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大豐收,結果常常是生產過剩、價格大跌,農民血本無歸,而有機農產品雖然越來越受重視,農民卻仍因為價格高、通路少,常遭通路商削價收購。高雄有一群有機小農週末一起擺攤,還集資成立店舖,要把自家生產的安全無毒農產品銷售出去。微風吹過,綁在樹梢的染布猶如波浪起起落落,每逢週末週日早上,高雄市三民客家文物館,及鳳山婦幼會館前,總是聽得到吆喝叫賣聲。

<這個山形菜很漂亮,這20,你要什麼。>

自2007年開始,50多個高雄農戶,開始在這擺攤,販售自家生產的有機無毒作物。以往這些農作物往往賣給批發商,再輾轉送到台灣各地去,也因此,耗費了許多運輸時間及成本。

[高雄市微風市集志業協會
總幹事 林憲輝]
微風市集比較特殊的是,它是全部都是高雄市的有機農戶,那我們沒有外縣市的農戶在這邊,那最主要說,我們推,微風市集推行地產地銷,那我們減少我們的食物碳足跡。

<裡面放很多種蔬菜,有豆薯,綠豆芽跟大白菜,這一盒多少,這一盒50元,那個是80,還有土雞蛋。>

微風市集也有部分社福團體,像是南洋媽媽魔法廚房,便是由外籍配偶們,以在地食材做南洋特色美食,讓食材的運用更多采多姿。

[微風市集店家
丁玉蘭]
蔬菜沙拉(捲)裡面有,豆芽跟那個,裡面有四季豆和小黃瓜,然後又有大陸妹,就是用我們微風的一些基本的菜來做,用我們越南特色的春捲皮

78歲,人稱香蕉伯的林慶鎣,是微風市集最資深的有機農民,他85年便取得有機認證,如今不只耕作近30公頃的香蕉園,更有5公頃多的菜園,然而,有機農作物的銷售卻曾是他最大的罣礙。

[微風市集農民
林慶鎣]
我85年就拿到通過有機驗證的標章,那時候,在南部市場,我跑了四年多,我一個星期,就光香蕉一項,一個星期高屏繞一圈回來,我的車跑了多少(公里)我不知道,載20箱香蕉出去賣,隔一個星期去,收回來,收了差不多10多箱回來,收12箱,賣不到8箱出去,我8箱賣多少錢,3千多元

單打獨鬥能拓展的銷售點有限,長期以來,他所生產的有機作物,大部分也就交給批發商,再轉賣到北部的有機商店。

[微風市集農民
林慶鎣]
賣給通路商是差不多,我們種出來沒有辦法了才賣給通路商,賣給通路商如果賣20(元),我們在微風那賣40元,價格差一半,但是在微風賣40元,我們還是比有機店又更便宜,有機店可能要60元。

賣給批發商的價格遠低於零售價,甚至不到零售價的一半,因此微風市集的成立,讓香蕉伯等有機農有了新的銷售管道。

[高雄市微風市集志業協會
總幹事 林憲輝]
我們這邊的價錢因為是農民直售,那我們就省掉中間很多的管銷費用,所以說在這邊,我們農友的利潤會稍微高一點,相對的,消費者他所付出的就比較少一點,那我們就把中間的利潤就平均分給生產者跟消費者

[微風市集農民
曾啟尚]
我們以前如果沒有這個市集,沒有這個(農家)小舖,就是說我們要直接賣給消費者,要不然要就經過一些的通路商出去,如果直接賣給我們的消費者來說,東西怎麼到他那邊會有種種的困難,交通、運費那些,經過通路商(的話)會變成價格我們比較無法掌握。

<那個是包心白菜,那請媽媽寫一下,好,幾號,六號。>

要讓消費者願意到市集消費,「信用」絕對是市集需要建立的,雖然大部分的農民都取得有機認證,但畢竟有些小農,根本無力負擔龐大的認證費用,因此市集也有自己的抽驗機制,每週抽樣進行初步的農藥檢測。

