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卓蘭的老庄里位於市區中心,是卓蘭鎮開發最早的地方,一、兩百年前,姓詹的饒平客家人,陸續從彰化永靖、竹塘等地移居到卓蘭,成為卓蘭的最大姓人,占了七成左右,不過隨著外庄人移入,或和外族群的人結婚,在卓蘭曾是很多人講的客語饒平客,漸漸聽不到了,一年多前,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成立,致力於傳承饒平客語和文化,其他幾個社區組織也從產業社區營造等面向著手,記錄保存老庄的文化資源,改善生活環境,老社區透過再造,要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老庄。冬日暖陽下,幾朵梨花已經等不及在枝頭綻放,梨園裡,農民爬上爬下,忙著接梨穗。

[老庄梨農
張金坡]
高山的梨子,它本身它的梨比較好吃,我們就把高山的花穗採下來平地,用高接的方式,接下去之後,它就會結高山品種的果實,這個大梨(的果實)就肉質比較好吃。

把徒長枝剪掉,接上進口梨穗,再纏上紅色膠布,一個月後,滿山將會是雪白的梨花。

[老庄梨農
張金坡]
日本那邊它就海拔比較高,它的花苞會比較成熟,花芽分化比較成熟,所以說,我們現在很多農民都要採用日本的花穗。

來到苗栗卓蘭老庄里的山上,放眼望去到處是梨園,這裡的農地,約十分之六、七都是種梨子的,居民有一半以上都種梨,因此梨子可是老庄人重要的經濟來源。

[老庄梨農
張金坡]
這棵來說,差不多就是三十幾年,那棵差不多有二十年了,那棵比較老,差不多有二十年。

老庄里位於卓蘭鎮的中心位置,是卓蘭最早開發的地方,雖然面積才1.98平方公里,卻是卓蘭人口最多的一個里。

[卓蘭老庄里
里長 詹秀國]
卓蘭最開始也是以老庄為出發點,一直開發出去的,來卓蘭,最早就是住在老庄,住老庄比較多,來這邊,大部分(人)都是耕種,開疆闢土,種田,以前就種香蕉、種香茅,山上大部分種些番薯,養豬。

[老庄社區耆老
詹右吉]
這個中角的伯公,就是老庄最老的一個伯公,所有老庄的人,集會、做什麼的都在這裡。

這座開基伯公,卓蘭人稱「大樹伯公」,一旁這條路以前是商店街,是老庄最熱鬧的地方。

[老庄社區耆老
詹右吉]
我們老庄有一句話說,「老庄大樹下等」,你如果想說,閒閒沒做什麼,等看看有什麼福氣給我,就在大樹下等,意思是說,不勞而獲,得到什麼東西的時候,你就在這裡等,白等。

老庄其實原本是泰雅族和平埔族的生活範圍,漢人移墾後,和原住民時有衝突,光緒年間,清廷派湘軍來安撫,交戰數月、死傷慘重,老庄半山腰這間軍民廟,就是為了紀念,在卓蘭開發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湘軍。

[老庄社區農村再生促進會
規畫委員 張國堂]
來到卓蘭後,湘軍就(設了)一個湖南營,所以當時就和原住民有一場,在這邊為了開墾而形成的一個小小的戰役,那死傷也三千多人的湘軍,還有本地的隘勇,還有原住民,也有死傷了不少。

來到老庄,如果在街上喊,「詹先生、詹小姐」,大概十個有六、七個會回頭。開發之初,卓蘭大多是客家人,尤其詹姓占了三分之二,鎮上這間詹家祖廟,「繼述堂」,就是見證。

[老庄社區耆老
詹右吉]
姓詹的人來開發的比較多,詹家的子孫就覺得說,我們這麼多同姓人,我們的祖先,沒有帶來好好的紀念不可以啊,所以才會說,發起大家集資,拿錢出來集資,來蓋這間(繼述)祠堂。

繼述堂創建於光緒年間,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門口這對奇特的地豬,則代表族群繁衍旺盛。

[老庄社區耆老
詹右吉]
地豬是很聰明的動物,很會繁殖,很好,所以(表示)說,詹家的子弟,表示說詹家的子弟,人很聰明、人丁越來越多、越來越興旺。

祖廟內外還有14個清朝皇帝賜的匾。

[老庄社區耆老
詹右吉]
詹家很發達、很愛讀書,所以說,很多(子孫)有考到進士,所以說,這些做大官的,他也不忘自己的祖先,所以呢,請皇帝送匾這些來表揚我的祖先。

詹右吉說,卓蘭詹家人,集結自新竹、苗栗、台中等七個地方,其中最多是從彰化永靖、竹塘一帶來的,講的都是饒平客語。

<阿丁伯,阿丁伯,戴眼鏡,戴眼鏡,買一個大西瓜,買一個大西瓜。>

晚上繼述堂燈火通明,一旁的廂房傳來小朋友的唸謠聲。

<買一個大西瓜,買一個大西瓜,拿三元,拿三元,找三角,找三角。>

祖廟旁這小小的空間,是饒平種子萌芽成長的基地。

<戴眼鏡,買一個大西瓜。>

為了傳承饒平客語與文化,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在一年多前成立,每週三晚上開設客語班,教小朋友說饒平話。

