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這個地圖找不到的區域,是跨越行政區的客家聚落,也是南部客家族群生命共同體的統稱,是臺灣開發過程史上珍貴且獨特的文化資產。六堆300年系列壓軸活動「六堆庄頭劇場」,由專業劇團跟六堆鄉親共同演出自己家鄉的故事,一共有9齣戲、9個專業劇團,27場沉浸式劇場演出!計畫團隊花了大把時間,田調找出六堆DNA,再透過「六堆化」的歷程轉化出一齣齣好戲,首先我們以屏東長治《火燒庄》這齣戲為例,來看什麼是六堆DNA,記者宋宇娥跟李明燈的報導。


 

 

影片提供 客委會 TC0000-0030

為了挑擔要硬頸,為了走遠要轉肩

 
<CG帶透 
前堆:長治 《火燒庄》>

長興庄開庄祖邱永鎬、乙未抗日大總理邱鳳揚,和他落魄後代子孫邱鐵雄,三個不同世代的邱家人,跨越時空進行對話,六堆庄頭劇場《火燒庄》,透過戲劇為客庄新世代面臨的人生戰役,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向。

《火燒庄》編劇 徐麗雯

邱家的祖先來對話 來討論,什麼是現在要面對的戰役,什麼是以前的戰役,我們各自的戰場是什麼。

 

有請有到、隨請隨到。

《火燒庄》導演 彭子玲(客籍)(右)

影片提供:客委會 TC0039-0050

我們就在想說可是那個祖先回到他自己當下時空的時候,他也就是肉身,他也就是人,那也許他在我們心中留下重要地位,他已經離開了,但是這不代表他知道所有事情的答案。

 影片提供 客委會 TC0109-0131

1895年火燒庄之役,是六堆義勇軍對抗日本軍的最後一場戰役,氣勢磅礡的武術表演,加上穿越三百年歷史長河的奇幻命運交錯,這齣《火燒庄》連結了歷史與現代,重新詮釋這場歷史戰役。

客委會副主委 鍾孔炤(右)

火燒庄這一戰,打下來雖然真的輸了,但是代表我們客家人,忠義跟硬頸的精神。

長治鄉長興村民眾 邱威文(左)

守護這個家園,我認為說這個精神,值得我們客家人的精神,也是我們硬頸的精神。

影片提供 客委會 TC0148-0206

火燒庄戰役歷史在長治鄉長興村,幾乎可說是從幼兒到銀髮族都能朗朗上口,怎麼把百年老梗玩出新把戲,在舞台上演出新境界,對劇團人員而言,難度五顆星。

《火燒庄》客家文化顧問 曾鼎凱(右)

 

 

很多的火燒庄的故事就是講邱鳳揚是英雄,一出來就是英雄,他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要緊,就是要拚到底、拚下去,可是當時確實是這樣嗎,我們要去演譯比較深的東西,而不是只是表象的歷史的再現。

影片提供 客委會 TC0216-0238

從劇場走入庄頭,從臺灣頭到臺灣尾,如何「六堆化」扎根,詮釋庄頭的故事,導演彭子玲說,這是截然不同的學習。

《火燒庄》導演 彭子玲(客籍)(右)


影片提供 客委會 TC0244-0252

我們如何了解我們所謂要做戲的這個地方的人們,是怎麼在歷史的洪流上怎麼走過來的,那留下來的是什麼樣的象徵跟精神,那我們當代遇到什麼樣子的問題,所以經由這樣的討論之後,我們再做成戲,<卡>我們還要不停地回頭來對照說,這是我們的幻想嗎,這是真的嗎,是我們的詮釋嗎,它有沒有根據,那個根是不是扎得夠深的。

 

「六堆庄頭劇場」是六堆300年系列壓軸活動,客委會特別以社區參與的方式,透過專業劇團邀集在地居民,挖掘在地文史,寫出劇本,再由專業演員與鄉親共同演出自己家鄉的故事,共有9齣戲、9個專業劇團,27場沉浸式劇場演出,以擾動活絡客庄的方式,喚醒在地客庄人文歷史的記憶。

客委會主委

楊長鎮(右)

藉由這樣的過程,讓我們本庄的人、各個庄頭的人,大家對於自己的歷史故事,有更加多的了解。

客委會副主委

鍾孔炤(右)

總共表演27場,自己庄頭的故事自己來表演,自己庄頭的故事自己來說明。

六堆庄頭劇場計畫主持人 邱月婷(右)

 

我們是大規模去採訪很多現在在六堆生活的各個不同世代的人,每個世代他生活的時間軸都不一樣,長短不同,大家、每一個人我們都採集,最後才統整、淬鍊出一些共同的,我們稱為「DNA」的東西。<卡>最後再去濃縮最有亮點、最精華、最有趣,每一個庄頭自己的特色。

 

以沉浸式劇場為目標,要劇團、劇本、演員都貼合在地,這得需要經歷一段「六堆化」的階段。

六堆庄頭劇場策展人

童鈺華(右)

 

入庄後,我們當然會幫劇場找好當地的一個協會,或是一個社區或是老師,讓大家連結起來,這些老師、社區他們就等於在這地方當成一個橋梁一樣,幫他們散出去,和社區的人牽起來,和地方的人連結了,素人演員進來之後,其實他們的「六堆化」才再一次,

照片提供 蕭慧杉

0505-0516

以長治這齣《火燒庄》來說,還沒演出、還沒排練,在地的文化顧問曾鼎凱,就先帶著劇團人員一起參與庄頭的完福儀式。

《火燒庄》客家文化顧問 曾鼎凱(右)

照片提供 蕭慧杉

0521-0535

我帶著他們去到現場,我們一個晚上跑了三個完福。他們就有看到完福的感受,剛剛好,因為他們第一次要來跟我談排練的接觸時,我說這先都不講,我先讓他們感受什麼是客家文化,到時我們再來討論要怎麼做這個戲劇。

影片提供 客委會 TC0540-0549

共同參與庄頭公眾事務,理解在地人的想法,然後才能精煉出屬於庄頭戲碼的中心思想,其中《火燒庄》戲裡很重要的一句台詞,就是由素人演出者曾坤木所提供。

 

為了挑擔要硬頸,為了走遠要轉肩。今天的工作還沒做完,每天起來就是一個不一樣的挑戰,走囉。

《火燒庄》素人演出者

曾坤木(右)

影片提供:客委會 TC0632-0654

戲最後有講到「為了挑擔要硬頸,為了走遠要轉肩」,我們挑擔、脖子要硬、要有責任,要有承擔的責任,不過我們會遇到很多不一樣的情況,所以我們就要像挑擔一樣,一邊要是累了,就要換到另一邊,我們中心的思想不改變,不過方法、方式要些微去改變,改變就是我們說的「轉肩」,挑擔累了就換另一邊,這樣才走得遠。

 

不懂客語的專業演員,也為了這齣戲,苦練客語,劇本上寫了滿滿的註記。

《火燒庄》演員 廖晨志(右)

我大概從12月到現在3月,大概3、4個月左右(學客語),我覺得最大的一個點是,像有些L的音,還有ㄢ、挑、頭、團這一些音,我們平常因為嘴巴沒有在使用這些肌肉,所以用起來會有一種,一直會被糾正啦,大概是這種感覺。

影片提供 客委會 TC0743-0808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李明燈

要演出在地庄頭的故事,不只回望過去,更要遠眺未來,在日日堆疊的文化紋理,找出六堆人的DNA,即使隨著時間重組序列,依然在變與不變之中,延續著文化的DNA。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客家新聞雜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