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期間,許多家庭會買幾個,比一般椪柑足足大上一號的「虎頭柑」上供桌祭祀,但是它「中看不中吃」,惜物愛物的客家先民又捨不得丟棄,所以把製茶過程淘汰下來的茶角塞入,製成酸柑茶,但是製作酸柑茶繁複多工,價格也不若一般茶葉來得好,茶農製作意願愈來愈低,茶農許時穩估計,全台灣還在製作酸柑茶的,大概只剩十幾家,這項客家傳統的製茶技藝,可能會漸漸消失。把虎頭柑的果肉挖出來,準備要製作酸柑茶==ns==

每次,每年這時候就做,(哦,每年這時做),對每年這時候他就做,他的茶,所有的茶葉才做完,剛剛好做這個。

頭份茶農許時穩今年準備了八千斤的虎頭柑,以及兩千斤的茶葉,總共一萬斤原料,經過九蒸九晒的過程,除了茶葉的質量不變,新鮮的虎頭柑在乾燥之後,重量約只剩十分之一,也就是說,今年新製的酸柑茶大概會有近三千斤,產量數一數二==ns==

(酸柑茶)吃下去,皮膚會比較嫩,我從來不曾有什麼化妝這些,我告訴你,我做新娘我都沒化妝的,有坐到轎子,沒化妝,沒有,就只有,就只有這樣子,面霜擦一擦而已。

許時穩叫她朱奶奶,看起來像是五十歲出頭,其實已經近七十歲了,她從年輕時就喝酸柑茶,說是天然的養顏美容聖品,虎頭柑烘乾後的皮,就是中醫所說的「陳皮」,對咳嗽、化痰等原本就有功效,再添加香草類的中草藥,更能強化效果。

[頭份茶農
許時穩]
以前是說,就利用這種的茶腳、比較不值錢的有沒有,(拿來)利用,現在就不是,現在變成說,不但要將這個虎頭柑(裡面)沒用東西,加這個比較好喝的茶葉,這樣做,做出來的東西,你一樣,比如說你用兩百元的成本來做,和我用六百元的成本做,我六百元做出來的品質比較好啊。

從虎頭柑裡挖出來的果肉,不能丟掉,除了需要保留奇酸無比的果肉,來攪拌茶葉和中草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惜物愛物,早年,茶農也是因為虎頭柑太酸,除了供年節祭祀之外,沒有多少人敢吃,丟掉又可惜,因此混合剩餘的茶葉,利用農閒時期慢慢製成酸柑茶,現在不一樣了,塞進虎頭柑裡的,多半是高級茶葉,而許家人製作酸柑茶,傳到許時穩,已經是第四代了。

[頭份茶農
許時穩]
因為我小時候,像看我爺爺、我伯公(做),唷,在讀國小的時候覺得,奇怪,老人家怎麼這麼有趣,你小朋友是玩玻璃珠,他們老人家是(玩)什麼,柑橘,好好的柑橘挖出來,又把茶葉攪拌又塞回去,沒工作好做嗎?有這樣懷疑啊,懷疑,你是不是不知道要做什麼?奇怪這些老人家,伯公這些怎麼這麼有趣==ns==

小時候不懂,為什麼長輩,不把好好的柑橘拿來吃,要把它挖出來,又塞回去?現在換他做這件事,心裡已經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頭份茶農
許時穩]
像你要製茶,兩天就做好了,這樣製茶,像你的膨風茶,這樣,不要說很棒的就最起碼就是三千元,三千、五千,兩天就好,這個酸柑茶,你看要烘一百次,差不多烘廿幾次,你看,做兩、三個月,為什麼要這麼久,就是說,爺爺就有跟我們說,這種東西是我們客家的特色==ns==

以前至少要做半年,現在有烘烤器具輔助,差不多只要兩、三個月,節省一半時間,但比起製茶只需三、兩天,且價格更好,願意花時間製作酸柑茶的人愈來愈少,許時穩記得,以前苗栗本來有幾十戶茶農在做,近年來銳減到個位數,就以頭份來說,只剩他還在做。

