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的大賣場、超市,加上外送市場竄起,傳統市場的影響力漸漸式微。但很多人一定知道,傳統市場中那股濃濃人情味,是永遠無法被取代的魅力。最近台北市客委會和幾位音樂人合作,積極拜訪了三元街等等好幾個市場周邊的客家鄉親,為這特殊的「人情味」打造了一系列歌曲,還特別製作「買一把幸福」專輯,要讓更多人認識這些隱身在台北的客家故事。一起來看林秋伶跟江長銘的報導。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0000-0118

今天這麼早,對啊,我家老公,還在家裡當大爺,說真的,要找他來幫忙,還真的很難,不過跟你說真的,我們的東西賣得又便宜,客人又愛吃,常常來買,我們又可以生活下去,要收起來還真的捨不得,對不對,真的,不過不像我賣菜的,現在的年輕人,都去超市,他們不知道,其實要一早來買,才很新鮮,自賣自誇,我的粄要蒸好了,你要當我的第一個客人嗎,好啊,喔,來喔,來買喔,來買喔,開始囉。

 

客家音樂人邱廉欽和吉那,用短劇呈現出一早市場的活力,舞台上的菜簍、攤車,讓人身歷其境,也帶出音樂會的主題。

聲音來源

音樂創作人 吉那(右)

藉由這樣子的一個市場叫賣的開始,一天的生活,天還沒亮的時候,菜市場就開始活絡了。

製作人 黃培育(左)

菜市場就是亂中有序,它很亂,可是它中間有它的秩序在,對,那我就是想要在台上有這種感覺,很亂,可是它有個秩序在,那秩序你不會講,可是你看了就是很合理。

《是誰在那叫賣/邱廉欽》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0126-0212

來啊,買喔買喔,來買喲,東西很好,老闆來看看哪,剩誰,剩誰在那叫賣呢,來啊,買喔買喔,來買喲,記憶還在,人情有多少。5258

音樂創作人 邱廉欽(左)

3713台北的市場會經過都市計畫,所以會遷走,3722  3754來買喔,買喔,買喔,這歌詞裡寫的,記憶還在,人情有多少,記憶還在,記憶還在,但是,就是到底剩下多少人情味,3806

聲音來源

音樂創作人 邱廉欽(右)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0225-0318

二020641天剛亮,忙碌的人們是幽微的小點,那聚集的光點,是最日常卻是最美好的事,那就是幸福的微光,那些熟悉的人情味、街道,都還像在我的心裡一樣,透過這些聲音,我和很多客家音樂人,來到市場,透過音樂,跟著市場,找到客家,020925

 

邱廉欽是在市場長大的孩子,從小幫忙家裡做生意,沒想到有一天,也能用自己熟悉的市場元素來創作歌曲。

音樂創作人 邱廉欽(左)

3136除了我自己第一張專輯有寫到市場裡的故事,這次來看台北市場的遷移,遷移的部分,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看,看到客家人的聚合,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很特別的觀點,因為看到一個族群移動的軌跡,這一定有它的脈絡的,3208

《買一把幸福/吉那》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0345-0404

二015714天還沒亮一天才開始,為了生活早早就起床,綁著一把把幸福讓人帶回家,變成全家人每天生活的力量。015733

台北市客委會主委 徐世勳(左)

010344因為我們台北市的客家鄉親,全部都是看不見的,找不到,隱身在都會區裡面,所以我們才希望說,我們找出他們的故事,讓大家來認識,010358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0418-0425

0450-0455

為了生活,早期許多客家人從全台各地客家庄,來到台北工作,台北市客委會,連續三年打造台北客家音樂專輯,2018年製作以獨立書店為主題的「漂移-我們的世代.我們的漂移」、2019年以台鐵為主題,製作「台北站到了」,追著火車找尋客家,2020年的「買一把幸福」,則是循著客家人從南機場到石牌的沿線,找回昔日市場的歷史地景。

製作人 黃培育(左)

1735傳統市場現在已經漸漸的式微了,對,那連結到客家就是,客家在台北市這裡面,它很多已經,就是它已經不明顯了這樣子,所以我們等於是重新去挖掘一個屬於市場的,然後客家的記憶這樣,1750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0509-0550

不只是買一把菜,更是買一把幸福。

聲音來源:製作人 黃培育(左)

1817傳統市場可能就是我們,以前是每天都要去,然後你可能跟那個殺雞的、賣菜的、賣水果的,你可能都會有一定的交情在,所以你進去市場就會變成是一種,可以閒話家常的朋友這樣子,對,那再後來就是延伸到我們做的東西是百工,就是各種在市場附近的行業這樣子,1841

