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購買T恤時,一般都會選擇純棉,但是你知道嗎,根據台灣公平貿易協會估算,一件純棉T恤,至少要使用150公克以上的農藥及化學肥料,雖然這些農藥、化肥,不易殘留在棉花上,傷害到人體,但會嚴重危害到農民及環境生態,近年來,國內開始有業者推出有機棉服飾,甚至也有農民重新種植棉花,希望讓更多消費者,認識有機棉,共同為地球生態盡一份心力。手持剪刀,慢慢地把掛在樹上一朵朵的棉絮,完整地取下,這些白色棉絮,對農場主人鄭宗坤來講,可都是昂貴的「白金」。

[棉花農
鄭宗坤]
今年長得這樣子,我們覺得說,如果進到溫室裡面應該會更好,那這樣子的話,我看到的,是滿滿的,滿滿的手工藝品,而不是原物料,因為原物料就沒價值了。

為了讓遊客到虎尾買毛巾時,也能夠認識製作毛巾的原物料,「棉花」,三年多前,鄭宗坤在自家的農田裡種植了一分地的棉花,但棉花一般都是秤斤論兩的賣,不值多少錢,因此鄭宗坤正醞釀把這台灣少見的棉花,一朵一朵的裝盒,當手工藝品來販售,並開放棉花田讓消費者參訪。

[棉花農
鄭宗坤]
棉花如果說它直接拿去當棉被的話,可能一床棉被沒多少,但是每一顆都變成一個很漂亮的工藝品的話,那單價可能就比較高一點,那這樣子的話,我一棵棉花樹這樣子產出來的產值,就會比較高一點。

以目前,製作棉被等級的棉花來說,一斤售價約180元左右,鄭宗坤計算後,認為自產的棉花每朵要賣200元,價格需足足多出500倍才有利潤。

[棉花農
鄭宗坤]
這一顆比較完整一點的,它可能可以當作那個手工藝,那這一個已經被風和雨拉長了,它可能直接就到那個棉被店了,這個當然是它的附加價值比較高。

早在日治時期到1962年左右,台灣就有大面積的棉田,尤其是中南部,棉花更是重要的經濟作物,據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的資料,當時每年便需提供近一萬公斤的棉花種子,給全國的棉花農。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研究助理 張正桓]
在台灣,當時是大規模生產棉花的,所以據我們估算,當時一年,全台灣種植面積,接近在200到300公頃左右。

要培育一萬公斤的種子,也就會有兩萬公斤左右的棉絮,由於種苗改良場所種植的棉花,在當時來說品質優異,種苗場附近也慢慢形成了棉被廠林立的景象,甚至被稱為大南棉。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研究助理 張正桓]
那當時生產這些種子,我們有一些副產品,就是軋棉之後剩下的棉絮,這些棉絮我們就是供應,新社大南地區的棉被行來使用,當時在新社地區最興盛的時間,有7家的棉被工廠,那手工製作棉被,然後供應全台灣。

[石岡棉被店
郭鈞遇]
大南棉就是它含的油和蠟質很高,它不會吸水,不會含水,和現在的鵝絨一樣不會含水,不會含水所以它,新的(棉被)蓋整個冬天不用曬沒關係,因為它不會含水。

把棉絮放入機器裡打鬆整平,再靠雙手輕輕地撫壓著棉絮,讓棉絮平均的攤平,因為大南棉的興盛,承襲了三代人家族事業的郭鈞遇,如今仍堅持用純手工的方式製作棉被。

但這樣的堅持卻將止於這一代人,畢竟純棉花的手工棉,如今一年賣不到60件,早已沒了當年一年賣600件的好光景,而原本大南地區近30間手工棉被店,也僅剩3間。

[石岡棉被店
郭鈞遇]
就因為沒有棉花,大南也沒有棉了,還有現在氣候變了,變得比較暖和,冬天比較短,現在的保溫器材多,像是電毯、韓國毯,還有羊毛被、蠶絲被、羽絨被,還有那種纖維的,一大堆(種類),很多樣了,沒有每家都用這種棉被了。

