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為台灣分布最廣,產量最高的果樹,根據農委會統計,近年來台灣柑橘總產量達五十萬公噸左右,然而產量雖大,有機柑橘卻非常難種,有不少病蟲害會讓柑橘表皮黑醜,賣相變差。三灣柑橘農范振穀本來是做慣行,還考取農藥行執照,可以說是農藥專家,他說越了解,越不敢用農藥,五年前他轉型做有機,撐過產量銳減的轉型期,今年開始大豐收,他深信有機這條路,是台灣農業的未來。


 

順著蜿蜒山路上山,范振穀的果園在三灣山上,開到半路,他停了下來,原來是前方有棵枯樹倒下,擋了路,於是他拿出了電鋸。

這條山路他天天走,如果不及時移除,會有行車危險,而鋸下來的廢棄木料,還可以帶回家去當柴燒!范振穀在山上種了兩甲多有機柑橘,現在正是產季。

外觀就會有差一點,雖然不是,不是像大家想像說有機是很醜很醜,其實它生態平衡之後,會愈來愈好,果品外觀也不會很差!

范振穀原本在台北從事廣告看板業,28歲時回到三灣,幫父親種柑橘,一開始也是用慣行農法,收入穩定。

[三灣有機柑橘農
范振穀]
當時回來的時候,還算是很年輕啊,我們這個山裡面村子裡,他就認為說,你還這麼年輕,為什麼要回來耕種?不過我以前,從小就跟著爸爸一起耕種,爸爸以前,像耕種這個山田,插秧收割,我全部跟著做,還不認識字,還不會寫字,我就會插秧了。

這片山林海拔將近五百公尺,他還記得小時候,這裡是種田的梯田,後來柑橘產業外銷興起,三灣一帶紛紛改種柑橘類,范振穀為了更了解如何精準用藥,甚至還去考農藥行牌照,心裡想著,萬一種不下去,就去賣農藥,沒想到愈了解農藥,愈不敢用農藥。

[三灣有機柑橘農
范振穀]
(慣行)比較不會擔心銷售,因為你賣到市場就好了,去拍賣市場,賣給行口,賣給盤商,全部都會有人收,但是漸漸地環境改變了,像這幾年,柑橘就變成沒這麼好賣,當時,我父母他們也說,他們要退休了,我心裡就一直想,要不然我來改變方式好了,做有機耕種好了。

[三灣鄉農會推廣部 主任
鍾金光]
范振穀來講的話,他是我們三灣鄉的一位,青年農年的一位代表,他耕作的面積有兩、三甲,他種的是有機,有機的來講的話,他的果園來講,旁邊沒有鄰田的污染。環境來講是很好的,他的品質來講,是很棒的,在我們三灣來說,平均來說的話是算數一數二的。

這個椪柑,就是看到有椪就好吃啊!像這個,就是椪椪的!

隨手扒開剛採下來的有機柑橘,就塞入嘴裡,完全不用擔心會有農藥殘留,范振穀也老實說,以前做慣行,還有賺錢,五年前改做有機時,熟識的農友相當驚訝,因為有機柑橘非常難種,整個三灣,種有機柑橘的果農屈指可數,因為柑橘類病蟲害極多,甚至有些蟲害雖不侵襲果肉,卻會讓表皮黑醜,賣相變差,這五年來,才慢慢看見成果。

[三灣有機柑橘農
范振穀]
像我們台灣的有機法規,它有三年的轉型期,對果樹類來說,其實那個轉型期就是,第一個是說,它的土壤,它的土壤,慢慢地它會恢復它的健康,因為我們不噴農藥,不用化學肥料,它的微生物相啦,它的昆蟲這些,它會比較好,它的肥分會慢慢地提升,所以它的樹慢慢地就會愈來愈強壯。

為了分擔風險,他還兼種天然段木香菇以及薑,椴木香菇的香氣濃郁,有「菇中之王」美譽,范振穀從事有機耕作逐漸打出名聲,每個月採一次,還沒採收,就有電話來預訂。

[三灣有機柑橘農
范振穀]
以前我爸爸,我小時候看他種香菇,覺得很有趣,而且現代人,很重視吃的東西,而且他除了吃以外,還有品質要好,我印象裡,我們小時候吃的香菇很好吃啊。就是說,柑橘也做、香菇也種這樣。像我每次,還沒採香菇,客人就開始預訂了。

因為他不用農藥,果園的生態鏈極好,范振穀認為,生態鏈自有一套運作系統,蟲害也有天敵,一物剋一物,以前做慣行是拿命去賺錢,到老只好花錢買健康,現在都能夠兼顧,有空還自己去跑有機市集。

[三灣有機柑橘農
范振穀]
像我們自己的土地,我覺得做下去是正確的,尤其時間拉長來看,愈做會愈好,條件會愈來愈好。剛開始比較辛苦沒有關係。我們台灣大環境來講,如果大家都做有機,不用擔心大家如何搶攻你的市場,我們的品質如果做得起來,又安全又好吃,根本不會害怕人家進口的水果。

[三灣鄉農會推廣部 主任
鍾金光]
消費者的一個觀念裡,有機,只要是安全的,要花更多錢,客人都願意去買他的水果,所以慢慢地,通路打開之後,這個有機在我們三灣,在苗栗縣裡面,最應該要推動的一個,最大的一個目標。

把剛採下來的椪柑分級,再裝箱,最後貼上有機認證標章,準備出貨!范振穀帶頭種有機柑橘,也看見愈來愈多年輕人,願意回鄉做有機。

[三灣有機柑橘農
范振穀]
我回來這麼久了,慢慢慢慢地有看見,比較多年輕人回來,只是說,剛回來,要穩定(下來)還有一段時間,要怎麼說?要做到好,還是要慢慢地,慢慢地學習,不過這是好的現象,要不然我們一直買別人的東西,一直進口別人的東西,以後,我們自己要吃什麼?

范振穀還記得做有機的第一年,幾乎沒有產量,養地養了五年後,撐過了轉型期,果樹愈來愈適應自然生態環境,他說,有機其實就是千百年來最自然的農業智慧,滿樹豐收就是最好的回報!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戴志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