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巴伐利亞的20年防洪計畫中,自然滲水更是最重要的防洪措施,像為了減緩流經慕尼黑市的Isar河水流速,讓河水有更充裕的時間下滲,水利單位把河岸的水泥去除掉,河道中增設沙洲讓河道更彎曲,甚至在河道旁增加大量的生態濕地、滯洪地區,讓暴雨能有個緩衝地帶,不至於瞬間淹沒聚落,讓民眾有足夠的時間避難,而這也是歐盟近年來大力推展的還地於河計畫。絢爛的陽光下,多瑙河上游的Isar河畔,處處可見民眾戲水、運動,親近自然、享受日光浴對德國人來說,是稀鬆平常卻不可或缺的休閒活動,但在10年前,Isar河兩岸其實大部分仍是水泥邊坡,少有這樣可讓市民度過優閒午後的綠地。

[巴伐利亞邦環境廳
Isar河計畫主持人 Wolfgang Gröbmaier]
過去之所以會把河道取直,是因為要獲取更多的土地,用來種植農作物,或是在這些新獲得的土地上,建築新的住宅區,提供不斷擴張的人口,能夠在這邊居住。

從200年前的古地圖上可以明顯看到,流經慕尼黑市,原本擁有眾多沙洲的Isar河,經過多年的整治,變成筆直的河道,兩旁更多了許多建築物,而Isar河的支流Partnach河,更看得出自1861年到1988年,人口擴張,與河爭地的情形,據統計全巴伐利亞約九成的河川,在過去兩個世紀被整治做為水力發電、運送木材、航行船隻等用途,直到1970年代,人們才開始反思該如何對待河流。

[巴伐利亞邦環境廳
Isar河計畫主持人 Wolfgang Gröbmaier]
大約從1970年代,德國開始重視有關自然生態和自然保護的問題,人們開始想說,過去截彎取直的這些河川,是不是也應該恢復成過去自然的樣貌,在非市中心,人口沒有這麼多的地方,盡量把河拓寬,增加更多的綠地,讓人民有更多親近水和綠地的可能。

[巴伐利亞邦環境廳
高級規劃署長 Karlheinz Kraus]
我們必須指出技術性防洪的措施也是有其極限的,防水牆、堤防因為成本及當地地景配合等考量,無法毫無限制的加高。

而德國巴伐利亞邦政府所提的20年防洪計畫,也呼應著恢復自然河川的思潮,在靠近人口密集區,像Isar河流經慕尼黑市段,便進行了8公里的還地於河計畫,不僅敲掉水泥邊坡,更拓寬河道,降低洪峰高度,讓河水能順利流過。

[慕尼黑市水利局
水利工程師 Thomas Atzenhofer]
像Isar河這種大河,以前治水時用大的堤防,盡可能的縮減河道,好讓旁邊的土地可以運用,現在的做法是希望讓堤防可以退回去,當然會涉及私人土地的取得,當然沒這麼容易,但仍然做了一些還地於河的措施。

而在非人口密集區為了讓雨水下滲,無論道路、田埂、水圳等,都盡量避免鋪設水泥,河道也希望能更彎曲,增加水流停滯時間。

[巴伐利亞邦環境廳
高級規劃署長Karlheinz Kraus]
如果我們能夠把降到河流或河谷地帶的每滴雨水,都下滲到地底下,會是件很好的事情,因為這樣水流都將被減緩。

[巴伐利亞邦環境廳
Isar河計畫主持人 Wolfgang Gröbmaier]
基本上兩百年前的Isar河的景貌是無法恢復的,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把河岸拓寬,打掉水泥做的護岸,讓它變成過去的沙灘岸,這是我們唯一能做,也盡量讓周遭的自然生態,恢復到兩百年前的樣貌,也增加周圍的生物多樣性。

為了增加生物多樣性,因位於聚落旁而不得不設的堤防,更是重要的生態空間,除了用特殊工法從中加固外,整個堤防仍是以土壤為主,為了不破壞堤防結構,因此堤防上生長的花花草草,也需特別挑選。

[巴伐利亞邦環境廳
Isar河計畫主持人 Wolfgang Gröbmaier]
在整個堤防的坡面的土壤,在自然化裡面很重要的空間,如何創造變成一個生物多樣性的空間,其實最關鍵問題是,這個坡面是缺乏營養的土壤,所以哪些植物可以生長在這裡,所以要在德國、歐洲地區,尋找天然的適合生長在貧瘠土地的種子來散布,如果任其自由生長,就可能會長出小型灌木,就會破壞土坡堤防,所以必須保持草本類的植物。