 

「買一把幸福」,從發想到執行,花了8個月時間,還找來6位音樂人,深入市場做田野調查,再把許多精彩的小人物故事,創作成歌曲。

音樂創作人 邱廉欽(左)

3401像我有訪問做粄的,還有做客家料理、客家點心的部分,我覺得,我想到我媽媽,在市場裡,三點多就要起床準備,3413

《老字號的點心店/邱廉欽》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0604-0801

菜包、菜脯、蘿蔔糕,水粄、艾粄、米苔目,湯圓、粽子、米栥粑與仙草,老闆老闆,今天愛吃哪種,老字號,老字號的點心店。

通化街客家美食業者 張碧玉、葉睿彩(右)

二0713以前是用葉子嘛,月桃葉,去山上割,就要去山上割月桃葉回來,做艾粄、紅粄都要用,菜包也是要用啊,但是割到後來,做的,越做越多,割到沒地方,就改用烘焙紙了,0733

 

葉睿彩是苗栗南庄人,父母親早期來到台北打拚,當時通化街物價低廉,就在此擺攤做生意。

通化街客家美食業者 張碧玉、葉睿彩(右)

二0742  30幾歲的時候,媽媽才開始放手讓我們做,媽媽要教他炒料,要炒料,炒到要有味道出來才可以,她就說,你洗一洗,你炒看看,換他炒,然後要說還沒有炒到,味道還沒有出來,要炒到有香味才可以,東西要做得實在一點,我們能吃,才能賣給客人,0809

 

這樣一做,就是5、60年。

通化街客家美食業者 張碧玉(左)

二0839通化街很多客家人,老一輩的不在了,有些年輕人不會講了,這邊通化街轉變比較大,就是這個建了就分散了,地方分散了,就是我們最久、然後最道地的客家味,會問我們小孩子要不要接啦,不接,我們也沒辦法,現在不能強迫啊,看我們做太辛苦了,尤其是過節的時候,早上一爬起來,就做到晚上睡覺才有躺下去,0925

音樂創作人 邱廉欽(左)

4014一件事情,你做,你繼續在做做做做做,做這麼久的時間,真的,現在的人有辦法嗎,(一輩子就做這件事情),對啊,一輩子就做這件事情,4027

通化街客家美食業者 張碧玉、葉睿彩(右) 會

5847嚇一跳,受寵若驚,這樣也可以創作歌曲,做粄還有歌,不開心怎麼可以,(會覺得自己做了一輩子,現在竟然有一首專門為我寫的歌),對對對。

《一家人的餐桌/吉那》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0837-0914

魷魚爆香,豆乾接著放入,豬肉絲芹菜放入同一鍋,客家小炒準備好端上桌,是媽媽記憶的味道。

書屋花甲店長 方億傑(右)

2519我們其實在做所謂的續食,或是醜蔬果,是用在我們的老人共餐,本來就是需要這麼大量的蔬果,那我們也希望說,透過販售的方式,我們可以做得更精緻一點,讓消費者也知道說,這樣子也是可以吃的,2535

音樂創作人 吉那(右)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0932-0951

1313我才知道他們還有訓練,有一些可能在,年輕人,年輕小朋友,他可能也許在比較小的時候有迷失過,就像這些小朋友他們就,來訓練他們學得一技之長,1329   1335讓他們有獲得有重出社會的一個機會,1338

 

每一個領域,都有客家人的身影。

音樂創作人 吉那(右)

1023原來大家從他的故鄉來到台北市打拚,雖然說大家來的地方都不同,不過最後,客家人的身分,讓他們在不同的城市裡扎根。

《做工的人/徐哲緯》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0955-1117

二010818深深的夜,流著大顆的汗水,靜靜地看,沒日沒夜的修理,慢慢地轉,轉出命運的圓,他是做工的人,做了一輩子,010838

龍泉市場機車行 范拔(右)

二1437我是讀書讀不來,才去當學徒,到新竹當學徒,學修理摩托車的,學了大概一、兩年了,我就回,就在本地,找一些車行當學徒。

 

來自竹東的鄉親范拔,在師大路生活了將近60年,當然也見證了大時代變遷。

龍泉市場機車行 范拔(右)

你像年輕人大部分都是網購的啦,或是到大賣場、吹冷氣、慢慢逛這樣,現在目前大部分都是這樣啊,我小時候放假、放學,就在這前面玩,過童年,玩紙牌的,一些童年的一個活動就對了,因為市場本來就是,從那邊的市場延伸到這裡,後來政府就是徵收了一些土地,所以說才有師大路跟辛亥路,這一條也變巷道這樣子,1804

