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六十的陳隆壽,在桃園縣新屋鄉打造了一個電動車廠,他聘用在地年輕人,默默耕耘了十幾年,漸漸打出品牌,這幾年,不用掛牌的輕型電動機車,銷售量全國第一。其實,他原本是農家子弟,不想務農,去賣汽機車材料,遇到產業發展瓶頸後,毅然決然賣掉家裡的田,在當年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改行專做電動車。比起汽油機車,電動車雖然不好賣,但陳隆壽認為,這是台灣可以永續發展的產業,他這一代沒做好,子孫還可以繼續發揚光大。
一邊說,一邊把椅墊組裝起來,這是他為了讓長輩,可以單獨出門所研發設計的電動車。
這一輛又一輛準備要出貨的,是陳隆壽研發的電動車,他做這一行做了十幾年,說起來,也算是中年轉業!陳隆壽快要六十歲了,原本在新屋做的是汽機車材料行,這個行業,早年在鄉間是獨門生意,但是當機車店愈開愈多時,所有的零件材料,不是在大盤商手上,就是直接送到下游的機車店裡,夾在中間的材料行,註定要沒落,當年他才四十幾歲,心想總不能後半輩子喝西北風。
[電動車業者
陳隆壽]
那時候電動車,起初,我知道就是大概一家、兩家在做,那個賣很好,然後我就,奇怪,這種東西哦,看看,大部分我都會做啊,這沒有什麼那個(技術)啊,然後我本身就是做機車零件的啊,那年的三、四月的時候,我就開始去一些中南部那邊,找一些零件,不用開發的零件。
從買現成的零組件,拼拼湊湊成一台電動機車,到現在已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全國經銷網,背後當然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歷程!陳隆壽是新豐人,小時候家裡有八甲田,當年還是拉牛犁田的時代,因為父親早上六點要耕田,他身為長子得更早起床,先餵飽牛。
[電動車業者
陳隆壽]
小時候,國小我就開始,四點就要放牛,現在講沒人會相信,真的四點放牛,三頭牛拉著,牛在前面走,我還一直打瞌睡,還打瞌睡,讓牛拉著走,拉到那草坪吃草。
也許是被晨起農耕的經驗嚇到了,從小他的父親要教他如何蒔田割禾,他卻一樣都不想學。
[電動車業者
陳隆壽]
(田間)犁耙碌碡,全部都要學會,以後這個田會沒人耕,我說,我跟我爸爸說,這個這麼辛苦的工作,我可能不要做,還有,以後全部會用機器。
他既然不想耕田,初中畢業後就入社會工作,跟著堂哥學修理機車,也沒回家住,不是住在堂哥家,就是住同學家。
[電動車業者
陳隆壽]
年輕人,男生怕選錯行,女生怕嫁錯郎,我是覺得說,欸,做這個交通工具,做這個摩托車零件啊,欸 不錯哦,有一次我堂哥他叫我,說你去材料行幫我拿材料,我看了一下,呦,這個材料(生意)可以做。
從修機車,到開材料行,再轉行研發電動車, 剛開始家人全都反對!在十幾年前,不要說在鄉下,連都市人對電動車的認識也不多,尤其是研發好的機車零件要開模,每一件至少都百萬元起跳,這時候,傳統客家人的保守性格考驗著他,每個人都勸告他,千萬不要再做下去啊,畢竟他是第一個做電動車的客家人。
[電動車業者
陳隆壽]
我是決定要做就是了,我信心堅強,做多少算多少,一步一腳印來,剛好那時我爸爸說,他要給我田,我說好啊,你給我啊,過兩年,我就把它賣掉了。
以前人說,賣祖宗田是敗家子行為,陳隆壽認為,他賣田是要買地設廠,不是為了吃吃喝喝,好不容易才說服全家族上上下下。
[電動車業者
陳隆壽]
以前,我爺爺、我奶奶,五、六代人,全部是耕田的,賣田,敗家子,不可以賣田,我跟我爸爸說,沒辦法啊,我沒錢啊,耕田的人哪有什麼錢,只有田啊,只有把田賣掉轉過來,來做工業。
陳隆壽的電動車廠,聘用近卅名年輕人,幾乎都是新屋當地青年,月薪也都超過22K,他用實際行動來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電動車業者
陳隆壽]
以後若能取代摩托車,我們的環境才會愈來愈好,所以說我在新屋做,我是希望全部聘請新屋的年輕人,就是創造年輕人就業的機會。
廠區都是年輕人,也有利於兒子陳振濠回來接班,振濠大學念的是商科,對於機械原理一竅不通,並不想接父親的電動車廠,陳隆壽好說歹說,兒子妥協了,但是把原本電動車廠產銷合一的經營模式,一拆為二。
[電動車業者第二代
陳振濠]
在一開始的時候,老爸是非常地反對啦,因為他覺得說,為什麼你就不能把,電動車廠這公司好好經營下去就好,為什麼要搞一個行銷公司出來?
[電動車業者
陳隆壽]
所以說你接下來,用公司的名字,他說你這公司的名字太老,就是好像比較老古董啊,我要用行銷公司名,但是,其實做電動車,一定要,你做的人做,賣的人賣,產跟銷要分開啊。
兩代之間在磨合,做爸爸的最後也認同,產與銷要分開,他負責研發,讓兒子專注於行銷,成果逐漸表現在經營績效上,2009年,陳隆壽的電動自行車,在環保署實際補助案件量,才五百件左右, 到2013年,也就是去年,已接近四千件,平均每個月賣出三百多輛,是國內輕型電動車的第一名。
[電動車業者第二代
陳振濠]
一開始沒有做行銷嘛,所以我們的量是非常地少的,對,那再加上我們開始慢慢導入行銷,慢慢對經銷商教育一些觀念,比如說維修、服務跟品質的提升,這三個要點,去做加強之後,慢慢地,我們的銷量開始成長。
[電動車業者
陳隆壽]
我兒子做得不夠好,我的孫子會做下去啊,我孫子會發揚光大啊,把這個電動車發揚光大啊,我希望是這樣而已啦,客家人喔,不會說,要賺很多錢,有賺,我就很高興,但是,我還是慢慢,一步一腳印來做就好了啦。
陳隆壽經常被問到,幹嘛要做電動車?他總是說,當對岸,中國的城市愈來愈多電動車在走,台灣卻還蝸行牛步,他賣一輛算一輛,他一生的堅持是,如果做得還不夠好,後代還有子孫接著做,總有一天,會看見成績。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羅應展
- Feb 18 Tue 2014 15:55
372集-農家子弟電動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