甚至在部分河岸還出現水獺行走的廊道,河川生態的恢復成效不言可喻。

[慕尼黑水利局
水利工程師 Thomas Atzenhofer]
這是一條水獺走的路,成年的水獺一隻有三十公斤,很重,所以每天走來走去,走習慣了會出現一個明顯的路,水獺是一種保育類的動物,因為各種原因已經消失了15年以上,所以水獺出現在這邊,就具有重要的生態指標意義。

雖然巴伐利亞邦總面積有7萬平方公里,但由於大部分土地都密集耕作,要取得恢復自然河川的土地並不容易,因此,像Weichs鎮附近的Glonn河,便在河岸設置了大小不一的濕地,讓河水能流入濕地,形成另一個河川生態系,而在洪水期又能變成滯洪池,緩衝洪水流速。

[慕尼黑水利局
水利工程師 Thomas Atzenhofer]
因為過去這個河川被縮窄過,讓洪氾時期的洪峰就越來越高,造成下游村莊的洪水問題,這個濕地就是讓過去縮減的河道,先有一個空間讓水淹沒緩衝,讓最高的洪峰高度下降,才能有效的避免洪水的問題,現在全球又因為氣候變遷,越來越多極端氣候的發生,希望能透過這些措施讓所帶來的危害減少。

目前巴伐利亞邦政府預計在2020年前,完成2500公里,類似Isar河或Glonn河的恢復自然河川計畫,並將增加約一萬公頃的河岸濕地,然而,由於德國的洪患有五成是因為暴雨形成,若僅依靠河川自然下滲,滯洪效果仍有限,因此設置滯洪池,把暴雨留在上游,更顯重要。

<(會很冷嗎 還是舒服)非常舒服>

位於慕尼黑市東南方的Urspring鎮,由於有近千年歷史的教堂及如詩如畫的鄉村地景,每年都吸引上百萬的遊客到訪,但是這個小鎮長期以來卻飽受洪水之苦,2005年透過鄉村發展計畫,重修有500年歷史的土堤,並巧妙的利用周圍地勢較高的森林,在上游圍成一個七公頃大的滯洪池,平常小溪仍流過土堤中央的水閘門,但山洪暴發時把水閘門關閉,如此山洪不至於瞬間衝入聚落,而小鎮居民也得到充分的保障。

[Urspring鎮鄉村發展委員會
委員Altred Rambach]
過去這個堤壩曾經被沖毀掉,又重新興建了這個防水措施,水會被滯留在這七公頃的滯洪池裡,並設有控制開關,只讓每秒一立方米的水流過,後面又還有另一個滯洪池,可以減少水流速,等到暴雨過後,水就可以慢慢消失。

這個滯洪池完工後沒多久,陸續發生了幾次暴雨,多次考驗的結果也相當完美,高達七成五以上的雨水被留置在滯洪池裡,而下游的聚落也毫髮無傷。

[Urspring鎮鄉村發展委員會
委員Altred Rambach]
去年七月這邊也曾經發生一次洪水,很慶幸這時我們已經完成這個設施,這個設施是配合巴伐利亞邦鄉村發展處的計畫去做成的,因為這條河川是屬於鄉鎮市管的第三級河川,如果不是配合鄉村發展計畫,鄉鎮市沒有經費去完成這樣的設施。

由於經費有限,並非所有聚落都可以做類似的滯洪池,最近在慕尼黑市西北的丘陵農地上,陸續出現許多點狀、分散式的小水池,這些池子有些是水圳旁的窪地,有些則位於山谷,不過兩、三坪大,原本這些小池子設計要留滯被雨水沖刷帶下來的氮磷肥,並利用自然分解的方式,讓池裡的植物把水裡的營養鹽吸收,進而減少河川的農業污染,因此需要讓水能夠在池子裡停滯久一點。

[Planwerkstatt Karlstetter
地景維護師 Martin Karlstetter]
這邊這個池子、小溪裡頭設有很多小型的壩,讓水流盡可能的在這小區域裡停留,主要是讓水流在這邊停留的時間越長,讓生物分解功能能夠盡情的發揮。

而這樣別出心裁的設計,也連帶減少流入溪流的水量,降低了中下游的洪峰量。

[巴伐利亞邦糧農林部鄉村發展處
Norbert Bäuml]
這樣的溝渠本身並沒有直接性的防洪的功能,但在過去由於溝渠是直接將水注入到小溪之中,因此並沒有減緩水流的功能,但是,我們現在把溝渠導入溪旁的小池子,因此它間接的減少了降雨時的注入小溪的水流量,並有一定的蓄積水量的功能,所以間接的起了防洪的效果。

從上游丘陵地區分散式的小水池、蓄留大雨的滯洪池、到下游拓寬的河道及河岸濕地,巴伐利亞政府師法自然,把早期密集使用的河川地、溪谷,一點一點的還給河流,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更有效的減緩極端氣候下所帶來的洪災。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黃訓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