想像中的美味海鮮,牠們到底原本長什麼樣子?名字又是什麼?今天老師就直接在產地,好好實際了解一番。

 

那漁民因為大量的捕捉呢,所以捕捉的一些魚類呢,所以說太多的呢,會把它製成魚乾來販售,那為什麼要製成魚乾,小朋友知不知道為什麼要把它製成魚乾,容易保存,對, 對 要保存,才會能夠增加保存的期限。

海洋客家休閒農發協會導覽隊長

楊詠清(左)

我們現在就是要教育小朋友呢,就是「食當季、用在地」,然後教小朋友呢,捕魚、抓魚是很辛苦的工作,現在海洋資源越來越匱乏。

 

桃園永安漁港是全台灣唯一的客庄海洋文化聚落,最道地的的海鮮說法跟他們學就對了。

 

來到我們的客家漁港,一定要學幾句客家話,那大龍蝦我們客家話怎麼講,龍蝦,不對不對是大龍蝦,我們來講一次大龍蝦,大龍蝦。

海洋客家休閒農發協會導覽隊長楊詠清(左)

 

現在的小朋友,客家話都不太會說,所以我們來教客家小朋友呢來講,什麼魚客家話是什麼名字,像是龍蝦呢,教他講龍蝦。

 

旁邊的石頭呢非常滑、非常鋒利。準備好了沒有,準備好了,OK好那我們就慢慢下去嘍,來跟著我一個一個走下去,不可以跑也不可以推人好不好,小心,一步一腳印。

 

跟著老師的腳步再朝著海邊的方向前進,小朋友穿著雨鞋每一步都很小心,因為石頭上的石蚵如果沒有仔細注意,很有可能就會劃傷腳。

 

以前我們的祖先也是用竹子,慢慢慢的把蚵仔或者牡蠣挖出來,還有把一些蚌殼挖出來,慢慢來把石頭搬起來。

桃園石滬協會

盧志彬

 

我們這邊很多很多的生態非常非常豐富,除了魚以外,還有很多的小螃蟹,還有所謂的一些螺類,就我們常吃的燒酒螺,那在園區過去不久的地方還有藻礁。

 

肚子中間呢有一個尖尖的呢,就是公的,如果呢旁邊比較大片,像打棒球那個捕手胸前的護罩的話就是母的,所以這隻是公的有沒有看到,這邊有一個護甲這邊尖尖的是公的。

記者 涂至伶(左)

 

這邊是桃園新屋地區的海邊,在這有90%以上的客家人,也因為靠海吃海,發展出了特有的海洋客家文化,在早期他們會用牽罟還有石滬的方式來捕魚,今年他們辦了營隊,帶著小朋友來實際體驗。

 

來小朋友看那邊,以前的人呢,要網魚的時候呢,用一張網子兩個人,慢慢的把魚網過來,魚有一定的游性,所以小朋友不可以下去呢,在裡面攪來攪去,魚會很緊張,因此呢魚會沿著旁邊走,因此那兩位先生呢兩位老師呢,慢慢把網子拉過來,我們先看一下。

 

有小魚有沒有看到,哇,今年五月時候呢,這邊有抓到1千多斤的魚這邊,哇哇有沒有看到魚,鱸魚哇有鱸魚耶。

海洋客家休閒農發協會理事長

黃裕聖(左)

 

一般來說,牽罟不是說客家人才會牽罟,牽罟是靠海,靠海有沙岸的地方,就有人在牽罟,但是我們老祖先來到這邊以後,剛好新屋這邊是沙灘,是沙灘在這邊,所以他們在這邊待下來以後,他就會用牽罟這種方式來討海。

 

早期牽罟是透過許多人的力量、同心協力一起捕魚,最後的收穫由大家均分共享,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這種抓魚的方式就逐漸沒落了。

海洋客家休閒農發協會理事長

黃裕聖(左)

 

第一個原因是說,現在討海的技術越來越好,越來越先進,所以傳統牽罟的方式就會少了,第二點是說,因為海洋資源越來越枯竭,可能是污染還是各種的問題,所以牽罟這種討海的方式,逐漸的失去它的經濟價值,所以慢慢慢慢的已經被遺忘掉這樣子。

工作人員 林俊瑋(右)

 

