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鎮,是嘉義縣福佬客最多的地方,人數超過一半以上,早期因為有軍營、糖廠,大林熱鬧非凡,是嘉義的首富之區。但現在大林就跟大多鄉下地方一樣,人口老化、外流、漸漸沈寂。三年前,南華大學旅遊管理系前系主任,到義大利取經,了解慢食、慢城是如何推動,發現,大林的生活模式,不正符合慢城的條件嗎,於是便積極與大林鎮公所合作,申請國際慢城認證,也終於在今年二月,申請通過,而且得分率高達79.71%,高於平均水準,大林憑藉什麼條件能獲得如此高的認同,而大林鄉親了解什麼是慢城嗎,申請通過後,大林未來會有什麼變化,一起來探討。
人情很和善啦,而且環境又很好,諸羅樹蛙住的好地方。
如果大家有機會來我們大林的話,來我們三角里這邊來逛一逛,這裡有諸羅樹蛙,還有五百年的茄苳樹。
人情、熱情這樣,然後就是環境好。
樣樣都是非常好,就是大林鎮。
嘉義縣大林鎮,舊稱大莆林,二戰時期,因為稻米、糖業興盛,曾是嘉義首富之區,但現在的大林,已不見過往風華,一直以來也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卻因此保有傳統、純樸的氛圍。就在今年二月,大林因為通過國際慢城認證,知名度一下大增。
[大林鎮 鎮長
黃貞瑜]
那其實大林鎮呢,一直都在執行所謂這個慢城的生活,只是以前我們的鄉親可能不知道說,欸,原來我這樣子的生活習慣,或是我這樣子的行為模式,就是一個慢的生活態度。
因為資源少、沒什麼發展機會,大林彷彿停格在幾十年前,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卻剛好符合國際慢城的認證標準,尤其環保低碳的實踐,讓大林得到很高的分數。
[大林鎮 鎮長
黃貞瑜]
台灣全國,每一個家庭的用電,就每個月,大概都落在290幾度,一個月,那我們大林鎮非常特別,我們是家戶用電去平均下來,我們比這個全國平均還要降了70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明華社區。
坐著電動車遊村莊,邊吹風、邊聽故事,來到明華溼地,這裡原來是塊墓地,墳墓遷走後就打造成溼地,以前污水都直接排到三疊溪,現在將部分污水截流至溼地,經過曝氣、沉澱等過程,水質也變乾淨了。
[大林鎮明華社區志工隊 隊長
郭 堆(客籍)]
水芙蓉的根裡面如果你用放大鏡去看,有很多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都是我們處理廢水的功臣,它會把水分解啊,一方面,微生物可以供養那個,水中那個魚,它有那個連帶作用,讓水質會慢慢會淨化。
墓地變溼地,也吸引了水鳥等生物駐足,而這裡的燈,也全是環保發電。
[大林鎮明華社區志工隊 隊長
郭 堆(客籍)]
上面在旋轉那個是風力,下面那個平板是太陽能,那它眼前它所發出來的電,就是供它自己本身下面那個燈泡,所以有時候他們在講慢城,慢慢來,我說其實,要從生態講起,要從環保講起,因為這兩個結構就是說不會破壞大自然。
明華社區96年開始推動節能減碳,還設置太陽能充電站供居民免費充電,活動中心頂樓的太陽能板發的電,還能賣給台電賺錢。
[大林鎮明華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
江志弘]
發電從去年完工之後在八月二十六號,開始賣電給台電,我們計電表到今年度的三月四號,明華社區的這一座9K的這個太陽能的設施,我們花了80萬(建造),那我們總共在這幾個月我們賣了多少電,賣了3萬6千多塊的錢。
[照片提供 江志弘]
賣電的錢,也都回饋到社區老人的照顧上。
[大林鎮明華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
江志弘]
那我們賣電的這些費用呢,明華社區我們就用來我們的老人食堂,讓我們的老人食堂要繼續永續地操作下去。
而志工隊長郭堆,擅長把回收來的瓶瓶罐罐做成燈籠、童玩等,能賣錢,還能教遊客DIY,創造小經濟。
[大林鎮明華社區志工隊 隊長
郭 堆(客籍)]