而現在不論郭鈞遇或其他棉被店,也都不再使用國產棉花,畢竟所需棉花完全依賴進口。

[石岡棉被店
郭鈞遇]
現在都是國外,像是烏拉圭、巴拉圭,坦尚尼亞那些國家,比較有種,因為,還有美國,墨西哥那邊它有種比較大量,印度也有。

自台灣加入WTO後,便宜的進口棉花衝擊下,國內的棉花產業一落千丈,進而消失,也就只剩下一、兩戶農家仍繼續種植棉花,而種苗場也不再生產棉花種子,更不再保有任何棉花種子。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研究助理 張正桓]
就我們估算,一個工人,一天大概可以採40公斤到60公斤的棉花,如果換算到現在的工資的話,一公斤的棉花的採收成本就到15到25塊左右,所以這個價格,已經拚不過國外進口的棉花了。

也因此,三年前,想嘗試種植棉花的鄭宗坤,根本沒管道取得種子,即便好不容易覓得了棉種,卻根本不知如何種植。

[棉花農
鄭宗坤]
我們覺得說,樹應該是要直長,那它經過大風大雨,颱風之後,是撲倒的,那怎麼辦,我們還是一樣要把那個支架架上來,讓它比較完整一點,結果我們發現,我們傷了它的根系,第二年長得很差。

四處請教耆老,蒐集種植資料後,還買不到任何農藥來做棉花的病蟲害防治,鄭宗坤也就乾脆種起了有機棉花。

[棉花農
鄭宗坤]
我發現說,親膚性這麼好的棉絮、棉花,既然是那麼地,那個農藥的殘留竟然有這麼多,我們是想說,進來的人,就是要讓他沒有負擔地在裡面逛。

據統計,全球的棉花超過八成是基改棉,棉田雖僅占全球農田的3%,卻使用了25%的農藥,一件T恤,就用了150克以上的農藥與化肥,也因此,如今的棉花產業對生態環境影響甚劇。

[文化大學紡織系
教授 王權泉]
種植這個棉花,它需要用到非常多的農藥,這個全世界用的農藥,有將近20%是用在棉樹的使用。

[台灣公平貿易協會
祕書 詹慧珍]
實際上一件T恤,它可能用掉半杯的這個農藥的使用量,對,那除了說破壞環境之外,其實對於生產者來講,很多的農民可能會因為這樣的關係,那他的壽命會減短,或者是因為他誤食了農藥而死亡。

毫無節制的使用農藥來維持產量,不但讓大量的農地鹽化,需要更多的灌溉水,甚至屢屢傳出,棉花農因為農藥中毒死亡的情形,但衣物原料有六成以上仍依賴棉花,因此有機棉在近年來開始漸漸受到重視。

[文化大學紡織系
教授 王權泉]
我們在衣著方面,又不能說不用棉布,可是呢,它對生態又影響這麼大,那是不是我們朝著,怎麼來保護我們這個環境,所以最近有機棉就,因為這環保的問題然後就漸漸地受到重視。

依據紡拓會的資料顯示,全球對有機棉的需求與日益增,雖然有機棉產品仍不到全球的1%,但自2005年以來,已飆漲了五倍以上,而國內近年來,也開始陸續出現有機棉的商品,薛焜中,在2009年投入有機棉衣物的市場。

[有機棉業者
薛焜中]
有機棉是現在所有環保材質裡面,是比較有市場性,然後它的,就是供應鏈也好,它的來源,還有消費者接受度,都是比較容易可以去推廣的一個產品。

<因為它沒有農藥、沒有化學肥料,所以穿起來就是比較好,而且對環境也比較友善。>

而薛焜中並非採取店面式經營,而是勤跑有機市集,鎖定原本對有機比較有概念的族群作為主要銷售對象。

[消費者
郭曉琦]
我自己滿支持那個有機農業,然後我就是會常逛市集,那就會看到,就會看到有機棉的東西,那因為我的朋友,就是也是都是有機的朋友,那他們都會穿一些有機棉的東西,我就想說,我也試看看。

然而,所買的衣物是不是真的有機棉所製成的,消費者從外觀、氣味,甚至儀器檢驗,都無法辨別。

[消費者
朱祥昱]
我皮膚比較敏感,因為我今天第一次買,所以我回去等於說,穿穿看我就會很清楚地知道,它的品質是怎樣,對,我一般,其實我買衣服我都習慣穿比較棉質的衣服,因為我聽說,棉花好像都會灑很多農藥,對,所以有些,我覺得品質上應該要就是找一些比較好的。

