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內埔鄉和竹田鄉一些小學,這幾年發展球類運動,都有不錯的成績。像是內埔豐田國小的巧固球,內埔國小的排球,和竹田國小的躲避球等,有些甚至都還出國比賽,拿到世界冠軍。透過球類運動的推展,學生們找到自信心和榮譽感,小學生活也更加豐富。不過不可諱言地,許多球類運動並非亞運、奧運等國際比賽項目,被認為缺乏未來性,加上一些家長又希望孩子以課業為重,所以這幾年,學校在推廣球類運動上面,也面臨一些窘境。





即使剛拿到世界冠軍不久,隊員們還是不鬆懈地練習。哪些動作沒有做確實,教練第一時間就會指導




隊員們和教練,把每一場練習都看作正式比賽,所以無論進攻或防守,必須招招到位不容馬虎。




內埔豐田國小巧固球隊,成軍已經17年,國內外比賽爭戰無數,成績優異,早已是屏東縣的巧固球名校。

[內埔鄉豐田國小巧固球隊
教練 李志雄]
因為現在的小朋友運動的時間比較少,在家就是打電腦不然就是看電視,所以小朋友真正運動的時間太少,所以我想說,在學校有一個運動讓小朋友打,打又很高興。

[內埔鄉豐田國小
校長 李淑敏]
都知道我們(現在)小朋友的體能,體能越來越差,所以透過巧固球的運動,因為是球類運動,來增加小朋友的體能,還有養成運動的習慣,我們學校下課,球都擺在走廊上,小朋友一下課自己就能去玩,而且我們的班際比賽也常常以巧固球主

由於巧固球重視個人表現之外,也要有很好的團隊默契,再加上禁止彼此的肢體碰觸,有「君子球」之稱,就在校園內被大力推廣。

[內埔鄉豐田國小巧固球隊
教練 李志雄]
從運動中學到如何跟別人合作,如何用頭腦說,我要怎麼打球可以得分,別人接不到,贏這場比賽

[內埔鄉豐田國小巧固球隊
隊員 李奕勳]
以前打的時候有一點不會打,可是後來,練習的時候就越來越好

[內埔鄉豐田國小巧固球隊
隊員 張智凱]
跟大家一起接球啊,防守啊 打球啊,然後分享快樂啊 喜悅啊,全部的人一起得到獎的時候就覺得很有成就感

這些都是10多年來,隊員辛苦練習後所獲得的鼓勵。今年還遠征奧地利,在國際青少年巧固球錦標賽一舉摘下冠軍。

[內埔鄉豐田國小
校長 李淑敏]
拿到獎牌的那一剎那,或者打贏的那一剎那,學生的成就感,它是一種尊榮感或是榮譽感,都會是他們下一次再認真學習的動力。



頂著世界冠軍的光環,隊員們和教練不斷自我要求以及加強練習,要讓豐田巧固球這塊招牌繼續發光發熱。這或許是榮譽感的支持,責任心的驅使,與運動家精神的延續

一場午後雷陣雨,打亂了竹田國小躲避球的練習時間。不過隊員們的熱情並未被雨澆熄,大家分工合作清理場地,沒多久濕滑的地板乾了,可以開始熱身




竹田國小躲避球隊,也是一支擁有國際賽冠軍頭銜的隊伍。今年的香港躲避球公開賽,他們一路過關斬將一舉獲得金牌。

[竹田鄉竹田國小躲避球隊
隊員 呂昇潔]
到香港拿到冠軍的時候,很高興,然後有收穫啊,練球的時候也很辛苦,終於可以拿到第一名了。

[竹田鄉竹田國小躲避球隊
隊員 利建龍]
去香港一次回來,就會讓我們發現,香港(隊)跟台灣有什麼差別,(他們很強嗎),還好啊。



躲避球是一般小學都有的運動項目,不過竹田國小在13年前,特別將這項活動列為重點發展科目,還成立校隊。

[竹田鄉竹田國小躲避球隊
教練 曾明禮]
當初是想到說,這些鄉下地方的小孩子,下課比較沒地方可去,父母親還沒有下班,所以說找一個時間陪他們,練著練著就練出興趣來了。

[竹田鄉竹田國小躲避球隊
隊員 呂昇潔]
(練球)不會讓自己那麼無聊啊,不然在家都一直看電視,然後可以跟學長學弟比賽啊。




[竹田鄉竹田國小躲避球隊
隊員 利建龍]
剛開始就覺得很好奇啊,就來了。(可是球很快),(而且會打到),(不是會很痛嗎),不會啊 還好,習慣就好了。

[躲避球隊員家長
吳集妹]
運動身體,運動身體會好,會打了,要出國比賽,小孩子很難得出國比賽又有名聲

攻擊、防守、閃躲,隊員們在練習間增進球技,也逐漸培養團隊默契,這群小朋友用活力打響校譽,也豐富自己的小學生活

內埔、竹田地區的小學,這幾年為了提倡運動教育,致力發展各項球類,也都有不錯的成績。像竹田國小的躲避球隊,豐田國小的巧固球隊,在國際上的比賽深獲肯定外,內埔國小的排球隊,也是國內獲得前三名的常客