既然是環保社區嘛,就把環保的東西搬出來,所以那個時候就看到汽水瓶啊,水水桶桶啊,就養樂多罐啊,或是,那個珍珠奶茶的保麗龍杯子,那就到處都是亂丟嘛,我們一方面可以回收,一方面可以整潔嘛。
不僅環保,大林的生態也很豐富。
來 這裡一隻了,小精靈,有沒有看到。
暗夜裡來到竹園,蛙鳴喧天,奏出一首首田園交響樂。
因為它這個竹林,剛砍下來,所以有時候牠會在這個低窪的地方。
[荒野嘉義分會大林聯絡處 講師
許銘坤]
所以你太熱的時候,水氣不夠,牠也不會出來,牠也不會出來叫,黃昏的時候,你如果像,下午,它有下一陣雨了,那天晚上就很熱鬧了。
這是台灣特有種,保育類的諸羅樹蛙。
[荒野嘉義分會大林聯絡處 講師
許銘坤]
就是在求偶,叫越大聲,我身體越好嘛,聲音越美妙嘛,你如果要看牠的卵泡你就要在十點以後,甚至要十一點,牠開始交配,在地上的話,你就可以找得到。
[南華大學旅遊管理系 助理教授
許澤宇]
牠是一個很好的生態指標,也就是說,沒有農藥、或是少農藥這樣一個地方,其實它的這個生態自然就比較豐富。
諸羅樹蛙目前僅分布在雲、嘉、南一帶,竹園、雜木林裡都可見其蹤影,而大林烏殼綠竹筍種植面積有四百公頃以上,更提供了樹蛙棲地。
[大林鎮三角里筍農
徐麗娟]
平常的話,如果下雨的話,我們比較容易看得到牠,如果是季節的話,是四月到九月這樣子。
[大林鎮三角里竹筍產銷班 班長
吳景煌]
對,我們這邊保育類的諸羅樹蛙,中國樹蟾都很多,就是沒有農藥牠才有辦法在這邊上面生存。
就是留這兩根,不要讓它們阻礙,不要阻礙它會長得更大棵。
竹筍一年四季都能採收,春夏是盛產期,但知名度不高,只能送拍賣市場,價格無法掌控。
[大林鎮三角里筍農
徐麗娟]
因為有時候它的那個價位超低的,我們有時候就好像把筍子送給人吃一樣。
[大林鎮三角里竹筍產銷班 班長
吳景煌]
而且筍子的話是當天,它割起來後就開始慢慢老、慢慢老,沒辦法說放著,我慢慢銷。
大林是烏殼綠竹筍主要產地,但來到這,卻很難吃到竹筍料理,南華大學助理教授許澤宇認為,可以生態食材的概念,讓外地人來認識產業、享用在地料理外,也提供農民直售機會、增加利潤。
[南華大學旅遊管理系 助理教授
許澤宇]
除了糧食的這個角色以外呢,它的這一個種植的這些場所呢,也扮演野生動物的一個很好的棲息地,那這個是一個雙贏,那如果又能提供,這個所謂的休閒遊憩,這是一個三贏。
[大林鎮三角里竹筍產銷班 班長
吳景煌]
如果慢城推廣得很好,我們以後能,讓它配合,(讓民眾)來這邊體驗農村生活,割竹筍,讓它更發展,更,一個報一個這樣子,讓它更多人知道這樣子。
帶民眾認識在地產業,其實吳景煌已經在做,來到蜂園,蜜蜂嗡嗡嗡地飛,有遊客來,他就會導覽解說。
[大林鎮三角里竹筍產銷班 班長
吳景煌]
認識蜜蜂的生態,牠們的習性,讓他(遊客)吃蜂蜜或吃花粉,吃蜂產品這樣子,蜜蜂這一塊的話,我們有辦法自產自銷,我們的東西,我們掌控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大林鎮 鎮長
黃貞瑜]
我們也希望農業呢跟大自然的生態,是可以達到平衡的,所以其實我們一直在積極輔導所謂的,無毒農業的小農,那所以接下來我們的時間呢,會更希望把這些小農串起,然後有一個很正式的農夫市集。
[照片提供 鄭堯仁]
稻米、蘭花、竹筍、蜂蜜,都是大林農業主角,而上林社區的無毒農園,就常有遊客來深度體驗。
[大林鎮上林社區居民
蘇榮上]
我們用安全的方法栽種我們的農產品,讓大家認識,你們平常所吃到的是,東西是怎麼栽種出來的。
菜園裡的菜長得漂亮,全靠這堆了半年的肥。
[大林鎮上林社區居民
蘇添木]
也有菜葉,也有花生藤啦,就每一種草我都拿去晒到乾這樣,才拿去堆肥這樣,(所以你用那個來種菜),(菜都會長得很漂亮這樣嗎),喔,那太過漂亮了,我還有用那個,那個 那個叫做,牛奶和黑糖去做(肥料)。
讓人吃得健康是唯一信念,像是明和社區最近也建置了魚菜共生系統,產出的食材還能供老人食堂加菜。
[大林鎮明和社區居民
江榮華(客籍)]
那我們就養一些高經濟價值的魚種,然後透過沙床來過濾,上面的話,它靠綠色植物來把那個魚所產生出來的氨、轉換出來的氮,然後把它吸收掉,所以下面的水就乾淨的。