音樂創作人 徐哲緯(左)

5248市場裡面的人,看起來他就是市井小民,他就很平常的人,我們會覺得不平凡,不過他的故事,人生故事也好,他的經歷也好,他其實創造了很多的不平凡跟偉大,5300

古亭市場菜商 湯清雲(右)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1132-1329

二1127  20幾年前,那時候是最忙的,現在這個傳統市場,只有老人家比較會進來,年輕的現在都到那個大賣場去了,一買就買了好幾個禮拜的菜,謝謝,現在煮飯的人也很少,沒有以前那麼多了,現在外賣太多了,1150

西藥房老闆 葉元洪(右)

二3049(以前)這裡都是竹林,這裡沒有房子,對啊,以前果菜市場那邊也是都竹林,後來才改建,才拆掉,那時周邊都是矮房子,只有我這個5層樓房,那個時候算是,我們這裡是最棒的建築,旁邊都是平房,3110  3115那個時候大家都很羨慕我們這裡,現在變成我們羨慕周邊的,周邊都大樓,我們只有5層,3126

 

雖然訪問的都是基層小人物,幾十年來,他們各在其位,默默付出。

《欠了什麼/葉鈺渟》

二010121下雨天就賣雨傘,開學就賣制服,給你一個舒爽的日子,繡上名字讓你在學校讀書,這裡什麼都有,只要你有單純的心,010149

南機場百貨行 魏建忠(左)

二2152來這邊開店,最主要,因為當時外省人、客家人很多,以前算起來真的是百貨,現在是沒落,以前百貨什麼西裝、什麼外套,西裝褲、襯衫、領帶,什麼都有,2214  2219收店了,繡學號還要繡到差不多3、4點,我寫,我老婆繡,還要印啊,印那個號碼有沒有,2226

音樂創作人 葉鈺渟(右)

010033這首歌叫欠什麼,就是欠什麼,因為以前我們客人要買東西,一定會去百貨店,不像現在的便利商店這麼方便,走幾條街,你就可以買到東西,010046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1342-1626

清新抒情的曲風,帶出主角的故事。

聲音來源:音樂創作人 葉鈺渟(右)

010206百貨店就是他們以前年輕,然後一直到現在,然後養家糊口的一個地方,然後在時代的變遷之下,雖然就是可能,在現在這個時代,開百貨店可能沒辦法賺錢,可是它是在他們經過人生的經歷、歷練,白髮倉倉,他們還可以就是唯一守護他們的回憶美好的一個地方,010133

 

不僅守著店,魏建忠30幾年來,每天中午12點和下午4點,還會站導護,維護學童上下課安全。

南機場百貨行 魏建忠(左)

二2303最初是,這隔壁是鐵工廠,鐵工廠它東西,外面亂擺,下課的時候,學生全部從大門出來,我就怕小孩子去踢到,踢到怎麼樣,摔跤啊,對不對,我就開始在那邊維謢,不要給他靠太近,2323  2352有的人會說,沒錢你做什麼,我說沒關係啊,我高興就好啊,2400

《一日好過一日/劉慧卿》

二013548麵包配味噌湯,天未亮的菜市場,河堤旁的小石路,走啊走,你不是我,你不會懂,013610

 

北上生活不易,客家鄉親一個拉一個,互相照應,早期的克難街、南昌街一帶,就聚集許多客家人。

萬華區騰雲里里民 曾德寶(右)

二1909我最先搬進來,然後我住在這裡的時候,那時候講起來也是滿辛苦的,因為我們來到這裡人生地不熟的話,(沒有認識),因為沒有人提拔你,所以說都是做苦工,1931

萬華區騰雲里里民 羅兆章(右)

二1933沒有房子就隨便搭,那時候,剛剛我講的啊,中華路當時候是堤防,堤防,那個違章,沒有房子住,從那個馬路斜下來,斜下來,就是住在那裡。

萬華區騰雲里里民 湯士賢(右)

二2016客家人都很辛苦,很打拚,大家各人的news(故事)不一樣,所以在那段時間的話,真的是那時代的轉變有沒有,真的是很快,2032

萬華區騰雲里里長 李重華(右)

011130苗栗、頭份、新竹,鄉親幾乎很多人都上來台北這樣的一個地方來找工作,那於是克難街當時,因為都沒有做完整的規畫,所以先到了,就是有地方他們就蓋房子,011147