內埔國小排球隊,雖然才成立6年,已是知名的排球名校。現任校長賴昭喜本身就是教練,也是排球隊成軍的重要推手。

[內埔鄉內埔國小
校長 賴昭喜]
小孩子每個人的專長不一樣,有些有體育專長的小孩,如果有機會讓他練習,可以增加他第二個專長,對他將來的發展或是休閒,都有很好的幫助。

[內埔鄉內埔國小排球隊
隊員 鄭志良]
就是會成長,會有更強的對手在前面等你

這些小學發展一校一特色運動,都有不錯的成績,但也面臨一些問題,像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不如以往,家長支持度減弱,和未來性等等,都令人擔憂。

[內埔鄉豐田國小巧固球隊
教練 李志雄]
現在電腦啊,網路啊那麼流行,小孩子對那興趣又比較高,所以打球的意願會降低,所以現在球員都是志願的啦,你想打我盡量給你留下來。

[內埔鄉豐田國小
校長 李淑敏]
我們訓練的時間是下課以後,下課以後是小孩子要去安親班,所以也會減少球員的來源。

[竹田鄉竹田國小躲避球隊
教練 曾明禮]
現在躲避球不像棒球桌球、田徑、標槍這樣,不是亞、奧運的項目啦,所以一般人不是很注重,因為一般人把它定義是說,這是小孩子玩的項目不是比賽的項目。

[內埔鄉豐田國小巧固球隊
隊員家長 張瀠心]
就只是因為小時候這樣子練球,然後以後也不見得真的會這樣走啊,對啊,就看現在自己的興趣是怎樣,就這樣子打

[內埔鄉內埔國小排球隊
隊員 李雅涵]
媽媽之前是有反對啊,中間有一段時間也是沒有打,因為那時候考試考不是很好。媽媽說,如果我再考很好的話她就讓我繼續打球,後來之後我就每一科都考到,也還不錯啦。

[內埔鄉內埔國小
校長 賴昭喜]
所以練球很辛苦的地方在這裡,你不但要教他技術,同時課業也要照顧到,不然家長也有他的意見,所以做教練很辛苦的地方就是說,這兩方面(學業與球技)都要照顧到

打球能有什麼發展,很多家長都擔心。所以許多小選手,小學畢業就「退休」了,因為國內對於躲避球完全沒有長遠計畫。巧固球也是同樣的情形。

[內埔鄉豐田國小巧固球隊
教練 李志雄]
小學打巧固球,國中大家又要讀書,也沒有學校說專門發展巧固球的,所以對家長來說,家長不會支持說,讓小孩子打巧固球打到高中打到大學

真要說未來性,或許排球這一項還比較有機會。

[內埔鄉內埔國小
校長 賴昭喜]
功課如果不是很好,是不是靠這個排球來去保送大學,甚至將來有沒有(其他)機會

雖然學校推廣球類運動面臨未來性、家長支持和學生興趣這些問題,但回到最初發展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培養孩子們對運動的興趣。

[內埔鄉豐田國小
校長 李淑敏]
從小培養小朋友運動的習慣,還有運動家精神,因為長期的訓練小朋友的挫折容忍度,還有他合作的精神,都可以在這個地方,慢慢地培養起來。

[竹田鄉竹田國小躲避球隊
教練 曾明禮]
小孩子的時代比較喜歡玩,比較喜歡被別人重視,要有榮譽感,小孩子要的是這個東西,要人家去說他,要去稱讚他這樣,我認為說,給小孩子有一個舞台,自己的舞台,這樣他會認同自己,會有責任感。

另外一方面,有些看似沒有未來性的球類項目,其實可以是一項基礎或是入門,為有運動天分的孩子開發潛能。

[內埔鄉豐田國小巧固球隊
教練 李志雄]
他(巧固球)要丟,他要接,他要跑,他要跳,所以以後往這方面發展,這可以做一個基礎。

[竹田鄉竹田國小躲避球隊
教練 曾明禮]
躲避球它裡頭包括很多運動技能,他可能是我們未來的標槍選手,也有可能我們未來的棒球選手,他都有可能

雖然內埔和竹田這些小學,發展球類運動面臨一些窘境,但從培養學生運動興趣,和厚實球員運動基礎的角度來看,卻是有一定的幫助。更重要的,孩子們在運動中培養的自信和榮譽感,對人格發展,更可能形成重要的正面力量。

採訪/撰稿 羅弘昇
攝影/剪輯 羅應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客家新聞雜誌 的頭像
    客家新聞雜誌

    客家新聞雜誌HAKKAWEEKLY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