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磚屋聽起來古老又落伍,但它可是最環保的綠建築,就地取材,住起來冬暖夏涼。最近新竹竹東柯湖社區居民和老師傅合力搶救一棟日漸頹圮的老屋,社區耆老撿回造泥磚的技藝與記憶,帶著志工一同體驗。這棟泥磚屋日後將成為社區雜貨店,讓沒有商店的社區居民,再也不用為了買日常用品而來回奔波。
一聲令下,人力輸送帶立刻成形,卸下老屋屋頂紅瓦,由上往下送,堆放在牆角,這群人要搶救社區內,八十年歷史的泥磚屋==ns==
這個長度,差不多有十一米、十二米左右,十一米,這底下我們預計是說,要砌上石頭當基腳,石頭當基腳,砌差不多有一尺二高,(砌)一尺二之後,再砌這個泥磚,這就是我們做的磚,那個泥磚砌起來。
這裡是新竹竹東柯湖社區,居民一千多人,常住人口約五百,地理位置狹長,加上三分之二被劃為新竹科學園區三期徵收地,禁建三十多年,社區一直沒什麼發展,前幾年,社區唯一的雜貨店老闆過世後,就再也沒有半間商店。
[柯湖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彭國城]
我們柯湖里啊,有四點多平方公里,但是你看這柯湖里,你進來到現在你有看到半間店嗎,沒有嘛,這鄉下地方要買包鹽,要買瓶醬油,都要去到好遠的地方。
[柯湖社區居民
黃宏堡]
有四點零七平方公里,四點零平方公里,相當狹長,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竹科)三期徵收地,被劃為禁建區,被它禁建三十幾年,只剩這一區沒被禁建,人(口)一直流失,一直流失,怎麼樣,人口沒有增加,年輕人出去外面打拚,目前柯湖里這裡,差不多剩,真的,大部分不是老人家就是小孩子。
於是社區居民看中這座閒置傾圮的泥磚屋,計畫整建老屋,開設雜貨店,方便居民購買柴米油鹽等生活用品,免去奔波之苦。
[柯湖柑仔店重生計畫 提案人
張玉娟]
我們鄉親要買東西要出去到關東橋,或是二重埔那邊買,騎車,可能要三十分鐘這樣,對,還有,會選在這邊是(因為),前面的路是科學園區的人上下班必經之路,對,所以上下班的時候很多人會經過這邊這樣,對。
不要太短,有機器攪拌不會,太短,會太短嗎,太長嗎,不會。
在老師傅的指導下切稻稈,備妥造泥磚的原料,社區居民決定用古老技藝來修復老屋,一旁還有怪手將泥土與稻稈攪拌均勻。
[柯湖社區耆老
黃金琳]
泥土拌稻稈,稻稈切成兩截,下去攪拌、攪拌,以前就是用牛,黃牛去轉圈讓牠踩踏,去踩踏,踩踏到均勻,均勻之後再來用畚箕,現在就比較發達,用這個載泥車,推到平的(地方),就倒下去,倒下去,有磚模,那個磚模,你之前沒看到,和這一樣大的磚模,一個一個,那弄好的泥灌進磚模去擠,擠到硬實,硬實(後)再兩隻手去抹,這樣抹,抹來抹去,抹到光亮平滑,然後(磚模)端起來,端起來就變成一個一個==ns==
這泥磚沒什麼要訣,漂亮與否沒有關係,但是四個角一定要給它齊,四個角一定要給它出來,有角度一定要給它有角度,到時候疊起來才會方便==ns==
這天造泥磚目標是五百個,新竹縣社區規劃師,在網路上號召,吸引不少志工來參與。耙泥漿放進磚模,補滿、抹平,然後再脫模,看似簡單,但對沒經驗的人來說,要做出一塊平整漂亮的泥磚可不容易。
[志工
簡溎勤]
你在做的時候,你會希望你做出來的東西是又漂亮又光滑,但是,當你搖一搖拿上來的時候,發現,哇,完全是意外,對,就是沒關係就接受它,反正這個體驗是很棒的。
但也有人悟性高,一次OK。
[志工
胡小蒨]
做這個泥磚,它的訣竅是,有這個模,這個模呢,(要)先把這四角的泥,把它壓到扎實,扎實以後,泥抹進這個磚模裡面,填滿,還有抹平,抹平以後,整個抹平以後,我們這個模一次,這力量要平均,一次拉起來,就會做出比較好的成品。
[柯湖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彭國城]
很感動啊,因為什麼,因為這其實你今天看到的這是第二次了,非常感動,因為大家都是義務性的,都義務性,大家來這邊幫我們做。
[照片提供 王瓈鴈]
一塊塊泥磚,晒乾後就能砌牆建屋,早期的泥磚屋逐一傾圮消失,其實泥磚屋是最環保的綠建築,就地取材,冬暖夏涼。
[新竹縣社區規劃師 計畫主持人
曾琇雅]
其實泥磚它是不是很厚,那它裡面又是稻草又是泥土,然後又有一些空隙,所以這樣的一個很厚的牆壁,它就製造了一個很好的阻隔的熱的效果,那這阻隔熱的效果就是在夏天,太陽很大的時候,(不管)再怎麼樣晒屋內都是涼的,所以呢,就不會有需要很多的冷氣,那同樣地,在冬天的時候,外面再怎麼冷,那冷當,這麼厚的牆壁(阻隔),就讓屋內的那個,就沒辦法進到屋內,所以屋內就容易保持那個溫暖,所以那個泥磚屋呢,是現在世界建築師公會公認,很重要的一個綠建築,也是很多建築師公會慢慢在復舊的一個技術。
[照片提供 王瓈鴈]
[柯湖柑仔店重生計畫 提案人
張玉娟]
這個(泥磚)屋住起來,很舒適,它冬暖夏涼,對,所以像這麼舊的老屋有沒有,看到(覺得)很寶貝,所以想利用這次機會,這麼多人,來把它一起,來把它修復起來這樣,對==ns==
一塊塊泥磚,承襲老祖先的智慧與技藝,眾志成城之下,這棟既古老又先進的環保綠建築泥磚屋,將重新回到柯湖社區居民的生活裡。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 Mar 05 Thu 2015 18:42
427集-自造泥磚救老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