[頭份茶農
許時穩]
你從苗栗到公館,銅鑼比較少,就差不多,說幾百戶沒有,至少差不多有卅戶,有做出一定數量的。漸漸地到現在,因為現在可能,工業社會啊,還有,到我差不多卅歲到四十歲之間,就愈來愈少了,一方面可能工資貴,二方面可能老人家漸漸地,懶得再做了,年輕人又不肯做。

[許時穩大兒子
許郁仁]
每年就這樣,就是,會累啊,也會覺得,有點煩,可是還是要做啊,就是家裡的事,家裡的事業還是要幫忙。

[許時穩小女兒
許郁軒]
以前就是,力氣比較小,就是都不會塞,都亂玩,然後長大以後,就開始慢慢地,學爸爸、媽媽怎麼做,然後,就愈學愈多,後來就變成我們小孩在做,爸爸就做別的==ns==

製作酸柑茶真的很多工,這些是這兩天新做出來的半成品,得要趕快送進烤箱,先烘一整天,再取出來以重物擠壓一天,讓它定型,接下來,還要蒸一次,以免裂果。

[頭份茶農
許時穩]
壓一天過後,到第二天、第三天才拿來蒸,蒸的時候,它這個會軟嘛,蒸了三小時會軟,又拿來再壓,因為這個有壓差不多,三、四遍就差不多,型就出來了,就比較不需要壓了。比較大顆的,像這個比較大的,就差不多要蒸三次,要是說比較小顆的,蒸兩次就好了==ns==

接下來,靜置兩三天,再蒸、再烘、再壓,反覆這些工序,一直縮小到完全乾燥,過去所謂的「九蒸九晒」,其實是形容工作的繁複,不是說只有做九次,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久蒸久晒」。

[頭份茶農
許時穩]
它的工很多,像你要蒸,久蒸、久曬、久烘,還有這個,它這個挖,也不好挖,挖也很多工,所以,挖好之後,後面的過程就,你就在那邊做,像你要蒸、要烘,要曬,尤其它烘,差不多要烘兩、三個月。

要辛苦完成一個酸柑茶廢時良久,許時穩早年還曾面臨賣不出去的窘境。

[頭份茶農
許時穩]
差不多十年前,那時候就多少,大家比較對這個沒印象,那時候就可能,會剩比較多,剩就是約,這樣加起來,會剩一、兩千斤。再來七、八年前,就漸漸地有些人會問,比如說九份,還是北埔,就這些老街,還有三義,他們就想要賣這種比較傳統的東西。

這幾年來,有機無毒和養生觀念逐漸普及,傳統的酸柑茶,逐漸有穩定的訂單,許時穩認為,雖然賺不了什麼錢,卻很有意義。

[頭份茶農
許時穩]
桃園可能一、兩間在做,苗栗比較多,苗栗可能還有六、七間在做,全部就,做有,至少也有一千多斤,兩千斤、三千斤,就看它,它的規模,他們,他們可能也跟我一樣有這樣的想法,不是說完全就要賺大錢,還是要傳承這種精神,還有給,讓像小孩,你看,放寒假的時候,知道說,父母很辛苦,賺錢並不容易,讓他們有這個,體驗這個精神。

[大兒子
許郁仁]
現在百貨公司那邊,都會看到一些那種賣那種高級茶,然後我也會去,也會去看一下,其實發現,它們的茶其實還好,沒有,沒有像我們家的茶那麼好,只是,它們的行銷方式會跟別人不一樣,會有更多不同的人去接受,所以那個附加價值就會更提高==ns==

第四代的許時穩堅持傳承的精神,第五代的年輕人也想找出老茶新出路,兩代都有心,酸柑茶、這項古老的保健聖品,就不怕無法傳承下去。

採訪/撰稿 鍾雄秀
攝影/剪輯 蔡裕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