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觀眾可能沒有看過一種橘紅色古早味豆干,這種豆干和我們現在,一般小吃店吃到的黃色豆干不一樣,比較厚也比較軟,以前新竹北埔所有的豆腐店都會做,但如今只剩城門街一家經營40年的豆腐店有在賣,老闆夫婦倆,從30歲做到現在70多歲,顧客群從北到南都有,原本是一個月休兩天,現在年紀大了,變成一禮拜只做兩天,老主顧想要買,還得等到週末呢!深夜一點半,整個小村庄都熟睡著,北埔老街旁的豆腐店,磨豆機已啟動運轉,徐文雄老夫婦這天的工作也開始了。
浸泡一夜,約70斤的黃豆,一勺一勺送進機器,生漿源源不絕流出,再送進鍋爐加熱濾渣,等會兒就要趕工做豆腐、豆干。
<(普通做60斤黃豆),(你要做多久時間),以70斤來講,他自己來做,像我們(半夜)起床要做到早上五點,五點才比較有空(休息),我慢慢做,自己一個人慢慢做,不趕時間啦,慢慢做。>
舀起熱騰騰的新鮮豆漿,加入食用石膏粉,幾經攪拌後,漸漸凝固成豆花,這時候動作都得加快,不然做出來的豆腐、豆干,就達不到老闆的標準了。
[北埔豆腐店
徐文雄夫婦]
(做豆腐動作要快是不是),對 要快,(怎麼說),不快的話一下就會冷掉,要趁熱做,打鐵趁熱 不能放到冷掉,打鐵趁熱,打鐵趁熱,你打鐵時冷掉再搥就沒用了,一樣的道理,這豆漿熱熱(的時候)做的豆腐才會韌韌的,不然放到涼,做的豆腐就比較稀比較不結實。
把豆花倒入木箱模具中,為了做出口感扎實傳承40年的好味道,每個模具都要放到最滿,才能把棉布蓋上進行壓置脫水的步驟。
[北埔豆腐店老闆娘
徐胡菊妹]
北埔只有我一間(在賣),做這個很辛苦你知道嗎,要很早起你知道嗎,人家就不要做了。
做豆干壓置脫水的時間比做豆腐來得久一點,力道也要大一些,豆干得用機器來壓,但豆腐可不行,只能用大石頭壓住等待成形。
[北埔豆腐店老闆娘
徐胡菊妹]
要有耐心啦,做這個要很有耐心啦,(要做得)軟、韌才會好吃,你做得硬硬、澀澀的就不好吃了。
<每個禮拜六禮拜日要的>
一拿開木製蓋子、模具,是一大塊未經切割的豆干,老闆娘熟練地整邊、切塊,一塊塊飽滿的豆干就完成了,但要交到顧客手上還得再等一等。
放涼的白色豆干,放入滾燙的大鍋子裡,就像在洗牛奶浴稍微燙過後會更好上色。
所有豆干都洗過三溫暖後,接下來就要跳進,梔子花粉調出來的橘紅色湯汁,煮個幾分鐘,熱得冒煙,北埔這間老豆腐店才有的紅豆干就完成了。
[北埔豆腐店老闆娘
徐胡菊妹]
紅色的沒有人做了啦,只有我這裡才有,(我知道),(哪裡的人會來買),哪裡的人都會來買,中壢、大園、桃園,大園、桃園、嘉義、彰化、苗栗、南庄的人都會跑來買。
老闆娘一邊說話,手也沒閒著,趕緊把豆干平的那面向下,圓弧面向上,再放涼一會兒,就等客人上門。
[顧客
羅美枝]
(來這裡買)好幾十年了,小時候就跟他們買,我家人也一樣,專門要吃他們(做)的豆干,別地方(做)的不吃,別地方(做)的硬硬的,不一樣,他們做的,又軟、又有很香的黃豆味。
北埔鄉的婆婆媽媽們,拜拜也會買這種黃豆干搭配三牲,不僅有誠意,擺盤也顯得美麗。
[顧客
羅美枝]
平常(就買來吃)就很好吃了,平常可以蘸醬油吃,他的豆干做得很軟,很純啦,純黃豆做的很軟,還有敬神時也很好用,敬神的時候,雞肉、豬肉,加三塊豆干進去,(準備)三牲這樣敬神,拜土地公,初一、十五,還有年節時期,全部會來買。
<我買三包,有人託我買的。>
早晨五點開始,老顧客就陸陸續續上門來買豆干、豆腐,平常夫婦倆就是這樣分工合作,老闆娘負責賣,老闆則是在幕後製造,忙碌的老闆,也只有在所有東西都準備好時,才安心停下腳步接受訪問。
[北埔豆腐店老闆
徐文雄]
以前需求量比較多,工廠要、寺廟要,哪裡都要,現在通通不用了,(那你以前),(一個月要做幾天),(現在呢),(以前)一個月休兩天,很拚很辛苦,(現在呢),現在一禮拜做兩天,一個月做十天,八到十天這樣。
民國60年時,在鐵路局工作的徐文雄,為了多賺點錢養家,特地跑到湖口學做豆腐,沒想到一做就是40年,想起以前那段沒有機器代工,純手工製作的日子,真的是吃苦當吃補。
[北埔豆腐店老闆娘
徐胡菊妹]
以前是燒稻殼,用大鍋子來煮(豆漿),(還)要用甕套住這樣拉,要用扭、要捏,捏豆漿出來這樣,以前是這樣子做,後來做得很辛苦就買鍋爐蒸氣,用蒸氣煮就比較簡單比較快,(以前這樣做會做到怕嗎),怕喔 那麼熱,要這樣捏(豆漿)很熱。
夫妻倆已經70多歲,孫子都大了,沒有經濟壓力,現在一禮拜就做週末兩天生意,當運動,但經營豆腐店真的很累人,夫妻倆認真考慮要退休,可是一想起那群死忠顧客又猶豫了。
採訪/撰稿 徐慧玲
攝影/剪輯 羅應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