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八風災時,荖濃溪氾濫沖毀屏東高樹四、五公里的堤防,上百公頃農田流失、農具設施遭殃,部分民房也遭洪水吞噬,農民損失慘重,經過九個月的重建,八戶無家可歸的災民已入住永久屋,但賴以為生的農田,回填遙遙無期,鄉親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在眾人的期盼下,高樹新豐村五棟八戶永久屋正式啟用,依照莫拉克災後重建委員會的規定,災民不得對外租售外,將永久擁有這批永久屋。

[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主任祕書 羅世雄]
讓這個永久屋,可以永遠被居住,而不會被販售,也可以把整個社會的愛心,可以永久的把它保存下來

苦等了八個月,總算能有安身立命之所,在正式啟用前,許多災民早已等不及了,各自準備了清潔用品,仔細的把桌椅、紗窗、床架擦拭一遍,畢竟這間『新屋』難能可貴。

[高樹鄉新豐村
八八災民 林義文]
我(現在)就住在朋友那邊,幫忙他顧家並租房子這樣,(永久屋)好了以後我就來這邊住,(看到這房子覺得如何),不錯,慈濟有用這愛心,確實建得不錯。

[慈濟基金會工作人員
楊秀莉]
現在可能就在樓上的床和衣櫃也進來了,(那他直接搬進來就可以了)對,剩下的就是生活必需,柴、米、油、鹽那些東西進來,那個也會進來,就是包袱準備好,(是喔),就是盥洗的衣服帶進來就可以了。

這批永久屋,包括14坪2戶,28坪4戶,及34坪2戶,除了是典型慈濟精舍的外觀外,家具等也都一應俱全,而房間布局更是很「慈濟」。

[慈濟基金會工作人員
楊秀莉]
慈濟的任何建築,就是一般的住家,不管是我們師兄、師姐或是我們的志工,我們有一個精神點就是,一個家庭裡面最重要的配備就是孝親房。

[高樹鄉新豐村
八八災民 林義文]
應該都不錯,我是覺得都不錯,別人怎麼看我不知道,我是覺得說不錯。

總算有了固定住所,但是風災後八個月,許多人對未來,仍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高樹鄉新豐村
八八災民 林義文]
怎麼會不煩惱,再怎麼煩惱日子還是照常要過,煩惱也沒用,再想辦法,看有沒有工作就只有這樣了。

去年莫拉克風災,造成荖濃溪潰堤,沿岸高樹鄉新豐村,許多住家及上百甲良田沖毀,農民遭受重大打擊。

<(你的田怎麼了),都流光了,(流走了喔),這邊流走的田光私有地就有一百多甲,(你有多少)有一甲多,(你的田現在在哪邊),我帶你去,差不多…>

種有一甲多金煌芒果的廖英進,原本開著車要帶我們到他的果園,但說著說著,連自己都有點迷糊了,這一整片灰茫茫看似河床的荒地,其實曾是八十幾戶高樹新豐人的生活依靠。

[高樹鄉新豐村
八八災民 蔡英進]
這幾年還是要這樣過,要不然難道要隨它去嗎,還是要做、要吃啊對不對,現在我們這些田流失了的,大家都就是打打零工,有零工就做零工也沒有辦法,不然就是要向別人租一些田來種,還是做些什麼,想辦法啊,三餐還是要顧啊對不對。

災後,雖然政府或民間團體都曾給予當地居民,物資捐贈或發放慰問金等,甚至政府還曾提出八八零工等以工代賑的措施,但畢竟都只是短暫的,一陣子過去,災民的經濟收入再度陷入困境。

[高樹鄉新豐村
村長 張享能]
這田(影響)八十多戶,(八十多戶)對,(那現在他們在做什麼),現在閒閒沒事做,沒有工作好做,田都流走了,政府補貼也不夠,像這個房子補助15萬元,哪夠。

依照公部門的計畫,將把荖濃溪疏濬的砂石回填當基礎,再把其他地區沖刷下來的沃土覆蓋到表層,等土地重劃後,再讓農民復耕。

[高樹鄉新豐村
村長 張享能]
比如說你的地有四分地,他就劃四分地還你,四分地,以前的地因為是尖的,這次不會,這次劃下來會正正方方,有路、有水溝的。

但這樣的規劃卻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按照以往的經驗,光土地重劃,最短要兩、三年,而截至目前為止,荖濃溪堤防工程尚未完工,田地回填工作也還沒開始,復耕遙遙無期。

[高樹鄉新豐村
八八災民 蔡英進]
說是這樣說,說六月會好,但是不可能的,你想想,現在已經四、五月了,四、五月他現在堤防地基還沒做起來,他是說要重劃,但是現在還沒到那個程度。

[高樹鄉新豐村
村長 張享能]
現在要等(堤防)建好以後,才有辦法規畫以後,誰的田在哪邊哪邊才能處理,要不然這兩年還是不能耕作。

不僅工作沒有著落,甚至連基本的身家安全,都有許多不確定因素。

[高樹鄉新豐村
村長 張享能]
現在最擔心的是,現在防汛期到了,颱風到了,這個還沒有疏濬,一定一樣啦,這些(工程)都是多做的,整個會被沖走。

<我原以為那邊可以挖走結果也沒挖,那個原本載走,又載回去填,又載回去填說不能挖。>

依照水利署第七河川局的規劃,荖濃溪將疏濬砂石920萬立方公尺,目前已完成七成左右,但相關的堤防設施最快也要七月才能完成,因此新豐村民無不憂心忡忡,每天傍晚都會有村民站在岸邊,隨時注意每天的進度。

[高樹鄉新豐村
村長 張享能]
這最基本的堤防,五月分才做一半,要不然這邊的老百姓也擔憂,每天也在看,村長現在要怎麼辦,要跑去哪裡,現在就在煩惱了。

[高樹鄉新豐村
八八災民 蔡英進]
(那你相信這個堤防做好以後),(就沒事了),這也很難講,(不過)照現在他做的,和以前做的方法不一樣,現在地基打比較深,以前都是隨便補一補而已。

新豐村民每天忍受著一輛輛呼嘯而過的砂石車,忍受著塵土飛揚的日子,為的就是能盡快恢復風災前的寧靜。眼看颱風季節又要到了,無助的村民心中惴惴不安,然而能做的只有等。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徐偉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客家新聞雜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