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正月初五,崙背、二崙交界處,以鍾姓為主的八個聚落,又稱八大社,都會舉行盛大的著年遶境活動,由八大社輪值村莊的爐主帶隊,到西螺迎請福興宮太平媽、五穀王,和廣福宮老大媽,回到村莊遶境,祈求順心平安、五穀豐收,初五下午在著年的聚落迎神,初六則是遶其他七大社,初七送神回到西螺,而這傳統的民俗活動,已經持續進行了140多年,從沒間斷過,帶大家去看看。
鑼鼓喧天、鞭炮聲不絕於耳,詔安客家八大社著年遶境熱鬧展開。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台語叫著年,那客家話叫著年,著年,就是輪到的意思啦,輪到,就是一般我們所講,就值年。

村民在門前備好貢品,手持清香,引頸企盼。長長的遶境隊伍,讓原本寧靜的村莊頓時熱鬧起來,穿過小路、越過田野,村民誠心祈求神明賜福==ns==

每年農曆正月初五,八大社會由值年村莊的爐主帶頭,到西螺迎接福興宮太平媽神農大帝,和廣福宮的老大媽,到村莊遶境祈福。

[資料來源 貓兒干文史協會 楊永雄]
雲林詔安客主要分布在崙背、二崙和西螺,以廖、李、鍾三大姓為主。而所謂八大社是指,崙背、二崙交界處,以鍾姓為主的八個聚落,以新庄為中心、再加上頂街仔、下街仔、崩溝寮、湳底寮、和頂番社、下番社、八角亭。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那姓廖的從康熙年間就已經過來,他剛來的時候他是沿著虎尾溪,是在二崙那個地方,比較好的地方就他們先占有了,那接著再過來是姓李的。

而姓鍾的最後過來,只能占到條件較差的地方。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他的地點,剛好也就是在平埔族,那個貓兒干社,一個叫番社頭那個地方,那時候還有平埔族住的地方,而且是位於漳泉交界的地方,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這個八大社這個姓鍾這些村莊,那因為生活的那種環境的壓力,所以他們必須聯合起來。

鍾姓人數最少,還要面對周圍泉州人、平埔族,和詔安鍾廖李之間的族群爭鬥,因此形成鍾姓人的強悍性格。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大新庄、八角亭,借錢不用還」,意思是說,我很強悍,我跟你借錢,你不敢來跟我要錢,「有頂店沒下店,有新庄沒七欠」,其實它是講三姓械鬥的時候啦,有頂店,頂店就是那個,姓鍾的那個聚落,沒下店,就是沒有你姓廖的那個下店的聚落。

透過八大社聯庄,鍾姓人凝聚宗族情感、也具有聯防功能,同時還輪流值年,每年到西螺迎媽祖來遶境,一百多年從沒間斷過。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在清朝末年那個時候開始,同治年間,到現在大概140年,那個時候,福興宮它有改建,那時候廣福宮它也改建,所以,所以大概在,時間點在那個時候開始有這樣一個著年的活動==ns==

今年輪到崩溝寮著年,八大社各宮廟和爐主,和頭家,在西螺福興宮太平媽,來恭迎太平媽來遶境,也祈求太平媽可以庇佑所有活動,遶境一切平安順利==ns==

至於開端,有個傳說故事是這樣說的。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我們這個大新庄這邊有一個人,他就拉著牛車去(西螺)那裡,就是賣東西,那看到很多人在,擠在那邊要捐錢(蓋廟),他要擠過去,人家看他穿得破破爛爛的,笑他說,你有沒有錢,你要擠過來幹什麼,然後後來他說,看缺多少錢,那跟我回去拿。

當時西螺蓋媽祖廟時,八大社貢獻良多,因此取得二香資格。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農曆12月24日就送神上天,那農曆正月初四那就會請神再下凡這樣,那初五開始就可以出去,出去外面遶境了,所以初五第一個出去的那叫頭香,我們這邊請的是二香。

[雲林西螺福興宮 董事
何曜志]
請媽祖之前,他們這頭香就是要先到,才換二香,頭香是我們莿桐番仔庄,他們是頭香,二香就是我們二崙、崙背八大社。

神明回到人間後,最先到番仔庄和八大社聚落,意味著該村落將首先得到神明庇佑,對村民來說,有重大意義。將福興宮太平媽和神農大帝請上轎後,接著八大社陣頭,就一路步行到廣福宮去迎接老大媽。

[著年爐主
鍾清山]
每個聚落的爐主都有來,來拜拜,因為這個都有,以前就有這樣就是說,不是值年(村莊)的爐主,也要來拜拜這樣啦。

[雲林西螺廣福宮 總幹事
鍾松本]
我們廣福宮,就是廣東和福建這些人士蓋的,就是說我們河洛和客家人來蓋這間(廟),這差不多一百多年,都一直,八大社都會來請二香這樣。

再恭拜、三恭拜,好,集香。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每一個村莊也就是由那個爐主來主辦,因為爐主大部分都是那個外行,因為外行,所以沒有人敢做改變,沒有人敢做改變就是,簡單的儀式,沒有人敢改變,所以100多年來,這個儀式都是保持原汁原味的。

[著年爐主
鍾清山]
因為(早期)養牲畜都不會賺錢,五穀都不會豐收,人都不平安,就是說,這個六個聚落就是說,意思說,來請媽祖遶境,老大媽和太平媽,遶了,感覺說,大家都平安、很賺錢。

