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以雄偉陡峭的大理石峽谷聞名。政府一直以來對國家公園的想像是「無人公園」,對人為活動有非常多的限制,當然限制無可厚非,但對那些在國家公園成立以前就住在那的居民來說,就非常無奈了。許多不願賣地的民眾為了生存,種植高利潤高風險的高山蔬菜,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使得周遭生態越形惡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五年前開始委託慈心基金會,上山設法說服農民轉型有機,如今已有近十公頃農地通過有機認證。生態環境與居民的生存取得平衡,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

伴著蟬鳴,夜光下身著迷彩服的張榮文,穿梭在高麗菜田,手上已經抓了一大把的蝸牛、蛞蝓等,就怕辛苦種出來的高麗菜被吃個精光。

[西寶有機農
張榮文]
要晚上,因為白天的話,牠都會躲起來,你找不到,你要像這個時間,這個時候晚上牠就會出來,那我們就會戴個頭燈出來順便抓這樣。

從五年前,轉作有機開始,張榮文連晚上也不得閒,同個村子裡,八戶裡就有七戶開始同樣的生活步調,十九年前嫁來這的王翊更說,如今不但有蟲害,更常有山豬、猴子偷吃農作物。

[西寶有機農
王翊]
(生態)有感覺上比較好,那個像鳥的種類跟,有時候(以前)看不到的東西,牠都來了,連山豬、猴子都來了,這是比較麻煩,那不怕人,晚上牠們山豬就來了,來吃高麗菜,是啊,猴子也不怕人,早上來。

就算高麗菜被山豬、猴子吃了,王翊也莫可奈何,頂多燃放鞭炮嚇嚇牠們,畢竟王翊的農地就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裡,也沒法申請設陷阱驅趕。

[西寶有機農
王翊]
早上是放鞭炮,嚇猴子,可是猴子現在不怕了,然後山豬就沒辦法了,晚上我們也怕牠啊,對啊,沒有人來抓,我們也不會,也不敢啦,山豬很兇。

[西寶有機農
黃聖宗]
國家公園法是不可以營火整地,不可以放鞭炮,不可以怎麼樣,不可以怎麼樣,很多啊,你等於說,你不能,國家公園區不可以噴農藥,其實是有法律很嚴格,只是他要不要來抓你。

[畫面提供 退輔會]
現在耕種近兩甲地的黃聖宗,是榮民第二代,父親在民國38年來台後,被派來開鑿中部橫貫公路,就跟著其他榮民在此定居,開始務農。

[西寶有機農
黃聖宗]
橫貫公路有很多老榮民、老兵要開墾,那需要有一個菜園,供他們吃,因為以前的交通不方便,他沒有辦法到市區去買嘛,所以這邊叫作西寶菜圃,專門供應開橫貫公路的人吃的蔬菜。

退輔會沿著中橫公路,一路在天祥、西寶到清境等地開墾設庄,安置榮民老兵,原本生活大小事都是依靠退輔會,80年代卻因為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設立,有了變化。

[西寶有機農
黃聖宗]
它覺得好像人是破壞保育的東西,所以剛開始國家公園成立的時候,都是希望說,我們要自然、自然、自然,你不能噴藥,最好是不要種菜,最好是沒有人住啦。

由於台灣的國家公園是效法美國,建立無人的國家公園,因此對於範圍內的人為活動限制很多,也因此,西寶等地的「原住民」,無法隨意耕種、修建房屋,衝突也不斷。

[東華大學觀光暨休憩系
教授 劉吉川]
那國家公園設立主要是來自於,由於美國國家公園署那邊的協助,那美國他們國家公園的設立,是以建構一個,沒有人的國家公園為一個模式。

[中橫休閒觀光發展促進會
陳新珠]
你太管處就是說,你們想要蓋什麼都可以,然後我們可能搭一個廣告牌,或者說搭個寮,他們就要拆,這個對當地人來講是一個很不平,沒有辦法去平衡的一個想法。

也因此,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每年都會編列預算,設法收購國家公園內的私有地,而許多受限於交通或生活不便的居民,就把地賣了。

[西寶有機農
黃聖宗]
我們這邊為什麼還是私有地,是因為我們在公路旁邊,它不會有路不通的問題,那我以前是住在竹村、梅園,剩幾戶,本來有大概20幾戶,全部賣給國家公園,為什麼要賣,他出的價錢比較高嗎,沒有啊,為什麼要賣,沒有路。

[東華大學觀光暨休憩系
教授 劉吉川]
所以那種(慣行)耕作方式,通常對環境比較有傷害,那國家公園為了要,減少這種跟保育目標的這個對立,所以他們就會想要說,去把它,購買他們的土地下來。

留下來的居民不願賣地,為了生存,高利潤高風險的高山蔬菜,成了他們的選項,大量地使用農藥、化肥的耕種方式,讓周遭的生態越形惡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五年前開始委託慈心基金會,設法上山說服農民轉型有機。

[慈心基金會
執行長 蘇慕容]
我們從五、六月開始,就要上來拜訪他們,他們第一個對我們又不信任,再來就是說,你一下又安排這個課那個課,他們覺得很煩,所以其實是不太想理我們的。

花了半年,慈心基金會的成員,幾乎週週上山拜訪,西寶村民總算有人點頭願意嘗試,會願意轉型,就是因為慣行農法太毒了,農民甚至不讓自己的小孩接近農田。

[西寶有機農
王翊]
會跟他講,這有噴藥了,你不要來,不要來這玩這樣,現在沒有關係,他們也可以叫(小孩)他們來幫忙除草啊,對 可以,這有機的沒有關係了。

又因為和慈心基金會直接契作,不需要再擔心銷路問題,價格穩定,農民也安心許多。

[西寶有機農
黃聖宗]
目前的契作方式,你會覺得比較安心,好像看到一張紙,你今年收入這麼多,欸,跟上班差不多或比上班好,心裡比較踏實啊,那你種慣行的話,那心情起伏很大。
照片提供 林青峰 五年下來,就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監測,農地的重金屬殘留越來越低外,周邊的黃嘴角鴞、小型哺乳動物也顯著增加。

[慈心基金會
執行長 蘇慕容]
慣行農法上,它一定是大量農藥的時候,那像黃嘴角鴞,牠的食物可能就是一些像,比較大型的就是像老鼠,那比較小型的,可能有些蚱蜢啊這些昆蟲類,那如果這些昆蟲、這一些小型的動物,牠也剛好,受到農藥的影響、危害的時候呢,那我們相信,對這個,這個食物鏈的,比較上頭的這一些物種也會受到影響。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處長 曾偉宏]
獼猴的增加,跟蟲害的增加,代表這個生物多樣性是有正面的提升。

污染少了,生態也開始慢慢恢復,西寶村民的生存與環境,似乎找到了新的平衡點,學者就認為,這或許可以解決,長久以來保育與住民間的衝突。

[東華大學觀光暨休憩系
教授 劉吉川]
那畢竟找出了一條路,這條路讓國家公園的保育目標可以達成,同時間也兼顧到國家公園內的,榮民的第二代,他們農業的這個發展,也可以,在國家公園也能夠存在。

割下一顆顆飽滿的高麗菜,這是有機農民日以繼夜揮汗勞動,幸運躲過山豬、獼猴、蟲害,才得以收成的美味,對西寶村民來說,有機這條路雖然辛苦,能繼續留在這個父執輩流血流汗開墾的家園,到頭來還是值得的。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陳靖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