《有一種花/劉格帆》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1644-1817

二014401有一種花叫做女人花,靜靜地開花,靜靜地漂亮,星星知道我的心情,月亮照亮我的路,不怕勞碌辛苦,只怕家人不溫飽。014429

士東市場花店老闆 許桂招(左)

二0255沒有人賣花,就是一個念頭,就轉念,我是不是可以來做賣花,那時候我不會的時候,我就去買書,買書來看,那一個禮拜做的錢,沒有現在這邊一天的錢那麼多,你知道嗎,那所以說,後來就在做中學,一面賣花,一面去學花,0315

 

許桂招最早跟著公公做水果批發,後來改賣花,2010到2018年時,她還擔任士東市場主委。

士東市場花店老闆 許桂招(左)

二0346今天你要做什麼,今天你是馬上就,假如喪禮或婚禮的,就是要開一點的花,我就會用比較開的花給你,假如是你要擺家裡,擺持久的,或者那個飯店什麼東西要的,我就會用最好的花、最新鮮的花給他做,我常常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在想,所以我的生意,只要給我做過以後,真的都不會跑,0410

 

專輯音樂會還特別邀請故事主角們來欣賞,讓大家倍感榮幸。

士東市場花店老闆 許桂招(右)

011656感到很榮幸,沒想到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一個小市民,能夠今天會得到人家的肯定,011706

萬華區騰雲里里民 羅兆章、詹碧春(右)

011441很好啊,很有意思啊,因為它一個故事就是一首歌,很有意思,(有想說自己的故事,也會變成歌嗎),哈哈,哪好意思,哈哈,有啦,感覺有啦,有對這個故事來說,很好聽,很好,011505

台北市客委會主委 徐世勳(左)

010912我們的客家鄉親很多是肯來為這個社會來服務,但是他們不會說,要講得很大聲讓人家知道,他們就默默的做,默默的做,但是這次我們就希望說,默默的做,小聲做的,變得大聲一些讓人看得到,010929

觀眾 劉志忠(右)

011918我們現在有超級市場,不過沒有人情味,人情味就是跟人的關係可以接近,我覺得這個很好,我看很多年輕人來參加,011931

廣播主持人 陳佾玄(右)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1917-1927

012355一個故事,就接著唱歌,感覺是整個串連下來,不只是聽音樂而已,012403  012242哇,還有這麼多這麼多,像螺絲一樣,在社會裡面,就是我們客家人,當初怎麼走過來的,012249

廣播主持人 李穎珍(右)

012038看到他們的故事,才知道說,原來我們北漂這麼辛苦喔,不過前輩,更是辛苦,所以其實今天藉由這些音樂,就覺得說,心裡是很溫暖的,012051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1946-2004

 

資深客家廣播人 謝國玄(左)

011728以前的傳統音樂,就講到情、愛、阿哥、阿妹,講到媽媽、娘親啊,不過現在,今天聽到的就是很平凡的,很一般常民的生活,像阿妹妳去市場買菜,妳買回來的菜,買回來的不是菜,是和家人一起吃飯的幸福,011753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2014-2032

藉由6位音樂人,把都會客家人的故事記錄下來,整張專輯在曲風、及音樂層次上的舖排,得特別用心統整。

製作人 黃培育(左)

2849因為每個人的特色跟屬性不一樣,然後寫歌的方向也不同,所以這個地方在難,對,就統整起來,讓它看起來比較像是一張概念性的專輯比較難這樣子。

插畫、裝幀設計 王志中(左)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2040-2048

4345我們就畫了一張畫,差不多將近有180公分長,用0.1的,差不多0.1的針筆,畫的一幅畫,就是在把所有的菜市場的特色,統統把它集結,融起來,就有點像上河圖。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2057-2109

單色插畫裡,點綴的粉紅色,代表幸福,也代表這次訪問的主角,專輯的設計也別出心裁,像是拆禮物般,讓人驚喜。

插畫、裝幀設計 王志中(左)

4519有點捲軸式的方式,這是一個緞帶,它綁著幸福,然後我們讓它打開,打開之後呢,標題在這邊,那這個地方有一句,準備要看,進入這幅畫的市場的一句話,那這樣其實是一幅畫,4540  4607然後最後打開的時候,CD會跑出來,4611

影片提供:台北市客委會 2135-2204

採訪/撰述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影片提供  台北市客委會

有抒情、有動感,每個聲音、每個故事,都富含很深的情感。每個市場裡的客家足跡,都烙印下了鄉親辛苦打拚的身影,如果你願意仔細欣賞,這些屬於台北的客家記憶,真的簡單、卻不平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