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不只在書中,更是生活的體現,被譽為日治時期最重要小說家之一的龍瑛宗,在北埔出生、成長,北埔的人事物,在他的筆下,又是如何呈現的呢。


 

 

 

這一個房子也是百年的房子,因為這個房子,後來都沒有改建,所以呢,基本上保有龍瑛宗那個時候的一個生活的空間。

 

以前龍瑛宗就住在這,一間離慈天宮不到一百公尺房子。

 

當你來參加這一場小旅行之後,重新回到他的文本,去看他的作家視角,他怎麼看待北埔的地景,他怎麼去看待整個在北埔街上的,廟前街這些人來人往的人,然後他怎麼去看到,慈天宮的祭典。

 

研究龍瑛宗20年的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王惠珍,這天帶著一群北埔在地鄉親,以及外地遊客,深度走訪龍瑛宗筆下的北埔。

 

他說他媽媽告訴他,開始會爬的時候呢,就一直從這個石板爬過來,要準備爬進去裡面玩,所以呢,他還沒走路,就先爬出來了,所以呢,可以斷定,他的出生地應該是在這一塊,然後呢,在整個戶籍考察的時候呢,也是這邊的空間,是可以確認的,其實百年前龍瑛宗就從這樣爬出來,所以文筆要好,先在這邊爬一爬,以後來這邊辦辦抓週。

北埔鄉親

彭小姐(右)

照片提供 劉抒苑

01:51:25~01:56:25

龍先生他從小的時候,有沒有,從那個廟口,從它那爬出來開始,延伸它後面的後一段,非常精彩,讓我們更認識他。

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王惠珍(左)

照片提供 劉抒苑

02:04:17~02:11:18

我覺得文學的內容,它是一個二度的空間,然後它是透過每個人的想像,那這一次文學小旅行,文學走讀的最大意義就是,讓讀者從二度空間進入三度空間的想像。

 

龍瑛宗這麼寫,他說,但對我而言,卻未曾夢過在山的那一邊的幸福,在南方的天空裡,裸露肩膀的紫色群山中,住著悲劇,所以山林對他來講,而且我覺得他顏色用得非常的好,用紫色,不知道在北埔的鄉親,有沒有好好的看過,北埔的山是紫色。

 

來到秀巒山的制高點,北埔風光一覽無遺。

 

客家文學裡面,我覺得應該是稱之為山林文學,就是說,它不是高山,也不是深水,它其實是一個淺丘文學,然後淺丘文學的視野是什麼呢,它大概就是這樣,從這個點,從這個秀巒山看下去,後面有一個山,很好的風水靠山,然後往出去是平原、然後中間是一個聚落。

遊客

羅先生(左)

本來看書看過的時候,對北埔的了解沒有這麼深,不過聽王老師帶我們這樣走、介紹那些歷史過程,感覺就是真的比較能夠體會那些作家,在北埔的時候,他小的時候,他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遊客

羅先生(右)

以前就是逛北埔老街,對啊,這次就有人導覽,因為以前就算看過,也是看過去,那有人講的話,會比較會有印象一點。

記者

林秋伶(左)

這裡是新竹縣的歷史建築,北埔公學校的日式宿舍,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今年政府把這裡整修好之後,成立龍瑛宗文學館,就是希望有更多人可以一起來認識這位,北埔在地的文學家。

新竹縣長

楊文科(左)

(北埔)非常有文化氣質的一個小鄉鎮,今天我們在這裡龍瑛宗,劉榮宗他的本名的文學館開館的日子,他是1911年到1999年,剛剛好今天是110歲,所以說今天開館的日子,非常的有意思(義)。

客委會主委

楊長鎮(左)

讓我們後代人有機會,讀到龍瑛宗先生的作品,所以我想縣長在這裡我們再來合作,並和(龍瑛宗)基金會合作,為北埔每一個家庭,應該有龍瑛宗的作品,好不好,我們來編輯書來送給所有的鄉親。

遊客

陳先生(左)

當初它在做這個修復的時候,我就很期待,對,那也希望說,它能夠就是透過一些,它們的這些營運規畫,或是策展方面,然後讓更多人可以透過文學的角度,跟在地的一個歷史脈絡,跟在地的一個文化生活,做一個連結。

北埔鄉親

蔡先生(右)

我本來是只知道有龍瑛宗文學館,只知道一個表面的名字,那今天他所講了以後,等於他把所有的精髓都說出來了,所以說,我雖然是北埔人,住在北埔十年了,可是今天才知道說,北埔很驕傲,有一個龍瑛宗。

龍瑛宗孫女

劉抒苑(右)

我去念圖書館系之後才發現,原來,因為我們去實習嘛,然後才發現說,原來,台灣已經開始有一些學者都在研究他,有一些論文集,就放在國家圖書館裡面,我才知道說,喔,我們家竟然有一個這麼厲害的阿公。

 

王惠珍老師說,龍瑛宗的文學裡,有很深刻的漂泊感,而這是來自於他生命的經歷。

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王惠珍(右)

 

新竹北埔出生,到台北讀書,第一個工作到南投,然後呢,為了高升,他又回到了台北,回到了台北之後,又被調到了花蓮,後來他在花蓮辭掉了台灣銀行的工作,回到台灣日日新報社,任職報紙編輯,日本戰敗之後呢,他又到了台南。

龍瑛宗孫女

劉抒苑(右)

原來他書寫了很多有關於北埔的一些景物跟人的描寫,那當然他也寫了台灣,因為他在台灣銀行工作的時候,常常被外派,所以他寫了很多台灣不同地方的一些地景文學。

照片提供 劉抒苑

06:53:21~07:08:09

龍瑛宗十幾歲就離開北埔,但北埔的在地文化,是他文學的養分。

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王惠珍(左)

他的名言叫做「文學是我唯一的幸福」,龍瑛宗到南投的時候,父親也寫了家書給他,所以在這個家書裡面,其實是他跟北埔很重要的一個連繫的形式,所以在館舍裡面我們特別展出了他的一個「返家」。

 

跟著龍瑛宗的作品,走讀北埔,書中的地景,躍於眼前,文學裡所敘述的北埔樣貌,更顯清晰,也讓人用作家的視角,重新認識了這座充滿魅力的客家小鎮。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江長銘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