[農家小舖
李宇凡]
我們每個禮拜,固定每個星期三,我們協會都會進行,所有的農友,不管你是不是有機農場有沒有認證,我們會進行所有攤位所有農友的,蔬菜水果的一個農藥檢測,那基本上農藥驗的出來,你只要驗出來確定沒有,那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好 謝謝,感恩>

除了無毒外,更重要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動,不同於一般的傳統市場或有機專賣店,農作物的生產者就親自站在消費者面前,這也是微風市集明文規定要求的。

[高雄市微風市集志業協會
總幹事 林憲輝]
這邊,整個微風市集,我們特別強調一定要農友親自來販售,那最主要是讓消費者,他不是去看那一張驗證標章,它最主是讓他可以,直接跟我們的生產者面對面接觸,那你所買到的產品,你(可以)很清楚的可以知道它的來源,是由什麼樣的人去生產的,那有任何疑問,也都可以跟我們的消費者做互動。

<那今天特別安排了這個活動,請農友萬燕大嫂來為大家介紹,怎麼樣買新鮮,冬天盛產的高麗菜,然後回家自己做成高麗菜酸,但能夠保存到夏天。>

除了攤子的互動,市集也會定期安排農民,現場指導消費者如何料理當季食材,像這天就是學習如何把冬季盛產的高麗菜,做成客家酸菜,不僅提供消費者多元的料理方式,也順勢推銷了農產品。

<高麗菜,你就拿大石頭壓著,這樣壓,壓多久,壓差不多一個星期它就發酵了。>

[高雄市微風市集志業協會
總幹事 林憲輝]
食農教育這個部分呢,最主是要讓消費者了解,什麼季節會有什麼樣的產品出來,而且我們的消費者他在料理食材方面,可能他,只會一樣或者是兩樣,那怎麼樣去讓我們食物,可以用不同的料理方式來呈現。

<手做黑糖還有採梅子。>

公布欄上,寫著產地探訪日,許多婆婆媽媽也熱烈報名,除了市集活動,消費者也會被帶到農田裡,親身認識農民的生產環境。

[微風市集農民
林慶鎣]
我們在微風一開始,顧客也不信任我們的東西,是有機的還是傳統(耕種)的東西,就是來我們這了解,現在的客戶大部分都有來過我們這邊。

[高雄市微風市集志業協會
總幹事 林憲輝]
我們看得到消費者,還是不了解我們的種植方式到底是什麼樣,包含我們使用怎樣的資材,我們的農場怎麼樣去管理,我們消費者還是看不到,那我們就帶到農場,實際是讓我們的消費者到農場去感受一下,原來我們有機農場是長的這樣子,遍地都是草,不像是我們傳統的農戶草都處理得很乾淨。

也因為產地探訪活動,讓許多消費者變成老主顧。

[消費者
李小姐]
我自己私人有去看過,沒有跟他們團體一起出去,去看一下就比較放心,看他們怎麼去栽種,怎麼去栽培。

[微風市集農民
曾啟尚]
我們希望取得消費者的認同、信用,就是說眼見為憑,我們在這邊強調的就是說,我們在這賣的東西一定是我們生產的,我們不是去批貨來賣,你有去到我們的農田看,你看到有任何問題,你有任何的疑問,我們都可以為你解答,就是說我們真正的面對,面對我們的消費者。

有些消費者,甚至從老主顧變為協助市集運作的志工,偶爾還客串擔任小攤子的店長。

[高雄市微風市集志業協會
總幹事 林憲輝]
這些志工他,其實他之前都還是消費者,那在這邊買了之後,跟我們的農友互動之後,他和農友變成一個好朋友,而且他也,跟我們農友的這個理念,覺得跟他也滿,這要怎麼講,(搭得上),對,理念上都很相通,所以他就變成一個,很自動自發的來協助農友,幫忙賣東西。