八大社的湳底寮和八角亭原來是合成一股,頂街仔和下街仔也一樣,八個聚落共分為六股,每六年輪值一次,是為著年,但後來頂街仔和下街仔,湳底寮和八角亭,分開舉辦,因此要12年才會輪到著年,也因為這是難得的地方盛事,在地人習慣用著年來算日子。

[崙背鄉崩溝寮 居民
楊松林]
如果過年,60年,(如果)60歲就有60次啊,如果是這個著年來說,60歲才10次而已。

早期沒有車,迎神隊伍得一早就從八大社,步行到西螺迎接媽祖。

[著年爐主
鍾清山]
以前用走的,石頭路,很難走,又沒有,沒有橋,有的又要涉水,以前就是,一百多年前就是這樣,石頭路是很崎嶇不平的,又沒穿鞋子,以前沒有鞋子好穿。

早上接神,下午回到值年的村莊,各聚落都迎請自己村莊的守護神,來到村子口接駕。

[崙背鄉 鄉長
李永茂]
八大社的各個聚落都有這個陣頭出來,出來熱鬧,現在這些陣頭,在這裡等這個西螺的新街老大媽、以及太平媽,以及我們八大社各聚落的神駕,的神明,要在這裡接駕,接駕之後再遶境我們村莊。

今年輪到崩溝寮值年,下午在熱鬧遶境後,就將神尊全請到村莊的光祿宮安座==ns==

新街老大媽,福興宮太平媽,暨諸神聖仙佛,宏恩庇佑,士庶咸頌,稽首頓首,百拜上言,惟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政通人和,肆境眾生,安和樂利,財源廣進。

[崙背鄉枋南光祿宮 主委
鍾錦義]
整個村莊都遶完之後,回到廟裡,才把太平媽和老大媽都請下來,再來,再把我們總共有八個,八個聚落的一些神駕,也都請到我們的廟裡面,就共同來參拜。

隔天初六,就到其他七大社遶境,初七送神回宮,完成著年儀式。而早期,著年的村莊,可是比過年還要熱鬧。

[崙背鄉崩溝寮 居民
楊松林]
小時候,大家的生活都很辛苦,都要過年過節才有肉、魚可以吃,所以那個時候如果(輪到)著年,很高興,就這樣,過年過,還沒過,冬至過後就一直等,哇,什麼時候著年、著年,每天都在想啦。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那親戚朋友他過來他是用,有些就是騎著腳踏車、然後把棉被就捆在腳踏車,那就一起帶過來,因為來這邊要過夜,他從初五,初五、初六這兩天最熱鬧,初四開始殺豬,殺豬晚上就,開始就有一些那豬血湯什麼,那晚上就開始吃了,那吃到那些,那頭豬吃完他才回去。

老照片裡還看得出當年盛況。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68年我們看到,大部分都是走路的,那走最前面,最前面這個是爐主,爐主他就帶路,那在,在地的陣頭有文館和武館,北管樂的那個是文館,那武館就是獅陣,還有村莊自己的人會打扮,打扮出來參加,參加遶境遊行,那以前這些陣頭也比較可愛,像這種陣頭是屬於車鼓陣,車鼓陣,那還有這邊這個牛犁歌。

只是這樣的情景,只能留在相片中、和老一輩的回憶裡了。

[崙背鄉崩溝寮 居民
楊松林]
小孩都往外發展,所以這個盛況,也是一年一年慢慢地有,比較減退這樣啦,但是面對傳統的這個風俗,我們大家也認為說這個很可取啦,所以無論如何,一代一代也是要把它傳承下來這樣。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像這種熱鬧、請客、演戲,現在也不太會有人看,一百多年來,這樣一個活動,沒有停,沒有停止,它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特色,那我們在想,鄉下如果少了這些民俗活動,其實我們現在鄉下什麼都沒有。

設法保留,一方面做文史調查、留下文字和影像紀錄,讓大家了解,著年和在地人早期生活、及族群的關係,也透過社區參與,帶領更多人加入。

[雲林貓兒干文史協會 總幹事
楊永雄]
因為我們傳統的民俗活動,它是很自然形成的,但是當你外力去介入的時候,要非常小心,如果不小心去主導的話,以後可能會變質,所以當初我們社區,我們是邀請幾個社區發展協會,一起來參與,我們參與只是讓活動,讓它變得比較熱鬧一點。

像今年社區就各自設定主題、裝飾花車,一起來遶境。

[崙背鄉枋南社區協會 理事長
莊順孝]
用我們的農作物,玉米、這個紅蘿蔔、再來是,這個蔥、和大頭菜,對,大頭菜啦,等等,去裝扮,這不但說節省成本,又好看。

[崙背鄉水尾社區協會 理事長
廖振福]
早期就是說以農,以農立家,所以我們才用這個牛和穀倉,早期的,要讓這些年輕人感受到說,我們的祖先,早期的辛苦,不是說像現代這樣,後來的時候,因為時代的變遷,那就,有的有在種花,有養鹿,有養魚,做這隻牛和穀倉的時候是,社區大家合力去做的。

八大社著年,一百多年從沒間斷過,傳統儀式仍然留存著,只是時代變遷、人口外流、傳統陣頭也多由布袋戲「路戲」取代,但只要一講到早期的熱鬧盛況,在地人可是話匣子都停不下來,現在村民除了懷想,也有了危機感,希望藉由各種方式吸引更多人來參與,因為這不僅是地方的民俗活動,更是客家和台灣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