[大林鎮明和社區協會 理事長
曾安銅(客籍)]
每一個星期三跟星期五,它都有供餐,我們都有,五十至六十位的長者跟志工在這邊共餐。這些菜可以,大家可以拿來吃。
[大林鎮明和社區居民
江榮男(客籍)]
因為我們就是要,讓自己吃得安心、健康,完全是,是一種生活步調上的一個延伸,要怎麼來吃,或者說,真的我們追尋的,一個活的態度是什麼。
然而慢城到底是什麼,許多居民並不了解。
[大林鎮上林社區居民
何蔡秀玉]
慢城就慢城,(慢城是要做什麼的你知道嗎),忘記了。
[大林鎮上林社區居民
蘇添木]
我是不了解這個,這都他們這些小孩在弄的,我是沒有在弄那個啦。
[大林鎮 鎮長
黃貞瑜]
所以我們不會刻意說,一定要他們去了解這兩個字的定義,我們反而是希望他們,可以知道說,我們這個認證,是因為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努力,所以他們現在做的事情是完全對的方向,希望是繼續深化。
[大林鎮上林社區居民
鄭堯仁]
目前看到慢城這個東西其實真的是在,青少年這一輩身上發酵,而不是老年人,對,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的生活沒有變化。
保護地方文化,不改變原有生活步調,也能促進地方經濟,也是慢城所想追求的。
[南華大學旅遊管理系 助理教授
許澤宇]
工業化之後,大家慢慢地,生活步調就越來越快,那所以人都往都市集中,所以一些古老的、傳統的、有意義的一些事情,慢慢地它就相對就變得比較弱勢,也就慢慢地消失了,當時啊,義大利人的一個想法就是說,我們能不能透過一些制度,然後我們讓這些城鎮能夠再度活起來。
[大林鎮上林社區居民
鄭堯仁]
我們歡迎大家來體驗這裡的慢,農村的美好、生態的美好,生態的豐富,可是在這個之餘,我們希望大家要尊重,尊重在地人的生活,對,然後你來融入在地人,對,那你會帶來更多新的刺激跟新的體驗。
大林人對於以他們的「慢」作為吸引人們的指標,是期待的,但也有擔心。
[大林鎮上林社區居民
蘇榮上]
也沒有紅綠燈啊,沒有,大家都想要怎麼走就怎麼走,對啊,很隨興啦,這樣,那如果太多,太多遊客來,我們可能沒辦法負荷。
[大林鎮中藥行 老闆
許開興(客籍)]
我們的希望是因為我們當地可以再熱絡起來,可是熱絡你當然會覺得會破壞我們,現在原有的一個東西,因為它,因為更多的人來可能會更多的髒亂啊,更多噪音啊,跟治安的一些問題。
[大林鎮 鎮長
黃貞瑜]
我們不會去,因為這樣去干涉了,原本的生活型態,我們更希望的是,去把這個生活型態特色給拉攏出來,讓他們覺得,欸 我們住在大林呢,以前是習慣,現在是覺得與有榮焉,以大林為傲的那種認同感,那我想有這個認同感,你更能吸引這些年輕人,一起投入。
大林,是嘉義縣福佬客最多的鄉鎮,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有傳統建築、百年老街、老戲院、和傳承三代的中藥行,大林的美好,需要細細品味。
[大林鎮中藥行 老闆
許開興(客籍)]
它只是一個生活,我們生活一個態度,然後你真的要了解慢城就是要來到我們當地,做一個生活,對,住個幾天啊,然後看我們一個,居民的一個生活。
[大林鎮 鎮長
黃貞瑜]
接下來我們希望可以點線面的串聯,所謂點線面的串聯是因為,我們希望,大林鎮是一個很適合深度旅遊的地方。
[南華大學旅遊管理系 助理教授
許澤宇]
由公部門這邊呢,來主導,那麼做資源的這個再分配,我想這個很重要,而不是說有錢之後,我們全部都拿來做,搞什麼公共建設,各類指標,我們要訂出一些短中長期的目標規畫。
許澤宇認為,觀光不是壞事,只是發展和生活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公部門必須和居民充分對談,才能一起前進。沒有過度商業化是大林的優勢,獲得慢城認證,只是開始,如何挖掘出大林的深度,才是重點。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羅應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