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隧道開挖過程中,一度因為地質環境惡劣,工程進度一再延宕,在外界普遍不看好下,讓團隊成員感到挫敗,甚至想要放棄,不過,他們說,秉持客家人的硬頸精神,最後仍完成了這條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雙孔公路隧道群。
全程13公里長的雪山隧道,花了十三年的時間,總算是貫通了,最辛苦的就是這些長期在地下工作的幕後英雄。

整天在不見天日的隧道裡工作,沒有精神支柱,真的很容易忘記光明的希望。

[雪山隧道工地 主任
楊萬盛]
做一半的時候,算是說打擊也很大啦,很多的災難,又有人員的死傷,我們看到家屬這樣在,在這樣(悲傷)的心情,真的有想要放棄,我們也去外面找工作,但是就想說不甘願啦,這隧道的(工程),你有一公尺不通,算起來就是沒用的隧道,一公尺都不行,所以說,咬緊牙根全部做出來才行。

[雪山隧道工程第一線人員
馮輝昌]
剛開始我們在做的時候,其實,非常的挫折感,也非常的感覺到說,要怎麼做下去,大家很無助的時候,想到我們自己上面的長官,全部是我們客家人,用很多的精神、力量,給我們扶持、給我們鼓勵,那種無形的力量,是我們把這個隧道完成的一個原動力,真的,在這邊真的就是那種,客家族群的精神,把我們送到,這個隧道完成的一個成果出來。

就是這股「不甘願」、「不服輸」的客家精神,支撐他們咬著牙根繼續做下去;在黑漆漆、空氣污濁的「山洞」中,家人的親情賦予他們最溫暖的支持。

[雪山隧道工程第一線人員
陳鑫源]
我是住苗栗,就是這麼遠的地方來到後山工作,所以說回家的時間變比較少了,不過,不過參與這樣的工程 家人很歡喜 有時在家裡電視上看到說,欸 這條(雪山)隧道打通了,他說,我兒子也在裡面工作,對他來說,也算一種喜悅啦。

[雪山隧道工程第一線人員
許坤水、許琮棋]
做隧道就是這樣,趕工的時候,兩三個月就沒有回家過,很辛苦,所以決定幫(爸爸)他的忙,(怎麼樣幫他的忙)?就,在這邊多學一點東西,然後看能不能,有的事情幫他分擔啊。

許坤水的堅毅精神感動了兒子,讓兒子喊著要加入土木工程的行列。有新血加入,也有人要光榮退役,雪山隧道貫通了,六十七歲的范文雄也要「正式」退休了。

[北宜高工程處 副處長
范文雄]
已經退休了,就因為業主說,這個工程還沒完成前,希望這隧道打通了才讓我退休,現在隧道打通了,我應該可以,可以退休了,能夠退休了。

[雪山隧道工地 主任
楊萬盛]
這十年做完,就差不多可以退休了,一輩子就做兩個工程,一個工程十年,一個工程十年,這樣做一做就差不多可以退休了。

曾經為雪山隧道付出的每一個人,都將在歷史上留下光榮又驕傲的一頁。

[雪山隧道工地 主任
楊萬盛]
這隧道可以貫通,我們就很開心了,這個,我們沒有漏氣,你想看看,這外國人做不下去,全部撤退的隧道,我們,我們中國人,我們台灣人可以這樣,一步步這樣做出來,這樣就很開心,在這裡我們客家人的精神,講難聽一點叫做硬頸的精神,實在就是不服輸啦,所以一定要把它做到貫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