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大概都跟我一樣,早餐大多是吃麵包、吐司、三明治等,而且幾乎是餐餐外食,這些食物是從哪來的,你清楚嗎?可能很多觀眾會說,不就台灣的?根據農委會2010年的糧食供需年報,台灣糧食自給率為31.7%,也就是說,我們的食物,近七成都依賴進口,本週《農民力》專輯「食的消費」,我們就先從外食族的早餐、午餐,來檢視是否如此,台灣民眾又如何面對糧食自給率過低的事實呢?漢堡肉、雞蛋在鐵板上煎得滋滋作響,香氣逼人,一旁烤好的吐司抹上美乃滋,夾起配料,再來杯咖啡或奶茶,就是一頓豐盛早餐,這樣的西式早餐是許多人一早的活力來源。
[顧客
黎小姐]
我吃蛋餅和黑胡椒麵,厚片吐司、三明治。
[顧客
莊小姐]
我大部分都是來早餐店,然後就是(吃)西式的,早餐店供的這些東西這樣子。
早餐店開業18年,老闆講究食材新鮮、料好味美,因而培養出一票老主顧,和叫貨廠商也都是長期合作,但問到食材來源,其實老闆、顧客都不太清楚。
[顧客
莊小姐]
其實不太清楚耶,因為,你知道店家(食材)都是廠商供應的,可是廠商的(進口原物料)來源是多少,我們就更不會知道了,甚至可能這些老闆,也不見得知道廠商供給他的東西,來源是哪裡。
[早餐店老闆
曾鳳琴]
如果是說麵包、漢堡的話,它就是麵粉做的,麵粉就是小麥做的,小麥一定要從外國進口,那廠商一定要從外國進口來呀。
[顧客
黎小姐]
那種進口來這裡,又再製,我們比較不知道,比較不知道吃到的是進口的。
沒錯,吐司、漢堡都是麵粉製,原物料小麥幾乎百分之百都來自於國外,如果你覺得吃的是中式早點,豆漿、饅頭,應該進口比例會低一點了吧,錯!!豆漿的原料黃豆,饅頭的原料小麥,幾乎百分之百依靠進口取得。
再來檢視一下午餐吧,現代上班族大多是外食族,中午到外頭買便當,雞腿飯、排骨飯都是熱門選擇。
[民眾]
我今天吃雞腿便當,(那你覺得雞腿便當裡面),(有幾成是國產的),應該都是吧。
[民眾]
(那你知道你便當菜色裡面),(有幾成是國產的嗎)?雞肉應該是吧,然後雞蛋應該也是吧,玉米應該也是吧。
不少人都認為,吃下肚的便當菜色該百分之百是台灣產,但豬、雞吃的飼料,近九成都是進口,我們吃下肚的雞腿、排骨都算是間接依賴進口而來。
[民眾]
你根本不會想到,怎麼會想到,你又看不到,對不對,它好壞你又不知道,對不對,我們只知道這種(是)肉而已啊,只知道成品而已啊。
2010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是31.7%,也就是說,我們平常吃的東西,只有3成多一點是來自台灣這塊土地,其他的,都是進口的,但似乎人人不自知,也無切身之感。
[民眾]
現在沒有切身感受,所以都覺得還好。
[民眾]
沒有想過(近七成來自國外),因為想說大部分應該都是台灣的。
[民眾]
(七成都是吃國外的耶),嗯,那該怎麼辦。
==cg in==以2010年為例,台灣全年稻米的供給量,是127萬公噸,其中九成以上自給,小麥供給量是112.8萬公噸,與稻米不相上下,而且幾乎百分之百是進口的。另外黃豆和玉米,也是大宗進口糧食,2010年,黃豆進口了255萬公噸,比稻米加小麥的供給量還要多,玉米則是進口了512萬公噸,比稻米、小麥、黃豆通通加起來都要多==cg out==這麼大量吃進口裡的東西都是進口的,等於我們的生存命脈都掌握在別人手上,你還能置身事外,不關心吃的東西是從哪裡來的嗎?
採訪/撰稿 宋宇娥
攝影/剪輯 蔡裕昌
- Jul 12 Thu 2012 14:24
288集-《農民力》第二集食的消費(一)台灣‧吃進口,七成進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