在民國5、60年代甚至到70年代的時候,所有北台灣的魚貨都是靠我們永安漁港這邊發出去的,然後所以代表其實可見是說,我們以前永安這個地方的海洋資源是非常非常豐富的,那又因為是有客家人,大家以為客家人是靠山,但其實這地方的客家人又是靠海,而且是依海維生的,那這個地方是一個非常非常獨有特色的地方。

 

來這個東西叫做什麼東西,浮球,浮球嘛對不對,來 我再問一件事情,請問,海洋當中最多的廢棄物種類是什麼,塑膠。

 

那請問一下塑膠的話,你們覺得在海中的廢棄物有哪些,塑膠袋、吸管、寶特瓶。

 

這個硬式塑膠的話,基本上在海中也是非常不容易分解的懂嗎,它也算是裡面海洋廢棄物中也算是很大的比例。

工作人員 林俊瑋(右)

 

那其實我們在以前的時候就想說,我們到底怎麼去改變這個生態,因為單純淨灘、收垃圾OK,但是硬式塑膠這種東西,我們想說,它會不會有另外一個重新發展的方式,然後我們就想說,那我們把浮球去做一個二度創作,再次創作,讓它變成是一個,能夠變成一個景觀藝術,或者是能夠變成是說,有一個教育意義在裡面的話,所以我們想說,那我們就把浮球這個東西,變成一個教育意義,讓小朋友能夠體驗到,我們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海洋垃圾經過清理之後,經過小朋友的創意發想,不論是大膽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或是畫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浮球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成了獨一無二的創作。

營隊小朋友 呂立揚

 

鱷魚,(為什麼那時候繪想畫鱷魚啊?),因為我喜歡爬蟲類,我家裡還有養一隻蜥蜴,(所以你就把浮球畫成你喜歡的爬蟲類是不是)。

營隊小朋友 陳繪雯

 

壓克力顏料去畫的,我畫的是柴犬,但是還沒畫完,(所以它待會大概會怎麼樣呢,你待會要怎麼樣畫),底下一樣是金色,然後這裡有一個鼻子跟一個笑臉。

營隊小朋友 范希如

我想要畫貓咪,因為我本身就很喜歡貓咪,我家裡有養6隻貓咪。

海洋客家休閒農發協會理事長

黃裕聖(左)

 

透過這樣子的一個DIY的體驗,我們是讓小朋友了解到說,這種的海洋廢棄物對我們的環境,對我們的生態的影響,其實就是有一種環境教育的意義在裡面。

 

小心喔,小朋友不要用跑的,來我們這邊集合,一直跌倒啦,等一下你們是沒有來過海邊是不是,我沒有來過,真的假的,沒有。

 

這一次的營隊特別針對3到6年級的小朋友來規畫,向下乹根,透過生動、有趣的課程讓孩子們對自己的家鄉和海洋文化有更多認識,希望能培育出在地文化的生力軍。

工作人員 林俊瑋(右)

 

那其實有一部分的特色是,我們現在這群小朋友啊,他們其實並不是靠海邊的,像我們現在小朋友大部分都是在都市去做成長的,那他們對海邊接觸這塊其實,並不是他們生活中都能很常接觸到的東西,那我們又再透過我們專業的講師,去做專業的引導導覽的話,小朋友其實非常投入到我們這次活動,而且我們常講真的活力旺盛。

 

你有撿到嗎? 還沒有,這要亂摸,今天晚上的蛤蜊可以吃多少喔,對小朋友看一下這個藤壺,把你身上的蛤蜊交出來。

工作人員 林俊瑋(右)

那我們未來的話也會想向是說,看能不能夠結合各個國小的戶外教學,然後或者是我們環境教育的,環境教育體驗營隊這些,都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然後我們也不會只是只針對著國小的學生,我們也會想試試看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的環境教育體驗營隊,也是有可能的,然後我們也會再想說,我們要怎麼去結合在地特色,然後融入在一起。

 

珍貴的海洋客家文化,因著環境的改變逐漸沒落,不過近幾年來,政府和地方努力經由各種方式來保留,這次的營隊更是希望讓年輕人認識自己出生的土地,讓在地的文化、傳統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採訪/撰述 涂至伶

攝影 羅應展

剪輯 林敬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