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海岸線上的都蘭部落,是個歷史悠久的原住民部落,但其實這個阿美族為主的地方,因為四十幾年前,有一家從新竹縣遷過去,當時台灣最大的私營紅糖廠,而出現許多客家工作移民。如今糖廠雖然已沒落,改成藝術中心,但在部落裡仍嗅得出客家味。美麗的臺東海岸,恬靜的台十一線,東河鄉都蘭村,這個在大家印象中,充滿音樂氣息的阿美族部落,一年四季陽光燦爛,街道上,除了純真的居民,友善的味道,另外還有一個超過半世紀的移民文化。


都蘭國小的書包這兩年非常出名,很多人曾經看過聽過甚至有人買過,不過這個位在台東縣的都蘭部落,很多人以為它是單純的原住民部落,但其實在幾十年前,這裡就不但只有原住民文化,其實也有一段客家移民的故事在這裡。

因為一個小學書包,更加引起注意的都蘭部落,是在距離台東市北邊二十公里的都蘭山海邊,從幾十年前開始,在一千戶三千多位居民當中,因為開墾東部,一度有超過三百位客家鄉親到此居住。

[都蘭媽祖廟主委
李元義]
聽說這裡(都蘭)的蕃薯很大條,隨便種都有可以吃啊是不是,那時候就過來過來去都蘭山都蘭山上那邊開墾,開墾之後,西部鄉親就一直移民過來,就大家你找他 他找你,大家找伴一起過來這邊都蘭山上。

[東河鄉鄉民代表
李文光]
客家人喔,民國四十五十年左右,來這裡最多一百多戶,那時候來這裡都種香茅。

原住民為主的阿美族部落,五十年前,竟然有這麼多客家鄉親 不遠千里而來,如果只為了香茅、樟腦這些作物,可能還不夠生活,因此會有這麼多鄉親聚集,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吸引力,而且即使到今天依舊有著鮮明的痕跡。

原來在典型的原住民部落裡,這座大型傳統糖廠,在當年不但增添當地繁榮,對於外來移民也給予了不少工作機會。

[都蘭村民
蕭華明]
當兵回來就沒什麼地方可以去工作,要跑西部,又覺得父母都還在身邊,又不能跑太遠,那就想,啊 糖廠有在找榨糖的人,所以就進裡面去做。

[都蘭媽祖廟主委
李元義]
時間到(農閒)一有空的時間,糖廠開始開工了,它們(糖廠)三個多月而已,開工時大家就下來這邊上班,作工啊,剩餘時間就山上自己種香茅,種樟樹啦這樣。

位在台十一線旁,外型宏偉與漂亮海岸相互輝映,這座被簡稱都蘭糖廠的舊新東糖廠,創建於1937年日治時代,是當時地方產業中心,因為遭到二次大戰美軍轟炸一度停產,之後經過新竹黃姓家族到此修建,才在1962年又重新開工,主要以生產紅糖為主,而當初為了配合供應,附近種植甘蔗區域,包括東河鄉成功鎮等地都是,也讓農民增加經濟收入。

[新東糖廠經理
黃燦煌]
原料(甘蔗)都在路邊,你現在看得到的一直到成功鎮,你現在看大部分路邊現在椰子樹或著種釋迦的,早期都是甘蔗一直到成功鎮,做出來的紅糖也比較香,日本人就是覺得蠻能接受,因為差不多這裡生產的一半大概都外銷。

因為環境非常適合種甘蔗,在1970年中期,新東糖廠曾經因此變,成全台紅糖產量第一大的私營糖廠,尤其帶來的經濟效果,更讓都蘭人講話都很大聲。

[新東糖廠經理
黃燦煌]
對它(都蘭)當初那些民生經濟,是很有幫助,我知道的統計資料,差不多一年在這裡的運轉資金,差不多四千萬,你看它至少提供多少工人,外面採收的、搬運的。

三十幾年前的四千萬,對一個小地區來說,實在是一筆可觀的數目,不過好光景總會結束,敵不過產業結構改變,不再具備高價值的糖廠,還是在1991年忍痛停止運作,讓老員工無限懷念。



或多或少都曾經,在糖廠工作過的都蘭鄉親,面對村子裡的空氣 不再有一陣一陣紅糖飄香,雖然不勝唏噓也只能當做回憶,然而新東糖廠的結束,除了代表產業轉型,更無可奈何的是,都蘭的發展也因此停滯。

[都蘭村民
李元勛]
喔 差很多(停工後),那時小生意的很多,做起來每一家店都很熱鬧,比起現在來說熱鬧很多,那時候晚上人家上下班這些人(工人)來來去去,那很熱鬧,不像現在糖廠一沒有做以後,比較起來冷清很多