<一、二、三、四跳跳跳,五、六、七、八搖搖搖。>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
理事 詹佩芬]
因為我們饒平(客語),現在(已經)變成要到急救的這個程度了,不救不行了,現在我們就想說,從這幼幼班開始教起來,要有人傳承啊,這樣才比較不會說,以後這個饒平客語會沒有人說了這樣。

老師們不僅自己設計教材和活動內容,因為沒有經費,所以都是義務來教的。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
理事 詹佩芬]
(沒有經費為什麼還是堅持),(一定要這麼做),就為了傳承而已啦,沒有什麼,為了要保護我們自己的語言而已啦,我們饒平一定要救起來啊。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
理事長 詹前慶]
現在已經比在加護病房的更嚴重了,如果說沒有用比較強的藥方,更強的藥方,沒辦法救了。

會這麼憂心不是沒有原因,在卓蘭原本是強勢語言的饒平,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外地人移入、和通婚的關係,饒平客語漸漸聽不到了。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
理事長 詹前慶]
我們饒平(人)會講很多種語言,你講我,我也會講我,你講四縣我也會講四縣,你講河洛語,我也可以跟你講,結果我們太厲害的時候自己的(語言)卻丟掉了。

現在卓蘭,大概也只剩老庄說饒平的人比較多了,學校裡的鄉土語言課程教的都是以四縣為主,協會現在打算要培訓,有中高級認證的人成為饒平客語薪傳師。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
理事長 詹前慶]
學校條件又比較高,你像說要什麼薪傳師(資格)什麼的,我(有)高級(認證)的還不行,他說你沒有老師(資格),我沒有老師(資格),我們現在預計說,要把中高級的大約有二十人,中高級的有二十人,預計再來開老師級的(班),這樣才會有真正的老師(資格)這樣。

和其他客語一樣面臨傳承困境,饒平處境甚至更艱難,但協會不僅努力傳承客語,還用小朋友的塗鴨作品,布置了一條饒平巷,打造社區的饒平意象。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
理事長 詹前慶]
其他地方找不到說,一個村庄會這樣講饒平會通的,我想說,利用這個優點,好好來製造我們饒平的特色出來這樣。

為了記錄和保存卓蘭的客家文化,饒平文化協會和卓蘭地方發展協會合作,去年終於申請到客庄文化普查的案子,將用一年的時間,調查卓蘭的客家資源。

<我記得我小時候就住這裡了啦,那個樣子就是這樣了,像那個雕花這些,雕花這些都是,像這邊本來都有的,本來都有的,後來,就是那個大地震你知道嗎,像那個瓦都整個報銷掉,所以這個是九二一之後才,才換這屋瓦,那這個原來的(屋)瓦是一片一片的。>

背著大紅書包的普查員,家家戶戶拜訪,用訪談、影像記錄的方式,發掘卓蘭的在地故事。

<拜祖先的時候,有特別要準備什麼,特別的東西來拜嗎,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拜三牲,就五牲啦,喔,拜五牲還是三牲,五牲,五牲。>

[卓蘭客家饒平文化協會
總幹事 黃莉芸]
我們現在調查不超過一百戶,還不到一百戶,不過我們看到很多的風俗都不一樣,就是跟其他鄉鎮不太一樣這樣子,對,那是我們很特別的一個文化的資產。

<這個是雙廂房,包括現在那個51號那個都是我們的廂房,所以你們的廂房有兩條喔,對 連那些都是都是廂房,兩橫對,兩橫三進,兩橫三進。>

[卓蘭地方發展協會
理事長 劉蓁]
我們卓蘭過去在於農村再生跟社區營造上面,我們也希望說,能夠把這文化的元素,把文化的特殊性通通放進去,對,然後能夠突顯出我們客家文化的特色。

不僅普查的案子在去年通過,社區的農村再生計畫同樣在去年申請過關,希望改善社區環境、推動產業升級。

[農村再生促進會
會長 陳德文]
(農民)收入不是很穩定,價格的問題,產量的問題,我們有六年計畫,如果說做出來的時候,看有沒有辦法帶動老庄社區的農業方面,把這晉級到加工的二級產業,再進階到三級的那個休閒結合起來。

從產業、文化、社造等各個不同的面向來著手,社區裡的幾個組織各司其職,卻又能彼此合作、橫向連結。老庄有特殊的歷史背景、獨特的饒平文化,然而一直以來並沒有受到太多重視,現在幾個計畫相繼進行,老庄人也更積極地動了起來,希望整合資源,讓老庄變得更好,也讓大家看見老庄。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洪炎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