[微風市集志工
鄧金枝]
分享,我跟他講,我也是從消費者然後變成好朋友,變成夥伴,變成志工,那就是我留下來,因為你要做有意義,就是對我們身體有幫助的東西,在微風。

經過近五年的努力,現在微風市集,一個月的營業額已經有一百多萬元,但每逢農作物大豐收時,單靠微風市集仍是不夠。多年前,香蕉伯就曾嘗試以網路行銷,但成績卻非常不理想。

[微風市集農民
林慶鎣]
我這慶裕有機生活館,網站的,賣沒有,(你自己有成立一個網站),(賣不出去),對啊 也是沒生意,我的女兒在做這個,做不下去,沒有生意,(為什麼),沒有人買,沒有人買,在網路上,有在用電腦,會用(電腦)的,有在網路上買東西的應該他都看得到啊。

因此,部分微風市集的農民更集資,在三民區的巷弄裡,設立了一個,以微風市集消費群為基礎的小店。

[微風市集農民
曾啟尚]
很多消費者,他星期六、日沒有辦法來市集買東西,他可以去到我們農家小舖,甚至晚上都可以去買,一方面就是說,這個店是我們(微風)農民供應,他比較有信心。

[農家小舖
李宇凡]
農家小舖的股東,目前有50幾個,有大概40幾位都是所謂的農民,所以本身農民跟農家小舖的關係就很密切,他是生產者,但他也是股東。

<你的馬鈴薯都比較小顆,這是馬鈴薯吧,這麼小顆,有機的都這樣,像這個有比較大顆的,前陣子有比較大顆。>

這間小店,除了是零售店外,更重要的是,要為小農建立更廣的銷售通路。

[農家小舖
李宇凡]
主要是店面是屬於零售,那我們也會銷一些有機蔬菜店,比如說像外縣市的有機蔬菜店,還有一些餐廳,有一些餐廳他們有心想要做有機蔬菜的,他會找我們,那這個角色都是由我們扮演。

不久前,小店也推出了一籃菜的家庭共購計畫,讓會員能透過長期認購的方式,來支持小農。

[農家小舖
李宇凡]
他會一年繳1萬2,然後我們每個月就是幫你配一次1千元的菜,那今年因為現在小家庭很多,所以我們改採的模式,就是他們大家都變成兩個禮拜配一次500元的菜,那小家庭的話,他可能就不會有說一次1千元,他覺得太多,他吃不完。

[消費者
謝太太]
這邊是比較健康,吃有機的,吃了對身體比較健康,所以我都會來買。

也因為這間小店是農民為主,農作物的販售價格也就不像一般通路商,低價收購高價賣出,農民相對可以得到合理的利潤。

[農家小舖
李宇凡]
比如說有時候可能農民開出來的價錢,通路商會反應說,這個價錢可能對他們而言,他有點困難在市場上銷售,我就會回過頭跟農民說,這個價錢對你而言,你還有沒有彈性空間,那如果農民反應沒有,沒有辦法,那我就會跟通路商說那沒有辦法,要不然就這東西捨棄不要賣。

[微風市集農民
曾啟尚]
就我們這邊的會員大家(共同)集資,大家出一些錢就是說,因為大家出錢不讓(單一)金主出錢,變成就是,對經營的方式,(就)是(經過)大家的討論所產生的,對大家都比較公平。

而這個常態性的據點,也不僅僅是單純的生意,更是農民交流中心,甚至會輔導協助有意願務農的新農民。

[農家小舖
李宇凡]
現在有很多人他可能失業或是退伍,或是年輕人有心要投入,可是他不太知道怎麼去種植這一塊,我們的角色我們就會去輔導他,比如說請農民跟他交流,你這個菜要怎麼種,你施肥要怎樣施肥。

既要為農產品拓展銷路賺取利潤,又要扮演輔導農民的角色,這個特殊的小鋪,成立兩年來總算勉強打平收支,也慢慢鞏固,這集結了假日市集、實體店舖,與農民的特殊產銷模式。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