[文化大學紡織系
教授 王權泉]
例如呢,這是我們說的棉的製品,這棉的製品,照理講,它這個是不是有機棉,我們這樣看都看不出來,而且呢,摸也摸不出來,所以說,現在能夠判定說是不是有機棉,只有認證這條路,從種植開始做一個認證。

已行之有年的有機紡織品的標準,GOTS,是目前全球最重要,也被廣泛使用的標準==cg in==按照GOTS的規範要求,棉花田,必須三年不曾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種子必須非基改,也沒有使用殺菌劑,生長過程更不能使用殺蟲劑、除草劑、枯葉劑==cg out==甚至對收穫、紡紗過程都不能製造污染等嚴格規範。

[文化大學紡織系
教授 王權泉]
GOTS這個認證,它要求是說,禁用一些基改的一個方法來做,不能有基因改造,不能有所謂的高危險性的化學藥品,像農藥、殺蟲劑、甲醛,甚至是偶氮原料,都不能用,那再來就是禁用童工,它連這個也限定了。

而公平貿易組織所認證的棉花,則透過合理收購價格的方式,進而要求棉花生產不能對環境有害。

[台灣公平貿易協會
祕書 詹慧珍]
它一定要保障生產者一個合理的收購價格,那這個收購價格是,至少保障棉花農他們除了說三餐溫飽之外,他們還有收入可以讓他們小朋友去就學,那第二個部分就是說,生產者他必須要,用不破壞環境的方式來種植棉花。

但由於目前國內並沒有正式引進,公平貿易的棉花,因此無論GOTS,或公平貿易認證,這些標章,對國內消費者而言都是陌生的。

[消費者
朱祥昱]
(那你知道有機棉),(其實有一個認證的標章嗎),我不知道,要怎麼看呢。

也因此,有些販售公平貿易棉花服飾的店家,就在衣物旁放置生產者的照片及介紹,來取信於消費者。

[台灣公平貿易協會
祕書 詹慧珍]
有時候在公平貿易的手工藝品,在店家的部分,他們反而是會放,直接告訴你,OK,生產地在哪裡,對,生產端在哪裡,然後,它雖然沒有那個FAIRTRADE的標誌,可是他會貼一個就是,生產者團體合作社他們的品牌的LOGO。

其實,2011年台灣也頒布了,有機紡織品自願驗證辦法,然而目前為止,仍沒有任何一家廠商申請,國內紡織大廠,如遠東、福懋、台元等,都直接進口取得國際認證的有機棉,而中下游的有機棉布供應商或成衣商,也僅要求紡織廠提供原料證明而已,畢竟有機棉認證主要採產地認證,而台灣根本沒有大規模的有機棉種植。

[文化大學紡織系
教授 王權泉]
國內的棉,都是從國外進口,國內不產棉花,都是從國外進口,那從國外進口呢,那當然它,就直接要求賣的人,你給我這個證書。

[有機棉業者
薛焜中]
總量的管制的話,是對於有機認證這樣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說,今天通過有機認證的廠商第一個,它必須要能夠提出完整的進貨證明,它今天跟合格的有機的農場買了有機棉,數量是多少,另外它必須要跟它的出貨的資料能夠對得起來。

認識標章外,由於有機棉衣物,強調製程不漂白,因此有機棉產品,大部分仍維持近米黃色的原棉色,而非白色,畢竟漂白過程加入大量對人體及環境有害的螢光劑,根本不能稱為有機。

[文化大學紡織系
教授 王權泉]
我是建議消費者第一個先從顏色判斷,如果是這種純白的,這個絕對不會是有機棉,因為這經過漂白的,在有機棉的使用裡面是不能有這個漂白,所以這個不會是有機棉。

<你幾乎看到市面上,99.9%的(衣物)都是有螢光劑的,其實(紫外線)照了就很明顯,它是有螢光反應的,如果沒有螢光劑的衣服,一樣是白T,可是(有機棉)照下去的話它是沒有螢光的反應。>

一件件米黃不鮮豔的T恤,吊掛在市集的角落,消費者問了問、摸了摸,相較於普通棉,有機棉雖然貴了2到3倍,有機棉產品銷售量卻年年有20%的增長,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有機棉產業不容小覷。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