[東河鄉鄉民代表
李文光]
那糖廠對都蘭影響很大,那時差不多大部分都蘭的鄉親,都在靠糖廠生活,那時工作機會比較多,那糖廠在做的時候,這邊大部分全都種甘蔗,種甘蔗就賣給糖廠去做糖嘛,有的去上班,到沒有糖廠了,甘蔗就都沒人種了,那就改種別的水果了這樣。

不論再捨不得,糖廠終究還是關閉了,但眼前這一座壯觀又充滿回憶的廠房,難道除了停工荒廢,不能有別的作用嗎,當然不是。

因為時代轉變,科技越來越進步的關係,之後的糖廠生產就沒有以前那麼好了,後來停工的這都蘭糖廠,為了不讓這些廠房好像荒廢沒用了,所以他們特地結合了相關單位,還有一些藝術家,將這地方變成一個全新的藝術中心,也讓都蘭出現另一種的新味道。

彩色的外牆讓糖廠就像復活一般,已經廢棄的老廠房,在當地居民和相關單位努力下,昔日糖廠辦公室改成了懷舊咖啡屋,偌大空蕩的倉庫,則變成原住民表演以及藝文活動的場所,原本失去光彩的糖廠彷彿有了新生命,讓如今的都蘭跟以前又不一樣了。

工作多年又停掉多年的糖廠,現在變成東部藝術重鎮,都蘭人的心裡五味雜陳,然而繁華落盡也不是通通不剩,遠在半世紀以前,就已經來到的客家鄉親,或許是移民的革命情感,或許是糖廠的共同記憶,大家的關係不但沒有散去,還因此更加緊密。



鄉親們維持著客家人過家聊習慣,一大早就來找「自己人」聊天,跟其他地區的客家莊一樣噓寒問暖也聯繫情感,而這位剛被叫醒,連任好幾屆的鄉民代表說,就是因為鄉親夠團結,在地人數雖然不多,卻當了兩次村長,好幾個代表,甚至兩次東河鄉長,顯示都蘭的客家人已經完全像一家人,生活緊密的沒話說。

嫁來都蘭三十七年的老闆娘,在大馬路邊煮麵賣客家小吃,她說當年來到這裡,雖然沒有馬上跟其他族群熟絡,但透過相處經驗 就能越來越融洽。

[都蘭客家小吃店
老闆娘 郭秀英]
他們(非客)都總是愛吃新鮮的,我們喔,媽媽那些都會曬福菜醃蘿蔔乾什麼的,那他們就會罵我們傻客家人,新鮮不吃都吃那曬乾的,我媽就說,你們啊,要是颱風刮大雨啊你再來找我,真的,結果真的,要是颳風下雨他們沒什麼可吃,菜又貴,他們就來找我們了,才知道喔,原來你們客家人就是這樣會想後路這樣。

從不了解到慢慢變成好朋友,客家移民到了不同地方,一樣融入其中適應良好,很多人認為這是有原因的。

[東河鄉義消分隊長
陳式鴻]
客家族群裡面,他有他的很大特色,就是大家都很勤奮,而且很好客,所以說他們客家族群裡面,不管走到哪裡,都很容易,跟一般的閩南人,跟山地部落啊,都可以融合在一起,因為他們很勤奮的那種工作精神,所以很讓人家都能夠接受。

1937年就成立的都蘭糖廠,經過七十幾年以後,這裡的客家鄉親已經不是像從前,單純只是來這裡找工作,他們現在跟這裡的阿美族原住民,不但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他們的感情還像是一家人那麼好。

不只跟自己人很好,住在都蘭很久的鄉親,跟當地原住民、福佬人也都有交情,平常除了喝喝小酒泡泡茶,每次有活動都會相互幫忙不分族群,因此這裡的客家人早已認定自己是都蘭人了。

[都蘭媽祖廟主委
李元義]
他(非客)跟我們客家人很融合,一般來說,他們跟客家人在一起很快樂,就不會說有的沒的(耍心機),也不會跟我們客家人吵架不會。

[都蘭客家小吃店
老闆娘 郭秀英]
我在這裡住慣了,你要叫我搬去別的地方,我會不適應了耶,我感覺我們的都蘭好山好水,我不會想離開這樣,現在小孩都叫我過去(西部)我也不要過去啊,在這裡住慣了,有沒有賺錢都不想走了。=

日久他鄉是故鄉,久了就是自己的家,當年移民都蘭的客家鄉親,在這塊原本陌生土地上,從種香茅、番薯、種甘蔗,到後來去糖廠上班,儘管時空變遷,老產業早已消失,但留在都蘭人記憶中的點滴,永遠都不會抹去,永遠都歷歷在目。

採訪/撰述 謝佳凌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